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中考物理株洲解析试卷
湖南省株洲市 2015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2015•株洲)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明蓝色二极管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这项发明实现了利用二 极管呈现白光,且发光效率高.LED灯(即发光二极管)不具有的特点是( ) A.亮度高 B.能耗低 C.寿命长 D.发热多 考点: 半导体的特点..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而且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LED节能灯发出“健康光线”的原因是光线中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直流驱动,无频闪; LED灯发热小,90%的电能转化为可见光. 解答: 解: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发热小,90%的电能转化为可见光,无辐射,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光源,其特点 是亮度高、能耗低、寿命长,不具有的特点是发热多. 故选 D. 点评: LED灯与普通白炽灯泡在发光原理的不同,知道发光二极管的效率高,是由于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原因,并 且 LED灯已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生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2分)(2015•株洲)如图,从物理学看,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的作用主要是( ) A.改变足球的动能 B.改变足球的重力势能 C.改变足球的弹性势能 D.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力的作用效果. .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同时,根据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含义做出 判断. 解答: 解:从物理学看,足球比赛中,守门员将足球扑住或打出,其主要是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使足球不会射入 球门,而不是为了改变足球所具有的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故只有选项 D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 D. 点评: 明确守门员扑球是为了不让球进入球门,再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力产生的效果. 3.(2分)(2015•株洲)下列设备工作时,接收但不发射电磁波的是( ) A.收音机 B.移动电话 C.通信卫星 D.倒车雷达 考点: 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哪是发射电磁波的、哪是接收电磁波的,哪是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的装 置. 解答: 解:A、收音机只能接收电磁波,不发射电磁波,符合题意; B、移动电话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不符合题意; C、通信卫星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不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功能,不是利用电磁波,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 解决本题要注意生活中的各种装置是如何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 4.(2分)(2015•株洲)为了防止因电流过大发生危险,家庭电路中要安装保险丝,以保护用电器或人身安全( ) A.人体触电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B.保险丝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制作保险丝的材料熔点较低、电阻较大 D.制作保险丝的材料熔点较高、电阻较小 考点: 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 .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保险丝是利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的,当电流过大时,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熔断,对电路起到保护 作用,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A、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短路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人体触电不是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 因,故 A错误; B、保险丝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不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故 B错误; CD、制作保险丝的材料熔点较低、电阻较大,这样才能在电流过大时及时熔断,故 C正确、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的特点与作用等,属电学的常识问题,必须熟知. 5.(2分)(2015•株洲)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 如图,该实验说明了(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无规则运动 考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结合实验现象做出判断. 解答: 解: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说明了说 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6.(2分)(2015•株洲)某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是 83%,从能量转化看,它表示电动机工作时( ) A.总共消耗了 83%的电能 B.将 83%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C.将 83%的电能转化成内能 D.将 83%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考点: 能量利用效率..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其用来做有用功的机械能,点消耗电能的百分比,就是它的工作效率. 解答: 解:电动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的工作效率是 83%,表示其用来做有用功的机械能占消耗 电能的总量的 83%,即将 83%的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故只有 B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们对能量利用效率这一概念的理解,根据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可做出判断. 7.(2分)(2015•株洲)练习移动射击时,竖直安装并固定一圆形靶,靶的水平和竖起直径将靶面分成四个区域,如图 所示,当水平向右平行于靶面运动的汽车经过靶时,车上的运动员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可能落在( ) A.Ⅰ区 B.Ⅱ区 C.Ⅲ区 D.Ⅳ区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 .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 性;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 解:汽车向右平行于靶面运动,车上的运动员枪口对准靶心并立即射击,子弹射出后由于惯性继续向右运动, 又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向下运动,所以子弹会射向靶面的右下方,即Ⅳ区.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惯性和重力知识的应用,难度不大,理解相关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8.(2分)(2015•株洲)如图表示四冲程内燃机的某个冲程示意图,这个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考点: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再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 解答: 解:由图可知,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同时火花塞发出电火花,所以是做功冲程. 故选 C. 点评: 此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判断,要重点注意做功冲程与压缩冲程的区分. 9.(2分)(2015•株洲)一根长 1m导线,电阻为 R,先把它剪去一半,再将剩下的一半拉长到 1m,此时它的电阻 ( ) A.大于 R B.等于 R C.小于 R D.因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其变化 考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 专题: 电压和电阻. 分析: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 解:导线的电阻为 R,剪去一半,剩余一半导线的长度为 0.5m,则电阻为; 再拉长到 1m后,横截面积变为,长度变为 2倍,所以电阻为×4=2R;所以它的电阻大于 R.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学会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是解题关键. 10.(2分)(2015•株洲)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 ) 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分析时要注意水雾出现在温度高的 一侧. 解答: 解: 夏天汽车使用空调,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车玻璃比车外空气温度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 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 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温度,车玻璃比车内温度低,车内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 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选 C. 点评: 当车内温度高车外温度低时,车内水蒸汽液化;当车内温度低车外温度高时,车外水蒸气液化.不应弄混了. 11.(2分)(2015•株洲)如图,水平桌面上并排靠近放置两个相同的小木块,当用细管沿水平方向对着木块间的狭缝 中间快速吹气时( ) A.两木块都不受摩擦力 B.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D.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摩擦力的方向. .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首先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判断两木块的运动方向(或趋势),然后根据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趋势) 相反判断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解答: 解:用细管沿水平方向对着木块间的狭缝快速吹气时,两个木块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木块外 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两个木块将向中间靠拢,或者有向中间运动的趋势.根据摩擦力的方 向与运动方向(趋势)相反可知,两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都向内,又因为两木块相同,且在同一水平 桌面上,所以用细管沿水平方向对着木块间的狭缝快速吹气时,摩擦力的大小应该相等.故 ABC错误,D正 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通过一个小实验巧妙地将摩擦力和流体压强结合在一起,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对题目 所涉及的内容熟练掌握. 12.(2分)(2015•株洲)如图,电源电压恒定,电阻 R1=10Ω,R2=15Ω,R阻值一定但未知,当单刀双掷开关 S掷向 a (同时与 b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 2.0V,若掷向 b(同时与 a断开),电压表示数可能为( ) A.3.0V B.2.5V C.2.0V D.1.5V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由欧姆定律可得出开关置于两位置时的电压表示数表达式,通过分析可得出电压的可能值. 解答: 解: 由图 S接 b时,R2与 R串联, 由欧姆定律知:U=IR,此时电压表测 R2两端电压,示数为 U′, 即有 U′=I′R2= ×15Ω…①, 同理,S接 b时,R1与 R串联,此时电压表测 R1两端电压,示数为 2V, 则有:2V=IR1= ×10Ω…②, ①÷②可得: = , 所以 U′=3V× , 因为 <1,所以 U′<3V; R1、R2分别与 R串联,R2>R1,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是可知:R2与 R2串联时比 R1与 R串联时分压多,即 S接 b时电压表示数大于 2V; 综上可知:2V<U′<3V,故 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本题无法直接求出电压表的电压值,只是求可能的值,故可通过 列出表达式后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最后的结果.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 对的得 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分. 13.(3分)(2015•株洲)用打气筒给篮球快速充气,忽略篮球体积的变化,在充气过程中,球内空气( ) A.质量不变 B.密度增大 C.温度不变 D.内能增大 考点: 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质多了质量就增加,物质少了质量就减少.判 断质量是否变化就要看物质多少是否有变化;②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判断密度是否变化,要看单位体积 的质量是否改变.可根据公式:ρ=进行判断.当 V一定时,m变大,密度就变大; ③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④气体内能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内能越大. 解答: 解: A、用打气筒给篮球的过程中,篮球中空气变多,所以质量增大.此选项错误; B、篮球中空气质量增大了,但空气的体积没有变,根据公式:ρ=可知密度就变大.此选项正确; C、篮球中空气质量增大了,分子数增加了,分子相互摩擦做功,温度升高.此选项错误; D、篮球中空气质量增大了,分子数增加了,气压增大,内能增大.此选项正确. 故选 B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质量、密度、温度和内能等概念的理解,熟悉概念影响因素,正确理解概念,是做出判断 前提. 14.(3分)(2015•株洲)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焦距为 10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 50cm处,如图,在蜡烛 从 10cm处逐渐移至 45cm处的过程中,烛焰成像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D.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当物距大于 f时,凸透镜成实像,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当物距小于 f时,凸透镜成虚像. 解答: 解:由题意知,f=10cm,蜡烛在 10cm到 40cm之间,物距大于 f,成实像,由 10cm处逐渐移至 40cm处的过 程,物距变小,成的像逐渐变大; 由 40cm到 45cm处的过程,凸透镜成虚像,虚像是逐渐变小的; 由上分析知,蜡烛从 10cm处逐渐移至 45cm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故选 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抓住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焦距、物距,并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分界 点. 15.(3分)(2015•株洲)如图是一种电磁继电器( ) A.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B.其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C.其作用是通过低压、弱电流电路控制高压、强电流电路 D.其作用是通过高压、强电流电路控制低压、弱电流电路 考点: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电磁继电器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是发电机的原理; 用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好处: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远距离控制;自动控制. 解答: 解: AB、电磁继电器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 A错误,B正确; CD、实际应用中电磁继电器相当于用控制电路部分控制工作电路的部分的开关,实现了低压、弱电流电路控 制高压、强电流电路或自动控制或远距离操纵等.故 C正确,D错误. 故选 BC. 点评: 本题考查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在电路中作用的认识和理解,属于一道基础题. 16.(3分)(2015•株洲)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 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两同学在 t=10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 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 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 2倍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首先使学生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表示是什么,然后从图象中找到需要的路程、时间,再利用 速度公式求解,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A、由像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 10min 是两同学相遇,故 A正确; 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 10min经过的路程为 3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v 甲= = =0.3km/min; 乙同学 10min经过的路程为 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v 乙= = =0.1km/min, v 甲=3v 乙,故 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 15min﹣10min=5min经过的路程为 1km,速度 = = =0.2km/min, =2v 乙,故 C错误; 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 4km,总时间为 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 v 甲平= ;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 2km,总时间为 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 v 乙平= .v 甲平=2v 乙平,故 D正确. 故选 AD. 点评: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同时考查学生应用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读懂 图象,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8小题,其中第 17-21小题每小题 2分,第 22-2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2分. 17.(2分)(2015•株洲)蜂鸟是唯一能够在空中悬停和倒飞的鸟类,如图表示一只蜂鸟正在嚼食花蜜,此时,以花枝 为参照物,蜂鸟是 静止 的,空气对蜂鸟的作用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作用的相互性. .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 分析: 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 是运动的; 蜂鸟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 解:以花枝为参照物,蜂鸟相当于花枝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蜂鸟是静止的;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空气对蜂鸟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静止;竖直向上. 点评: 本题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及力的方向,是一道基础题. 18.(2分)(2015•株洲)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 振动 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 孔,笛子就能发出 音调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 考点: 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 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解答: 解:吹笛子是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而发声;演奏时,用手分别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的长度不同,质量不同, 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发声的原因和乐音的特征;掌握弦乐、管乐、打击乐的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 19.(2分)(2015•株洲)湾鳄锥状的牙齿有利于增大其啃噬猎物时的 压强 ,经测试,成年湾鳄 1cm2的咬合力高达 4.2×104N,合 4.2×108 Pa.(1cm2=10﹣4m2)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 减小受力面积; (2)知道成年湾鳄 1cm2的咬合力,根据 p=求出产生的压强. 解答: 解:(1)湾鳄锥状的牙齿,可以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有利于其啃噬猎物; (2)产生的压强 p== =4.2×108Pa. 故答案为:压强;4.2×108. 点评: 本题考查了增大压强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压强的计算,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擅于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一 些日常现象,从而为解答此类题积累经验. 20.(2分)(2015•株洲)如图是用高枝剪修剪树枝的情景,仔细观察高枝剪头部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发现高枝剪头部 有 杠杆 和滑轮组两类简单机械.当园林工用 30N的力向下拉绳时,因拉绳而使图中 A处受到的作用力大约增加 90 N.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根据 F=FA计算 A处受到的作用力大小. 解答: 解: 由图剪刀剪树枝符合杠杆的定义; 拉动 A处动滑轮,下端有定滑轮,拉绳子自由端时有三段绳子通过动滑轮,所以 A处受到的作用力 FA=3F=3×30N. 故答案为:杠杆;9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杠杆和滑轮组的认识和理解,关键是正确分析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21.(2分)(2015•株洲)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金属块,示数是 8.1N,当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5.1N, 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3 N,金属块的密度为 2.7×103 kg/m3.已知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密度及其应用;浮力. 分析: 利用二次称重法求出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根据 F 浮=ρ水gV 排求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当金属块浸没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 由公式 G=mg求出物体的质量,最后根据公式ρ=求出该金属块的密度. 解答: 解:物体所受的浮力 F 浮=G﹣F 示=8.1N﹣5.1N=3N, 由 F 浮=ρ水gV 排得: V 排= = =3×10﹣4m3, 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V 物=V 排=3×10 ﹣4m3 由 G=mg得: m== =0.81kg, ρ== =2.7×103kg/m3. 故答案为:3;2.7×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称重法测浮力是本题的关键. 22.(4分)(2015•株洲)过去常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 大 的性质,某汽车 水箱中装了 5kg 的水,发动机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水温升高了 20℃,则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4.2×105 J.水 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考点: 热量的计算. . 专题: 计算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知道水的比热容、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求解. 解答: 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人们常 用水作冷却剂给汽车的发动机降温; (2)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t=4.2×103J/(kg•℃)×5kg×20℃=4.2×105J. 故答案为:大;4.2×105.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公式 Q 吸=cm△t的了解与掌握,计算时注意升高了(△t)、升高到(末 温)和升高(△t)的区别. 23.(4分)(2015•株洲)为了防止鱼虾缺氧而浮头,常在池塘中央放置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由电动泵和浮体组成, 某种喷水式增氧机及工作时的情景如图,有关参数见表.若增氧机正常开机 2h,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5 A,从环形喷 口出水 5×104 kg,从而使水得到了“增氧”. 功率/W 电压/V 流量/m3•h﹣1 1100 220 25 考点: 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电能和电功率;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根据 P=UI计算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根据其流量计算 2h喷水量,由 m=ρV计算其质量. 解答: 解: 由表格参数,增氧机额定功率为 1100W, 由 P=UI, 增氧机正常时通过的电流: I== =5A; 由表格知增氧机正常时流量为 25m3/h, 增氧机正常开机 2h从环形喷口出水的体积:V=25m3/h×2h=50m3, 由ρ=, 从环形喷口出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50m3=5×104kg. 故答案为:5;5×104. 点评: 本题考查电功率和密度公式的应用,熟练运用公式即可解答本题.关键是从表格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4.(4分)(2015•株洲)将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竖直插入水槽中,从玻璃管上端缓慢注入某种不溶于水的液体,稳 定后测得这种液体长度为 l,管内水面下降 h,如图,忽略水槽中水面的升降,则该液体密度为 •ρ ,若玻璃管横截 面积为 S,则该液体对水做的功为 ρgSh2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考点: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的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以及二力平衡的知识解答,知道此液体与水银的压强相等,再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 计算; (2)根据 p=ρgh求得该液体对水的压强,再利用 p=求得液体对水的压力,再利用W=Gh求得该液体对水做的 功. 解答: 解:根据二力平衡,当玻璃管内水银面下降下 h2时,管内液体与水银在此处的压强相等, p 液=ρ液gL,p 水=ρ水gh 因为 p 液=p 水, 所以ρ液gL=ρ水gh, 所以ρ液L=ρ水h, 所ρ液=•ρ水, 液体对水的压强 p=p 液=ρ液gL, 液体对水的压力 F=pS=ρ液gLS=•ρ水×g×L×S=hρ水gS. G=F=hρ水gS. 该液体对水做的功W=Gh=hρ水gS×h=ρ水gSh2, 故答案为:ρ;ρgSh2. 点评: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和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二力平衡求得液体的密度.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2分 25.(2分)(2015•株洲)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指针调零后将乙倒挂在甲的挂钩上,稳定后甲的示数 如图所示(图中乙未画出),这种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 0.2 N,这种测力计的重力为 1.4 N. 考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即弹簧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分度值指的是所能测量的最小值(或者是相邻两刻线之 间的距离所表示的值);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首先要认清分度值. 物体由于自身的重力会对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解答: 解: 在此弹簧测力计上每 1N分成 5等份,测力计的每个小格表示 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1.4N,则乙测力计的 重力为 1.4N. 故答案为:0.2;1.4. 点评: 主要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是最基本的测量工具的使用.是一道力学的基础题. 26.(6分)(2015•株洲)如图,玻璃板 P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放在玻璃板左侧适当位置,这 时,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右侧的像 B. (1)要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一支相同的但不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右侧 后面移动 ,直 至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并 记录 蜡烛的位置. (2)下列关于蜡烛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④ . ①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不同 ②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 ③沿不同方向观察蜡烛的像,像的位置不同 ④若在 P、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 (3)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眼睛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的光路图.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 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知道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看到了像是因为看到了由镜面反射的反射光 线,而像就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解答: 解: (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 A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 烛 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可以判断物像大小相等;并记录下蜡烛 B的位置. (2)①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与实物等大,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与实物等大,与玻璃板大小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镜面对称,沿不同方向观察蜡烛的像,像的位置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虚像,在 P、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该选项说法正确. (3)B点和眼睛 C的连线与平面镜 P相交于一点 O,这就是光线的入射点,连接 CO、OA并标出箭头,得到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后面移动;记录;(2)④;(3)见上图. 点评: 本题是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27.(8分)(2015•株洲)金属的电阻 R随温度 t(单位:℃)变化的关系为 R=R0(1+αt),式中α为电阻温度系数.要 测量某金属的电阻温度系数,实验器材有:恒流电源(能输出恒定电流,且电流可调可读)、量程 100mV的电压表、 待测金属电阻 R、保温容器(带温度计)、开关和导线等. (1)请在图甲在画一根连线,使电路完整;注:待测电阻 R已放入保温容器(未画出). (2)请将实验主要步骤补充完整. ①正确连接电路,在保温容器中注入适量冷水,接通电源,调节并记录电源输出的电流值; ②在保温容器中添加适量热水,待温度稳定后,闭合开关,记录 电压表 和 温度计 的示数,断开开关; ③重复第②步操作若干次,测得多组数据. (3)算出该金属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 R,再绘出 R﹣t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 R0= 100 Ω,该金属的 电阻温度系数α= 4×10﹣3 ℃ ﹣1. (4)若电源输出的电源恒为 0.5mA,某次操作中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64 mV,此时保温容 器内的水温是 70 ℃.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连接电路时,电压表要并联在电阻的两端; (2)实验中要测量电压和温度,因此要记录相应的示数; (3)根据图象,找出相应的数据,可判断 R0的大小,利用公式 R=R0(1+αt)可计算金属的电阻温度系数; (4)根据电压表的分度值,可读出其示数.利用欧姆定律可计算此时的电阻,再代入公式 R=R0(1+αt)可计 算保温器内的水温是多少. 解答: 解:(1)将电压表并联在电阻的两端即可,如图所示. (2)实验中要测量电压和温度,因此要记录电压表和温度计的示数. (3)由图象可知,图线过原点,当时间为零时,其阻值 R0=100Ω; 从图中找出一组数据,t=50℃,R=120Ω,代入公式 R=R0(1+αt)得, α= = =4×10﹣3℃﹣1. (4)读图丙可知,电压表的分度值为 1mV,其示数为 64mV, 由欧姆定律 I=得此时的电阻 R′== =128Ω. 代入公式 R=R0(1+αt)得, 温度 t= = =70℃.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电压表;温度计; (3)100;4×10﹣3. (4)64;70. 点评: 本题的探究实验中,既考查了电路的连接,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也考查了图象的阅读,欧姆定律的应用等, 其中正确理解金属的电阻 R随温度 t变化的关系为 R=R0(1+αt)是解答的难点. 28.(6分)(2015•株洲)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已探究出在横截面积不变时空气阻力与 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为探究空气阻力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取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 r、2r和 3r的甲、乙、丙三个小球, 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 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1)在图示运动过程中,甲、乙、丙三个小球的速度之比是 3:2:1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的关系是 成反比 ; (3)实验结论是:在速度不变时,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不变 .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相同的曝光时间内运动距离的关系,得出小球的速度之比; (2)分析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之比和速度之比得出结论; (3)因为三个小球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空气阻力之比等于 重力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分析空气阻力之比和小球速度之比的关系,得出结论. 解答: 解:(1)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运动三个砖的厚度时,乙运动两个砖的厚度,丙运动一个砖的厚度, 路程之比为 3:2:1,时间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正比,速度之比为 3:2:1; (2)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分别为 r、2r和 3r,在阻力相同时,速度之比为 3:2:1,由此可知,在阻力 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3)因为甲、乙、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所以小球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 重力之比等于质量之比,甲、乙、丙的质量之比为 1:1:1,重力之比也为 1:1:1,空气阻力等于重力,空 气阻力之比也为 1:1:1; 由此可知,在速度不变时,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变. 故答案为:(1)3:2:1;(2)成反比;(3)不变.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做实验时,我们的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也是课标明确要求的,需 要掌握;此题的难点是第(3)问﹣﹣﹣空气阻力和运动速度的关系,需要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29.(10分)(2015•株洲)一种熔胶装置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 12V,R1和 R2是两个阻值相等的电子元件, S1、S2和 S3是三个联动开关;当 S1闭合时,S2和 S3同时断开;当 S1断开时,S2和 S3同时闭合. (1)当 S1闭合时,两电子元件 串联 ;当 S1断开时,两电子元件 并联 .(填“并联”或“串联”) (2)S1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是 S1断开时的 4 倍; (3)联动开关在某种工作状态下,该电路在 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 1728J,请通过计算说明联动开关的工作状态,设每 个电子元件的电阻为 10Ω.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1)所有用电器共同组成一个通路,彼此串联;每个用电器独立与电源组成通路,彼此并联; (2)根据串并联电路电阻特点判断; (3)已知电路产生的热量、通电时间和电源电压,可以得到电路总电阻;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确定连接关系, 最后确定工作状态. 解答: 解: (1)当 S1闭合时,电流从正极到 R2、R1、开关 S1、回到负极,所有两电子元件串联; 当 S1断开时,电流从正极出发分为两支:一支经开关 S2、电阻 R1、开关 S3、回到负极;另一支经电阻 R2、 开关 S3回到负极,所以两电子元件并联; (2)设每个元件的电阻为 R0. 当 S1闭合时,电路电阻为 R 串=R1+R2=2R0, 当 S1断开时,电路电阻为 R 并= = , 所以 S1闭合时电路的总电阻是 S1断开时的 = ==4 倍; (3)因为 Q= , 所以电路电阻为 R= = =5Ω, 已知每个电子元件的电阻为 10Ω,所以两个元件并联,属于 S1断开状态. 答: (1)串联;并联; (2)4; (3)联动开关 S1为断开状态.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动态电路的分析及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和焦耳定律的应用,根据开关开合确定电路连接关系, 是解答此类问题的第一步. 30.(10分)(2015•株洲)一根金属棒 AB置于水平地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 B缓慢拉起,如图 甲所示,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与 B端离开地面的高度 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 问题. (1)该金属棒的长度 l= 1.7 m; (2)在 B端拉起的过程中,当 x1=0.6m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F1= 8 N;当 x2=1.6m时,测力计的示数 F2= 3.5 N. (3)求金属棒的重心到 A端的距离 d. 考点: 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 专题: 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由甲乙图和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当将杆提升到杆与地夹角 45°时,拉力达到最大,结合几何知识解答 杆的长度; (2)由乙图分析可知,从开始提到 1.2m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与提升高度成正比,据此解答测力计示数 F1; 利用W=Fs 求出当 x=1.6m时测力计示数; (3)利用其长度和中心位置求距离. 解答: 解:(1)由甲图和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从开始提升到提升到 1.2m过程中,拉力逐渐增大,当提升到 1.2m时,拉 力达到最大,此时杆与地面成 45°,由几何知识可知:杆的长为:L= x= ×1.2m≈1.7m; (2)由乙图可知当提升高度在 0~1.2m过程中,拉力做功与提升距离成正比,由此可得:当 x1=0.6m时,则 有 = ,解得W1=4.8J 测力计示数为 F1= = =8N; 由图可知当当 x2=1.6m时,拉力做功为W2=5.6J,由W=Fs 得: 测力计的示数 F2= = =3.5N; (3)其重心在其中心上故金属棒的重心到 A端的距离 d== =0.85m. 答:(1)1.7; (2)8;3.5; (3)金属棒的重心到 A端的距离 d为 0.85m.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对于功与距离的关系的理解,难点是曲线图的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