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南昌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1 江 西省南昌市 2013 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有 15 小题,其中 1-10 小题每小题 1 分,第 11-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 的相应位置上) 1.(1 分)(2013•南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因此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 气; 故选 B.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2.(1 分)(2013•南昌)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 B.大米酿酒 C.蜡烛熔化 D.钢铁锈蚀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 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 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食物腐败生成了菌类物质,不能再吃,已经变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 B、大米酿酒有新的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 错; C、蜡烛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 变化,故 C 正确; D、钢铁锈蚀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 故选 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 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 状的变化. 3.(1 分)(2013•南昌)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P2O3 C.KClO3 D.NaHCO3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 素. 解答:解:A 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 A 错; B 中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 B 正确; 2 C 中由三种元素组成,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 C 错; D 中由四种元素组成,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 D 错. 故选 B.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4.(1 分)(2013•南昌)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测溶液 pH C. 过滤 D. 塞紧橡胶塞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溶液的酸碱度测 定.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倒放;B、侧溶液 pH 值不能伸入溶液中;C、 根据过滤的操作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塞进橡胶塞的方法考虑 解答:解:A、试管要倾斜,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故 A 错; B、侧溶液 pH 值的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 试纸上,将呈现的颜色与标准 比色卡比较即可,故 B 错; C、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操作正确,故 C 正确; D、塞进橡胶塞的方法:左手拿试管,右手拿带导管的橡胶塞,右手将橡胶塞旋转着 塞入试管内,故 D 错. 故选 C.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 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5.(1 分)(2013•南昌)下列体育用品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铅球 B.乒乓球 C.排球 D.运动鞋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铅球是用铅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B、乒乓球是由一种叫赛璐珞的材料所制成的,赛璐珞由胶棉、增塑剂、润滑剂、染 料等经加工而成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C、排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合成橡胶做胆,人造革、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 选项错误. 3 D、运动鞋的鞋底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 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6.(1 分)(2013•南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某校课间为每个学生提 供一包饼干.饼干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 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饼干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1 分)(2013•南昌)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 B、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 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 D、由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微粒结构示意图含义的理解,依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 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 8.(1 分)(2013•南昌)下列农业生产常用的花费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2PO4 B.Ca3(PO4)3 C.CO(NH2)2 D.K2SO4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 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NH4H2PO4 既含有氮元素,又含有 4 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正确; B、磷酸钙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错误; C、尿素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错误; D、硫酸钾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误;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几种营养元素,如果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就属 于复合肥. 9.(1 分)(2013•南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考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常见能源的种类、能 源的分类;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 B、乙醇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C、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产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人类利用的能量有些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有些不是. 解答:解:A、氢气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正确. B、乙醇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 汽车尾气的污染.正确. C、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量有些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例如人类利用的太阳能、风能等 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 考热点之一. 10.(1 分)(2013•南昌)帕拉米布是一种新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对其主要成分(化学式 为 C15H28N4O4)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机物 B.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5:28 D.它的 1 个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分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B、根据帕拉米布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 断. D、根据帕拉米布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帕拉米布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5 B、由帕拉米布的化学式为 C15H28N4O4 可知,其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故选项说法正确. C、帕拉米布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8)=45:7,故选项说法错 误. D、由帕拉米韦的化学式为 C15H28N4O4 可知,它的 1 个分子中含有 4 个氧原子,不含 氧分子,故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 分)(2013•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 水中最多溶解 15g 甲 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 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1℃,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 B、据 t1℃时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C、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 D、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化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甲、乙溶解度大小,故错误; B、t1℃时甲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该温度下 50g 水中最多溶解 15g 甲,正确; C、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 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依然是饱 和溶液,故错误;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质质量分数= ×100%,所以将 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1℃,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意义的应用,能较好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 分)(2013•南昌)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6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添加可燃物,添加可燃物能够帮助燃烧,不是隔绝空 气,解释不合理. B、风助火威的化学意思是增加空气的流动性,流动的空气能够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 气,解释合理. C、釜底抽薪的化学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也说明了燃烧 需要可燃物,解释合理. D、钻木取火的化学意思是摩擦可以生热,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 燃烧起来,解释合理. 故选:A. 点评: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灭火的方法中,只要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13.(2 分)(2013•南昌)如图是某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 子.图中 X 处的粒子示意图是( ) A. B. C. 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分析图中 X 处的粒子示意图. 解答:解: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去掉一个未反应的分子,得到各物质微粒的反应关系 图为: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则图中 X 处的粒子示意图是 7 .由此可知,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表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已有的知识结 合图示进行. 14.(2 分)(2013•南昌)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得试剂或方法 A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钙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成蒸馏 C 除去硫酸镁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 Ba(OH)2 溶液,过滤 D 鉴别羊毛织物和涤纶织物 分别点燃,闻气味 A.A B.B C.C D.D 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硬水与软水;酸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A、根据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会放出氨气进行解答; B、根据煮沸或蒸馏能除去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进行解答; C、根据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镁和硫酸反应分析解答; D、依据两者燃烧时的气味不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会放出氨气,所以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有刺激性 气味产生,而氯化钙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不会反应,所以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 味能够鉴别两者,故 A 正确; B、煮沸或蒸馏能除去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将硬水软化,故 B 正确; C、除杂质的原则是除掉杂质且不能消耗要得到的物质,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反应生 成硫酸钡和水,且硫酸镁能够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所以在除掉杂 质的同时也除掉了硫酸镁,故 C 不正确; D、羊毛织物和涤纶织物燃烧时气味不同,羊毛纤维燃烧时会有焦羽毛味产生,而涤 纶织物燃烧时没有焦羽毛味,所以分别燃烧,闻气味可以鉴别两者,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方案评价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对相关的化学反应有一个较清晰的认 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5.(2 分)(2013•南昌)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8 A. 煅烧石灰石 B. 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 C. 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 D. 用等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A、高温煅烧石灰石放出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 9 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氯化钠能继续溶解; 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了氧化镁; D、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 解答:解:A、高温煅烧石灰石放出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开始时固体的质量不是零.故 A 错误; B、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氯化钠能再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直 到溶液达到饱和为止.故 B 错误; C、密闭容器中镁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了氧化镁,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的总质 量不变.故 C 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不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 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3 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它每空 1 分,共 14 分) 16.(3 分)(2013•南昌)江西龙虎山因特有的丹霞地貌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其红色砂 砾岩由石灰岩、氢氧化铁、石膏等成分组成,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 (1)石灰岩中含有的钙元素 Ca ; (2)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 SO42﹣ ; (3)岩石呈红色是含氢氧化铁所致,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 价 (OH)3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 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 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1)钙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a. (2)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中含有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SO42﹣.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 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氢氧化铁中铁元 素显+3 价可表示为: (OH)3. 故答案为:(1)Ca;(2)SO42﹣;(3) (OH)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等) 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17.(5 分)(2013•南昌)南昌因水源美丽,打造“中国水都”是南昌人的梦想. (1)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开始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 10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列做法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 D (填序号); (3)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由 水分子 运动引起的; (4)节约保护水资源是南昌实现“水都梦”的关键,请列举一条生活中你的节水做法: 用 洗菜水冲厕 . 考点: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水的性质和应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压轴实验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氢气燃烧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水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3)根据分子是运动的分析; (4)根据常见的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回答. 解答:解:(1)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 2H2O; (2)由于白磷易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储存白磷时,将白磷放入水中,水的作用是 隔绝空气; (3)由于分子是运动的,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由水分子运动引起的; (4)生活中节水做法很多,例如:用洗菜水冲厕,浇花等. 故答为:(1)2H2+O2 2H2O;(2)D;(3)水分子;(4)用洗菜水冲厕,浇花 等. 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好好保护,好好利用. 18.(6 分)(2013•南昌) 金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前列.如图是一种稀土元素铈(C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 图,则铈原子的质子数是 58 ; (2)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它们的硬度大小关 系是:黄铜 > 纯铜(填“>”、“<”或“=”); (3)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是: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中体现了 CO 具有 还 原 性; (4)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Al+3O2=2Al2O3 ; (5)往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和铜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则 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Zn2+和 Cu2+;Zn2+、Cu2+和 Ag+ (写出所有存在的可能组合). 11 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进行解答; (2)根据合金的性能进行解答; (3)根据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进行解答; (4)根据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进行解答; (5)根据往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和铜的混合粉末,AgNO3 溶液先和锌反应, 锌反应完毕后在和金属铜反应进行解答; 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铈原子的质子数是 58;故填:58; (2)将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表面留下较深的划痕,则它们的硬度 大小关系是:黄铜大于纯铜;故填:>; (3)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是: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中体现了 CO 具 有还原性;故填:还原; (4)在通常情况下,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故填:4Al+3O2=2Al2O3; (5)往 AgNO3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和铜的混合粉末,AgNO3 溶液先和锌反应,锌反 应完毕后在和金属铜反应,所以滤液为蓝色,说明锌已经反应完,而铜参加了反应, 硝酸银溶液有可能剩余,也有可能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Zn2+和 Cu2+或 Zn2+、Cu2+和 Ag+.故填:Zn2+和 Cu2+;Zn2+、Cu2+和 Ag+.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要能应用必须先把金属活动顺序表熟练的掌握 住.此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型. 三、推断题(本大题包括 1 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它每空 1 分,共 6 分) 19.(6 分)(2013•南昌)+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对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 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 由 D 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物质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 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1)已知 D 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 D 位置“队员” 代表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 ;(2)B 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除铁锈 ;(3) 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连线 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反应;(4)为实现“快速进 攻”.氯化铜除传球给 A 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 氢氧化钙 “队员”(填物质名称) 12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可以选择特殊位置,例如已知 D 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说明 D 是二氧 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氢氧化钙能和稀硫酸、氯化铜反应,稀硫酸能和 铁反应,铁能和氯化铜反应.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D 是二氧化碳,C 是氢氧化钙,B 是稀硫酸,A 是铁; (1)则 D 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故填:二氧化碳. (2)稀硫酸的用途有:除锈,制取化肥、农药,与碱反应等. 故填:除铁锈. (3)连线④代表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CO2=CaCO3↓+H2O,连线①代表的物质是氯化铜和铁,反应能生成铜和氯化亚铁, 属于置换反应. 故填:Ca(OH)2+CO2=CaCO3↓+H2O;置换反应. (4)氯化铜除能和铁反应外,还能够和氢氧化钙反应,氯化铜除传球给 A 位置“队员” 外,还能直接传球给氢氧化钙“队员”. 故填:氢氧化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 出正确的结论.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1 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它每空 1 分,共 8 分) 20.(8 分)(2013•南昌)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酒精灯 ; 13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AD 或 AF (填序号,下同),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检验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 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 ;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C ; (4)用 G 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 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 二氧化硫 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 ; (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 10mL 量筒量取 6mL 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 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 a 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测量容器-量筒;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氧气的制取装置. 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根据 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 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方 程式;根据用手紧握试管的目的分析; (3)根据信息提供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 温型;要注意得到平稳的氨气流的要求; (4)根据集气瓶内外的气压结合物理知识分析; (5)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解答:解:(1)①是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的 A 装置,因为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检验装置气密性时,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的目的是给试管受热,使内部的空气受热膨胀, 因此达到此目的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 故答案为:AD 或 AF;2KMnO4 K2MnO4+MnO2+O2↑;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 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 14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发生装置属于固 液常温型的 BC 装置,但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要选择 C 装置通过注射器控制液体 的流速; 故答案为:C; (4)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气 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 故答案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 片“托住”; (5)量筒的刻度上边大,6mL 在 5mL 的上方,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故是 a 处;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及氧气的性 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及物理与化 学相关的知识. 五、活动与探究(本大题包括 1 小题,每空 1 分,共 6 分) 21.(6 分)(2013•南昌)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图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 (1)实验 1 的目的是 探究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 (2)实验 2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uSO4=Cu(OH)2↓+Na2SO4 ; (3)实验 3 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 NaCl 外,是否 还含有其他溶质(不考虑酚酞),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小 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紫色的石蕊试液(或锌粒等) ;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② 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应) ;… (5)准备实验时,小英发现药品室有两瓶未标注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询问老师得知, 该两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别为 5%和 10%.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对这两瓶溶液的鉴别(仅 限以下实验用品:试管、量筒、滴管、酚酞溶液、10%盐酸).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 取 2 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 再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 10% 的稀盐酸,计算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或 用量) 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 的滴数少的 为 5%的氢氧化钠溶 液,另一种为 10%的氢氧化钠溶 液. 15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两种不同的碱溶液对指示剂的作用分析实验目的;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3)根据盐酸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药品检验; (4)根据实验总结碱的化学性质; (5)根据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时,需要的盐酸量不同进行设 计实验. 解答:解;(1)通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对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的作用探究了碱与指示 剂的作用;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 (3)酚酞试液为无色,溶液可能是中性,也可能是酸性,即盐酸过量,因此取适量 的溶液滴加石蕊试液,若变成红色,或加入锌粒产生气泡等均可说明盐酸的存在;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 应;②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应)等; (5)利用浓度低的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需要的盐酸少结合酚酞等作为指示剂设计实验 如下: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 结论 取 2 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再分别滴加 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 10%的稀盐酸,计算红色 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或用量). 红色刚好消失时 所滴加稀盐酸的 滴数少的 故答案为:(1)碱与指示剂的作用;(2)2NaOH+CuSO4=Cu(OH)2↓+Na2SO4;(3) 紫色的石蕊试液(或锌粒等);(4)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 应); (5)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 结论 取 2 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再分别滴加 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 10%的稀盐酸,计算红色 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或用量). 红色刚好消失时 所滴加稀盐酸的 滴数少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碱性溶液与指示剂作用的变色原理、碱的化学性质、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 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设计,有一定的难度,还要特别注意语言的表达要准确. 22.(6 分)(2013•南昌)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兴趣小组 为该厂设计废水处理和利用的方案,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过滤后的水样 200g,逐滴加入稀 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 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水样中杂质的影响): (1)反应生成 CO2 气体的质量是 4.4 g; (2)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农业上常用 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请通过列式计算判断:上述实验反应后 所得溶液能否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 1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根据图象可判断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求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 (3)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计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氯化 钠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分的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然后与农业上常用 10%﹣20% 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作出判断.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4.4g; (2)设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17 44 x 4.4g = ,x=11.7g (3)由图象可以看出,二者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是 38.4g,所以反应后溶 液的质量是:200g+38.4g﹣4.4g=234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5%<10%, 所以不能直接用于农业上选种; 故答案为:(1)4.4;(2)反应后生成氯化钠 11.7g;(3)实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不能直 接用于农业上选种. 点评:本题考查了依据图象分析获取信息,并进行解题的能力,图象的转折点通常是恰好完 全反应的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