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打印2017中考文言文翻译及断句方法指导
1 导语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十大方法 : “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 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 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 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 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 1:“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 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 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 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 惯,才能使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 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 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 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 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 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六、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2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 心。” 七、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 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八、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文言文 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 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 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 城防”。 3、借代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 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九、替 就是替换。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2、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 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 “商量”。 例 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十、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 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 3 一、 故事引入,了解断句的重要性 (一)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 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 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 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原来照老头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那个遗嘱却是这样分句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请看,遗嘱的断句不同,意义竟是这样的天差地别! (二)又有一个故事,讲了同样的道理,还扯到明末著名画家徐渭(文长)身上去。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 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 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那行字是这样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只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 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这一来,意义完全不同了。 (三)有这样一个笑话:古时候,有一个赖汉,由于娶老婆心切,屡屡上当受骗。有一天又有人给他提亲,媒 人写信告诉他要给他介绍这样一个姑娘: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赖汉很高兴,脑中立刻浮现出一个脚不大、好头 发、没有麻子的淑女形象。赖汉急于想见到这位姑娘,便给了媒人很多钱和东西。等媒人把人带到赖汉眼前时,他 才傻了眼:眼前那里是他想象中的淑女,而是一个大脚丫子,一脸麻子,没有头发的丑婆子。赖汉很生气,说媒人 骗了他,要索回钱物。媒人说:我并没有骗你呀!一开始我就告诉你她:“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吗?这位聪 明的骗子的骗术就是玩弄了一个标点符号的游戏,使赖汉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四)清朝末年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请一个书法家题扇。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是,那位书法家一时疏忽,写时竟漏了个“间” 字,慈禧看了大怒,认为是故意欺骗她没有学识,把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书法家急中生智,忙解释道:“老佛爷息怒, 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并当即又重新断句吟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无言以对,只好赐银压惊。且看,标点的作用可谓大矣,大得救了一条人命。 从这些事例看来,标点符号的作用该有多大啊! 二、文言文断句方法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 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 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 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在断句时,还应注意 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 找名词(代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 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例 1:刻削之道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名),鼻(名)莫如大(形),目(名)莫如小。鼻大可小(形),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 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韩非子.说林下》 〔注释〕 4 1)刻削:雕刻。 道:指道理,规律。 2)举事:做任何事情。 然:这样。 〔译文〕 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 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 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2、看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 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 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 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 2: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而不怠 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 岂有常哉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 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 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译文:天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做,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 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学,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我的天资昏 昧,不及别人;我的才能平庸, 不及别人。只要每天认真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松懈,等到成功了,也就不知道我是 昏昧又平凡的了。我天资聪明、才能敏捷,超过别人几倍。如果摒弃不用,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区别了。以此而论, 昏昧平庸与聪明灵敏的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 (“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 为情态副词)一个。 3、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 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 3:拙于用大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 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 所 容 。 非 不 枵 然 大 也 , 吾 为 其 无 用 而 掊 之 。 ” 庄 子 曰 : “ 夫 子 固 拙 于 用 大 矣 ! ” 《 庄 子 ? 逍 遥 游 》 〔注释〕 1)拙:笨。拙于:不善于。 2)惠子:姓惠名施,宋国人,曾做过梁国相国,是先秦的思想家,据说是庄子的好 友。 3)魏王:即梁惠王,早年建都于安邑,国号为魏;后来,害怕秦的强大,被迫迁都大梁,改国号为梁,同时 僭号称王,故魏王有时也称梁惠王。 瓠:葫芦。 4)树:栽培种植。 成:成活。 5)剖:破开。 6)瓠落:平浅的 5 样子。 7)枵然:虚大。 8)掊:击破。 〔译文〕 惠施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棵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栽种活了,结的葫芦能装下五石东西。我用这个大葫芦 去装水或酒,由于它皮薄易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重量。把剖开来做舀水的瓢,又嫌太平浅,盛不了多少水。葫芦 不是不大啊!可是,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说:“先生,你真是不善于利用它这个大的特点 啊!” 4.依总分 例〔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 八》)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 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 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再如: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 译文:根据五中情况,可以预见战争的胜利:知道什么时候能交战,什么时候不能交战的可以获胜;懂得大部 队和小部队如何使用的可以获胜;上下同心同德的可以获胜;善于以我方充分准备的条件,等待对方疏忽的时机的 可以获胜;将帅有指挥才能,君王不从旁干预牵制的可以获胜。这五项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对方又了 解自己,无论打多少仗,都不会出危险;不知道对方的情况,只知道自己的情况,有时胜利,有时失败;不知道对 方的情况,又不了解我方,每次作战都会有危险。 5、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 A.顶真: 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再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 匮也。” 《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愚公移山》 6 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B.对称: 例、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 人。” (《战国策中山策》)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中山君饗都士,大夫司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怒而走于楚,說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 戈而隨其後者,中山君顧謂二人:“子奚為者也?”二人對曰:“臣有父,嘗且餓死,君下壺餐餌之。臣父且死,曰: ‘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來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歎曰:“與不期眾少,其於當厄;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 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飡得士二人。” (《戰國策.中山》) 译文: 中山国的国君宴请都城里的士大夫,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座。由于羊羹不够,司马子期没能吃上。他一怒之 下,跑到楚国去,并煽动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逃走。这时,有两个人提着武器,尾随在他的后面。中山君回过头 来问这两人说:“你们为什么跟着我?”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曾经快要饿死的时候,多亏您给了他饭吃,才没有 死。父亲在临死的时候叮嘱我们说:‘中山一旦有急难,你们俩一定要冒死去保护。’所以,我们是来保护您,为您 献身的。”中山君听罢,仰天长叹:“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灾难困苦的时候给于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 关键的是不要使人伤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 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C.反复: 例: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 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 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孙子说:所有的用兵方法当中,保全一个完整的、没有被严重破坏的敌国而又使她屈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 再采取战争毁灭手段;同理,对于敌国的有生力量军、旅、卒、伍,如果能全部收降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才 考虑战争手段攻灭之。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不用战争手段而降服对手,才是最好的。 战争只是手段之一,并不是目的;拥有高超的兵法,不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个战略上的失误往往能让无 数次战术上的胜利化为乌有。所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境界。 6. 辨句式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 7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 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 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请大家记住下面的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 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 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例: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 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 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译文: 墨子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贵重的.现在有人说:'(我)给你帽子和鞋,砍断你的手脚,你肯干吗 '(你)一定不 肯干.(这)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鞋帽不如(你的)手足贵重啊!又说:'给你天下,杀死你,你肯干吗 '你(也)一定不干,(这)是什 么原因 (原因)是天下不如你身体贵重啊.为一句话而争斗,以至互相残杀,这是由于义比他们的身体贵重啊!所以说:世 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重要的了".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 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 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检测练习] 阅读语段,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 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 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韩非子》) 1.断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 以成教也。 8 翻译: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 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 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 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说 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赏析: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竞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 响后代。但这不见得是韩非此则寓言的原意,韩非子的原意不过是宣扬他的重法守信的法制思想,要统治者制定严 酷的法律,然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 “足矣!” (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译文:张仪停止学业后到各诸侯国游说。他曾陪伴楚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现丢了一块玉璧,他的门 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 了数百下。但张仪拒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他。他妻子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 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说:“这就够了。” 3.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 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 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 鲜有败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 政治活动。 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 ∕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翻译:郑国大夫子产参与执政,选择贤能的人来任用他。冯简子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大叔貌美俊秀而有文采; 公孙挥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还能辨别它们大夫的种族姓氏、官职高低、尊贵卑贱、贤愚与否,并且还善 于做外交辞令;裨谌善于谋划计略,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在城邑内谋划就会失败。每当郑国要有诸侯之间的 外交事宜的时候,子产便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的情况,并且让他跟他们多做一些外交辞令。之后便与裨谌驾车来到 野外,让他看谋划计略是否可行。等到回去再告诉冯简子,让他来作出决断。如果决定这件事可行,子产就会把任 务分配给子大叔让他去执行命令,来应酬对付各诸侯派来的宾客。因此子产执政时很少有失败的事情发生。 4、二十六年,楚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于伯 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 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 颉遇王子弱焉。 ” (《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9 断句: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 鲁襄公二十六年,楚国侵犯郑国。五月,楚军到了城麇。郑国大夫皇頡驻守在这个地方,出兵与楚军交战,打 了败仗。楚国大夫穿封戌俘获了皇頡。楚王的弟弟王子围想把俘获皇頡说成是他的功劳,与穿封戌争执起来。两人 请太宰伯州犁进行评判。伯州犁说:“那就请让我问问俘虏本人吧。”于是命令俘虏皇頡站在那里。伯州犁一面说:“争 论的双方都是有身份的人,这件事有什么搞不清楚的!”一面把手抬得高高的,指着王子围说:“他老人家是王子围, 是我们国君的亲弟弟。”然后把手压低,指着穿封戌说:“这位先生叫穿封戌,是方城以外的一个县长。”然后问俘虏: “他们两位到底是谁俘虏了你?”俘虏顺风转舵地回答道:“我是碰上王子围才打了败仗的。” 这段文章通过描写伯州犁“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 外之县尹也。’”揭露了伯州犁讨好皇室时使用诱供作弊的手法,刻画了他那副卑劣的嘴脸。后来用“上下其手”比喻 耍弄手腕,营私作弊。 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当今某些司法部门里的个别官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曾使用过“上下其手”诱供作 弊的手法,致使犯罪嫌疑人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严重地影响了法律的公正性,造成冤假错案。 当今的某些官场中,也有一些下属为讨好上司,得以重用,采用“上下其手”,营私舞弊的手法,虚报数字, 浮夸政绩,以虚假繁荣欺骗上级,结果伤了百姓,也害了自己。 上下其手,实不可取! 5、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 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 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 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战国策?齐策一》) 断句: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靖郭君将要在自己的封邑薛地建筑城墙,许多宾客都来劝阻。靖郭君对指引宾客进见的臣仆说:“不要给劝阻筑 城的宾客来通报了。”这时,齐国有个请求进见的人说:“我只要求说三个字,如果多说一个字,就把我烹死。”于是 靖郭君接见了他。他快步走进靖郭君跟前说:“海大鱼。”,说完,转身就走。靖郭君说:“你在这儿留一下,把话说 明白了再走。”宾客说:“我不敢把死当作儿戏。”靖郭君回答说:“没关系,说多了不会烹死你的,你往下说。”宾客 回答说:“您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网不能逮住它,钩不能牵住它,可是一旦它放肆离开了水,蝼蛄、蚂蚁就可以 得意地吃掉它。现在齐国也就是您的水呀。您如果能永远得到齐国的保护,又何必在薛地筑城呢?若是失去了齐国, 即使把薛邑的城墙建筑得同天一样高,也是没有用处的。”靖郭君听了说:“说得好。”于是就停止在薛地修筑城墙了。 这段文章写静郭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盘,一意要在封地薛邑建筑城墙,后来经齐国宾客的劝说终于停止了筑城。 文章中用“大鱼”和“海水”的关系作比喻,说明只有保持国家的强大,小家才能长治久安。文中也表现了齐 国宾客善于劝谏的艺术以及靖郭君从善如流的作风。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鱼儿离不开水,小家离不开大家,只有国家强盛,小家才能安全稳定。 6、伐虢之役,师出于虞。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除暗①以 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既不忠信, 而留外寇,寇知其衅②而归图焉。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焉。”以其孥③适西山。三月,虞乃亡。 (《国语?晋语二》) 10 断句: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晋国讨伐虢国,向虞国借道出兵。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答应,虞公不听从。宫之奇出来后对他的儿子说:“虞国 快要灭亡了!只有以忠信立国的人,才能让外国军队留住在自己的国土上而不受其害。除去自身的愚昧以应付外界 的压力叫做忠,坚持正确的立身之道以待人处事叫做信。现在国君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祸害加给虢国,就是没有除 去自身的愚昧;为了晋国的财礼而让自己的兄弟之帮灭亡,就是没有坚持正确的立身之道。一个国家没有忠就不能 自立,没有信就不能稳固。既不讲忠信,又让外寇借道,晋国了解了我们的弱点在回师途中将会算计我国的。自己 已经拔掉了立国的根本,怎么能长久存在下去呢?我若不离开虞国,恐怕灾难就要临头了。”于是带着妻子儿女逃避 到西山,过了三个月,虞国就灭亡了。 中考常见的 14 个文言虚词 一、之 1.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俱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例句:操蛇之神闻 之。——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愚公移山》) 例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狼》)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曹刿论战》) 例句: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例句:默而识之。(代学习所得。)(《论语.》) 例句: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记》)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记》) 例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马说》) 例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醉翁亭记》)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代齐军)(《曹刿轮战》) 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作助词。 (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例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例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例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道之行也》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例句: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例句: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3)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11 例句: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例句: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例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 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例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出师表》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十则》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例句:学而不思则罔。 却,但是,表转折关系。《论语》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例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例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以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例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例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例句: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根据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屠惧,投以骨《狼》——把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隆中对》——把 例句:必以分人。《曹刿论战》——把 2.作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例句:家贫无从致书一观。《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例句: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12 例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例句: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其 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 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例句: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加强反问语气 2.代词。 (1)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 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 例句: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他的,代“屠户” 例句: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的,代“渔人” 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他们的,代齐军。 (2)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例句: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例句: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狼》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例句: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五、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读 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 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译作“被”、“对”、 “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向、对 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例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因为”、“为了”。 例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例句: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例句: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为:心理活动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成为 例句:为宫室、器皿。(《核舟记》)——做,这里指雕刻 六、于 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 "、"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例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从 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 例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在 例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例句: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13 例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给 例句: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向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句:“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例句: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例句: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例句:皆以美于徐公。——比 七、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 例句: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例句: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5.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八、且 1.表层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例句:且焉置土石?例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将近”的意思。 例句:年且九十。 九、则 1.却,可是。 例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黔之驴》) 2.那么,就。 例句: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例句: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3.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句:《论语》六则 6.就是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7.表示因果或承接关系。可翻译成“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8.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十、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例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例句:京中有善口技者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例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十一、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14 例:若毒之乎? 例句:君将哀而生之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句: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同“于”。 例句: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句: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例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句:于是乎书。 十二、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例句: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三、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例句: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例句:谓为信然。(《隆中对》)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例句: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例句: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 像……似的”。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与 1.作虚词用。 (1)连词,解释为:和、跟、同。 例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例句:蹴而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例句:我寄愁心与明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