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总分为130分,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题涂黑。3.在答题卡上完成作答,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基础(24分)1.默写古诗文。(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王维《使至塞上》描绘浩瀚无边的沙漠,展现奇特塞外风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晓雾将歇,________;夕日欲颓,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默写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答案】(1).山山唯落晖(2).日暮乡关何处是(3).大漠孤烟直(4).长河落日圆(5).猿鸟乱鸣(6).沉鳞竞跃(7).几处早莺争暖树(8).谁家新燕啄春泥(9).乱花渐欲迷人眼(10).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唯、晖、漠、直、猿、竞、莺、啄。2.根据下列拼音写汉字。(1)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一同去jiézé()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2)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miǎn()。(3)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jīngjiélǜ(),青丝变白发。(4)我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pílìjìn()。【答案】(1).诘责(2).慰勉(3).殚精竭虑(4).筋疲力尽【解析】 【详解】考查汉字书写。(1)诘责jiézé:诘问谴责;注意“诘”是言字旁。(2)慰勉wèimiǎn:慰劳勉励。(3)殚精竭虑dānjīngjiélǜ:尽心竭力;“殚”是易错字,注意正确书写。(4)筋疲力尽jīnpílìjìn:用尽了力气,极其疲劳;注意“筋”不要写成“精”。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积淀丰厚。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观看。C.在演讲比赛中,王磊夸夸其谈,最终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最佳风采奖”。D.一批黑恶势力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被铲除,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C项错误,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贬义词;与语境不符。故选C。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答案】C【解析】【详解】C.错在“由于”,句子没有主语,应删去“由于”,而删去“给”,“由于……带来……”依然有问题。故选C。5.某中学开展“走近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显示屏上有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主要内容。(不能超过20个字)人民日报5月20日电 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脑”,该系统既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优化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创新支撑,加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实现了从“能力构建”到“能力输出”。【答案】标题:浪潮发布“浪潮元脑”系统,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解析】【详解】对新闻内容的概括,首先必须做到全文阅读,圈画出新闻材料的主要事件,概括时应根据主要内容来进行解答,注意格式。即:什么事+带来的影响。新闻主体是“浪潮集团”,事件是: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脑”;事件的意义是: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故而可以提炼为:浪潮发布“浪潮元脑”系统,人工智能战略再度升级。注意字数不能超过20字。二、阅读(46分)(一)(10分)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B.其间千二百里/飞漱其间C.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D.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以为大有所益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8.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答案】6.B7.(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见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8.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三峡秋水悲凉萧瑟凄清的气氛,间接表达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表现作者对渔民悲惨生活的同情。【解析】【详解】1.A.所以/学过的知识; B.都是代词,这;C.极/消失;D.于,这里是“在”的意思/自己;故选B。3.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注意重点词语:(1)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2)良:很。4.考查对引用渔歌作用的理解。此题在整体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搞懂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答。“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处描写的是三峡的秋天,秋天的特点是“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因此此句起到照应前文的作用;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以猿鸣的哀啼为引子,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凄凉、萧瑟的特点。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表达出作者对渔民悲惨生活的同情。【点睛】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9分)游江(节选)(郑燮)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注释]①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这里指多角度思考或者欣赏)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诚能八面玲珑(诚信)B.千古文章之道(方法)C.不出于是(这样)D.犬立岸傍(狗)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11.作者借山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从山水中悟出了怎样的哲理?【答案】9.A10.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11.情感:对山水喜爱的情感。哲理:作画,写文章做学问应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或欣赏。(意思对即可)【解析】【详解】1.A.错误,句意:做学问的人的确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看待事物。诚:的确。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竹林其间建有茅屋,隐隐有棋声,有茶香从中飘扬而出,心底为之暗暗高兴。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3.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前半部分叙述、描写兼用,描写了游于江上时所见到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水景致的喜爱情感。后半部分议论,作者从欣赏山水美景的过程中生发感悟,结合“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做学问的人的确实能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待事物,千秋万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哪里只是画呢?表达出作者的感悟:作画,写文章做学问应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或欣赏。【点睛】参考译文:昨日游于江上,看见茂密修长的竹子数千株,竹林其间建有茅屋,隐隐有棋声,有茶香从中飘扬而出,心底为之暗暗高兴。第二天,路过并前往拜访那户人家,静静地坐了许久,从竹叶的缝隙中向外面望去,看见了青翠的山和宽阔的大江,江上飘荡着帆船和鱼艇,又有一丛丛的芦苇洲,耕作着的人,有两个在沙滩上嬉戏的小孩儿,狗则谨慎地立在岸旁,就像一个守护着的人,这简直就是小李将军的画中之意,悬挂在竹枝和竹叶间。从外面望里面,是一种感受;从里面望向外面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我认为,做学问的人的确能不同角度的思考看待事物,千秋万代的作文章的方法不外乎也是这样,哪里只是画呢?(三)(10分)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③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概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⑦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有意义。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凸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B. 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C.第②段讲年轻人在信息时代面临的选择恐慌,是为了证明经典阅读已不再受到年轻人青睐这一事实。D.第⑤⑥段先提出“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观点,然后从小说和诗词两个角度分别举例,论证了这一观点。13.阅读第③自然段,说说与传统出版业相比,网络信息具有哪些局限性?14.如何理解第⑦段“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答案】12.D13.(1)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2)往往只是有个人色彩(脾气),而不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3)让很多青年人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14.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越早通过阅读获得这些模式越好,明白得晚也不能放弃,亡羊补牢,任何时候开始阅读都不算晚。【解析】【12题详解】A.偷换概念,根据第四段中的“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可知,经典是文化基础,经典阅读不是;B.根据第三段中的“这样的东西有很大概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可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是很大概率会出现的情况,本项语气过于绝对;C.第②段讲年轻人在信息时代面临的选择恐慌,是为了证明“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故选D。13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可得: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根据“这样的东西有很大概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可得:往往只是有个人色彩(脾气),而不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根据“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可得:让很多青年人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14题详解】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比作大脑的操作系统。电脑的操作系统可以帮助使用者处理大量的信息,实现对硬件的各种操作。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操作系统,帮助我们的大脑处理当前纷繁的万千信息,从中准确地挑出对自己有益的信息来。帮助人们消除面对着海量的信息时的焦虑与恐惧。“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表达的意思是越早进行经典阅读越有益处,任何时候开始经典阅读都不算晚。只要阅读经典,就一定能从中获得教益和成长的养料。 (17分)没有“主”的鸡蛋(1)我们这里端午节有煮鸡蛋的习俗,煮时要在锅里放一百把草,几株艾,这样的鸡蛋吃了能治百病。我家养了几只鸡,但鸡蛋都让母亲攒起来去集上卖了贴补家用,一年之中除了生病能吃到一个鸡蛋,其余日子只能望“蛋”兴叹。(2)那年,我七岁,上山放羊摔伤了腿,好久都不见好转。母亲见到心疼,对我说,等端午节那天,一定给我煮“艾草蛋”,吃完保证腿伤痊愈。(3)可四月初,我家的鸡就得了瘟疫全死掉了,母亲难过得老胃病都犯了。一天,我见邻居胖婶家的芦花鸡跑来我家,还在我家柴垛里下了个蛋,我伸手就把鸡蛋摸了出来。我把鸡蛋藏在炕头的柜子里,等端午时我要拔一百把草,割几株野艾,悄悄把鸡蛋煮了。(4)胖婶刚搬来和我们做邻居没几天,但那天我算见识了她的厉害,她站在她家院子里怒喊,她家的芦花鸡一天下一个蛋,勤快得很,但今天她却没捡到鸡蛋,八成是芦花鸡跑到别人家下了蛋。胖婶喊着喊着又跑到大门口骂了起来,谁偷拾了她家芦花鸡下的蛋,叫他烂手烂脚,吃了烂嘴……胖婶的骂声一声高过一声,传到了我家,我使劲捂住耳朵,可还是听得清清楚楚。(5)母亲把我们兄妹几个叫到跟前,一个个问,谁捡了胖婶家芦花鸡下的蛋了?我可不敢承认,慌说,没有捡到,我连胖婶家芦花鸡长啥模样都不知道。(6)母亲把我拉到另一个房间,低声对我说,胖婶是个苦命女人,男人死得早,一个人拉扯俩孩子,不容易,这鸡蛋是她家生活的指望,如果我拿了,一定还给人家。(7)我还是不吭声,母亲说,交出来吧,我知道是你拿了,因为你这孩子一说谎便脸红。有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交出鸡蛋,我端午节给你们一人煮一个鸡蛋,还要领着你们去城里玩一天。(8)我一听忙将鸡蛋从柜子里取出,母亲一手牵着我,一手拿着鸡蛋,还端了一瓢白面,去胖婶家赔礼道歉。可胖婶却说,这不是她家芦花鸡下的蛋,颜色不对。母亲犯了难,领着我挨家挨户问,谁家鸡把蛋下到我们家了。(9)鸡蛋无主,母亲把鸡蛋放在梁上的吊篮里,说谁也不能吃,因为不是我家的鸡蛋。端午节那天,母亲没有食言,一大早便煮好了艾草蛋,我们兄妹每人分了一个,我非让母亲咬一口鸡蛋,我说吃了端午的鸡蛋,母亲的胃病就好了。(10)母亲说她迷眼了,慌忙用手揉,眼泪都揉出来了,揉着揉着母亲又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美。我对母亲说,那个鸡蛋我是想偷来给母亲吃的,希望能治好母亲的胃病。母亲听我这么一说,眼圈又红了。(11)那天,母亲让我给胖婶家送去三个煮鸡蛋。胖婶推着我的手说,不要,不要。我把鸡蛋放她家桌子上就跑了。从此胖婶像变了一个人,见到谁都笑嘻嘻的,再也没骂过街。 (12)多年后,我才知道,那个鸡蛋就是胖婶家芦花鸡下的蛋,她是觉得骂我们那么多难听的话,我母亲非但没有生气,还领着我带着礼物登门道歉,她不好意思了,便说这鸡蛋不是她家的,这样的话,那些骂人的话便不是骂我的。(13)母亲领了她的心思,便在端午节那天,送了她三个煮鸡蛋。那是母亲卖掉了她的银镯子换了六个鸡蛋,给我们兄妹三人和胖婶一家三口过了个端午节,要知道那个银镯子可是母亲的祖母留给她的“传家宝”。(14)那个吊在篮子里的鸡蛋,直至坏了,母亲也没让我们吃。15.阅读第⑶~⒁段,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1)“我”摸了邻居胖婶家的芦花鸡下的蛋→(2)()→(3)()→(4)()→(5)()→(6)母亲把鸡蛋放在梁上的吊篮里,直至坏了,母亲也没让“我们”吃16.根据括号内要求赏析下列句子。(1)母亲一手牵着我,一手拿着鸡蛋,还端了一瓢白面,去胖婶家赔礼道歉(赏析加点词语)(2)母亲说她迷眼了,慌忙用手揉,眼泪都揉出来了,揉着揉着母亲又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美。(从描写方法的角度)17.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18.文章以《没有“主”的鸡蛋》为题有什么作用?【答案】15.(1).胖婶没捡到鸡蛋,站在自家院子里骂了起来(2).在母亲的教育下“我”承认了错误(3).母亲带着“我”去胖婶家赔礼道歉(4).胖婶不承认是她家芦花鸡下的蛋16.(1)示例:“牵"“拿”“端”“去”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母亲带“我”去胖婶家赔礼道歉的情景,表现了母亲善良及向胖婶道歉的诚意。(2)示例:这句话运用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听到“我”说吃了端午的鸡蛋,她的胃病就好了时感动、欣慰的样子。17.示例:从文中第①段“但鸡蛋都让母亲攒起来拿去集上卖了贴补家用”可以看出母亲勤俭持家;从文中第②段“母亲见了心疼”可以看出母亲疼爱孩子;从文中第⑤⑥、⑦段中母亲对我们谆谆教诲及第⑨段中“母亲把鸡蛋放在梁上的吊篮里,说谁也不能吃,因为不是我家的鸡蛋。端午节那天,母亲没有食言”可以看出母亲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儿女成长;从文中第(11)段“母亲让我给胖婶家送去三个煮鸡蛋”可以看出母亲善良大度。18.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全文主要围绕“鸡蛋的主人”来写的;简要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正是这个“没有‘主’的鸡蛋”让“我”受到了教育,母亲的善良、爱心唤醒了“我”的良知,从而促使“我”决定说出真相;题目新颖含蓄,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 【详解】1.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通过所给示例可知,“‘我’摸了邻居胖婶家的芦花鸡下的蛋”可定位到选文第③段,“母亲把鸡蛋放在梁上的吊篮里,直至坏了,母亲也没让‘我们’吃”可定位到选文第⑨段结尾,由此可将答题范围定在第④~⑧段,根据第④段“今天她却没捡到鸡蛋,八成是芦花鸡跑到别人家下了蛋。胖婶喊着喊着又跑到大门口骂了起来,谁偷拾了她家芦花鸡下的蛋,叫他烂手烂脚,吃了烂嘴……”,可得出:胖婶没捡到鸡蛋,站在自家院子里骂了起来。根据⑥⑦段“母亲把我拉到另一个房间,低声对我说……”“母亲说,交出来吧,我知道是你拿了,因为你这孩子一说谎便脸红。有错就改就是好孩子”,可得出:在母亲的教育下“我”承认了错误。根据第⑧段“我一听忙将鸡蛋从柜子里取出,母亲一手牵着我,一手拿着鸡蛋,还端了一瓢白面,去胖婶家赔礼道歉”,可得出:母亲带着“我”去胖婶家赔礼道歉;“可胖婶却说,这不是她家芦花鸡下的蛋,颜色不对”,可得出:胖婶不承认是她家芦花鸡下的蛋。2.①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牵”“拿”“端”“去”都是动词,在母亲的批评教育下,“我”将鸡蛋从柜子里取出,母亲带着“我”去跟胖婶家赔礼道歉,“还端了一瓢白面”表现出母亲的实心诚意,表现了母亲善良、讲诚信、有原则的品质。②考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了解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等。“母亲说”是语言描写,“慌忙”“笑了”是神态描写,结合上文“我们兄妹每人分了一个,我非让母亲咬一口鸡蛋,我说吃了端午的鸡蛋,母亲的胃病就好了”,当母亲听到“我”说“吃了端午的鸡蛋,母亲的胃病就好了”,母亲为“我”的懂事而激动高兴地流泪,欣慰的笑了。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从文中第①段“鸡蛋都让母亲攒起来拿去集上卖了贴补家用”可以看出母亲勤俭持家;从文中第②段“母亲见了心疼”可以看出母亲很是关爱孩子;从文中第⑤段“母亲把我们兄妹几个叫到跟前,一个个问,谁捡了胖婶家芦花鸡下的蛋了”,第⑥段“母亲把我拉到另一个房间,低声对我说,胖婶是个苦命女人,男人死得早,一个人拉扯俩孩子,不容易”,第⑦段“交出来吧,我知道是你拿了,因为你这孩子一说谎便脸红。有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从文中第⑨段“母亲把鸡蛋放在梁上的吊篮里,说谁也不能吃,因为不是我家的鸡蛋”,可以看出母亲考虑细致,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用正确的做法引导儿女成长;从文中第⑧段“母亲一手牵着我,一手拿着鸡蛋,还端了瓢白面,去胖婶家赔礼道歉”,第(11)段“母亲让我给胖婶家送去三个煮鸡蛋”,可以看出母亲体谅胖婶的不易,善良大度、关心别人。 4.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赏析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等。本文回忆“我”七岁时,胖婶家的芦花鸡在“我”家下了鸡蛋,“我”为能让母亲在端午吃上鸡蛋而藏了起来,胖婶骂街,母亲了解到真相,带“我”登门道歉。后来,母亲卖掉银手镯换了鸡蛋,在端午节煮给孩子们吃和送给胖婶。多年后,“我”向母亲谈及此事,心有愧疚,母亲却以良好家风得以传承而感到自豪。可知文章主要围绕“鸡蛋的主人”来写的,“鸡蛋”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所以是全文的线索;正是这个“没有主的鸡蛋”让“我”受到了教育,被母亲的善良、爱心唤醒了“我”的良知,从而促使“我"决定说出真相,所以题目点明文章主旨。同时,这个题目设置悬念,制造悬念,营造急于阅读的心理;在文中反复出现,推进故事发展,彰显人物形象。三、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请以“发现”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500字。【答案】范文发现生活中的美带着一双不再挑剔的眼睛和一颗宁静的心灵,我出去寻找生活的美!当漫天旋转的枯黄划出了季节更替的轨迹,夏季收起她色彩斑斓的行囊,留给了我们满眼金黄的美丽!我站在溪边,并不想惊动水里游动的小鱼,更不想打破那一泓宁静的美好,只想慢慢地感受阳光倾注于我血液中的活力。这时,美就在我身边环绕,那时大自然的美丽!来到宽敞校园,青春就在这里横冲直撞,他们在打篮球,她们在荡秋千,飘开的裙脚倾诉着青春的飘逸!一福秋日青春图!率真的青春之美,鲜艳的青春之美,在我的眼前尽情绽放,如一朵娇艳欲滴的红莲,这是青春的美丽!如果我可以选择青春的位置,我希望让它至于生命的最后,因为这可以使生命永远在哪个灿烂的季节中定格!踱步走国老师的窗外,亲爱的老师,您还在为我们批改作业,家中的亲人和孩子都等着您呢!您就别为我们费心了,多么好的老师,多么美的景象啊!踏着夕阳的余晖,我又回到了家!楼道里亮着灯,这肯定是爸爸怕我不敢进来而专门为我开的灯,还没进门就闻见了饭菜的香味,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的爱我无以回报,你们是普天之下最美丽的人,你们倾注在我身上的爱,是伟大的,也是最美的爱!生活,就是如此的平平常常!简简单单!但美却是无处不在,这就恰到好处地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解析】 【详解】作文是半命题作文。1.审题。我们的生活犹如一个万花筒,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的事物,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情趣,值得我们描述、学习和借鉴。美学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强调的是原来没注意到的或者是不知晓的。补充的内容是用心体会发现的,可以是亲情、友爱、母爱、父爱,或者是一处美景。2.文体。(1)写成散文。例如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发现”在各领域中的重要性,如“发现最美——借我一双慧眼”等。(2)写成记叙文。①从父母、师长的爱的角度考虑。如:“发现读懂父亲很难”“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发现了妈妈(老师)的白发”等。题目的多样性赋予了内容的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②从思想行为方面考虑。如:“发现做好人真难”“发现我好穷(思想上)”“发现我能战胜自己”等。③从学习方面考虑或校园生活考虑。如:“发现了读书的奥秘”“发现初三生活真累”“发现了校园生活的美”等。④从科技幻想(梦想)方面考虑。如:“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科学的奥妙”等。(3)写成议论文。如可以以“发现坚守的意义”“发现是成功的必要前提”“发现自我”等为论点展开论述,重点在于论述发现的过程及意义。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选段一①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选段二②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选段三③他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民间流传他有不死之身,因为国民党-一而再再而三地宣布他死亡,还详细地描述了他死去的情况。在中国,有的把他看成是危险的威胁,有的把他看成是希望的明星,这就看每个人的生活地位了,但是不论对谁来说,这是这十年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名字。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沧桑,他眼晴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而且他很爱护自己的部下,他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20.根据选段一、二、三内容,分别写出①②③段中相应的人物。①()②()③()21.请你结合原著来简要介绍选段三中的“他”在南方连续参与组织的两次重要起义。 22.请结合原著和选段谈谈本部名著在刻画人物方面的特色?【答案】20.(1).毛泽东(2).周恩来(3).朱德21.①时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的朱德参与组织了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被推举为第九军军长;②南昌起义失败后,1927年末朱德等人带南昌起义余部接着组织“湘南起义”,起义失败后转移井冈山,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从正规战转入游击战。(按原著写出起义名称、时间、朱德在起义担任的官职及起义结果)22.原著善于用外貌、心理、细节、语言、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刻画人物。(至少写出两种人物描写方法)选段的三个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可感。①②两选段用外貌描写表现了气度恢弘,富有领导力的毛泽东和朴素热情周恩来同志。第③选段主要用侧面描写和外貌描写表现了朱德的英勇善战、沉默谦虚、平易近人、爱党爱民。(写出两种即可)【解析】【详解】1.考查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的辨析。根据选段一的人物描写“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可知描写的是毛泽东,毛泽东突出的一点就是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根据选段二的人物描写“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可知描写的人物是周恩来,周恩来突出的一点就是胡子又长又黑;根据选段三的人物描写“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沧桑,他眼晴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很爱护自己的部下”等信息,可知的人物是朱德,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2.根据文中记述“一九二七年一月间,我加入南昌朱培德的军队,被任命为南昌军校校长,兼南昌公安局长,这两个职位我一直担任到南昌八一起义。我参加组织这次起义,它是在我这个公安局长保护下策划的。起义后我被选举为起事中组成的新九军副军长,该军约有三千人。国民党第十一军、第四军和第二十军也参加了起义。”可知1927年1月,根据党的指示,转赴江西南昌。朱德通过云南讲武堂同学、滇军将领朱培德的关系,主持创办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并兼任南昌市公安局长,在所属部队中秘密建立起共产党组织。不久,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屠杀。朱德作为“清共”对象,被驱逐离开南昌。他没有畏缩气馁,得知党计划在南昌进行武装起义后,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秘密返回南昌刺探军情,并积极为起义做准备。起义后被选举为起事中组成的新九军副军长。 “我接着参加组织一九二七年湘南起义。我们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举起红旗,上有锤子、镰刀与红星。在湘南起义中,我们第一次在我们旗上用了红星。六个月后,一九二八年五月,我到了江西的井冈山,队伍增到一万人。我们在井冈山下不久就要建立最初根据地,我在这里第一次会见毛泽东。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和愉快的事。”可知大革命失败后,湘南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下仍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冬,中共湘南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为湘南起义创造了条件。1928年1月,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由广东北江进入湘南地区,在中共湖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配合下,举行宜章、郴州(今郴县)、耒阳、永兴、资兴等县的武装起义,扩大了革命武装。在敌人反扑下,起义军撤出县城。后来,部分农军转入山区坚持斗争。1928年4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据此概括即可。3.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原著注重对人物的刻画以及关注事件背后的个人魅力。通过直接采访人物,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神态等来刻画,还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如通过李长林之口得到贺龙的印象。选段一二都有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出毛泽东、周恩来鲜明的特征,精明知识分子的毛泽东,孩子气的周恩来,具体可感;选段三“他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民间流传他有不死之身”,通过侧面描写,突出朱德有卓越的指挥才能;还运用外貌描写,表现其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身体结实的特点,加深读者对朱德的印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