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题光现象复习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专题光现象复习学案

‎ ‎ 第四章 光现象 一、考点知识梳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1)光源:本身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2)光源的分类 光源的种类很多,按产生的方式可分为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等);按发光原理可分为冷光源(如萤火虫、荧光灯等)和热光源(如太阳、白炽灯等)。‎ 注意:我们看到的月亮,是月亮反射太阳的光,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介质不是同种或不均匀,光线就会发生弯曲。例如,早晨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日食、月食、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手影、小孔成像、队列等。‎ 练习:中华成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夺目的瑰宝之一,寥寥几个字,内涵却十分丰富,有许多成语鱼物理知识相关连,如“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等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 ‎3、光线 为了表示光的直线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注意:光是真实存在的,但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光的传播情况的方便而引入的,是一种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的模型。‎ ‎4、光的传播速度 ‎(1)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约为c=m/s,而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它慢。‎ ‎(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取m/s。‎ ‎ 注意:(1)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要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很多,打雷时,雷声和闪电虽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特别注意: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27‎ ‎ ‎ ‎(二)光的反射 ‎1、概念: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界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注意: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不是物体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而是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 ‎⑴同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两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⑶等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⑷可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练习: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0,则反射角为600;若入射角增大100,反射角将增大100。‎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的镜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线的反射现象。‎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 注意:(1)发生镜面反射时,光不一定都是向着一个方向平行反射的,只有平行入射时才会平行反射。(2)反射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向着各个方向,但每一条光线仍遵守反射定律。‎ 练习:现在的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特点 ‎①虚实:成的像为虚像;‎ ‎②大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③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④对称: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注意:‎ 27‎ ‎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两处用到了等效替代法(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成像;(2)用后面的蜡烛通过重合来代替前面蜡烛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平面镜的应用 ‎①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制作潜望镜)‎ ‎②利用平面镜成像(如制作各种镜子)‎ 练习: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某同学向镜子走近0.5m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将减少1m,镜中自己的像的大小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 ‎2、虚像 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因此没有光从虚像射出来。人眼看见虚像时,射入人眼的光线不是从虚像上射出的,而是镜前物体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只是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虚像射来的,其实并不是,用光屏不能承接到虚像。‎ 注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可用光屏接收(如小孔成像);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用光屏是接收不到的。‎ 练习:在平板玻璃前放一个物体,用白纸做屏幕,放在玻璃后面,无论怎么移动,白纸上都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到物体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凸面镜和凹面镜 ‎(1)凸面镜 ‎①凸面镜:利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 ‎②特点: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从凸面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要比大小相同的平面镜中观察到的范围大。‎ ‎③应用: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或盘山公路拐角处的镜子。‎ ‎(2)凹面镜 ‎①凹面镜:利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 ‎②特点: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③应用:太阳灶、太阳能焊机、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医生观察耳道用的医用反光镜。‎ 注意:被凸面镜和凹面镜反射的所有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练习:太阳灶和手电筒的发光装置都是凹面镜,太阳灶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用来烧水煮饭;手电筒的发光装置将灯泡发出的光经反射后几乎变成平行光,这样可以增加它传播的路程。在这两种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7‎ ‎ ‎ ‎(四)光的折射 ‎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注意: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海市蜃楼”等。‎ ‎2、光的反射定律 ‎⑴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⑶角不相等: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水或其他介质从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⑷可逆: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光发生折射时,一定发生了反射,但光发生反射时,不一定发生折射。‎ 练习:阳春三月,漫步于蝴蝶泉湖边,你会看到“蝶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景。“蝶在水中飞”中的“蝶”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鱼在云中游”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练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中有一句“潭清疑水浅”,从物理学的角度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分析:“潭清疑水浅”的意思是:透过清澈的潭水看到潭底变浅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是潭底射向空气的过程中,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变得更加偏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到潭底变浅了,这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答案:当光从潭底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就会感到潭底变浅了。‎ ‎(五)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换句话说,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是复色光,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练习:白光通过三棱镜之后,在屏幕上形成彩色的光带,这是因为各种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角度不同。偏折最小的是红光,最大的是紫光。‎ ‎(2)彩虹是太阳光在空气中传播时,被空中的水滴折射而形成的,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27‎ ‎ ‎ ‎(3)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人们把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4)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练习: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黑色的“光”字。‎ 分析:绿色的“光”字只能反射绿光,红光照在上面将被吸收,这样“”字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便感到他它是黑色的。‎ ‎2、看不见的光 ‎(1)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太阳的可见光谱。在光谱的红光之外的是红外线,紫光之外的是紫外线,这两种都是人眼看不见的,故称之为不可见光。‎ ‎(2)红外线 ‎①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 ‎②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后温度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烤箱烤食品,浴室内的浴室暖灯用红外线来取暖,医疗是利用红外线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③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强,如可用于红外线遥感。‎ ‎④红外线还可以传递信息,如电视机的红外线遥控器。‎ ‎(3)紫外线 ‎①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②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人体的健康都有好处。‎ ‎③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里经常用紫外线灯来杀菌。‎ ‎④应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进行防伪。除验钞机上利用这种效应外,利用不同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的特点,可以鉴别古画,并可用紫外线摄影。‎ 练习:①验钞机,②遥控器,③全自动感应节水龙头,④医院对手术室进行消毒,⑤浴室的取暖浴霸。以上用到了红外线的有②③⑤,用到了紫外线的有①④。‎ 二、重点难点解读 ‎ 例1.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27‎ ‎ ‎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 ‎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2)重合;相等;不能;虚;(3)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 解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例2:(2014•锦州)(多选题)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B. 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 C. 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 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 27‎ ‎ ‎ ‎ 例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答案:C ‎ 例4:(2014•河南)如图,一束光从玻璃AB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这束光在AC面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27‎ ‎ ‎ 三、巩固练习热身:‎ ‎ 1. (2014•厦门)如图是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其中呈现的光学现象是( )‎ ‎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B ‎ 2. (2013•梅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27‎ ‎ ‎ ‎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 C.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 3. (2013•湛江)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 A.‎ 蜡烛在镜中的像 B.‎ 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 ‎ ‎ C.‎ 铅笔好像“断”了 D.‎ 手影 ‎ 4. (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27‎ ‎ ‎ ‎ ‎ A.‎ 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该车后面的其他车辆 ‎ ‎ B.‎ 钢勺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 ‎ C.‎ ‎ 车子在水中形成“倒影”‎ ‎ ‎ D.‎ 点燃的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 ‎ ‎ 5. (2014•荆州)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27‎ ‎ ‎ ‎ 6. (2014•随州)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 ‎ 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 ‎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 ‎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 ‎ D.在水面上方25cm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与A的像重合时,真实的B与水面的距离也是25cm 27‎ ‎ ‎ ‎ 7. (2014•咸宁)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 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27‎ ‎ ‎ ‎ 8. (2014•宜昌)下列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彩色光带 ‎9. (2014•抚顺)如图为我国电视播放的我国首批女子仪仗队训练时的画面,队员们之所以能够站的这么整齐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她们在行走过程中以其中一名队员为参照物,其他队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我们从电视中看到的五颜六色的画面都是由 三种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27‎ ‎ ‎ ‎ ‎ ‎ 10. (2014•永州)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答题卡的图中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 ‎ 答案:‎ 27‎ ‎ ‎ ‎ 11. (2014•黄冈)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 27‎ ‎ ‎ ‎ 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如下图:‎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 12. (2014•衡阳)如图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立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 ‎ ‎ 答案:‎ 27‎ ‎ ‎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 13. (2014•河南)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 .‎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 ‎ ‎ 27‎ ‎ ‎ 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 14. (2014•本溪)(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入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 ‎ ‎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20°‎ ‎2‎ ‎40°‎ ‎40°‎ ‎3‎ ‎60°‎ ‎60°‎ ‎③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2)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 ‎①陈悦同学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丙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 ;‎ ‎②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 ,记下像与物的位置;‎ ‎③移动蜡烛 (选填“A”或“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它们的连线与玻璃板 .‎ 27‎ ‎ ‎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 15. (2014•抚州)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人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人玻璃中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1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人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表格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折射角r ‎0°‎ ‎17°‎ ‎24°‎ ‎30°‎ 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1)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2所所示安放;‎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27‎ ‎ ‎ 入射角i ‎0°‎ ‎30°‎ ‎45°‎ ‎60°‎ 玻璃中折射角r ‎0°‎ ‎22°‎ ‎35°‎ ‎40°‎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 .‎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人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介质中时,折射角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 四、中考预测展望:‎ ‎ 1.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27‎ ‎ ‎ 答案:C 解析:A、白光透过三棱镜,将发生色散,属于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 ‎ 2. 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 3.“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27‎ ‎ ‎ ‎ ‎ ‎4.(多选题)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 ‎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 B.图乙中,人配载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7‎ ‎ ‎ ‎ 5.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因为它既能透光也能 光;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接收,说明它是 像;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 (上/下)方,因而不会干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 ‎6.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将一科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是 .‎ ‎ ‎ 27‎ ‎ ‎ ‎ 7. 如图所示,竖直方向悬挂一平面镜,PQ为平面镜两端点,平面镜前站立一人,假设人眼处于S位置,试在右侧光屏上标出人通过平面镜所能观察的范围O1O2,并画出光路图.‎ ‎ ‎ 答案:‎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 8.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时,他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过玻璃板所成的像.他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27‎ ‎ ‎ ‎(3)为证实上述有关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 A.保持A、B两只蜡烛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 ‎ ‎ 9. 下面是小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 ‎ 27‎ ‎ ‎ ‎10. 小燕多次乘车了解到夜间开汽车,若车内亮灯,车内物体会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成清晰的像,干扰司机的实现,影响行车安全.为今后安全行车,小燕根据生活中透明平板玻璃所成像“明”、“暗”不同的多种情况做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成像的“明”、“暗”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猜想1: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猜想2: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猜想3:透明平板玻璃成像的“明”、“暗”程度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实验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固定一块透明平板玻璃,同一物体固定在离透明平板玻璃0.5m的A点,在桌面的C点先后用不同功率的灯照亮A点处的物体,观察同一物体不同关照下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各次实验人的眼睛都在同一位置从右向左观察物体在透明玻璃板中的像,结果记入下表.‎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Ⅰ 暗 ‎25‎ Ⅰ 较暗 ‎40‎ Ⅰ 亮 实验二:同一物体位置固定在A点不动,用同一盏5W的灯先后在桌面B、C、D三点照亮A处的同一物体,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仍固定不变)中成像的“明”“暗”程度.结果记入下表.‎ 27‎ ‎ ‎ 灯的功率/W 物体和灯的距离/m 像的明暗程度 ‎5‎ ‎0.5‎ 明 ‎5‎ ‎1.0‎ 较明 ‎5‎ ‎1.5‎ 暗 ‎(1)小燕是用实验一来探究猜想 (选填“1”、“2”或“3”);‎ ‎(2)分析实验二的实验数据及结果可得结论:物体与灯的 越小,物体所成的像越亮;‎ ‎(3)你认为物体在透明平板玻璃中所成像的“明”、“暗”程度还与 有关(至少写一个因素),你说的因素在小燕上述两个实验中 控制改变量(选填“没有”或“已经”);‎ ‎(4)小燕猜想1和猜想2还可归为物体成像的“明”、“暗”程度与物体的 有关;‎ ‎(5)请你就光现象根据光学知识对司机提出一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 ‎ ‎ 2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