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观点鲜明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议论文写作:观点鲜明

名篇名句不离口 ‎1.屈原《国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天神惊怒、将士尽亡来凸显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现实。(屈原《国殇》)‎ ‎2.屈原《国殇》中, “__________________,平原忽兮路超远”与荆轲《易水歌》高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句,皆为以身许国、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屈原《国殇》)‎ ‎3.屈原《国殇》中英勇的将士们死后仍保持着战斗的雄姿“__________________     ”,并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的虽身亡而志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屈原《国殇》)‎ ‎4.屈原《国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将士勇武、刚毅崇高品德的高度赞扬。(屈原《国殇》)‎ ‎5.每当我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脑海中会涌现出《国殇》的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我们对烈士们不泯英灵的崇敬之情。(屈原《国殇》)‎ 答案:1.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2.出不入兮往不反3.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4.诚既勇兮又以武, 终刚强兮不可凌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易错成语勤温习 ‎1.他在学习上很有一股钻劲,不管遇到什么疑难都要归根结底,弄个明白。(“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底’也作柢,同“归根结蒂。应改为“寻根究底”。“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寻求事物的根由底细。) ‎ ‎2.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居高临下”:形容地势非常有利,处于有利的地位。应改为“高屋建瓴”。“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 ‎3.藏北高原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弥漫天地,大地被装扮成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沸沸扬扬”:形容人声喧扰,议论纷纷。“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 ‎4.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声情并茂”指“声色情感都很丰富”,形容作品或演唱的艺术性强,所表达的情感充沛动人。这里用来指“剧本”,不合适。)‎ ‎5.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指男性,显然不对。)‎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宽容 经典素材:‎ 鲍叔荐管仲 春秋时,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争夺王位而战。鲍波助小白,管仲 助纠。双方交战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带上的钩子,小白险遭丧命。后来小白做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执政后,任命鲍叔为相国。可鲍叔心胸宽广,有智人之明,坚持把管仲推荐给桓公。他说:“只有管仲能担任相国要职,我有五个方面比不上管仲:宽惠安民,,让百姓听从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确保国家的根本权益,我不如他;讲究忠信,团结好百姓,我赶不上他;制作礼仪,使四方都来效法,我不如他;指挥战争,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齐桓公也是宽容大度的人,不记射钩私仇,采纳了鲍叔的建议,重用管仲,任命他为相国。管仲担任相国后,协助桓公在经济、内政、军事方面进行改革,数年之间,齐转弱为强,成为春秋前期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强国,齐醒公也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霸业。‎ 时新素材:‎ 毛泽东放走张国焘家属 ‎ 张国焘于1931年任中央工家民主政府副主席,在此期间他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1935年在红军长征中,他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他反对中央关于红烟北上的决定,坚持南下退却的主张,另立中央,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罪恶的活动。到达延安后,拒绝党中央的挽救,不思悔改。于1938年逃跑到武汉,发表****声明,投向******。当时,张国焘的妻儿还在延安。他的妻子找到毛泽东,哭着说:“他丢下我们母子跑了,主席呀!请您给我们做主吧!”毛泽东沉思了一会儿说:“天要惠雨,娘要嫁人,他要走,要跑,不愿干革命,那也没办法!这样吧,现在你也到武汉去,劝说劝说,做做工作,回来,我们照样欢迎他。” ‎ 不久张国焘的妻子带着孩子也到武汰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延安。‎ ‎☞技能再提高 第一招:咬定青山不放松——反复中心句(词)‎ ‎“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有意识地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反复有连续反复与间隔反复两种。我们所说的反复中心句(词),是指把能体现中心主旨的句子或词在文中或段中连续或间隔出现。其作用是:在内容上,因为句句紧扣中心主旨,因此可使中心突出;在形式上,由于它的出现,可使层次更清晰;在表达上,因其常与排比句连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反复中心句(词)手法,既可用来构段,又可用来构篇。‎ 一、运用反复中心句(词)构段 例1“固而不柔,脆也。柔而不固,弱也。柔而固,韧也。”纵观古今中外,大凡要获得发展、成功,要有所建树的人,无不经过“柔而固”‎ 的努力,无不闪烁着韧的光彩。铁杵磨针,愚公移山,记载了韧的传说;黄河入海,长江东去,留下了韧的足迹;水滴石穿,蜜蜂酿蜜,展示了韧的现实;王羲之用练字染黑池水之韧,终成一代书法大家;马克思为寻求真理,用在大英博物馆的水泥地上留下了深深足迹之韧,终成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达尔文因鄙弃上帝创造万物的谬论,而身受围攻。他在韧性的斗争中,终于成为一名科学家;张海迪在身体三分之二失去知觉时,没颓唐,没悲观,而是同疾病展开了韧的斗争,终于赢得了加世纪80年代保尔的光荣称号。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韧是发展的动力,是成功的基石。(《说“韧”》)‎ 例2牵挂是一种美,却也是一份辛劳,天地间担起这份辛劳的,都是心中充满着爱的人。父母牵挂远方的游子,新婚的军嫂牵挂戍边的丈夫,学业有成的弟子牵挂白发苍苍的老师,德高望重的将军牵挂未曾脱贫的老区。牵挂是流沙河笔下那夜夜歌唱的蟋蟀,牵挂是余光中心中那等待起航的客船,牵挂是“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询问,牵挂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的凝望,牵挂是那封抵万金的家书,牵挂是那声共婵娟的祝福。牵挂是连接亲情的纽带,牵挂是沟通友情的桥梁,牵挂是贯穿爱情的红线,牵挂是人间至爱的升华。‎ 例3没有人们平凡的工作,就不可能有伟大的成就。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事实不正是这样吗?举世惊叹的万里长城,可谓“伟大”矣,那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一砖一石垒起来的;贯通祖国南北的大运河,可谓“伟大”矣,那是平凡的劳动者用近乎原始的工具一锹一铲地开掘出来的;巍然屹立于奔腾呼啸的大江之上的葛洲坝,同样可谓“伟大”矣,如果没有那些看起来平凡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平凡的工作,能有这样的“伟大”吗?因此,我们要说,正是那些平凡的人们从事着的平凡工作,才获得了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创造出今天这样美好生活的伟大成就。(《说平凡》) ‎ 例4 跟爸爸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牛郎织女》)‎ 例1.例2是重复中心词组段的典型文段。例3.例4为句的反复。‎ 二、用反复中心句手法构篇 用反复中心句构篇,又可分为定字反复式与变字反复式两种。‎ ‎1.定字反复式 例1近墨者未必黑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我却认为:‎ 近墨者未必黑!‎ 满塘污泥,黑否?黑!然而莲花却“濯清涟而不妖”,“出污泥而不染”;“乌鹊燕雀巢堂坛兮”的楚国,黑否?黑!然而屈原却“皦然泥而不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文官爱钱,武官怕死”的封建王朝,黑否?黑!然而于谦却“两袖清风朝天去”,“留得清白在人间”;“只有门前的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贾府,黑否?黑!然而林黛玉却在“风刀霜剑严相逼”中,“质本洁来还洁去”!试想,如果真的近墨必黑那么,从“声伎满堂”中,就不会站起一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在锦衣玉食中,就不会走出一个“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巾帼女侠;从封建营垒中,就不会杀出一个高举海陆丰暴动大旗的彭湃;在香风弥漫的南京路上,就不会屹立着一个糖弹打不倒的好八连!因此我说:‎ 近墨者未必黑!‎ 诚然,我国有过孟母三迁的教子佳话,有过“一傅众咻”的睿智寓言,也有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的醒世名言。对于它们所强调的环境,即外因对人庙长中的影响,我们丝毫也不怀疑。但,在看到事物变化的客观原因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事物变化的主观原因。要知道,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而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正如毛泽东所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因为人有思想,有主见,有自制力。他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他会自觉地用正义去驱除邪恶,用道德去抵御淫邪,用信仰去战胜诱惑。这也是地下工作者为什么近墨不黑.扫黄者为什么近黄不黄的原因所在。据此,我要再一次说:‎ 近墨者未必黑!‎ 目前,国门大开,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被引进来了,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也随之乘机而入了。我们大可不必对此大惊小怪。大可不必因此而对改革深恶痛绝,也大可不必因此而要重新关闭国门。是近墨不黑,还是近墨即黑,这是时代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考验!只要有自我净化的本领,只要有坚定的立场与信念,什么“黄货”泛起,什么拜金主义,我们统统不怕,因为我们知道:‎ 近墨者未必黑!‎ 例2青春的火把——献给五•四青年节 翻开史册:1919年5月4日。北京赵家楼胡同。三千余名青年学生举行游行示威。他们在痛打了驻日本公使章宗祥之后,又放起一把火,烧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住宅。顿时,火光熊熊,烟焰飞腾,光华四射……‎ 火!啊!“五四”这把火!你是伟大的旗帜,你是正义的喷薄!卖国贼的巢穴在你的燃烧中崩塌,封建专制的宝座在你的冲击下摇落。帝国主义列强在你的烈焰中发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你的光华中辐射。你染红了南昌起义的战旗;你点燃了长征路上的篝火;你填平了大别山的沟壑;你化作了三大战役的炮弹;你催动了横渡长江的船舶……革命的烈火越烧越旺,终于冶炼出一个红星闪闪的新中国!‎ 火!啊!“五四”这把火!你敢于破坏,更善于创造;你敢于毁灭,更善于收获1你把刀剑铸成了犁头,在新生的大地上开拓;你把枪声化成了焊孤,在铁柱钢梁上闪烁;你把焦土烧结成大厦,使中华大地平添城镇千座;你把血花变成了鲜花,为神州装点万顷春色!你让火车奔驰;你让轮船劈波;你让飞机展翅;你让卫星去把宇宙探索!你将咱们的红五星,浇铸成一个千秋万代、永不陨落的钢星座!.‎ 火!啊!“五四”这把火!我赞美你顽强的意志,我赞美你不屈的性格!十年动乱,雪压水泼,岂奈你何?!丙辰清明,一朝喷发,你重显英雄本色!只可笑几个嗜冷的妖魔,飞蛾扑火,螳臂当车,只落得个粉身碎骨,焦头烂额!如今啊,你伴随着时代的春风,带着胜利的笑靥,燃烧得更炽、更热!科学和知识,为你增添了新的燃料,富民政策,为你开辟了用武场所。你烧吧!尽情地燃烧吧!燃烧起更强更大的读书热,把咱们永不陨落的钢星座,焊进新世纪!啊,火!火!火就是歌!火就是旗帜!火就是拼搏!火就是欢乐!火就是青春!火就是你、我、他!‎ 愿我们大家都成为21世纪的一团火!把咏叹烧掉,把感伤烧毁,把迷惘烧光。再用青春的热血铸成一柄利剑,惩恶扬善;把青春的铭文刻写在三峡工程的崖壁上,刻写在开发区的建筑工地上,刻写在讲台、舞台、船台、炉台、靶台、柜台和手术台上。高举青春的旗帜,走向时代的大潮,走上21世纪的舞台,一展风采,尽显雄风吧!(凌英)‎ 例1中,“近墨者未必黑”‎ ‎,是文章的标题,也是文章的中心句。它在文中共出现四次:开篇点题,列举事例,哲理分析,联系现实。在这四个部分中,四个反复句像四个界碑,鲜明地界定了文章的结构层次。让人了然于目。它们首尾呼应,层层界定,既突出了中心论点,又清晰了文章的层次;既强化了自己的见解,又勾连了各部分问的联系,这一举多得,正是反复中心句手法的魅力所在。‎ 而例2.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一段先点出“火”之由来,然后用“火!啊!‘五四’这把火!”作为二、三、四段的领起,从三个不同方面揭示了“五四”之火的伟大历史意义。最后两个自然段在此基础上抒情作结。反复中心句的运用极有力地突出了中间三个段落的并列结构与中心。‎ ‎2.变字反复式。‎ 例3我若为官 女儿亲否?亲!女婿亲否?也亲;夫人亲否?更亲!王忠肃公,身为“长铨”,调升女婿,易如反掌。然而,竟坚拒夫人、女儿所求,不顾女婿要挟,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拒不调婿。作为一个封建官吏,诚难能可贵也!‎ 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 俗语说:“人非草木,焉能无情!”王忠肃公,也有人之常情:他何尝不希望女儿常倚膝下,骨肉团聚?他何尝不希望女婿得居高官?他何尝不希望满足夫人的愿望?然而,徇于私,则悖于公;顺于情,则逆于理。在公与私、理与情的矛盾面前,究以何者为重,是检验清官与否的试金石。王忠肃公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忠于公,逆于私,毫不为亲情所动,秉公执法,刚正廉洁,一身正气千古留名!‎ 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当为王公之官!‎ 令人痛心的是,今天的某些领导,竟利用手中之权,图谋私利:或安插私人,或大造别墅,或侵吞公款……他们简直连清廉的封建官吏都不如。所幸者,这类蛀虫,终为少数,而广大干部,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保持了无产阶级的本色。这方面,敬爱的周总理,堪称我们的楷模。他老人家身为总理,却以人民公仆自任,为了革命事业,日理万机,呕心沥血,生活简朴,毫不特殊;对侄辈更是严格要求。l968年初,他的侄女,年方十六,就插队内蒙。两年以后,当地政府决定安排她参军,总理得知,语重心长地开导她:“内蒙那么多人,单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的面上,我们不能特殊,一点也不能!”秉建同志听从了伯父的教导,决心在边疆安家落户。凡知此事者,无不为之感动!敬爱的,总理,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若为官,不为则已,为则必为周公之官!‎ 例4 爸爸是一座山——唱给爸爸的赞歌 山,深沉稳重。山,刚直伟岸。爸爸,是一座山。爸爸站着,是峰;爸爸躺着,是岭。我爱我的爸爸。爸爸是山,我是山上的一棵树,踩着爸爸宽宽的肩,我爬呀,长呀。‎ 爸爸是山,我是树,山哺育了树。‎ 爸爸很爱我,爱得粗犷,爱得实在,就像大山抚育小树,一边把自己的生命化作涓涓爱流输送给成长中的树,一边盼着树越长越茁壮。越长越挺拔。‎ 爸爸是山,我是树,山是树的教练。‎ 爸爸从不迁就我。学走路时,跌倒了,要拉我起来的是妈妈,喊“再爬起来”的是被妈妈埋怨的爸爸;逢沟遇坎,要抱我过去的是妈妈,鼓励我自己跨越的也是爸爸;犯错误说谎时,立即有爸爸的巴掌帮助改正——尽管巴掌并不重,但终究改正了许多。爸爸是山,我是树,山熏陶着树。‎ 爸爸从不修饰他的话,他的话,只是一个个简单的句子,但清楚明了。爸爸从不多说话,但说出来,便掷地有声。你听:“既然是树,就应该长成栋梁!”爸爸教给我的,是浓缩了的为人之理。爸爸当过兵,他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求子女,因此,无论干什么,子女绝不敢懒懒散散、马马虎虎。爸爸就这样,以他沉稳的步子带着我从今天走向明天。爸爸的性格,造就了我的性格。‎ 爸爸是山,我是树,山是树的依托。‎ 妈常说,爸爸是家庭的支柱,没有他,家就要散架。是呀,爸爸奉献给家庭的不只是经济和物质,更有那深沉的父爱呵:爸爸的爱,把家庭凝成了一个整体。失去了它,全家将会失去生气。‎ 爸爸是山,我是树,山关怀着树的成长。朱自清忘不了父亲的背影,我忘不了爸爸那双流露着期冀闪烁着刚毅的眼睛。在他的注视下,我由幼稚变得成熟,由怯懦变得坚强。如今,爸爸老了,但那双眼睛却从未离我左右。忘不了呵,爸爸的眼睛;忘不了呵,爸爸的关怀。‎ 爸爸是山,我是树。树,永远热爱着山。我,永远爱着爸爸。‎ 通过以上四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反复中心句的手法,既适用于议论,又适用于叙事、抒情。它可以使文章的结构别具一格。为了更好地发挥反复中心句的作用,让它居于一段之首,可以居于二段之尾,也可以;使其单独提行,独立成段,则最好。因为这样处理,更为突出、醒目。层次间是并列关系的,最好用定字反复句;层次间是递进关系的,最好使用变字反复句。对于变字反复句,应以少变为佳。如变得面目皆非,便失去了反复中心句的作用。‎ 第二招:设置分论点 文章在提出中心论点以后,为了更好地论证论点,使之更加鲜明,可以把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分论,增加其在文中的“曝光率”,从而对读者的眼球和大脑形成冲击力,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分论点的分解方法。‎ ‎1.横向分解法 横向分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横向展开分解论点。我们通常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在同一篇文章中将这三问题全部阐释清楚,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 ‎(1)横向分解“是什么”。‎ ‎①从中心论点的内涵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 如,2006年高考湖南一考生写“意气”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意气”内涵的发掘,对其进行分解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虽然作者以“充满意气的人”为引子展开,但三个层次的实质都集中在“意气”的内涵上,即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2006年高考安徽考生写的《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从“阅读”内涵的角度分解论述的: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②从中心论点的外延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的角度其进行分解。‎ 如,2007年高考江西一考生写“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语文”的外延拓展,对其进行分解的:在那一泓清泉里,我看到了历 史的沧桑;在那一泓清泉里,我观赏了优美的生活图景;在那一泓清泉里,我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在那一泓清泉里,我领悟了宽容的博大。考生着眼于“语文”的外延,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语文”的丰富博大。‎ ‎(2)横向分解“为什么”。‎ 这是一种因果分解,主要分析提出中心论点的意义和原因。如,2007年高考吉林省一考生写的《帮助——盛开的花朵》一文,在提出“帮助,是盛开的花朵,自有她的芬芳和硕果”之后,这样安排分论点:帮助是盛开的花,她点燃生命的希望;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开出了青春的芬芳;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结出了事业的辉煌。实际上,作者也正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帮助”的意义。‎ ‎(3)横向分解“怎么办”。‎ 就是从解决问题办法的角度分解论点。如,2007年高考广东考生写的《爱,用心来传递》,在确立了“爱,需要我们用心来传递”的中心论点之后,从三个方面分解论点: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作者从“笑出真诚”“做出宽容”“伸出援手”三个方面,阐述传递爱心的途径和方法。‎ ‎2.纵向分解法 纵向分解,就是按照议论文由浅入深的顺序,或者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逐步地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1)时间为序,纵深推移。‎ 如,《在荣誉面前》一文这样分解论点:荣誉只表明过去;有了荣誉时不能骄傲;应把荣誉当成新的进步的起点。作者将“荣誉”放在时间的链条上,着眼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视角安排分论点,从而将议论引向了纵深。‎ ‎(2)由表及里,逐层剖析。‎ 如,《扫盲表彰会》一文这样安排分论点:四位“脱盲先进”却有三位未脱盲,其原因是当事者不重实效而又好大喜功;此举可以糊弄不重调查、喜听好言的上级领导。其后果是欺骗愚弄群众,贻误大业;铲除官僚主义,让形式主义在大众面前曝光,使之无地可容是杜绝这类现象的方法。 ‎ ‎(3)步步推进,解决问题。‎ 这种分解方法,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步步跟进,以解决问题为归宿。‎ 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文在提出“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之后,这样分解论点:‎ ‎①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 ‎②为什么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A.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 B.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 C.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③怎样使生活丰富多彩?‎ A.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 B.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妙招三:题目、开头、结尾三处相互呼应。‎ 二、例文展示:‎ 读书是快乐的 养性莫若修身,至乐莫若读书。‎ 喧闹和繁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人和人的碰撞,人和物的磨擦是人们无从逃避的必修课,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的多样化给人们带来许多诱惑和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焦虑和烦恼——心灵,时常被揉搓得疲惫不堪。我们该到哪里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有人选择轻歌曼舞的筵席,有人选择五光十色的荧屏,有人选择费心劳神的麻牌,但我要说一方有书的天地,是更适宜我们心灵憩息的乐园。‎ 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歌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曹雪芹,去访问罗贯中,去聆听鲁迅的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 以书为伍,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沉静;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儒雅;少了一分愚蠢,多了一分睿智。仿佛与对贤相对而坐,感到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 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实秋的淡雅,一一呈现在面前,心境与文学互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进入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古贤今哲所论述的广泛空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读之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思。‎ 读书之喜,结良师益友。书是良师,读旧书如见故人,看新书如遇新知。以书为师似与先贤对话,如同今哲低语,以明净的心灵与智者娓娓道来,忘记了一切得失荣辱,有的只是一分恬淡求知的心境,一颗祈求解读人生的心灵,让心绪得到安祥和宁静。书又是益友,痛苦时,书给你安慰;消沉时,书使你振作;迷茫时,书给你方向。与书为伍,如有良师益友指路导航,目光可以穿越历史的漫长隧道,透彻人生的真谛。‎ 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滋养,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读书,便可忙里偷闲。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但忙人与书无缘,俗人与书无分,若非有意有情,很难与书结为“百年之好”。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学会了读书,就学会的了沉静心灵,参悟人生,拥抱生活。‎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增知,修心,养性,致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点评:文章开头引用戚继光的名言“养性莫若修身,至乐莫若读书”,打出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主体部分从“为什么”的角度,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读书之喜,结良师益友。结尾照应开头之意,以反问出之,收束干脆利落。作者在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感方面用足了功夫,丰富而畅达的比喻、排比,尽显作者表达个性。 ‎ ‎☞基础巩固练 ‎1.【2019届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冰雪茫茫的北方,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天晚上,老爷爷与孙子们围炉夜话,老爷爷说:“孩子们,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两只狼。这两只狼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愤怒、嫉妒、仇视;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友善、宽容、慈悲。”‎ 听完爷爷的话后,孩子们沉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问道:“最后,哪只狼赢了呢?”饱经沧桑的爷爷回答道:“你喂过的那只!”‎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心存善念 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论是谁,在这善的轻抚下,都会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善是一种至高的道德素养,心有善念,才能行得远;善是一种至高的人间大爱,用平凡的亮光去照亮人间的道路。‎ 心有善念,默默前进,能激起社会向善的涟漪。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顶住风雨,你的心和泥一样朴实,你撒下善良的种子,会生长成为参天大树。这是对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的评价。她收养了一百多名残疾的孩子,一分钱也不收他们的,辛辛苦苦培育了他们十多年,这种善举又是谁能够做到的呢?她用自己的善意教育、感化了一百多个孩子,让他们将自己善意的种子继续播种,让那金灿灿的稻麦长满希望的田野。高淑珍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诠释了善心的能量,善心对心灵的感化。‎ 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确,善行积累得多了,自然就成为了一个人的道德素养,那么就会达到高度的智慧,圣人的心思也就具备了。善,这一个温暖的字眼,从古至今已经有无数的贤人志士推崇了,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不更应该将之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吗?当死即将降临于自己的头上,最美女孩何玥,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却捐出自己的器官,挽救了三个人。命运是如此残酷,她却像善良的天使一样,用平凡的生命,用内心的光芒,把人间照亮,将爱心、善心延续,用点滴的善心谱写出道德的乐章,这是善心的延续,也是美德的传承。‎ 心有善念,有时也许就是在得到别人帮助后的感恩之情。一个人如果连感恩都不知是什么,又何以用善对待别人呢?神话故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白鹤为感谢樵夫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做了他的妻子,并用自己身上的羽毛编织出上等的布料出售,让农夫贫穷的生活得到改善,这就是白鹤一份最基本的善意。人也就是有了这最基本的善意,才知道如何让善心充满自己的精神世界,去用善心礼遇周围的人。‎ 万千众生中,他们的行为微乎其微。医院和老板的善心,高淑珍的善意,何玥的善举,就像石子,虽然很小,却在社会的长河中激起了一心向善的涟漪,让善心传播于世间的各个角落,让人们的精神界多了一缕阳光。‎ 常心存善念,让善念传承下去,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分融洽,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团结。善念就像心灵深处的一缕阳光,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照亮着每一处我们足迹所至的地方,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 充满善意,充满和气;而有些人却如秋风摧折,严寒刺骨,总是恶意横行,戾气冲天……归根结底就是“善”与“恶”的问题。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围绕“善”与“恶”的关系展开论述。具体写作时可从三个角度思考,一是什么是“善”与“恶”,有没有明显的区别?二是为什么会有“善”与“恶”不同的人,它们之间会相互转换么?三是怎么样做才可以使人人都向善?得出这些立意之后,考生可以任选一种立意行文,亦可综合几种立意行文。行文时注意根据材料的分析引出观点,也可以通过自然的意象的描绘析理引出观点,然后逐层论述,论述时注意结合自己的经历引用典型的事例论证,作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参考立意:(1)心怀感恩,满面春风;(2)自省自悟,方能改变心态;(3)善良需要滋养;(4)审视自我,正视现实;(5)心存感恩,一心向善;(6)化解负面情绪,清除怨恨。 的方式异军突起,深刻改变了国人的支付方式和出行方式。创新引领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提供了创新的平台,中国正昂扬地走向未来,以其创新的魅力吸引着整个世界。‎ 仓促之间,中国的魅力难以言尽。以其遥闻言说而幻想其形,莫如亲临中国而身感其味。只有走近中国,才能遇见中国的宽广;只有走进中国,才能懂得中国的深厚。中国的一点一滴都是中国,中国的魅力无处不在。‎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来到中国,我当与君携手,领略中国的魅力,共赏魅力的中国!‎ 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要求考生针对所给材料谈出自己的“感触和思考”,提示考生应从青年成长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来思考。从青年在不同时代回国的情况来看,19世纪70年代他们是“被召回国”,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他们是历尽千辛万苦回国建设祖国,现在是形成“归国潮”‎ ‎,这一过程既表现了青年的立志报国的觉悟、决心和毅力,同时也能表明祖国日益强大离不开广大青年学生的付出,又表现出祖国的日益强大带来的无尽的感召力。据此可以写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与青年的关系。从青年自身来看,他们面对着不同的境遇,做出了努力与进取,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的不同作用,表现出一种向上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与毅力。据此可以写青年人应努力奋斗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等。行文时可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时可以结合古今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等,让文章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络电脑,追根究底,不过是两个数字1和0的游戏。《庄子》里以无用之树枝繁叶茂来告诉你生存的智慧,《老子》里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现象提示你繁苛之政难以持久,嵇康弹一曲广陵散来应对波荡众生的罪名,《西厢记》里的张生为莺莺临去时秋波一转的眼神而饱受相思煎熬,牛郎织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相望又何必互诉衷肠?有时,说出来的话不及另一种形式的语言来得有效。‎ 儒家厌烦滔滔不绝之人,觉得“巧言令色,鲜矣仁”,道家喜欢“希言自然”,佛家的禅宗更是不立文字,俗谚里则有“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的处世良言。而如今网络时代,各种输入法解放了打字的速度,走键如飞,满屏废话,少了慎重,多了放肆,仓颉造字的虔诚被废话连篇的啰嗦淹没,这是文字诞生之初不曾预料的尴尬。‎ 而连篇累牍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动辄以几块砖头的厚度消耗虔诚的汉字时,语言仿佛成了累赘和负担,语言的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辜负了仓颉的美意。‎ 知堂老人在他小品文里,引李日华著《紫桃轩杂缀》卷一白石生旧事,白石生辟谷养生,默然独坐,有人问他不答话,一问再问,他回说,“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这种不想说话,不想诉诸语言的慵懒和无奈,你我也许都曾有过,在“我想静静”的歧义里,在《庄子·齐物论》开篇嗒然若丧形如槁木的呆坐里,在冬天墙头根晒太阳眯缝着眼的沉默里,在朋友微信问你最近如何,你却百无聊赖的不想回话的空白里。此刻没有语言的语言,或许是另一种语言,也是我们更真实的人生。‎ 处”强调“语言”的普适性和广泛性。接着,从语言的基本功用出发,阐述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所举例子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展示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语言体系。最后,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从材料的关键词看,“语言”主体有大自然语言、人类的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意义和价值可写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明……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施展才华。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何种“语言”对象,行文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角度宜小巧,便于集中笔墨、深入开掘,避免立空乏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语言”来写。比如,选择写花鸟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扣合其“语”和“鸣”来写;写音乐和雕塑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也要扣紧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写,这样才符合作文的命意。‎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