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本单元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情景。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操作。其中重点内容是: 1.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2.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化学基本概念。 3.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3.了解如何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 重点 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 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关于水的相关图片以及影像、文字材料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师: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 3 生:节约用水的图标。 师: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生: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 师: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 师: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我国人均水资源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 二、推进新课 (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8~7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少被水覆盖? 2.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3.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5.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7.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哪个? 8.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组织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二)爱护水资源 师:爱护水资源,首先要做到的是节约用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向周围的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1.节约用水 师:为了使整个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好风尚,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7月1日在全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了引起每一位公民的重视,还颁发了节约用水标志。 师:你知道世界水日是哪一天?中国水周是哪几天吗? 生: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1994年起,中国水周改为每年3月22日至3月28日。 2.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放到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等造成损失和污染的情况。 [投影]水污染的一组图片 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师:针对以上污染来源,我们应该如何防治水体污染? 3 生:(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 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 3.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 (2)水体污染源 本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得多。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 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