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九年级古诗鉴赏专题卷
古诗鉴赏专题卷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一、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①。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诗人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 1.请结合诗歌首联内容,具体说说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3分) 2.“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两句集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它们在抒情方式上又有什么不同?(3分) 二、西江月 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释】①张孝祥:宋代词人。这首词,是作者船行至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时所作。②波神:水神。③准拟:预料,打算。 3.西江月是这首词的 。(1分) 4.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平铺十里湖光”生动描写了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交代词人停舟峰下的原因是波神多情,天公作美,带有词人主观想象的色彩。 C.五、六句的意思是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5.这首词恰当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有助于诗人情感态度的表达。请结合诗歌相关内容,加以分析阐述。(3分) 三、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6.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 , ,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7.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四、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8.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 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 9.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五、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明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0.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1.“路转溪头忽现”什么景象?(用词中的一句调整语序后问答) 12.“惊鹊”“鸣蝉”“蛙声”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夏夜风光?反映了夜行人怎么样的心情? 六、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①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②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到常州(即“毗陵”)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13.诗歌中“沉沉”和“切切”两个词意蕴深刻,试写出其表达效果。(2分) 14.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简析诗句表达的感情。(2分) 七、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5.(2分)想象下列句子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6.(2分)你认为诗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表现出黄四娘家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7.(3分)有人说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与花没有关系。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八、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释】“芸藿”即锄豆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 18.此诗题目中“喜遇”之“喜”一词可以从诗中的 、 等画面中体现出来。(2分) 19.诗歌的最后两句既写景也抒情,请从景和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3分) 九、点绛唇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20.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 21.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22.下面诗句中对诗词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一开头就提到采药,其实,采药也是陆游闲居生活中的一项活动内容。 B.“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两句寓含着比喻象征的意见。对于镜湖来说,大浪接天不是实景而是夸张,是用以比喻“宦海”的风浪险恶。 C.词取材于村居日常生活中的片断,展示出作者的生活风貌,说明作者想过村野生活。 D. 词人对“闲人”生活的似正实反的肯定与咏唱,给这首词的风格带来了洒脱中寓抑郁的特色。 十、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后来就成了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②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成了送别歌的代称。③西楼:指谢亭。 23.“急流”是写景,与诗中的送别情景也密切相关,相应了上句中的“ ”,也开启了下句中的“ ”。 24.第四句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 分) 参考答案 1.诗人抓住了木叶渐落、北雁南飞这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秋季景象,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突出寒冷的特点,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2.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诗人思乡情切,不能归去的的无奈和痛苦;“乡泪客中尽”实现直抒胸臆,“归帆天际看”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3.词牌名。 4.D 5.诗中描写秋色湖光、斜阳细浪为实写;水神热情相邀、水晶宫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为虚写。面对行船受阻,诗人却视作“波神留我”、聆听水府传来的美妙音乐,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6. 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 轻柔的春风 飘荡的小船等. 7.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译文:篱外不知是谁家的小船没有系好,被春风吹入了垂钓的湾头.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 8.忽;船行之快. 9.急切、好奇、惊喜。 译文:船行很快,刚才还感觉风从北面吹来,这回变成风从南面吹来了.转眼间,船从黄田到了谢潭.仿佛间船外面有一个山峰的影子,急忙撩起船帘看,发现是紫巉岩。 10. 夏季.从“鸣蝉”“蛙声”“稻花”可以看出. 11.社林边的旧时茅店. 12.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幽静、欢快、丰收的夏夜风光图.反映出了夜行人平静、欢快的心情.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13.作者用“沉沉"和“切切”写出了秋夜之深和蟋蟀呜叫声的悲凉,渲染环境的凝重与凄凉,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沉重与愁苦。 14.作者虚写别后的第二天回望苏州,只见悠悠白云而不见友人的情景,实写别时的今夜离愁之重。虚实结合,表达朋友间秋夜送别的不舍、孤寂和感伤之情。 15.(2分)“花满蹊”,一个“满”字足见花之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16.(2分)写出了黄四娘家花的浓密、艳丽与香气扑鼻。表现诗人对花的喜爱,以及他闲散与快乐的心情。 17.(3分)不对,因为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的美丽与魅力。 18.秋月满 夜萤飞 19.月圆之夜,整个村庄和田野笼罩在一片明月的清辉之中,格外静谧、安闲、和谐。飞舞的秋萤,增添了生机,美好的景色中与好友相遇,默契交流更是欣喜和惬意。 20.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 21.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22.C(3分) 23.解行舟 人已远(2 分) 24.第四句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酒醒后西楼下满天的风雨,写出了凄冷(冷清、凄清)的景物特征,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伤感、惆怅的情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