江西省2016-2020中考物理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2016-2020中考物理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声现象含解析

1 专题 01 声现象 真题再现 1.(2020 江西)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 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并 通过______传入人耳。 【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 【分析】 【详解】 [1][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此声音是纽扣周围空气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中, 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 2.(2019 江西).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 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____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__________特征。 【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 【详解】 二胡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 不同,所以可以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从而会有美 妙的音乐; 共鸣箱的作用是弦的振动引起箱内空气的振动,从而增大响度。 3.(2018 江西)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 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处减弱噪声. 2 【答案】空气声源 【解析】 【分析】 【详解】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通过空 气传入学生的耳朵; [2]听力考试期间,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种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点睛】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基本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牢记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即在 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挡反射或吸收、在人耳处减弱. 4.(2017 江西)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当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_, 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答案】振动能量。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出声音。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同时 还能传递能量,题中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能量,引起雪山振动就有可能诱发雪 崩。 【考点定位】声音的产生与利用。 5.(2016 江西)“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 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1)调小音量,属于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减弱噪声; (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噪声的____减弱噪声. 【答案】传播过程中 【解析】 【详解】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跳舞时:调小音量,属于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 最新模拟 6.(2020·山东聊城� 初三一模)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下列涉及的成语跟声音 响度有关的是: A.掩耳盗铃 B.隔墙有耳 C.震耳欲聋 D.耳熟能详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进行传播,故 B 项不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大,故 C 项符合题意; D.“耳熟能详”是指从音色的角度区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不同,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7.(2020·内蒙古东胜� 初三二模)如图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过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乙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 C.丙图中通过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探究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 A 错误; B.正在发生的音叉把静止的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故 B 正确; C.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可知真空中不能传声,故 C 错误; 4 D.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则锯条振动的频率不同,探究的是频率与音调的关 系,故 D 错误。 故选 B。 8.(2020·内蒙古东胜� 初三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雪蓬松且多孔,噪声被反射。 B.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C.核电站工作时能量转化为: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D.发电机发电、输送电能若采用超导材料,可降低电能损耗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因此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故 A 错误; B.声速与频率无关,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 B 错误; C.核电站工作时能量转化为: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故 C 错误; D.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故发电机发电、输送电能若采用超导材料,可降低电能损耗,故 D 正确。 故选 D。 9.(2020·湖南永州� 初三一模)如图所示是习近平主席在“9.3”阅兵重要讲话中握拳振臂高呼“正 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宣言让我们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习近平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3×108m/s B.习近平庄严的声音响彻云霄说明他的声音音调高 C.我们能够辨别出习近平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D.习近平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 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 B、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即我们常说的声音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 的原因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A、习近平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故 A 错误. B、习近平庄严的声音响彻云霄说明他的声音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 B 错误; C、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我们能够辨别出习近平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 C 正确;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习近平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音调与响度的区别,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 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 10.(2020·湖南永州� 初三一模)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 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 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 A.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 B.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 C.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 D.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甲图中,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 6 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在月球上做乙图这个实验,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不 能传播,所以不能听到声音,声波无法传播,振动也就不会传到左侧音叉,所以小球也不会弹起.故选 B. 11.(2020·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初三一模)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 神怡,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提琴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 D.禁止同学们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小提琴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 A 错误; B.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故 B 错误; 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所以速度相同,故 C 正确; D.禁止喧哗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 错误。 故选 C。 12.(2020·西工大附中分校初三三模)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 A 错误; 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 B 正确; 7 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C 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 减少,故听到声音变小;故 D 错误; 故选 B. 13.(2020·北京市第三中学初三三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子是靠竹管的振动发声 B.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 C.弹钢琴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吹笛子时,笛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 A 项错误; B.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 B 项正确; C.钢琴声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故 C 项错误; D.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而真空不能传声,故 D 项错误。 故选 B。 14.(2020·河北雄县� 初三一模)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8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 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 A。 15.(2020·云南初三其他)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复课前老师们需借助网络平台采用线上教学的方 式给同学们授课,小洁在上网课时能快速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发言,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她的 爸爸为了不影响她学习,关闭了电视机,这是在_____减弱噪声。 【答案】音色声源处 【解析】 【分析】 【详解】 [1]能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发言,是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特色不同,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2]关闭了电视机,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6.(2020·山东聊城� 初三一模)我国大卡车安装北斗导航仪是利用_______与卫星联系来传递信息, 以确定汽车所处的位置。而小汽车上常安装一些设备来传递信息,如倒车雷达利用_____来传递信息。(选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答案】电磁波超声波 【解析】 【详解】 汽车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汽车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制作的。 17.(2020·新疆和田� 初三二模)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 沿_____________形成的;可以看到湖水中的鱼,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当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时, 他马上判断出是同学小张的声音,这主要是通过声音的_________来判断的. 【答案】直线传播折射音色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树下圆形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的; [2]能够看到水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9 [3]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区分不同人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进行的. 18.(2020·新疆和田� 初三二模)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耳中的;教 室内很安静,“安静”形容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空气响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学生耳中的。 [2]教室内很安静,是指没有声音的发出或发出声音很小,安静形容声音的响度。 19.(2020·湖南永州� 初三一模)如图所示为 2019 年 4 月 23 日纪念中国海军建军 70 周年海上阅 兵的情景。威武的中国海军将士喊出嘹亮的口号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播响彻云霄,彰 显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与自信。 【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嘹亮的口号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该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而响彻云霄。 20.(2020·云南昆明� 初三其他)“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_________,高是 指_________。 【答案】音调低响度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2]低音指的音调低;放声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