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济南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密押题(绝密) 学生版
1.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 贾平凹 两年前,我出差到陕南的阳平,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遇见过一个小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忘却,慢慢自重起我这做大人的身份了。 那一天,我钻了六十里山路,赶到阳平的时候,已经黄昏了,就歇在镇南的旅店里。这个旅店很小,五排小平房;我的房间就在最后一排的东头,窗外正好是几株苹果树,果子结得很繁,枝条一直伸到窗台,在房里伸手便能摘下来。 我进去的时候,房间里是空空的,临窗的那个床上,堆放着几个装得很好的提包,一个小女孩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果树。听见我进来的响声,她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我。她眼睛很大,鼻子却又小又翘,是一张十分生动的脸面,我立即就喜欢起来了。 “你是谁的孩子?”我说。 “妈妈的孩子。” 我笑了,愈觉得孩子的可爱,去按她的鼻子,她却挡了我的手,问我是住店的吗,说她的妈妈在这里住了两天,妈妈到车站买票去了,准备晚上去汉中呢。 “你真乖,”我说,“怎么不到院子去玩玩呢?” “妈妈让我就坐在床上数那苹果哩,说数清了,她就回来了。” 她向我指指窗外的那棵苹果树。那满树的果子,虽然并没有熟足,却都呈着白灰色,上面似乎都噙着露珠儿。我走得口干肚饥的,一股馋馋的酸水儿就泛了上来,耳朵下分明感觉到了两个小坑了。 “这苹果一定好吃。你数了多少了呢?” “我老数,老数不准,一遍和一遍数的不投呢。” “你没有摘个吃吧?”我笑着说。 “怎么能吃呢?你瞧那个牌子,妈妈说那上面写着有毒的。” 原来那树干上挂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道:“喷过农药,吃者小心中毒!”我笑了:这一种牌子,常常是树主人搞的花招,他们害怕孩子们乱摘,才想出这么个绝法儿来的。 “那是没有毒的。”我给她解释说。 “有毒!”她却认真的说。 “那牌子是假的。” “真的!”她很坚决,不满地反驳我。 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就一伸手摘下了一颗,自个先咬着吃了,果然十分爽口。我让她吃,她摇摇头,却一眼一眼盯着我吃,等我吃完了,在那里收拾我的床铺,她突然问我:“你怎么没有毒死呢?” 我哈哈地笑了起来,给她做着得意的鬼脸儿,就去打了一盆热水来,开始漱洗。我洗得很仔细,洗过了就梳头,搽“面友”。一边唠唠叨叨骂着这地方肮脏。末了,就又洗起了脚。但是,我却没有带擦脚布,拿洗脸手巾擦时,又放了下来,就爬上床去,撩起床单的一角擦了。小女孩一直在看着我,歪了头,眼睛眯得细细的,我觉得好玩,便说: “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小小。你是城里的阿姨吗?” “你怎么知道我是城里的阿姨?” “你穿得真好看,还有高跟皮鞋哩!” 孩子的聪明,使人更爱怜了,我赶忙穿好袜子,便又要去按她那翘鼻子了,这当儿,有人在敲门。我慌乱地把床单上擦了脚的那块湿处遮掩了,将门打开。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进来,笑笑地向我打了招呼,就去抱了小女孩。我知道这该是孩子的母亲了。 “我们坐八点的火车要走了。”孩子的母亲说,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让孩子吃,问孩子等得可急,数清了那树上的苹果吗?女孩儿却对母亲说: “妈妈,那牌子是哄人的呢。” “你怎么知道?”孩子的母亲有些惊讶,“那是旅店的苹果,有毒呢。” “没有毒。”女孩儿说,“城里阿姨吃了一个,怎么没有死呢?” 我一下子脸烧了起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知道孩子母亲的脸上有了什么样的表情,我低了头,不敢看她们。慌乱之间,我又撞翻了脸盆儿,水溅了我一脚,我“啊啊”叫着,赶紧端了盆子出门去了。 污水倒在厕所里,我心稍稍有些安静,但就在我返回来的时候,才走到门口,听见那女孩儿还在问着母亲: “妈妈,咱们到汉中去,汉中是城吗?” “当然是城。” “城是什么呢?” “城就是城呗。” “城里都是阿姨那么好看的人吗?” “都是吧。” “城里的阿姨都穿高跟皮鞋吗?” “都穿吧。” “城里的阿姨都用床单擦脚吗?” “你说什么?” “城里的那个阿姨刚才就用床单擦脚来的?” 我差点没叫出声来,胸口呼呼乱跳,要去推门的手垂了下来。我又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害怕小女孩再问我一句什么,便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 站在厕所里,我脸还在烧着。担心有人进来发现了我。这么一直呆了好久,看着天黑严下来了,我才走出来,下了决心:立即回房间去,向女孩子赔错,向孩子的母亲赔错,求她们饶恕我。 可是,等我回到房间,房间里已经没有人了。 “小小!” 我大声叫着,不顾一切地追了出来。但是,我终没有再见到那个小女孩。也终没有再见到小女孩的母亲。我浑身无力地倚在旅店的大门口,望着满天的星光,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做大人的耻辱…… (节选自《贾平凹文集》,此文写于1981年) 7文章结尾部分,“我”要向女孩和她的母亲赔错并求她们“饶恕”,从全文看原因有哪些? (4分) 8.本文出现大量的对话描写,请分析画线部分的作用。(4分) 9.根据要求,说说下列句子的妙处。(4分) 【A】我又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害怕小女孩再问我一句什么,便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B】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10.小说题目往往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之外有更多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2.(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山脚下的小伙子 ①新开发的飘峰景区集山秀、石奇、云山特色为一体,成为天然的休闲胜地。清晨,第一缕阳光从海平面升起,光影的变幻似梦非梦,令众多在金顶上观看的游客陶醉。这天早晨,薄薄的晨雾弥漫在群峰间,林虎来到山脚的大门前,望着陆续沿石阶而上的游客,他一边忘情地呼吸清新的空气,一边又像在搜寻着什么。 ②朦胧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汉蹒跚走近,林虎眼前一亮,上前恭恭敬敬地说:“老人家,你这是去看日出啊?” ③老汉白了他一眼,反问道:“你说呢?” ④林虎难为情地笑笑,却没生气,口齿清楚地说:“老人家你误会了,见你手脚不太方便,我……我想背你上去,你看怎么样?” ⑤老汉狐疑地盯着林虎的眼睛,然后恍然大悟:“这个点子够新鲜,那背上去收多少钱啊?” ⑥林虎摆摆手回答:“免费,一分钱不收。到山顶一共有128级石梯,你老肯定吃力,就让我背一回吧。” ⑦老汉像没听见一样,继续艰难地往上爬,见林虎凑上来,老汉开门见山地说:“你真是个活雷锋呀,那你图个啥。你省着点力气背别人吧,我消受不了。哪个晓得你究竟干啥的,万一把我扔到无人的旮旯,我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还不被野狼给吃了啊。” ⑧林虎涨红了脸,识趣地退了回来。 ⑨第二天,仍旧没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愿意尝试,林虎失望地走了。第三天,林虎在石梯前摆了张纸牌,上面用毛笔写了两行工整的美术字:免费背老人上山,陪同游览。围观者叽叽喳喳地议论着。突然,山路上传来“哎哟”的痛苦呻吟。林虎看见不远处一位老者崴了右脚,跌坐在冰凉的石块上痛苦地呻吟着,旁边的老太太手足无措。老者不住地叹息:“来一趟不容易,就这么回去了我不甘心啊,唉,以后有没有机会还难说呢。” ⑩“老人家别担心,你要是想看日出,我来背你,保证舒服又安全。”林虎走到他们面前,一脸真诚地说。 ⑪老者看了看林虎,竟爽快地答应了。 ⑫林虎在老者跟前蹲下,让他小心地伏在自己的后背上,然后双手往后一箍,平稳地背起老者,老太太则跟在后面。交谈中,老者告诉林虎,他姓丁,退休前两夫妻都在一家科研所工作。 ⑬终于到了山顶。不知谁在喊:“太阳出来了!”果然一个暗红的火球徐徐地从波光鳞鳞的海面上升起,穿透云遮雾绕,很快放射出万道金光,一时间飘峰群山五光十色,美不胜收。丁伯不禁感叹道:“人间仙境啊!” ⑭中午时分,林虎陪丁伯夫妇游玩了全部景点,丁伯提议返程。下山背人不好掌握重心,林虎只得扶着两个老人一步一步往下走,很快,他的衬衣就被汗水湿透了。来到山脚的平地,林虎把丁伯夫妇安顿好,准备帮他们找辆出租车,丁伯挥挥手说:“不用了,等会儿有车来接。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不过,小伙子,你为什么要做这种好事呢?” ⑮林虎的眼圈红了,动情地说:“其实,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老人家圆了我的梦。” ⑯说完,林虎就驾着自己的小车离开了。回到镇上的家,妻子秀娟迎上来问:“今天咋样?”林虎表示已经背了个老人,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⑰林虎办了一家工厂,秀娟一直操持家务,照顾一双儿女的饮食起居和读书。因为忙得像陀螺,林虎只能利用周末休息到飘峰背老人。很快,他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成了景区最独特的风景。 ⑱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林虎背完两位老人上山,正坐在石阶上休息,突然走来一位女孩,说是要采访他。原来记者是丁伯的女儿丁艳,在一家报社工作,偶然间听父亲讲飘峰有人免费背老人的故事,专程来采访。 ⑲原本打算拒绝的林虎在丁艳的连番追问下招架不住了,只得说出了一段辛酸的往事。不久前,林虎决定到外省去签一份采购订单,刚下飞机就接到父亲病重的电话,可考虑到那是笔大单,工厂将获利丰厚,林虎决定继续行程。那份合同一拿到手,林虎就十万火急地往家赶,然而迟了,父亲已经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林虎扑倒在父亲的遗体上放声痛哭:“爸,我来晚了,我来晚了……” ⑳“这跟免费背老人有什么关系吗?”丁艳有点疑惑。林虎点点头说,他的母亲去世早,是父亲含辛茹苦把他抚育成人,父子俩感情深厚。晚年的父亲希望能到金顶看日出,可因为腿脚不灵便一直未能如愿。妻子秀娟无意中听说了公公的心事,私下里告诉了林虎,他原本想挑个休息日背父亲爬山完成心愿,一家人一起去看日出。没想到林虎一直忙于工厂业务,那个小小的愿望,父亲至死也没实现。林虎是个孝子,从此陷入无限的自责与愧疚中…… ㉑丁艳静静地听着,不禁泪湿了双目…… (作者:袁斗成。有删改) 7.请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4分) 8.请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品析文章第⑫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林虎在老者跟前蹲下,让他小心地伏在自己的后背上,然后双手往后一箍,平稳地背起老者,老太太则跟在后面。 9.文章除了写丁伯,还写了一位陌生的老人,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分析这位陌生老人的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0.文章第⑳段写道:“林虎是个孝子,从此陷入无限的自责与愧疚中……”请联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称写出林虎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3.(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16分) 顺风车 一连四个早晨,在六点四十分的时候,付忠林就急急地从江山置业社区的地下停车场,把他那辆米黄色的韩国“悦动”小车开出来,停在社区的大门边。 等着去送老婆上班、儿子上学?不。老婆刘素素教书的小学,离社区不过两百米,儿子也在这所小学读三年级,都用不着坐车。他这么早把车开出来干什么?等待搭顺风车的人! 付忠林住在株洲的城南,他的广告公司却开在城北的清水湾。从社区出门后,便是一条笔直的由南而北的建设路,全长十公里。一个人开车,还空着好几个位子,可以让人搭顺风车。车身上贴着一张白纸,上面醒目地用毛笔写着粗黑的仿宋体字:江山置业至清水湾,请搭顺风车,不收费! 奇怪的是,许多人从车旁走过去,瞥一眼那张纸,嘴角便叨起淡淡的笑。难道没有一个人,在建设路两边的单位上班?难道不相信他决不收费?难道害怕中途会遭到敲诈勒索?他是这里的固定住户,有家有室;光天化日之下,车经过的都是繁华路段,有什么值得担忧呢?付忠林茫然不解。 几天前,报纸上倡导有车的人,搭乘顺路的人上班,既可和谐邻里关系,又可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付忠林决定身体力行,一个人开车、坐车,再捎带上三四个人,又轻松又热闹,多好。居然没有人愿意搭他的顺风车,他问妻子这是为什么? 妻子说:“彼此不熟悉吧。” “不对,我们搬到这里都一年了,见了面也打招呼也聊天。” “怕无端领了你的情,没法子回报。” “瞎扯。又不是为他特意开车,有什么可回报的。” “付忠林,你累不累?想来想去的。有人坐,你开车;没人坐,你也开车!” 今天是第四个早晨了。 忽有一个单瘦的身影,缓缓地移过来。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双鬓微白,微笑着问:“先生,我叫马力,住一栋三零三室。我去清水湾,可以搭你的车吗?” 付忠林高兴地说:“谢谢你的搭车。我叫付忠林,住五栋二零六室。请上车!” 马力上了车。又等了一阵,再没有人来搭车了。 付忠林叹了口气,说:“马先生,只有你相信我,肯搭我的车。”他按了声喇叭,一踏油门,车便呼呼地跑起来。 “付先生,你在哪个单位工作?” “我自己开一家广告公司,上上下下有几十号人哩。” “哦,你的事业很红火,后生可畏。” “马先生,你呢?” “原单位是化工厂,是搞技术的。” “幸会。马先生,我就不明白,人们怎么不愿意搭我的车?” “因为你是老板,属有钱阶级。” “我不是愿意让人来搭车吗?” “他们认为你是施舍,宁肯保持一种所谓的清高。在我家的阳台上,可以看见你的车,你等了三个早晨了,不容易。” “终于等来了马先生,这是伟大的胜利。” “我不能不来坐你的车。其实,我已经从总工程师的位置上退休了,不需要上班了。” “今天是去厂里看看?” “不!我得破一破这种世俗之见。靠勤劳、智慧致富,有房也有车,不去崇尚,倒变成了嫉妒、怨恨、冷淡,正常吗?这是真正的俗到骨了。” “你是为了安慰我。” “我是怕冷了你的这一片爱心,更怕社会的公德受到歧视。” 付忠林的眼睛湿润了。 “谢谢马先生。” “值得谢谢的是你,付先生。从今天开始,我每早都来坐你的车。” “你怎么回来?” “到了清水湾,我去厂里转一圈,再坐公交车回家。” “那多费事啊。” “一种新风气的传播,都要费心费力。等到有第二个人坐你的车,我就可以‘退休’了,哈哈。”半个月过去了。付忠林的车上有了第二个乘客,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同志,在一家超市当营业员。马力本想马上下车的,但一想:不行,女同志疑心重,以为是个什么圈套,也跟着下车怎么办? 又过了些日子,车上有了第三个、第四个乘客。 马力一直坐到付忠林的那家广告公司的门口,两人都下了车。 “付先生,我是最后一次坐你的车了,明天我和老伴要去北京了,去看看我的孙子!大家逐渐接受你和你的车了,社区里有车的人,都在向你看齐哩。再见!” 付忠林看着晨光中马先生的背影,缓缓地远去,忍不住大声喊道:“马先生,祝你明天一路顺风!” (作者:聂鑫森。有删改) 7.本文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括。(4分) 8.文中的马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4分) 9.本文主要是运用什么方式来刻画人物性格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10.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付忠林的心理。(4分) 付忠林看着晨光中马先生的影,缓缓地远去,忍不住大声喊道:“马先生,祝你明天一路顺风!” 4. 那一树金黄 周传福 ①我从没有这么被震撼过,也从没有这么激动过。我被一棵树震撼了,确切地说,是 被它叶子的金黄色震撼了。 ②那是一株银杏树,就立在我们的院子中。 ③离家几日,回到院子里,立刻,一种闪耀着光辉的色彩强烈地吸引了我,那是银杏 树的叶子,是银杏树金黄色的叶子。 ④离家前,我清楚地记得,银杏树是一树碧绿,一如世界上任何一种绿色植物的颜色, 泛滥而平庸。仅仅几天的光景,没想到它竟然换了容妆,宛如走秀的模特忽然换了风格。 这大约是这几日频繁的秋风带来的效果吧。 ⑤这株树并非那高高大大的树,树干有对掐粗,六七米高,树形如塔松一般,只是没 有塔松的粗壮与厚重,而是显出一些秀气与灵动。如果不是它这样脱胎换骨般的易容,平 时还真没怎么留意过它。这一次,我是真的被征服了。 ⑥以前读杜牧的《山行》,觉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似乎有些矫情, 现在,忽然体会到了杜牧当时的激动与痴迷的心境。 ⑦银杏叶呈扇状,娇小玲珑,长长的叶柄又让它带有几分妖娆与柔美。单看一片叶子, 似乎有许多让人怜惜的柔弱,但整树的叶子组合起来,却给人一种轰轰烈烈的宏大气场, 如同看上去清瘦但却浑身肌肉的武林高手,骨子里透着一种力量和韧性,一种无所畏惧的 霸气。 ⑧尽管个别的叶片还残留着些许的绿色,但整树的叶子却形成了一种充实饱满的耀眼 的金黄。那金黄的颜色不是梵高的向日葵疯狂而热烈的黄,也不是收获季节里果实成熟的 物质化的黄,更不是黄巢笔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冷峻而肃杀的黄,它是一种热情中蕴 含着沉静、沉静中蕴蓄着生命的黄,是一种极富有质感、充盈而有分量的黄。它金而有光, 黄而不枯,老而不僵,凝而不冷。金黄色的树冠如一座竦峙的小山,黄黄的一大片,极富 有立体感。放眼望去,树冠周围仿佛有一圈黄色的晕,整株树如圣诞树一般的金碧辉煌, 圣洁而庄严。微风吹过时,满树的叶子像一群身着黄色衣裙的江南女子在翩翩起舞,优美 而有韵致,活泼而不失内敛,畅然却并不喧嚣。 ⑨站在树前,我如朝圣一般,仰望那一树的金黄,耳边仿佛回荡着银杏叶子发出的金 属般的铮铮脆响,那金黄色的声响如梦如幻,让人心醉神迷。 ⑩我从这金黄里看到了成熟而沉静的生命在一步步升华,看到了激情热烈的活力凝聚 成一种涵养和气度。鲜绿的银杏叶在经历了风吹雨淋、雷震电闪、烈日暴晒、霜露浸染之 后,抖落了一身的浮尘,沥干了虚幻的水分,远离了喧嚣的奢华,显露出宽厚慈祥的淡薄, 浓郁质朴的真纯。生命如陈年老酒般在这里变得浓烈而醇厚,浪漫而有意味。在这凛冽的 秋风里,它让我们感到了温馨的暖意,感到了富有阳刚之美的生命气息。心头不再是单调 与灰暗,世界不再是萧条与清冷。 ⑪我曾经一遍遍在这株树的周围徘徊,流连于那震撼人心的金黄;也曾经一次次将它 拍成照片,以定格这时空中的短暂;但我更深切地感觉到那炫目的色彩已融注于我的心间。 (选自《美文》2017 年 24 期,有改动) 10.结合全文,说说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好处。(3 分) 11.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简要作答。(6 分) (1)如果不是它这样脱.胎.换.骨.般的易容,平时还真没怎么留意过它。(加点词语在表情 达意上有何作用?) (2)微风吹过时,满树的叶子像一群身着黄色衣裙的江南女子在翩翩起舞,优美而有 韵致,活泼而不失内敛,畅然却并不喧嚣。(从修辞角度赏析该句) 12.结合文章第⑧段,分析“那一树的金黄”有哪些特点。(4 分) 13.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4 分) 14.文中金黄的银杏叶给了你哪些生活的启迪?(4 分) 5.大年夜 肖复兴 ①我们小区有家小理发店,十几年来,尽管世事变迁,它却依然偏安于小区一隅,没有任何变化,很朴素,也很有底气的存在着,犹如一株小草,自有自己的风姿。而且,别的理发店伙计不知换了几茬儿,甚至老板都已经易人,它的伙计却一直是那几个,老板始终是同一个人。 ②因为常去那里理发,我和店老板很熟。其实,小区很多人图方便,更图老板手艺不错,都常去小店。每年春节前是小店生意最好的时候,老板会坚持到大年三十的晚上,直到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才搭最后一班火车回江西老家过年。〔A〕 ③我一般不挤在大年三十去理发,但今年因为有事耽搁了,一直到三十晚上才去。老板正准备关门走人,见到我,他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把拔掉的插销重新插上,拿过围裙,习惯性地掸了掸理发椅,让我坐下。我有些抱歉地问会不会耽误他赶火车的时间。他说,没关系,你又不染不烫,不费多少时间的。 ④我知道,理我的头发确实很简单,但毕竟有些晚了,还是有些抱歉。他看出我的心思,开玩笑说,怎么我也得送走最后一个客人,这是我们店的服务宗旨嘛。〔B〕 ⑤就在他刚给我围上围裙的时候,店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个女人,急急地问:还能做头发吗?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墨绿大衣,挺时尚的。老板对她说,行,你先坐,等会儿。那女人边脱大衣边说,我一路经过好多家理发店,都关门了,就您家还亮着灯,真是谢天谢地! ⑥老板问她的头发怎么做,她说不仅要剪短,要拉直,而且还要焗油。老板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也看到了老板这一瞬间的表情,急忙解释,带有几分夸张,也带有几分求情的意思说:“求你了,待会儿,我得跟我男朋友一起去见他妈,这是我第一次去他家,而且还是去过年。您看我这一头乱鸡窝似的头发,别吓着我婆婆。”老板和我都被她逗笑了。老板说:“行啦,别因为你的头发过不好年,再把对象给吹了。” ⑦〔C〕我知道老板时间紧,赶紧向老板学习,成人之美,便让出了座位,对老板说:你赶紧先给这位美女理吧,我不用见婆婆,不急。她忙推辞说,那怎么好意思!我对她说,老板待会儿还得赶火车。她说,那就更不好意思了。我把她拉上了座位,准备转身告辞。老板一把拉住我说,没你说的那么急,赶得上火车的。正月不剃头,你今儿不理了,要等一个月呢!我只好重新坐下,对老板说,那你也先给她理吧,我等等,要是时间不够,就甭管我了。 ⑧那女人不停的谢我。我想别给老板添乱了,人家还得赶火车呢,便想趁老板忙着的时候,侧身走人。谁知刚悄悄走到门口,老板头也没回地把我喝住:别走啊!别忘了正月不剃头!看我又坐下了,他笑着说,您得让我多带一份钱回家嘛。说得我和那女人都笑了。 ⑨老板麻利儿地做完那女人的头发,让她面目一新。但是,时间确实很紧张了,我说不行就算了,火车可不等人。老板却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一支烟的工夫就得! ⑩果然,一支烟的工夫,发理完了。我没让老板洗头和吹风,帮他拔掉电插销,关好水闸和煤气的开关,拿好他的行李,和他一起匆匆走出店门。 这时,我看见刚才那个女人正站在门前的一辆轿车旁,挥着手招呼老板:上车,我送您去火车站。看老板有些意外,她笑着说,走吧,候着您呢。老板不好意思地说,别耽误了你的事。她仍笑着说,我还怕耽误您的事呢,这时候不堵车,一支烟的工夫就到。 轿车欢快地跑走了。〔D〕 (有删改) 10.阅读全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刚到理发店时,“我”的心情: 。 (2)老板答应给女人做头发时,“我”的态度: 。 (3)理完发后,“我”的做法: 。 11.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3分) 小区里,已经有人心急地燃放起了烟花,绚烂的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2.结合语境,简要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①老板却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一支烟的工夫就得! ②她仍笑着说,我还怕耽误您的事呢,这时候不堵车,一支烟的工夫就到。 13.文章以“大年夜”为题,有何好处?(4分) 14.文章中的人物给你哪些“做人做事”方面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4分) 6.【一】 有一种嫉妒叫仰望(22分) 那天的同学会上,苏小凡最后一个到场。她衣着光鲜,略施粉黛,举止谈吐间散发出优雅自信的气质,引得现场同学们一片惊叹。连我这位昔日的宿友都感到意外,这是当年那个略显土气的羞涩女孩吗?我的思绪飘回到多年前。 进入高中后,由于离家较远,我寄宿在学校。宿舍里有六个女生,小凡就住在我的下铺。 我从小受到父母的疼爱,很少自己动手做家务,因而一时无法适应住宿生活。小凡是位勤劳细心的女孩,主动帮我打热水,教我整理内务,我们很快便混熟了。 在班上,小凡是最勤奋的学生,日历上写着励志短语,每天换一句。晚上我们睡下后,她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早上醒来便在宿舍走廊上诵读英语。也因此,每次考试成绩下来,她都遥遥领先。 后来,分了文理班,宿舍里新来两位女生。她们人长得俊俏,打扮得如花似朵。 起初,她们半开玩笑地抗议说,小凡,你干吗这么用功啊?让我们觉得很有压力。她的脸红了,抱歉地朝她们笑笑。渐渐地,那些人的话语变得刻薄起来,心里仿佛有一只叫“嫉妒”的小兽在跳跃,冷冷的话如无形的箭一般刺向她。 可她从不辩解,继续做自己的事。失望之余,她们搞起恶作剧。 下了夜自习,回到寝室,她打开手电灯不亮,少了一节电池。刚打回一瓶热水,转个身,里面的水被人给倒空了。她们一脸得意,捂着嘴吃吃地笑。小凡低头皱眉,轻咬着嘴唇,一语不发。 这些恰好被我看在眼里,或许是我的心里也住着一只小兽,或许是怕受到她们的排挤,性情柔弱的我选择了沉默。我甚至将这一切,归咎于她的争强好胜,也就有意地疏远了她。 半年后的一天,小凡接到一个电话,匆匆地离开学校。过了一个多月,她回到宿舍,看上去消瘦憔悴了许多。随后的摸底考试,她的成绩并不理想,在别人放肆的嘲笑声中,扭身跑开了。 我从教室里出来,独自漫不经心地走着。忽听到校园一侧的花丛中,传来低低的哭泣声,断断续续,若隐若现。 我循着声音望去,小凡站在一棵花树下,单薄的肩膀轻轻地耸动着。一阵风吹过,片片花瓣如雨般簌簌落下。我想上前安慰她几句,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悄悄地转身离开。 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不仅没有责备小凡,还对她提出表扬,我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她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成了风雨中飘摇的小舟。体弱多病的母亲打工供她读书,她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医生。前段时间,是妈妈的病又犯了,她在医院陪护。 老师说,小凡很用心也很努力,这次没考好不要紧,我相信她会很快赶上来。说完,老师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冲她点点头。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一阵掌声,我有些惭愧地扭头望去,见她眼中泪光闪动。 她的成绩很快升上来,那年高考,考上了一所有名的医学院。我想向她道一声祝贺,却没有勇气说出口,再后来忙着迎接大学生活,慢慢淡出了彼此的视线。 后来,从同学那里陆续听到她的一些消息,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上海的一家大医院工作,把母亲接过去同住。日子如流水般缓缓淌过,岁月静好,安之若素。这次同学会,她专门请了假,坐飞机赶了回来。 我正兀自想着,小凡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笑吟吟地问,叶子,你还好吗?其实挺想你的。同学们在喝酒,唱歌,传来一阵阵喧哗的声音。她说太吵了,努努嘴,示意我到屋外的露台上。 随意聊了一会儿后,我有些期期艾艾地说,你知道吗?那时你学习那么好,让我们都很嫉妒。她说,我知道的啊。我忽然一怔,原来,她心里如冰雪般透彻。 沉默了片刻,我忍不住小声问她,你有没有责怨我们? 她摇了摇头说,妈妈告诉我,当你比别人强一些时,会遇到嘲讽和冷落,不要被嫉妒的目光绊倒,只管向前奔跑。如果有一天,你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他们对你只有仰望。到那时你会发现,嘲讽也是一种激励。 说罢,她轻轻地挽着我的手,一如当年。我浑身微微一震,心中多年的愧疚终于释然。 这时,听到有人喊,快来拍照合影了。同学们纷纷聚拢过来,她被众星捧月般簇棚在中间,一脸的笑,眼中满是灼灼光华。她是蚌,将一粒折磨心灵的沙子,磨成闪亮的珍珠。而我差一点,与这份美好擦肩而过。 5.班上新来的两名女生与我心里都有一只小兽,请问这只小兽分别是什么?它们产生的背景又分别是什么?(6分) 6.在一次考试中,苏小凡的成并不理想,但老师不仅没有责备,还对她提出表扬,原因是什么?(4分) 7.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4分) 她是蚌,将一粒折磨心灵的沙子,磨成闪亮的珍珠。 8.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标题“有一种嫉妒叫仰望”的理解(4分) 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苏小凡是个怎么的人。(4分) 7.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5题。(9分) 共享单车的“尴尬” ①自2017年起,杭州除了免费1小时的公共自行车外,各类共享单车品牌打着“共享单车”和“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旗号大量涌入。据初步统计,杭州现有的共享单车数量多达7.3万辆,即将赶超8.68万辆的公共自行车。目前,交通运输部长李小鹏明确表态共享单车是一种模式创新,应积极鼓励支持。 ②共享单车的好处不胜枚举,它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单车出行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一举两得。正如Uber的出现及普及,共享单车顺势而生,让闲置资源可以高效使用,并带来选择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单车在不同用户手中流转,一直在路上的单车终于能实现其作为单车的使命,用户方便了,企业赚钱了,互利共赢。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在铺设专门的自行车道,方便城市居民使用更环保健康的单车方式出行。但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却遭遇了不少的尴尬。 ③共享单车放置杂乱无章,甚至还有安全隐患。从单车经营者自身来说,并没有按照合规合理的原则进行摆放。刚运营时,往往集中在地铁口、公园旁、公交站台边等人员来往密集的地方,挤占了人行通道,也妨碍了环卫工人清理卫生。从使用者来说,更是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由于一些人图方便,图省力,不是将单车放在指定地点或者安全地方,而是任意扔在居民楼下,居民区小孩玩耍时弄不好会被压到卡到。 ④人为损坏时有发生,追责难以落实。共享单车由于没有人跟踪监管,也无法跟踪监管,有些人的劣根性就暴露无遗了。有些人使用完之后不摆放在指定安全地点不说,而是摆放在边坡不稳之地,稍有外力单车便会咣当倒地,更有甚者停放车辆干脆随便一扔,任单车摔倒,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还有胆大妄为者,残忍“肢解”单车,让车座、车锁、链条等不翼而飞。 ⑤有人趁机敲作,增加消费者负担。有些不法之徒用把共享单车锁到私家车车轮上的手法,或以骑共享单车“碰瓷”的手段进行敲作,甚至还有些骗子在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上再贴一张二维码,实施作骗。这些人钻到钱孔里了,什么钱都有脸赚,连共享单车这一刚出现的行当也立马盯上了。 ⑥共享单车出现的尴尬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按照常理,这些尴尬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的,但是却莫名其妙地存在了。如要究其存在原因,与国民素质息息相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护公共财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最起码的道德难道不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吗? ⑦共享单车无意惹谁,但共享单车却无辜地遭到了一些人的伤害。共享单车若能言,一定会呐喊:谁能解除我的“尴尬”? (本文有删改) 13.请简要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14.请简要分析文中第④段中两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停放车辆干脆随便一扔,任单车摔倒,可怜巴巴地趴在地上。还有胆大妄为者,残忍 “肢解”单车,让车座、车锁、链条等不翼而飞。 15共享单车遭遇了哪些“尴尬”?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 6-20题。(16分) 你的小学长了草 赵海华 九月一日开学,小个第一天去上学。 粒粒的雨串成珠落下,打在岩石上,溅到他们的雨衣上,成片。他们三人成一排,大个在前,英子在中间,小个在后,若一串水珠,缓缓向山上流去。 半山腰的一处平台,孤零零地站着三间土坯瓦房,土坯外的一层墙泥已斑驳,恰似一张微笑的大脸,瓦片上青苔藓若寸发,老屋就整个像一位老父亲,在等着孩子们归来。 孩子们一个一个进了老父亲的怀抱,讲台上却站着半山腰古家庄的古老爷,古老爷土坷垃一样的脸裂开一个缝隙,漏出来儿句话:“周老师没来,你们先自学吧,门钥匙放在门楣上,你们谁来得早谁开门,谁走得晚谁锁门,就这样了。”古老爷说完,就出门走了,留下一脸疑惑的孩子们。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便不再吭声,低头自学起来。可自学什么呢?一个破旧卷角的作业本,一截儿铅笔,书包里再没其他东西了。 一上午,只有屋外的雨声滴答,间或有一两声狗叫。 “古蛋儿哟,吃饭喽—”古老爷在村口喊道,声如洪钟。 古老爷的喊声成了下课铃。古蛋儿先出了教室,大家一个接着一个出了教室。大个最后走,大个是孩子们中最大的,大个锁了门,放好钥匙,和英子、小个一起回家。 “大个,你说周老师会不会不管我们了?”英子J法怯地问。 “不会的,周老师在这里教了快十年了,不会的。”大个的眼神闪烁不定。 “大个,你教我们吧,你该上五年级了,英子该上三年级了,我上一年级,你教得了。”小个殷切地说。 “教书?我哪教得了?还是等等周老师吧,周老师从一年级教到五年级,可厉害了。”大个一笑,又挠挠头。 “大个,我有书呢,你拿着书教我们吧。”英子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书?哪来的书?”大个又惊喜又疑惑。 “放署假前,我向周老师借语文书,周老师借给我了。”英子满脸自豪。 “真的吗?太好了,这下有书看了,快快快,拿出来看看。”大个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 “快快快!快让我看看书啥样!”小个高兴地跳起来。 “不行!下着雨呢!”英子嗔怒道。 “快走,回家看。”大个催促道。大伙儿一路小跑,小个不小心摔了一跤,可立马爬起来就跟上跑,跑到英子家,脱了雨衣,抖了抖身上,才小心翼冀地把书掏出来。 “真熟悉。”大个眼随书游走,亮亮的。 “书真香。”小个口水流出来。 “你们慢点儿,别把书弄脏了!”英子焦急地说:“我还要崭新干净地还给老师呢。” 大个和小个在英子家一人吃了一个窝窝头,喝了几口水,就又一块儿去上学了。 英子的语文书,成了大个和小个的宝贝。大个看,轻轻地翻书,轻轻地看,不肯把书弄出任何褶子来。小个也看,轻轻地翻书,轻轻地看,轻轻地闻。小个看不懂,就问大个,一只手轻轻捏着书的一角,另一只手食指离书还有两指远指着问,小个怕自己的手指头点到书上,留下污迹。 英子没书看,就眼巴巴地盼着古蛋儿的《西游记》连环画,或者狗子的《毛主席语录》,也或者六斤从水泥厂墙上扯下来的几片报纸,能轮到她看。英子没书看的时候,就写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写满本子的角角落落。 当小个快要把书看完的时候,一身黄军装的周老师站在了大家面前。 周老师回来那天,阳光明媚。 周老师一回来,英子就把书还给周老师。周老师拿到书,翻了翻,疑惑地问:“英子啊,这书你看了吗?还这么新?” 英子却挂上两行泪,便咽地说:“周老师,我想你。”说完,扑到周老师的怀里。周老师抚着英子的头,笑着说:“傻孩子,周老师不会不管你们的。开学这两天不是一直下大雨嘛,湍河发大水,湍河桥都被淹了,老师过不来河,所以就耽误了几天。现在没事了,老师这不是回来了吗?” 英子忽地折起身,破涕为笑,说:“我以为你不管我们了呢。” 整个屋子的孩子们都笑起来,小个也笑起来。 小个又笑起来,小个站在那断壁残垣中笑起来。 现在的小个已长大成人,在千里之外的海边城市生活,结了婚,有了孩子。孩子要上小学,小个想起了自己的小学,于是就领着孩子来到了他上小学的地方。可是,这地方已荒芜。三间房子的墙还在,屋顶没了,墙头上和孩子一样高的蒿草、茅草什么的,很旺盛。屋子里俨然一块菜地,长着南瓜、韭菜、葱之类的东西。小个走到一个南瓜前,停下来,对孩子说:“孩子呀,你知道吗?爸爸当年就坐在这里上的小学。” “在这地方上的小学?”孩子满目怀疑。 “是啊,孩子,爸爸那时候一片纸都稀罕得不得了。” “爸爸,你的小学长了草啊。” “哎!”小个使劲儿叹了一下,说:“是呀,都长了草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6.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7.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分别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理。(4分) ①大个的眼神闪烁不定。 ②英子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18.请简要分析文中孩子们当年的学习条件。(3分) 19.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中周老师的形象特征。(3分) 20.请说说文章结尾所饱含的丰富内涵。(3分) 8.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18分) 老井的记忆 张呈明 ①后院的广成姥爷家有一眼井,谁也不记得到底有多少年份了。据村里年龄最长的老人回忆,他的曾祖父说过,打记事起就一直吃这个井里的水。 ②这眼老井很深,大约有十五六米的样子,水面距地面约五六米。井台四周略高于地面,用四块南山石板铺就。井口外方内圆,石头砌的井沿长年累月被井绳勒出了好多深浅不一的印痕。井壁上长满了墨绿色的苔藓和不知名的小草,常年湿淋淋的,早已看不清井壁砖石的模样。 ③老井,一年四季泉水汩汩,即使大早之年也保持着不变的水位。村里人洗衣、洗莱做饭、喂牲口等等,哪一样也离不开它,清凉甘甜的井水哺育了一辈辈的庄稼人。每天天不亮,门外的大街上就响起扁担“吱嘎”“吱嘎”的响声,然后是水捅和井沿的撞击声,在早晨清新的空气中传得老远。这声音,唤醒了沉睡的乡村。于是,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和着鸡狗鹅鸭的喧闹,开启了乡村新的一天。 ④不论寒来署往,不论大街小巷,从清晨到夜晚,都会听到“吱嘎”“ 吱嘎”挑水的声音。乡村的土路上,也会洒下一路的水痕,散发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有时候打水的人多了,便把扁担靠在井边的老槐树上,坐在一起脚脚家常。东家长,西家短,乡村的奇闻趣事便在井台边荡滚开来。 ⑤随着井绳一圈圈地放下,水桶最终“咣”的一声碰到了水面。就那么有节奏地左右芜动两下井绳,水桶灵巧地跳跃两下,桶口朝下,“咕咚咚”,里面便灌满了水。顺势顿一顿,然后再一把一把往上提,一桶清洌甘甜的泉水便从幽深的井底提到了地面上。千百年来,农家的日子鱿是这样一桶一桶地从深井中打捞出来的。 ⑥“吱嘎”,“吱嘎”,那三尺长的扁担挑起了多少酸甜苦辣的童年往事。 ⑦ 滴水成冰的寒冬,零下十多度的气温下,老井却氤氲着丝丝缕缕的热气,带着大地母亲最深处的温热,给冰封雪裹、数九隆冬的人们以温暖。过去了四十多年的光景,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腊月天母亲在井台边用井水洗衣洗莱的画面。在那个尚不富裕的年代,老井慷慨地奉献着自己的温度,带给人们些许的慰藉和期盼。 ⑧而到了酷署三伏的季节,老井的水却又冰爽清洌在田地里顶着骄阳劳作了一上午的小村人,回到家第一件事便是挑上水桶,从老井里打上两桶拔凉的井水,迫不及待地先用水瓢舀上一瓢,咚咚咚一气灌下去,一股透彻心扉的清凉瞬间传遍全身,署气顿消,神清气爽,完全没有了三伏天带来的窒息困乏。不知道是小村人的肠胃硬还是老井泉水柔,喝了刚刚从井里打上来的生水却从来没有人闹过肚子,这不能不说又是一奇。 ⑨偶尔,老井也会闲着,于是调皮的孩子们就会趴在冰凉的井沿石上,小心翼翼地探头往井底看,亮晶晶的水面镜子一样,倒映着清凌凌的一片蓝天,间或伴有漂浮着的白云,还有几张惊奇的小脸。 ⑩老井,伴着人们走过了多少难熬的光景,又带给人们多少温馨的回忆? ⑪广成姥爷一笨子没有儿女,老两口就那么相依为命地生活着。没有儿孙绕膝的欢乐,有时难免是一种人生的缺憾,所幸的是前来打水的人们给他俩原本孤寂的晚年带来了生气。广成 姥爷腿有残疾,常年肿得粗粗的。有人说这腿疾是早年老人参加抗战时冻坏的,也有人说这腿疾是老人下井淘去枯枝树叶被井水浸泡落下的。我曾经问过老人,但是,他却淡淡地笑,说:“都是过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老了,老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⑫不管谁来打水,广成姥爷都热情地招呼一声:“歇歇喝口茶吧。”打水避免不了有时候会把水桶掉井里,于是老人家里特地备了长长的竹竿,竹竿的梢上绑了铁钩,只要是谁的水桶掉到井里,老人就会拿出竹竿,帮着把水桶捞上来。 ⑬岁月在井绳悠悠的荡漾中不紧不慢地走着。老井的泉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村里人,也见证了村庄的沦桑巨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压水井的兴起颠覆了传统的水井取水。每家的院子里都打上了压水井,“呼嗒呼嗒”压几下,水就哗哗地流出来。后来又统一通了自来水,足不出户就吃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再后来,广成姥爷老两口相继去世,小院一下子空了,继而长出了没膝的荒草,沦落成了野兔、老鼠和蛇的乐园。闲下来的老井孤寂地晾在那儿,默欲地回忆着曾经的热闹与辉煌。井台边长满了野草,井黑面也落满了枯草和树叶,散友着腐霉的味道。 (选自《散文选刊》2019第2期,有删改) 14.通读文章,概括作者叙写了哪些与老井相关的乡村生活情景?至少概括四处。(4分) 15.文章第⑤段语言极富表现力,请分析其用词特点和表达效果。(4分) 16.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划线句的作用。(3分) 17.简析广成姥爷这一人物形象对表现作品主旨有哪些作用。(4分) 18.老井是否会就此孤寂下去,腐霉下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 9.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17分) 船的事 路明 ①我爸无意中说起,在他考入师范之前,有过一段在船厂当青工的经历,这触动了我妈的浪漫神经。我妈想起小学时集体参观江南造船厂的情景:小朋友们排着队,仰头看高大的船坞,江风阵阵,黄浦江船鸣。我妈托腮问,你们造什么船,万吨轮吗?我爸只好讪讪地回答,水泥船啦。 ②小镇去上海有三条路。一是铁路,镇北的夏驾桥有一个小站,沪宁线上几班慢车在此停靠。一条乡间小路通向夏驾桥,刮风一阵土,下雨一身泥。二是公路,在汽车站等候县城发往安亭的班车,一路折腾到静安寺的外婆家,四五个小时过去了。三是水路,江南水路通畅,坐船是传统的出行方式。 ③以前,小镇周边的村庄普遍种双季稻,冬天还要种一茬小麦或者油菜。一年收获三回,肥料就不够用,农民摇着简易的水泥船,去上海郊区的粪站拉粪,一船能拉五吨。那是庄稼人的宝贝。我爸初中毕业后插队当农民,也曾领受过几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两个壮劳动力轮流摇船,来回两天,算双工分。薄暮时分,河面倒映着晚霞,小船欸乃而行,船桨荡开涟漪,两岸风景后退……以至后来老师教我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我总会想到那诗情画意的场景。 ④我小时候喜欢扒着桥栏,看往来的船只。最好看的是拖船,为首一艘马达突突,后边跟着长长的一串,像蜈蚣一样,像火车一样。夏天,和小伙伴们捏着鼻子从桥顶往下跳,溅起高高的水花。船老大高声骂,小猢狲,不要命了。 ⑤ 除了水泥船,农民家里还有一人宽的小木船,船身和船桨刷了桐油,靠人力划。镇上有碾米厂、缫丝厂和榨油作坊。一大清早,小船摇曳,划开水道,送蚕茧来,送稻谷来,送菜籽来。那样的日子,老街热闹得像过节一样。下午,男人醉倒在大大小小的酒馆里,女人买了布和鞋,买了糖果和油盐酱醋,买了自动铅笔和彩色橡皮,独自划船回去,把老街的一部分带回村里。 ⑥我妈在上海住院的那一年,我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放学后,我久久地坐在江边,看船。江风阵阵,空气里有鱼和河蚌的腥味。黄昏时,女人蹲在船头,用捡来的树枝生火,升起明亮的蓝色的烟,和小镇人家的炊烟似乎不同。不一会,飘来红烧鲫鱼和咸肉菜饭的香味。两三岁大的船家小孩,捧着铁皮小碗,专心地吃饭,一对光脚在船沿晃荡。我饿了,可是我不想走。这些随处停泊的船,这些生活在船上的人们,满足了一个南方孩子对游牧生活的想象。在河道纵横的江南,他们才是最自由的。 ⑦奶奶喊我回家吃饭了。我不吭声。让我的名字在风里多飘一会,像炊烟。 ⑧在那个寂寞的暑假,我和一个船上的男孩交上了朋友。男孩比我大一岁,假期跟爸妈出来跑船,每隔三四天来一次小镇。我带他打街机,钓龙虾,吃老街的油墩子和糖枣,他带我到船上玩,送我新鲜的河蚌和油炸的小鱼。他爹娘是典型的苏北船民,高大黝黑,五个脚趾分开,吸盘一样紧扣甲板。我妈还在住院,我有点羡慕他,不知谁更像在漂泊。 ⑨那个泥鳅一般黝黑的男孩,用平静的语气告诉我,他老爹刚做了决定,不打算再让他读下去了。老爹说,跑船的,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做带小数点的加减法,看得懂水路图,已 经足够。其他的,要从风里浪里学到。 ⑩他娘在船上喊,家来。他应了一声,飞快地跑回去。他走了之后,黄昏变得空荡。 ⑪我见过船民睡觉的船舱,在甲板底下,略低于水面。我无数次想象躺在里面的感觉,会不会像睡在水里。很多个夜晚,我都想推开门跑出去,跑到河边,随意跳上一条船,听一夜的水声。第二天早晨,发现自己醒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⑫可惜,关于船的事,在斑驳与繁华中,渐渐成了历史。河道里,唯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观光船在徐徐前行。河岸边那些零零散散的人家,也换成了大大小小的特色商铺,每至夜晚,任由霓虹流转,及至洒满这条熟悉而陌生的河道。 ⑬其实,梦也是一条船,它将童年时那些美好而忧伤的过往,折成一只满载温柔的船,一夜间行过千山万水,又悄无声息地停靠在二十年后的这个清晨。 (选自2018年5月25日《文汇报》,有删改) 14.本文围绕“船”重点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述。(3分) 15.第②段中,作者花了不少笔墨写“铁路”和“公路”,不属于“船的事”,这些文字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16.拉粪本是一件苦差事,但第③段却将其写得诗情画意,有什么用意?(3分) 17.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奶奶喊我回家吃饭了。我不吭声。(联系上下文,品味加点词蕴含的丰富情感。) (2)他走了之后,黄昏变得空荡。(请揣摩加点词的含义。) 18.余光中先生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本文作者通过“船的事”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写出你的感悟思考。(4分) 10.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 槐抱柳 袁省梅 (1)你见过这样的树吗? (2)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A】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得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 (3)槐抱柳活着,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得好好的。这棵树是五里柳最老也是唯一的一棵树。没有谁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一样。 (4)人们都很忙,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说他不走,他说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 (5)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 (6)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呵呵笑,五里柳就剩咱俩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 (7)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B】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呵呵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 (8)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沙,不信这树活不了。 (9)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 (10)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您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呵呵呵呵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 (11)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着没了精神。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 (12)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金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老树看着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 (13)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和这几个人回到村里。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 (14)老人说,好吃吧?老人说,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 (15)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 (16)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 (17)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 (18)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 (19)老人呵呵呵呵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 (20)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 (21)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 16.当五里柳的人们因为风沙的侵袭纷纷离开家乡的时候,王长信老人为什么没有走?(3分) 17.如何理解第16小节中加点的“狡黠”这个词语?(3分) 18.结合语境,从【A】【B】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19.人们说槐抱柳“成精了”,老树说王长信老人是“五里柳的精魂”,结合全文说说,这两个形象有哪些共同点?(3分) 20.这篇小说以“槐抱柳”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3分) 11 把钱给更需要的人 王举芳 ①“能不能把这些奖金给更需要的人?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而已。”见义勇为表彰现场,老钱边说边不时搓着双手。 ②老钱是一名高空清洗工人。那天他下班回家,路上遇到一栋高楼意外起火,整栋楼浓烟弥漫,围观的群众说楼里困了不少人。看到不断在浓烟间往复穿梭的消防人员忙不过来,老钱主动请缨,把口罩往水里一浸,戴上后就加入到施救队伍中。他两进两出,先后救出一名被困的孕妇和一名7岁大的男童。 ③领完奖回到家,老钱把获奖证书放在桌子上。妻子拿起证书看看说:“听说有奖金啊,钱呢?” ④“哦,钱改天打到银行卡上。”老钱的目光有些闪烁。 ⑤“嗯,这些钱来得真是时候。我正为咱儿子的药费发愁呢。” ⑥老钱走到床边看儿子。儿子睡着了,模样乖巧。儿子患有先天性间歇癫痫,老钱和妻子抱着儿子去过很多大医院看病,医生都说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只能用药物保守治疗。儿子三岁了,还不会说话。老钱用手轻轻抚摸着儿子的脸,眼泪落在儿子盖着的毛毯上,寂静无声。 ⑦几天后,妻子又问起奖金的事儿,老钱支支吾吾说:“这1万元钱,咱能不能不花,拿去给最需要帮助的人呢?” ⑧“你脑子进水了啊?有你这样的爸爸吗?自己的儿子急着用钱买药,你却把钱拿去给别人花,太狠心了!”妻子很生气。 ⑨“不是,咱们儿子买药的钱我能挣,我是想把钱花在刀刃上,给那些更需要用钱的人,效果会更好。” ⑩“你说,谁比咱更需要钱?” B11“有,要不,你跟我去医院看看那个孩子吧。” B12从医院出来,妻子说:“与我们的孩子比起来,那个孩子实在太可怜了,摔成那样,全身多处骨折,是得花不少钱,可他家比我家困难多了。把钱先给他,我觉得你是对的。” B13老钱紧握着妻子的手。妻子是个善良的女人。5年前,老钱和妻子在同一个工地打工,当然,那时妻子和他还只是工友关系。老钱得脑炎住院,工友们给他凑了住院费。妻子自荐给他做护工,说工地上只有她一个女人,照顾病人非她莫属,因为女人心细。喂饭、洗衣、擦身……她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着老钱。同病房的人对老钱说:“你媳妇真好!”老钱羞涩地解释:“我们只是工友。” B14工友们都不富裕,但在老钱需要钱的时候,大家都解囊相助,这让身在异乡的老钱心里很温暖。从那时起,他便下定决心不做冷漠的路人,要用自己的善意带给别人温情。想到这些,老钱心里充满了感动,不由得搂紧了妻子的肩。 B15儿子的病情加重,住进了医院。看着年幼的儿子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老钱和妻子十分难受,却又无能为力。 B16“咱们的积蓄已经花完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妻子开始抽泣。 B17“你别急,我来想办法。”老钱托人找了一份兼职。白天清洗高楼,晚上去餐厅加班到凌晨,下班后再到医院陪孩子,然后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躺一躺就算睡觉了。 B18这天清晨,老钱被人叫醒,“大哥,谢谢你那天救了我媳妇,就是那个孕妇,她生了,今天出院。我们一家人一直想找你表达谢意,听说你家孩子病了在住院,也没什么能帮你的,这是我们的心意,请你一定要收下!”说着那人把一个厚厚的信封塞进老钱的手里,然后快步走开了,老钱还没有回过神来,只见那信封上写着“感谢恩人”四个字,打开信封一看,是厚厚一沓钱。 B19“这是一个病号让我交给你的,他说他那天在救火现场看你救人很感动。”护士递给老钱又一个厚厚的信封。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大家知道老钱目前的处境后,开始真诚地帮助他了。 B20老钱的眼睛潮湿了。他站起身走到走廊尽头的窗户前,太阳升起来了,暖暖的,把世界照耀得更加宽广,更加明亮。 15.本文围绕“把钱给更需要的人”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6.联系全文,分析第B14段在全文的作用。(4分) 17.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见义勇为表彰现场,老钱边说边不时搓着双手。 (2)“哦,钱改天打到银行卡上。”老钱的目光有些闪烁。 18.文章结尾段写到“太阳”让世界更加宽广和明亮,这样写有什么深意?(5分) 1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9题。(20分) 那只天真的豹子[来om] ①豹子向摄影师一步一步走过来,终于,它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站住了。豹子用充满敌意和怀疑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那一会儿,摄影师的额上慢慢沁出了冷汗。 ②摄影师保持着一种闲散的姿势,两腿盘坐在地土,表情平和,这样使他看起来不具有攻击性。当然,他的内心此刻充满了紧张,还有一些掩饰不住的恐惧。他默默地对自己说:“沉住气,沉住气。” ③豹子又向前迈动了,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他依然保持着固有的姿势,他的心中蓦然升腾起一种壮烈的感觉。但这时,豹子转了一个弯,和他擦肩而过。成功了!摄影师心头一阵狂喜。豹子终于可以接受自己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摄影师用了整整半年时间。 ④半年前,摄影师只身来到这座原始森林。摄影师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拍摄一组动物生活的真实镜头。他要求自己超越前人,能最大限度地和动物亲密接触,哪怕是最凶猛的动物。 ⑤很快,他发现了豹子。他让自己慢慢进入了豹子的视野。开始,他驾着越野车,和豹子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有两次,豹子对他展开了攻击,它暴怒地拍打着坚硬的车门。但是,最终,它无可奈何地走开了。两个月以后,摄影师就试着开始走出那个车厢,用尽可能通俗的身体语言向豹子表达自己的善意。他和豹子之间的距离一步步缩小,然后,他和它有了最初的肌肤之亲。豹子眼睛里的敌意已经近于消失。接下来,是让豹子熟悉摄影机,那个拉着长镜头的家伙很容易造成误会,激惹它嗜血的兽性,因此,摄影师一直小心翼翼。 ⑥半个月以后,他完全获得了成功。他和豹子成了朋友,他可以摸着豹子的头跟它说话,可以亲手把好吃的食物送到豹子的嘴里,而豹子在欢欣之余,则喜欢翻滚着和他嘻戏一番。有时候,豹子还调皮地用嘴去“咬”摄影机的镜头。 ⑦摄影师从容地拍摄着豹子生活的一切,包括它和母豹子的爱情,直到他预备的摄影胶片全部装满。他给人们带回了一个崭新的森林童话。 ⑧悲剧发生在两个星期之后。那天来了一个猎人。猎人是偷偷进来的,因为森林里早已明令禁止狩猎。但是猎人需要钱。一张虎皮或豹皮都值上千块钱。运气好的话,也许还能得到象牙之类。猎人一心抱着发财的念头,于是,他铤而走险。 ⑨猎人是在毫无防备的时候遭遇豹子的。那天,他实在太疲倦了,靠着一棵大树,竟睡着了。当他被一阵轻微的簌簌声弄醒的时候,他睁开眼,竟看见一只豹子近在咫尺!猎人立时毛孔喷张,脑袋里“轰”的一声。枪就在他手边,子弹早已上膛,但是那时,他完全呆住了。更不可思议的是,豹子竟挨着他蹲了下来。豹子望着他,那样子充满天真,仿佛是一个想听故事的孩子。猎人以为是在做梦,他悄悄使劲咬嘴唇,感到了疼痛。恐惧中,他本能地抓住了枪,并且把枪管移向豹子的头部。豹子没有反应,它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之后就用嘴去叨枪管。 ⑩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 ⑾豹子的身子一下子飞了起来,同时,一朵血花在它的头部灿烂地开放…… ⑿猎人很久都没反应过来,怎么打一只豹子比打一只兔子还容易? 5.结合文意,分析标题“那只天真的豹子”中“天真”的含义和作用。(4分) 6.结合文中摄影师和猎人两个形象,分析文中“人”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3分) 7.分析第六段中“有时候,豹子还调皮地用嘴去“咬”摄影机的镜头”的作用。(3分)[来源:学科网ZXXK] 8.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豹子望着他,那样子充满天真,仿佛是一个想听故事的孩子。 (2)豹子的身子一下子飞了起来,同时,一朵血花在它的头部灿烂地开放…… 9.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章第⑧自然段说“悲剧”发生在两个星期后,作者为什么说豹子被打死是个悲剧。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13.(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小题。(20分) 孤独的酒客 游义平 ①快餐店铺很小,门市外摆放了几张黑里泛着几丝红色的木桌。 ②老耿头还没有走近方桌,热情的老板就迎出来,是个中年男子。中年男子变戏法般抽出一块抹布,在桌子上挥了挥。您,请坐,您来点儿什么? ③老耿头发现,抹布的颜色竟然是和桌面一致的。老耿头收起正要往下沉的身子,向里面看了看,没有其他顾客。老耿头朝店里走了进去。 ④一碟花生,一份小炒,再来一碗汤。 ⑤好咧!老板高兴地应了一句,他知道,这是要自斟自酌。再来点儿什么酒?老板抬手指了指柜台后面的一排酒瓶。二锅头?歪嘴? ⑥老耿头顺着老板的手,看了看那排高高矮矮在灯光下闪着光芒的酒瓶,眼睛亮了一下,咽了咽口水,摇摇头。老耿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瓶子,向老板扬了扬。 ⑦老板眼睛向老耿头手中的瓶子飞快地瞅了一眼,瓶子上有歪歪扭扭的“高粱酒”字样,老板会心地一笑。 ⑧花生摆上,菜也上了桌。老板还给老耿头摆放上一个小酒杯。老耿头示意,要两个小酒杯。 ⑨坐在桌边,老耿头拧开酒瓶的盖子,往面前的酒杯里倒上满满的一杯酒。 ⑩老耿头左手捏着酒瓶,身体向前倾,直到鼻子都要浸到杯子里的酒中。老耿头闭上双眼,轻轻地摆摆头,又点点头,慢慢地仰起头,长长地吸一口气。稍顿,就静止不动,如一幅古画般定格在那里。也就在这时,老耿头的右手一下子出现在杯子的边沿,食指上跷,拇指和中指圈成一个圆,紧紧地握住酒杯,稳稳地送到嘴边,没有一丝一毫溅出。 ⑪“吱——”一声响,从老耿头口中发出,酒杯已经空空如也,又静静地立在桌上。老耿头扁了扁嘴,又舔了舔嘴唇。换一只手,老耿头右手拿着酒瓶,向另一个酒杯倒了满满一杯酒,依旧是那番动作,行动的却是左手。 ⑫两杯酒下肚后,老耿头终于拿起筷子,伸向那盘花生,夹起一粒花生米,那么一抛,一张口,闭上嘴细细地咀嚼,一气呵成。 ⑬老耿头一边嚼着,一边望向外面。华灯初上,来来往往的人行色匆匆,奔向各自家中。迎接他们的,是一顿香喷喷的饭菜,香气中,也会飘出一缕缕酒香。老耿头抽了抽鼻子,仿佛那丝香味正往鼻子里冲。 ⑭酒香味把老耿头的心神给拽了回来,他继续喝酒。 ⑮老耿头这顿饭送走了好几拨人,老板倒并没有出来干涉老耿头,这让老耿头感到很自在。 ⑯老耿头手里的酒瓶终于见了空,而桌上的菜,除了花生米还剩下几粒外,另两份菜几乎没有动。老耿头向老板结完账,站起身,此时距他进店的时间,足足有两个小时。 ⑰老耿头走向门外时,有了些许摇晃。 ⑱所幸,老耿头很快就站稳身子。老耿头刚走出门市,一阵喧闹的声音从右前方传来。 ⑲下自习了!老板嘀咕着说。 ⑳右前方,灯火辉煌,声音杂乱地响起,人影相互穿梭,影影绰绰地流动起来。 ㉑老耿头有些东摇西摆地往那个方向走去。他走了几步,就是一个停顿,望向那个不断涌向自己的人群。 ㉒爷爷!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一下子站在老耿头的面前。而刚才还有些摇晃的老耿头,立即站直身子,原本木讷着的脸色,瞬间有了生气。 ㉓爷爷,您又喝酒了?男孩显然是看出了端倪。 ㉔没,没有。自从你妈妈说,你不能闻那酒精味后,我就再也没有喝过酒。老耿头显得有些慌乱,却又笑着说,不信,你闻闻看。 ㉕小男孩真的在老耿头身上嗅了嗅,嗯,没有酒味。 ㉖正在店里收拾碗筷的店主,听到小男孩的话,差点儿笑出了声,小男孩真容易被骗呢! ㉗还没有收住笑容的店主,拿着瓶子的手一下子僵在空中:老耿头刚才吃饭的桌上,真没有一点儿酒味!店主不敢相信地端起老耿头喝酒的酒杯闻了闻,是的,没有酒味,绝对没有!店主再仔细看了一眼那个酒瓶子,那上面的标签,分明是手写再贴上去的纸片。 ㉘店主的眼窝有点湿湿的,鼻子有点酸酸的,他想起了自己在农村家中的父亲,那照顾孙子起居的爷爷。这一对不正是吗?只不过,这一对是从农村到城市。 (选自《安徽文学》2019年2期) 13.请在表格里填入恰当的内容,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4分) 情节发展 主要内容 开端 老耿头进快餐店点菜不点酒,自带“高粱酒” 发展 ① 高潮 ② 结尾 店主确认老耿头没有喝酒后被感动,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14.请说说文章标题的含义。(4分) 15.请鉴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两杯酒下肚后,老耿头终于拿起筷子,伸向那盘花生 (2)老耿头手里的酒瓶终于见了空 16.本文笔法精妙,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1)多处伏笔,前后呼应 (2)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意思是:无一字直接述说情思,而情思却在文章中得到完满的表现) 17.小说借塑造“老耿头”这一人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4分)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共15分) 巴甘的蝴蝶 巴甘家在内蒙赫热塔拉村,春冬萧瑟,夏天才像草原。大片绿草上,黄花先开,六片小花瓣贴在地皮上,马都踩不死。铃兰花等到矢车菊开败才绽放。 每到这时,巴甘比大人还忙:采一朵铃兰花,跑几步蹲下,再采红火苗似的萨日朗花。父亲被撞死了。妈妈不知得的是什么病,躺在炕上,额头上蒙一块湿毛巾,许多人陆续来看望她。 晚上,巴甘躺在妈妈身边。妈妈摸着他的头顶的两个旋儿,看他的耳朵、鼻子,捏他的小胖手。“巴甘,妈妈要走了。到那个地方就不再回来了。”巴甘警觉地坐起身。 “巴甘,每人有一天都要出远门,去一个地方。爸爸不是这样的吗?你和大舅在一起。我走了之后,每年夏天变成蝴蝶来看你。” 变成蝴蝶?“我可以告诉别人吗?”巴甘问。 妈妈摇头:“有一天,村里人来把我抬走。那时我不说话,也不睁眼睛了。你不要哭,不要喊。我不是能变成蝴蝶吗?”“变成蝴蝶就说不出话?”妈妈躺着点头,泪从眼角拉成长条流进耳朵。 她说得真准。有一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几个人抬妈妈出去。人们忙乱着,江其布舅舅蹲着,捏巴甘颤抖的肩头。 从那时起,村里开始大旱。过去,洼地要么有深绿的草,要么在雨后长蘑菇,都会有花。现在全是沙子,也看不到蝴蝶。妈妈变成蝴蝶之后,要用多长时间才能飞回赫热塔拉呢? 后来,舅舅把家搬到奈蔓塔拉,给人种水稻,巴甘读小学三年级。这里的学校全是红砖大瓦房,有升国旗的旗杆。玻璃完好,冬天也不冷。有一天下午,文老师指着一些挂图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蝴蝶。”大家说。图上的蝴蝶张开翅膀,黄翅带黑边儿,两个触须也是黑的。 “这是什么?”“蛆虫。”“对。这个呢?”她指着一个像栗子带尖的东西,“这是蛹。同学们,我们看到美丽的蝴蝶其实就是蛹变的,你别看蛆虫和蛹都很丑,但变了蝴蝶之后……” “你胡说!”巴甘站起来,愤怒地指着老师。 文老师一愣,说:“巴甘,发言请举手。”巴甘坐下,咬了一下嘴唇。 “蛹在什么时候会变成蝴蝶呢?春天,大地复苏……” 巴甘冲上讲台,一口咬住文老师的胳膊。 文老师大叫,教室里乱了。巴甘在区嘉布的耳光下松开嘴,文老师哭了。巴甘把挂图扯下,撕烂,在脚下踩。鼻子还在流着血。几个女生惊恐地抱在一起。 校长来了,用手戳巴甘的额头,巴甘后仰坐地。校长与江其布舅舅向文老师赔笑,舅舅把一只羊牵来了送给文老师。 巴甘到了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成了旗一中的名人。在自治区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三名,获得了邵逸夫奖学金。 暑假时,巴甘参加了“哲里木盟”组织的优秀学生夏令营。夏令营最后一天去参观黄海学院。他们先参观生物馆,来到昆虫标本室。蝴蝶!大玻璃柜子里粘满了蝴蝶,大的像豆角叶子那样,小的像纽带扣,有的蝴蝶翅膀上长着一对圆溜溜的眼睛。巴甘心里咚咚跳。讲解的女老师拿一根木棍,讲西双版纳的小灰蝶,墨西哥的君主斑蝶,凤眼蛱蝶……巴甘走出屋,靠在墙上。 蝴蝶为何到了这里?因为青岛有海吗?赫热塔拉和奈曼塔拉已经好多年没有蝴蝶了。蝴蝶迷路了,它们飞到海边,往前飞不过去了,落在礁石上,像海礁开的花。 巴甘走向拿木棍的女老师,鞠躬。他把钱掏出来,有纸币和手绢包的硬币,捧给她:“老师,求您把它们放了吧!放它们飞回草原去。” “放什么?” “蝴蝶。” 女老师笑了,看巴甘脸涨得通红并有泪水,又止住笑,拉住他的手进屋。巴甘沉默了一阵儿,一股脑儿把话说了出来。女老师用手绢揩拭泪水。等巴甘说完,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木盒问他名字。 “巴甘,这个送你。”女老师手里的水晶中有一只美丽的蝴蝶,“是昆山紫凤蝶。”她眼睛红着,鼻尖也有点红,说,“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失,今生是一样,来生还是一样。我们相信它,还要接受它。这是一只巴甘的蝴蝶。” 17、开头一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 18、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妈妈躺着点头,泪从眼角拉成长条流进耳朵。(2分) (2)巴甘把挂图扯下,撕烂,在脚下踩。(2分) 19、文中的女老师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巴甘的蝴蝶”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15.(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2分) 余香 滕敦太 ①万洁又来了,这是她第三次来看望于香,说了会贴心话,突然支支吾吾:“有件事…”于香就知道这事非同一般。两人多年交情,做着同一个事业,最重要的是,爱人出车祸离世这一个月来,于香伤心欲绝,患了抑郁症,万洁一天几个电话安慰她,在她人生最黑暗的时候不断送来光亮,此情难忘啊!万洁够姐们,于香也痛快:“姐有事直说,我一定尽力。” ②“这时候麻烦你不太合适啊!”万洁叹了口气,“但也只有你才行。协会有一个服务对象张姨,这老太太的孙女出了意外,她性情大变,几个帮助她的小姑娘都被她骂跑了,我们协会又不能中途放弃、这样会失信于社会。只好请你出山了,可你现在的状况……” ③于香和万洁都在义工协会。两人都是款姐,男人有事业,孩子在国外,有钱有闲的她们经常到麻将馆打发时间。当听说万洁他们经常义务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时,于香马上也加入了这个义工协会,花不太多的钱,或者投入不太多的时间,就能帮助那些老弱病残人,于香干得很开心。 ④想不到一个月前,爱人出车祸离世,于香受不了打击,一下子病倒在床。在国外的女儿劝于香出国,于香拒绝了,一来是因为生活习惯,还有一个就是放不下那些求助的眼神和感恩的目光。见万洁如此一说,毫不犹豫地点了头。 ⑤于香的服务对象张姨,家住二层小别墅,在城东的富人区。老太太七十来岁,面无表情,坐在轮椅上,像一尊佛。于香的任务就是每天推着轮椅,陪老人到海边看海,这是老人要求的,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两小时,为期一个月。 ⑥上门做义工,于香经验丰富,每天推着老人到海边散心,想着法子劝慰老人。老太太不说话,一直阴沉着脸,于香就找话题安慰她。万洁早就告诉她了,老太太儿子离异,到了国外,上高中的孙女跟着她生活,前不久为救落水的小孩不幸溺水身亡。老人每天到海边,望着孙女溺水的地方,一言不发,默默泪流。 ⑦于香就一阵阵心疼,各家都有各家的不幸啊。一边劝慰老人,一边流着眼泪讲起车祸离世的爱人,果然老太太跟着哭了起来,二人这一哭,居然有了共同语富。 ⑧真得佩服万洁会安排,让于香来陪伴张姨,可算找对了人。每当老太太在海边伤心流泪时,于香就温言安然,有时安慰不起作用,于香就施出“杀手锏”,以哭对哭,哭自己英年早逝的爱人。这招果然有效,老太太马上止住哭声,拉着于香的手来安慰她。结果是,老太太暂时忘了伤心,于香心中的积郁也释散了不少。 ⑨随着相处时间的累积,于香与张姨有了说不完的话。一天,听张姨说地孙女名叫余香,与自己的名字音同字不同。她不觉吐出一句流行词:“缘分啊!”然后与张姨相视微笑,都有“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 ⑩满一个月的那天,于香把张姨推到屋里,擦着眼泪:“张姨,以后我还会来看你的。”张姨也恋恋不舍:“你这孩子,这些日子让我开心了,说再见也要开心点!你们做义工不容易,自己辛苦,让我们舒心,我会记住你的!”目送于香出了门,老太太忽地离开轮椅站了起来,一边探着快要麻木的双腿,一边挪到窗前,望着于香骑车离去的背影响喃自语:“于香啊,你心情好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可怜我这两条老腿啊,这些日子坐轮椅可遭罪了。” ⑪一个月前,张姨的外甥女万洁来找老太太,说地做义工的同事于香爱人出车祸死了,于香患了抑郁症一病不起,想请老人配合演一出戏,让于香来照顾她一段时间,好让时间冲淡于香心头的郁闯。 ⑫揉了揉不太利落的双腿,老太太慢慢来到孙女的卧室。桌上,孙女的靓照甜甜地笑着,花瓶里放着新鲜的玫瑰。老人轻轻地嗅着花蕾,就像亲着孙女的脸:“余香啊,奶奶我也帮助了一个于香。她和你一样,都做义工,以后,奶奶我还会帮你做下去的。” 13.文章标题“余香”除了交代小说人物外,还有哪些含义?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4分) 14.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6分) (1)有时安慰不起作用,于香就施出“杀手锏”。 (2)老人轻轻地嗅着花蕾,就像亲着孙女的脸。 15.第⑩段中说“于香啊,你心情好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张姨的“任务”是什么?(4分) 16.联系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老太太这个人物形象。(4分) 17.文章独具匠心,结尾巧妙,请具体分析其结尾的妙处。(4分) 16.(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22分) 有个亲妹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来源:学科网] 夏小 (1)6岁那年,一个冬天的凌晨,我穿着一件臃肿的棉衣,盘曲身子贴着沙发,迷迷糊糊睡不着,灶房里的柴火发出扑兹扑兹的声响,夹杂着妈妈撕心裂肺的喊叫,一个女人端着开水跑上跑下,另一个女人在煮红糖粥……那夜,我的妹妹出世了。 (2)妹妹小时候长得很好看,大人们都说:“啧啧,这女娃长得呀,一点不像个乡下奴仔。”我妹这种对长相的自信,在4岁的那一年达到了爆表状态。 (3)妹妹4岁的时候,第一次出远门,一去就是遥远的广州,一住就是半年。这在当时听来,确实是一件无比高大上的事情,感觉跟现在去月球似的。半年后,她穿着一条粉红色的蕾丝公主裙回来了,村里的人遇到她便问:“你会说广州话了吗?”这时她便调整好状态,大声地朗读:“各位听众朋友,这里是广州人民广播电台FM 106.7兆赫……”呵呵,除此之外她也不会别的了。[来源:学科网] (4)她和我上同一所小学、中学。她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是六年级。第一天上学,我拉着她的手逛遍整个校园,最后把她带到厕所门口,并叮嘱她:“你每节课打过铃后就可以来这里拉尿。”谁知道,到中午的时候,她来找我:“姐,我每节课打过铃就去厕所,但有时没有尿啊。”“笨!没有你就别去啊!” (5)小时候,我们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吵架。抢零食、抢电视、抢电脑,甚至抢马桶,当然包括在父母面前争宠。记忆最深的一次,我们互相推诿给爷爷送饭,还因为这个打起来,她抓起衣服,用手在空中甩开,然后朝我这边摽过来,往我身上抽打,我也不甘示弱,手边拿起塑料剑随手掷过去。这一次,两人被赶到二楼关起来,挨了母亲一顿打。这是我生平唯一一次被母亲打,而妹妹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6)青春期的妹妹变得乖张、叛逆。她偷偷用大人给的零花钱买回大堆大堆的CD,塞满带锁的抽屉,常常眯着眼睛模仿王菲唱歌,写一些和安妮宝贝一般阴暗凄冷做作的文字。每次发脾气,嘣的一声把门关了,等我去开门的时候,她已经站在窗口投入地唱歌,对着一张白纸。 (7)妹妹的成绩一直不怎么好,相比来说,她过得更加真实、生动、热闹。大多数时候,妹妹还是乐观的,那年她高考发挥失常,一家人万分难过,她却突然嬉皮笑脸地说:“这分数好,如果是车牌,一定很值钱。”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妹妹的朋友在文章里这样形容她—“她在困难时都保有幽默,在获得荣誉时又默默不语。” (8)而让我真正意识到,有一个亲生妹妹,真好,其实是在我18岁离开家之后。许多个无聊的夜晚,我们在一起聊天,无所顾忌、毫无戒备、信马由缰。我们相互吹捧,相互讽刺,而又相互安慰。我们把最秘密的事情告诉对方,甚至一起说别人的坏话,这种“永远不用害怕她会出卖你”的安全感,是别人无法给予的。 (9)所以如果你问我,有一个亲生妹妹,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只想说:看不到,会想她;看到了,又烦她。是的,就是这样子。 17.有个亲妹妹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请用原文回答)(2分) 18.说说你对第2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的理解。(4分) 19.第3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作用?(4分) 20.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第7段划线句子进行简单赏析。(4分) 21.本文描写了关于妹妹那几件事?请概括回答。(4分) 22.请联系全文内容,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你的联想和启示。(4分)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共16分) 父亲的字据 童庆炳 ①我的家乡在福建西部的一个山村里,那里虽然偏僻,却有美丽无比的山和水。 ②整个村子都被高高低低的山包围着。无论你从哪一条路走,迎面而来的都是山。与北方的山不同,那山总是树木葱茏,一年四季的颜色虽有一些变化,但它整体的色调总是青绿的。山上的杜鹃花开放的时候,就像一位画家将一团团的红颜色泼在绿色的山坡上,远远望去,简直是人间仙境,美极了。幽静的山谷里,会突然传来鸟鸣声,让你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柴刀,竖起耳朵接受那天然乐师的馈赠。[来源:学。科。网Z。X。X。K] ③在山里,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有自己寻觅到的秘密。在远山深谷的某处,有一棵或两棵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杨梅树。我们算定它结的果子成熟的时候,就起个大早,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属于自己的杨梅树边,望着那满树的或红或白的果实,大叫大笑,然后一直吃到牙齿酸倒了,才想起父母交给我们的任务。至于各种蘑菇、鸟蛋等,更是大山常见的恩赐,那种美味不是城里人能享用到的。 ④有山就有水,从我们村子边上绕过的那条小河,是从东往西流去的。河水从深山里流淌出来,在有的地方形成浅滩,河水跳跃着,永不疲倦地唱着歌;在有的地方积成深潭,缓缓流动,平静得出奇,就像一位散步的哲学家正沉思着什么。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在水中的身姿都清晰可见。我小时候最愉快的时刻,是用自制的捕鱼器捕鱼。捕鱼器是一个用蚊帐布做的圆形的“乌龟壳”,在“乌龟壳”上挖一个手掌大的圆洞,鱼饵是豆腐拌酒糟,那味道很香。我把“乌龟壳”沉到鱼儿出没的河水中,用石头压住,然后就爬到河边的一棵树上,瞭望我设下的“圈套”。这时候,我总能看见一些小鱼经不起香味的诱惑,在“乌龟壳”的洞口转来转去。一般的情况是,有一条小鱼先进去,然后就会有别的大一些的鱼也跟进去。对我来说,把握时机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在鱼儿进去最多,但还未吃饱,对那豆腐拌酒糟恋恋不舍之际,我突然来到“乌龟壳”旁,用一块瓦片,迅速将洞口封住,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乌龟壳”端起来。这时,我能感到小鱼在里面跳动。那时,我们一家终年难得见到荤腥,饭桌上能有几条小鱼,那是何等的快活,而我获得的则是双份的快活。 ⑤然而最吸引我的不是故乡的山和水,而是上学。我的最高理想是读完中学,以便将来能当一位山村的小学教师。可真惨,在我读完初中一年级后,因为无力供给我每周5斤米的伙食,父亲叫我休学了。后来,家里虽然勉强支持我读完初中,可无论如何,我是迈不过高中的门槛了。 ⑥在我几乎绝望之际,听说离我家乡约300里的龙岩市有一所师范学校恢复了招生。我背着家里偷偷地去参加考试,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在口袋里藏着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回到那四周被青山包围着的村子。我天天割稻、挑柴,终于以特别勤快的表现在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换来了父亲的笑脸。我赶紧抓住时机,又一次提出继续上学的请求。父亲说:“你死了这条心吧!你是长子,你不种田谁种田?你想上学,从哪里去弄学费和生活费?你就认命吧,孩子!”这时候,我试探着说:“要是有一所学校,既不要学费,还管饭,那……”父亲抢过话头说:“你做梦吧!天下会有这样的学校?要真有,那你就去好了。”全家人都笑我发痴,没有一个人认为我说的话是认真的。我暗暗高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套”爸爸的话:“爸爸,空口无凭,你给我立一个字据,要是真有这样的学校……”他还是不让我把话说完:“我什么时候说了话不算数?你要立字据就立字据,拿笔墨来!”果然,就在饭桌上,父亲给我立了一张字据。我拿了字据,极力掩饰着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悄悄到姑姑、舅舅以及所有的亲戚家,把父亲的字据给他们看。他们都说:“你是想读书想疯了,这一张字据有什么用?再说,哪里会有吃饭不要钱的学校。”我说:“这你们别管,我只要你们做这张字据的见证人。”临近开学,有一天我趁姑姑、舅舅都在我家的时候,把龙岩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拿出来,放在他们面前。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爸爸苦笑着,什么也说不出来。 ⑦在一个清晨,我独自挑着一根竹扁担,一头是一个藤编的箱子,另一头是一个铺盖卷,迈着坚定的步子,翻山越岭,向龙岩城走去。山坡上的野花似乎开得特别鲜艳,山谷里的泉水也特别甘甜,天空中飞着的大雁也特别活跃。那一年我15岁。 (选自《读者》2019年第7期,有改动) 17.简要概括第①~④段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来源:Zxxk.Com] 内容: ▲ 作用: ▲ 18.根据第⑥段内容写出父亲字据的内容要点。(3分) 19.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幽静的山谷里,会突然传来鸟鸣声,让你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柴刀,竖起耳朵接受那 天然乐师的馈赠。(3分) (2)那时,我们一家终年难得见到荤腥,饭桌上能有几条小鱼,那是何等的快活,而我 获得的则是双份的快活。(3分) 20. 结合第⑦段的三句话分析“我”去龙岩城时的心情,以及现在回忆往事时的心情。(3分) 18. 茶爷 刘建超 ①茶爷祖上三代在晋中老街经营杂货铺子,并且很有名望。 ②茶爷不在乎赚钱多少,茶爷也不喜欢生意,之所以坚持做茶铺,他说,这只是念想,能闻到祖辈留下的气息。 ③茶爷好客,常请人喝茶。 ④老街人都知道,茶爷请茶也是有讲究的。 ⑤茶爷请客有两种说法,茶爷举举手中的杯子说,有空去我家里喝茶啊,这话是客套,你去也行,不去也行。 ⑥茶爷要是说:走,去家里喝茶。那你注定是要跟着去的,茶爷的威望自不必说,茶爷在老街的辈分也是很大,邀你去喝茶,那是给足你面子了。 ⑦七月天,闷热.茶爷在街上溜达,被一阵吵闹声吸引了,和盛斋古玩店的胡老板在与人争执。 ⑧茶爷走进和盛斋,胡老板正扯着一个壮汉的胳膊不让走。 ⑨胡老板说,这主进店就转悠着,看看这儿,摸摸那儿,转身要出店时,店里的伙计发现一枚古金币不见了,拦住了壮汉不让走。壮汉梗着脖子摊开两手说,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能拿你的东西吗? ⑩茶爷看着壮汉,壮汉膀大腰圆,挺着肚子,光着上身,只穿条简单的短裤。壮汉看着茶爷说,茶爷要是不嫌弃我丢人,我立马脱光了让他们看看。[来源:Z&xx&k.Com] 店里的伙计哭丧着脸说,确实是他来了以后,那枚古币不见了。 茶爷喝了口茶,拧杯子盖的当口,看了看壮汉,说,算了算了。走,去家里喝茶。茶爷扭头出门。 茶爷家在老街八角楼旁,一个典型的老街四合院,院子当中放这个根雕制成的茶台。 茶爷把壮汉领进门,两人坐在茶台前,夫人摆上一只大铜壶,一只白瓷兰花的大海碗。 茶爷满满地倒上一碗茶,说,这是家里人自己调配的凉茶,有夏枯草,金银花,荷叶,桑叶,甘草,蜂蜜,冰糖。清心败火,疏肝理气。来,喝一碗。壮汉本就心急,加之天热,刚才走得也急,已经是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端起碗咕咚咕咚就是个底朝天。 茶爷微微笑着,又倒满一碗。来,接着喝,慢慢说。壮汉又是一碗喝尽。 两个人喝着茶说着话,一壶凉茶被壮汉喝完了。 壮汉揉着圆鼓鼓的肚子说茶爷,我得用下您家的厕所,憋得慌啊。 茶爷指方位说,去吧。壮汉站起身,就听见“扑簌”一声,一枚金灿灿的古钱币从壮汉的裤腿里掉出,骨碌到茶爷脚前。茶爷弯腰拾起古钱币,说,天热手滑,瞧瞧,这钱币滑落到你的腰间,你都没留意啊。快去还给胡老板吧,回来咱爷俩接着喝茶。壮汉呆立着,涨红了脸。接过钱币羞愧地给茶爷鞠个躬走了。 夫人来收拾茶具,说,我都看出来了,他是把钱币藏在肚脐眼里呀,不然裤子提那么高?茶水喝多了,肚子圆了,钱币就藏不住了。 茶爷站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说,我去叫华文华武来喝茶。 华文华武是双胞胎兄弟,在老街开了间摄影工作室,去年兄弟俩的母亲去世,留下了一处房产,兄弟俩因为拆迁赔偿款的分配闹翻了,甚至还动了手。 茶爷给兄弟俩倒上第一壶茶,说在清朝啊,有位贤人叫王好古,他在《汤液本草》中说喝茶能清头目。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我这一壶茶,就有这个治疗头目不清的功效。来,喝喝茶。 华文华武谁也不看谁,端起碗一饮而尽。 茶爷说,头脑清楚点没有?头脑清楚就能想起点啥事情。你俩7岁的夏天,想起啥没有? 哥俩7岁的夏天,一起去河边玩耍,弟弟华武不小心滑落到河里,河水很急,华武扑腾着喊叫。哥哥华文见状,一跃跳下河,紧紧抓住弟弟的手不丢,幸好进货路过的茶爷把他俩拉了上来。 茶爷说,华文,你小子也不会有水,还往河里跳。华文说,我是哥哥,我不让弟弟死。 兄弟俩面对面,又喝了一碗清茶。 茶爷换上第二壶茶,说,来尝尝乌龙茶。还是清朝啊,有个叫黄宫绣的人,在《本草求真录》里也说喝茶能治头目不清。先人说的话咱得信啊。下午喝乌龙茶,健脾消食,让人神清气爽啊。你哥俩再想想17岁,17岁的夏天,想起啥没有? 华文华武17岁那年一起参加高考,哥俩都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哥俩家境窘迫,靠母亲打零工度日,供不起两个人上大学,弟弟华武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藏下,去打工赚钱,最后悄悄去卖血,给哥哥攒够上学的钱,茶爷知晓情况后,资助兄弟俩念完大学。 茶爷说,骨肉之情的事,咋就都忘了? 兄弟俩又喝了一碗茶,对望着,握住手,抱在一起,默默流泪到嚎啕大哭。 茶爷喝口茶,起身背着手走出院门。 老街有了新的俗语,茶爷请茶,你得有度量。 16.文中写到茶爷所做的哪几件事情?(4分) 17.请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8.结合有关内容,说说小说主要表现了茶爷哪些特点?(4分) 19.说说第段画线句的的含义:茶爷请茶,你得有度量。(4分) 19.(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6分) 寻 车 ⑴老同学聚聊,葛君给明人来电话,说有要事来不了。“你留校做了老师,就忙得屁颠屁颠的啦?”“真的是要事,丢了一辆车!” ⑵明人疑窦顿生: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 ⑶两天后是周末,当明人得知葛君这两天找遍了东片校园的自行车停放点,现在又转移到西片区时,明人彻底糊涂了:“你在找什么车要到自行车车库去找?”“我找的就是自行车呀!”“一辆自行车就让你丢了魂似的!”明人的责问,毫不含糊。“这是一辆十分重要的自行车,再叙。”然后葛君就挂了电话,也许,他正在心急如焚地寻找那辆重要的车吧! ⑷又过了两天,葛君打电话来请明人帮他一起想办法。见到葛君,明人才发觉他这些天明显憔悴了,原本一直油光发亮、一丝不乱的头发,现在竟像一个鸡窝。眼睛里血丝满布,原先的抖擞劲儿,也荡然无存。 ⑸葛君这辆车还是半年前转买的。转卖给他的人温文尔雅,戴着一副眼镜。开价也不高,葛君正想买一辆,也没还价,就把钱给了那位儒雅男子,拣了元宝似的走了。但在上周他想把车卖了,还在校园里贴了卖车启事。谁想买主没见着,搁在楼底下的自行车却没影了。他一下子紧张起来,放下手上所有的活儿去寻找那辆车,但至今一无所获。他急得脸廓似乎都小了一圈。 ⑹“不就一辆自行车吗?丢就丢了。”明人劝慰道。 ⑺“你不知道,这辆车事关我的心理底线和人品。”葛君一脸严肃地说。 ⑻“那辆车是颗定时炸弹。”葛君一字一句地道出。明人的目光,满是疑惑。“我上次去书店回来的路上,等候绿灯时感觉不对劲儿,就拨弄了一下龙头,谁知车前轴突然脱落了,车身整个儿就像散了架。我赶紧连推硬拉地把车子送到修车铺。师傅仔细一瞧,便指着那根钢轴的断裂处说,这是旧伤,焊接过的。我这才明白自己被那位看似斯文的男子骗了。师傅说算我命大,要是骑在路上突然断裂,不是摔个半死,就是被马路上的车辆轧死。我一听就冷汗直冒,想想都后怕。” ⑼“所以,你决定把这车卖了?”明人明察秋毫。“是呀,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找那家伙也太费神,不如把它卖了。”葛君坦诚地说道。 ⑽“你也够缺德呀,把危险转嫁给别人。”明人嘲讽。 ⑾“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可是,当这辆车被偷走之后,我突然紧张害怕起来。我担心哪个学生把它偷了骑了,某一天,突然车毁人亡。那我的罪过不是太大了吗?”葛君说着,脸上愧疚、悔恨交杂。“接下去又是长假,我怕哪个愣头青骑着去郊游,那就麻烦大了。”葛君的焦虑是真诚的。 ⑿翌日,一张寻车启事出现在校园好多处公告栏上。上面写明这辆灰色永久牌自行车,车轴是断裂的,焊接也是脆弱的,承受不起颠簸,危险重重。提醒借用者小心,要么将车归还,主人一定酬谢;要么将它送到修车铺,防患未然。几天过去,音讯全无。而一张启事上,有人用钢笔涂抹:“别蒙人了!” ⒀明人与葛君面面相觑。不得已,他俩开始了地毯式的搜寻。这天浓雾,他们在食堂门口发现了这辆车。葛君几乎是扑身过去,一把抓住了自行车的龙头。他上下打量着,眼睛发直,嘴唇不断在蠕动:“是这辆,就是这辆。” ⒁这时,三个毛头小伙子从食堂里跑出来,堵住了他们的去路,神情是不依不饶的。 ⒂明人和他们说了几句,又将寻车启事塞进他们手里,他们漠然视之,一脸敌意。正尴尬间,葛君突然一使劲,车前轴被提出了钢圈,断裂焊接处裸露出来。葛君再稍稍使一点力,车轴在原伤口处断裂了,车身顷刻倒在了地上。 ⒃明人看呆了,那些毛头小伙子也惊呆了。此时葛君终于笑出声来,那笑声干净、爽快,仿佛能穿透无尽的雾霾。 9.仔细阅读这篇小说,补充完成下面对故事情节的概括。(2分) 葛君丢车,四处寻找——( ① )——张贴启事,善意提醒——( ② ) 10.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你不知道,这辆车事关我的心理底线和人品。”葛君一脸严肃地说。 1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妙处。(3分) 12.明人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3.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独特之处。(3分) 20 . 父爱就像那场雪 黑王辉 ①父亲发来短信说,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要下雪了,及时加件衣服。不行给你寄些钱过去,再买几件羽绒服。 ②对于名落孙山、只好回家务农的父亲来说,我是他最后的希望。我一出生,他就表现出对我十二分的关怀和疼爱。“天阴下雨打孩子”是我们那儿的一句老话。别的父亲打孩子像家常便饭,而我的父亲,纵使我再调皮,他也从来不肯打我。我小时候十分怕冷,天稍微冷一点就不肯起床上学,父亲会好言劝我,还把我的棉裤棉袄放在煤火上烤热才让我穿。有几次煤火灭了,生不着,父亲便把冰冷的棉裤棉袄放在他身上暖热。母亲看不惯父亲这般爱我,屡屡劝他不要惯坏我。父亲摇摇头说他要让我快乐地成长。 ③上小学的时候,我都是跟着别的大孩子一起去。可一到下雪天,对冷的恐惧让我不觉放慢了出门的脚步。父亲害怕我受罪,就送我上学。放学时,父亲绝对是要守在学校门口的。天寒地冻,银装素襄一片,父亲不住地跺脚走动,以驱散身上的严寒。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用买来的军大衣紧紧把我裹在怀里,给我讲故事。父亲看过很多书,他讲《三国》,讲《水浒》,讲岳飞,比书上写得还精彩.外面是飘飞的雪,我在父亲的怀里,暖暖和和地听父亲讲述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故事,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事情,上高中时,老师屡屡对我作文中奇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语言表示赞赏。她不知道,这全是父亲的功劳。正是在父亲的怀抱里,我完成了古典文学的启蒙。 ④高二那年冬天,天空中飘落起鹅毛般的大雪。我正在课堂上百无聊赖之时,教务处通知我校门外有人找。我去看时,原来是父亲。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不让闲人进去,父亲只能在门外等。茫茫大雪不住地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成了一个雪人。我的眼圈一红,随即就和门卫吵起来,说他们不近人情,这么冷的天,让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呆着,那是什么滋味?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 ⑤父亲把我带到县城里,给我买了几件棉衣.。说上高中了,不能让同学笑话,要穿些像样的衣服。转眼之间到中午,他领我去街边的饭馆吃饭,点的全是肉菜。他说上学辛苦,不住地往我碗里夹菜,父亲告诉我,他要去外面打工了,由于离年底太近,过年可能就不回来了。学费年前会邮回来,不会耽误我上学。我哽咽了,要不是因为我,父亲也不会这般操劳。父亲笑了,说傻孩子,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⑥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我点点头,忙不选地往回赶。路过车站的窗户边,我往里看了一眼,却发现父亲正趴在窗户边望我。泪水不争气地便流了下来。有父亲的激励,我发奋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圆了父亲的愿望,只不过毕业后,一个人在城市过得艰难,还要父亲操心,这成了我心中的隐痛。 ⑦不论我长多么大,有多么老,父亲给我的关怀,永远像雪覆盖麦苗一样使我免受饥寒。我很感动,给父亲回短信道:我有钱,不用你们操心了。衣服够穿,你和妈也要注意保暖。父亲回短信说:我和你妈都很好,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你,要好好地自己照顾好自己。看了父亲的短信,我的眼圈又红了。 22.通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3分) 时间 我的表现 父亲的行为 小时候 ① 父亲好言相劝,并想方设法帮我暖棉裤 上小学下雪天 怕冷害怕出门 ② 高二那年冬天 百无聊赖地上课 父亲带我去买棉衣、吃肉菜 车站送别时 忙不迭往回赶 (二) 23.赏析下列词语或句子。(4分) (1)我哽咽了,要不是因为我,父亲也不会这般操劳。(2分) (2)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2分) 24.文章第③段、第④段多处写雪,有什么作用?(2分) 25.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3分) 21.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19分) 开在心头的花 ⑴李阳在顺河街开了一家花店,生意不是很好,隔三差五李阳都会忍痛往街角的垃圾桶扔一些快凋谢枯萎的花朵。 ⑵情人节过后,李阳的玫瑰花还没有卖完,蔫塌塌的,李阳只好拿去处理。在垃圾桶旁边有一位穿着环卫服正在清洁的男人,四十多岁,满脸的沧桑。他看见李阳手中的玫瑰花,迟迟地说:“妹子,这些花你都不要了吗?”李阳点头。他说:“你能把它们都给我吗?”反正这些花都是要扔的,李阳就顺手给了他。 ⑶男人很高兴,抱着花就地坐下来,小心地把花朵外层枯萎的花瓣去掉,把整理好的花用一张旧报纸包了起来放在三轮车上,然后欢快地哼着歌骑走了。 ⑷第三天下午,男人出现在李阳的店里,他不好意思地问李阳,还有要丢的花吗?李阳好奇地问他,这些快枯萎的花有什么用呢?男人憨憨地笑,不回答。看他有些尴尬的表情,李阳也不好再问,心想一定是给他老婆送吧,这人还挺浪漫。 ⑸后来隔三差五,男人就来拿花,走时还顺便帮李阳把店里的垃圾收走。花店的生意不是很好,时间久了,李阳就有些不甘。这些花虽说要扔掉,可毕竟都是钱啊!而别人却像捡了宝似的。她心理不平衡,态度也就不那么好了。男人好像看出了什么,沉默了半天才下了很大决心地表示多少还是给点钱。李阳当然高兴,生怕他反悔,赶紧就说店里卖剩下的花都便宜给他,100元包月吧。男人想了想,咬牙答应了。 ⑹这样的交易一直持续了半年。后来,男人就不来了。李阳想他一定是后悔了吧。李阳只好又自己跑去街角的垃圾桶扔那些花。 ⑺一天,李阳的店里来了位妇女,她开口就问:“妹子,是你一直给我男人花的吗?”李阳心里咯噔一下,这女人长得五大三粗,莫不是来找她算账,要退钱吧。李阳迟疑地点点头,不知如何是好。谁知女人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零钱递到李阳手上,说:“以后,你的花我来拿。”李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忙把那些卖剩的花给她。女人拿了花,临出门回头对李阳说:“谢谢你,妹子,我男人说你是个好人。” ⑻李阳跟出去,看见女人正站在垃圾桶旁边像她男人一样整理那些花朵。女人看见李阳说:“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些花有什么用吧,那跟我来吧。” ⑼李阳随女人去了一家敬老院,她看见女人把那些花一朵一朵插在每个房间的花瓶里,那些老人看见花都围过来开心地笑了。女人告诉李阳,她男人是个志愿者,经常来照顾老人们。他知道老人们喜欢花,可男人的收入不高,买不起花,剥去快枯萎的花瓣,养在花瓶里,还可以摆放两三天,这样老人们有花看,可开心了! ⑽李阳问男人怎么不来,女人告诉李阳,男人在扫街的时候出了车祸,躺在病床上心里一直记得要她来找李阳,继续买花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 ⑾李阳听了,眼眶湿湿的,她悄悄把钱塞进女人的衣兜,拉着女人粗糙的手说:“大姐,以后我和你一起来送花,好吗?” 25、本文以“开在心头的花”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26、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3分) 在垃圾桶旁边有一位穿着环卫服正在清洁的男人,四十多岁,满脸的沧桑。 27、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第⑦段加点动词“摸”的妙处。(3分) 28、设置悬念是本文一大特色,请举一例简析。(2分) 29.小说第⑾段有什么作用?(3分) 30、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男人的形象(4分) 阅读说明文回答问题(15分) 蝴蝶的飞行策略 ①蝴蝶喜欢飞来飞去,时而“狂随柳絮”,时而“舞入梨花”,但是不论在何处,它们一直腾挪翻转,从来不愿沿着平缓的路径飞行。蝴蝶的这种灵动的舞步,长期启发着诗人和画家们的灵感,但也引起了人们的疑惑:既然蝴蝶有着(相对于它们而言)如此巨大的翅膀,应该能够很容易地协调飞行姿态,它们为何还要选择如此曲折颠簸的飞行方式呢? ②其实,这是蝴蝶对抗捕食者的一种进化策略,因为飞行的路径越古怪,捕猎者就越难抓到蝴蝶。与那些为了充分利用气体动力学而设计强壮翅膀的鸟类相比,蝴蝶并不是非常专业的飞行员,它们所追求的并不是飞行的速度和高度,而是敏捷的变相能力。而且,蝴蝶“乱飞”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干扰捕猎者的预判,还能让捕猎者难以近身。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蝴蝶的飞行方式做了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蝴蝶在推进自身向前时伴随着许许多多的上升下落,这样可以在周围产生汹涌的气体湍流,这种湍流干扰了捕猎者的攻击路线。所以,毒性大的蝴蝶往往比无毒的蝴蝶飞得更平缓,因为它们不怎么屑于采取这种逃避的策略了。 ③这种高难度的“乱飞”是如何做到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研究了蝴蝶的身体特点。人们很久以来就知道,蝴蝶的前翅与它们的肌肉连接,而后翅只是被动地由前翅带动,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科学家们试着通过逐渐消减蝴蝶的后翅,来调查一下后翅的作用。他们发现,即使所有的后翅都被去掉,蝴蝶仍然可以持续地飞行。而且飞行路线仍然可以像往常那样曲折,但是飞行和转弯的速度慢了许多。很明显,蝴蝶的后翅并不用来提供飞行升力,而是专门用来增强身体转弯时的灵活性。 ④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也做了类似的研究,他们通过解剖,估算了蝴蝶身体各个部分的重量,然后通过高速摄影机记录了蝴蝶的飞行运动,发现蝴蝶在飞行时,除了翅膀,其身体也承担了很重要的作用。蝴蝶可以改变身体和翅膀的相对位置来调整重心,增强身体的可操作性(比如:转身),这就好像溜冰选手或者跳水运动员通过摆动手臂和腿来改变身体重力的空间分布,因此,可以做出漂亮的动作。帝王蝶尤其精通此道,它们可以在比其自身身长还短的距离内实现90度转弯。 ⑤然而,蝴蝶还有一个令人疑惑的问题,它们大都色彩鲜艳,更容易引起捕猎者的注意,这似乎违反了蝴蝶的进化策略。现在科学家们发现,蝴蝶艳丽的外表体现了它们的生物智慧。蝴蝶最初是从飞蛾进化而来的,飞蛾喜欢夜间活动,它们率先进化出了大翅膀和闪避的本领对抗蝙蝠。蝴蝶只在白天活动,它们也有着巨大的翅膀,对于鸟类而言无论如何都是很容易看到的,于是,它们索性将身体进化成很显眼的色彩,以此用作一种宣传——蝴蝶是非常难捉的。如果一只年轻的缺乏狩猎经验的鸟儿看到了一只鲜艳的蝴蝶,它会想:“哇哦,瞧瞧这块肥肉,它是我的了。”但很快这只鸟发现,蝴蝶不仅难以赶上,即使抓到了它们,它们也是很滑的,因为蝴蝶翅膀覆盖着鳞片,容易逃脱。久而久之,鸟就会意识到抓获蝴蝶实在太费力了,渐渐地就失去了对蝴蝶的兴趣,转而考虑其他的猎物了。 ⑥所以,蝴蝶以它独特的生物智慧,既保护了自己,又为自然界留下了一道艳丽的的风景。 31、怎样理解第一段在选文中的作用。(4分) 32、概括选文第②—⑤段的说明内容。(2分) 33、分析选文第③段加点词语“似乎”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来源:学科网] 34、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