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范进中举教案 新人教版
1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腆”“作揖”“盘缠”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过程与方法 1.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会讽刺艺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语言,领略古代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魅力。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封建社会,要改变个人命运,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科举考试,凭“四书五经” 才能敲开仕途的大门。可惜有人中举了,却疯了,他就是范进。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 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感受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吴敬梓,清代文学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 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 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衷于科举,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 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 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 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 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到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 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青王朝统 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 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知识链接 《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 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 2 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 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 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中举( zhòng ) 作揖( yī ) 商酌(zhuó) 拙病(zhuō ) 相公( xiàng) 带挈( qiè ) 名讳( huì ) 桑梓(zǐ ) 啐在脸上( cuì )倒(dǎo)运 不省( xǐng)人事 攥(zuàn)紧 解(jiè)元 腆(tiǎn)着 妥帖(tiē) 挣扎(zhēng) 请帖(tiě) 挣钱(zhèng) 字帖(tiè) (2)词语释义 唯唯连声:连连答应。唯唯,答应的声音。 拙病:难治的病。 不省人事:不明白人事;昏迷。 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答案示例: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 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一层(1 段):写范进进学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 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3~11 段):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第一层(3~5 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9 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10~11):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2.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答案示例: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用“看”“念”“拍”“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用“往后一交跌倒, 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噫’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说 “好了”是因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滚滚而来。 第二层写疯跑。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 疯劲。用重复的语言,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用富有讽刺性的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头发都跌散 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二)研读分析 1.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3 答案示例: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 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 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 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2.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答案示例: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 54 岁才考进秀 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 可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 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 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 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政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 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课文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四、课堂小结 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 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 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范进的形象以及这个人物所体现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再来探讨一 下课本描写的胡屠户等另一些人物的形象,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二、合作探究 1.突破重难 (1)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课文用什么手法写出这些变 化?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示例:小说运用对比手法,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 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 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2)张乡绅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一个次要人物,范进中举后,张乡绅为什么来拜会, 又送银又送房? 答案示例:他结交新贵,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 势。 (3)范进未中举前,家里断粮有没有乡邻来接济?中举后乡邻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 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进疯了都是众邻居来帮忙。这表现了什 么? 答案示例:没有。表现了众乡邻对权势者或敬畏或滔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体现了封建 社会的世态炎凉。 (4)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作者以讽刺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想一想 在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答案示例:在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 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 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4 2.写法探究 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案示例:讽刺。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讽刺艺术。讽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对比、 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本文主要用了对比、夸张和细节描写直接写实三种。 ①对比:范进中举前后在贫富、哀乐、荣辱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人物关系上是“冷” 和“热”的鲜明对比,以及范进本人从唯唯诺诺到圆滑世故的变化。 ②夸张:范进喜极而疯,胡屠户一巴掌居然能治疯。 ③细节描写直接写实:白描式的细节描写,如“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 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前后对比的细节描写, 如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 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夸张性的细节描写,如 屠户打了一巴掌后,手掌弯不过来;对范进的细节描写,卖鸡时和发疯时的表现,让我们认 识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 三、拓展延伸 《儒林外史》中还有哪些儒生和范进同类?这类儒生的存在反映了什么? 答案示例:如周进,薛家集的老塾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常受他人的轻蔑、侮辱。 在他别无出路不得不与商人为伍之时,一见到贡院号板,便满腹委屈,当着众商人的面,撞 头痛哭,遍地打滚,“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听到几个商人要凑钱为他捐个监生,他就 爬在地上磕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牛变马也要报效!”他与范进均是大 半生穷途潦倒,受尽冷遇和歧视,最终爬了上去。而且一个喜疯,一个哭死,有异曲同工之 妙。 这类人的大批存在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作 者对之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 狠打他一个嘴巴,表现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家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 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这样的人物形象的价值在于反映了如下的生活: ①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贫困潦倒,使及第者飞黄腾达。 ②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 ③ 封建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腐败,读书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 荣华富贵,这便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 四、课堂小结 小说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进行了对比刻画,形象生动地刻画 了他和他周围的人,尤其是对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和范进“中举后”的 不同表现的刻画,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世态和人心,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 害。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