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0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0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0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解析版)‎ 一、单迭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看到了以下几幅图象,这几幅图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3.神经细胞和根尖成熟区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⑦突起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②③⑦ D.①⑥‎ ‎4.警察在刑事案件现场提取到了血迹(残留的血液),可用于鉴定的DNA最可能源于血液成分中的(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5.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白血病等某些血液病患者治愈的唯一希望,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衰老 D.细胞分化 ‎6.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 B.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 C.能够独立生活 ‎ D.不能进行呼吸、生殖等复杂的生命活动 ‎7.沙漠中的仙人掌,块茎可贮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它说明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与环境无关 ‎8.被称为“地球之肾”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 C.湿地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9.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B.它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 C.番茄的果实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 D.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10.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的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  )‎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11.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 ‎ B.图二在实验前需要暗处理,其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 C.图三实验装置中,种子1和种子3形成对比,实验变量是空气 ‎ D.如果对图四中A、B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后滴碘液,结果都变蓝,则有可能是暗处理时间不够 ‎1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降低呼吸作用的是(  )‎ A.冰箱贮存蔬菜保鲜 ‎ B.粮食晒干后储存 ‎ C.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 D.温室栽培植物时夜间要适当降温 ‎13.下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会导致温室效应 B.能维持碳﹣氧平衡 ‎ C.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能促生物圈中水循环 ‎14.下列疾病与其对应的原因搭配合理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 ‎ B.佝偻病﹣﹣缺钙 ‎ 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症﹣﹣缺锌 ‎ D.消化不良﹣﹣缺乏维生素C ‎15.对如表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碘液的现象 ‎①‎ 淀粉糊、清水 ‎37℃‎ ‎10min 变蓝 ‎②‎ 淀粉糊、唾液 ‎37℃‎ ‎10min 不变蓝 ‎③‎ 淀粉糊、唾液 ‎5℃‎ ‎10min 变蓝 ‎④‎ 淀粉糊、唾液 ‎60℃‎ ‎10min 变蓝 A.表中试管只能组成l组对照实验,自变量为清水 ‎ B.表中试管可组成2组对照实验,探究的自变量为唾液、温度 ‎ C.②号试管不变蓝是由于淀粉没有被消化 ‎ D.①③④号试管变蓝是由于淀粉被消化 ‎16.某家长为临近学业考试的孩子设计了一份晚餐食谱: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为了均衡膳食,请补充一种食物使其营养更合理(  )‎ A.炒青菜 B.鱼汤面 C.五香牛肉 D.煎鸡蛋 ‎17.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  )‎ A.外界空气进入肺部: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 ‎ B.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肾脏→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 ‎ C.食物经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 D.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开花→植株生长→受精→传粉→结果 ‎18.血细胞中被喻为“勤劳的搬运工”,“忙碌的修补匠”,“英勇的战士”的依次是(  )‎ A.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 ‎ C.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 D.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 ‎19.下表为某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化验单的数据,你的初步判断是此人(  )‎ 检验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红细胞 ‎4.39‎ ‎3.50~5.50‎ ‎1012/L 白细胞 ‎12.8‎ ‎4.0~10.0‎ ‎109/L 血小板 ‎140‎ ‎100.00~300.00‎ ‎109/L 血红蛋白 ‎130 ‎ ‎120.00~160.00‎ g/L A.贫血 B.高血压 C.白血病 D.有急性炎症 ‎20.当血液流经下列哪种血管的时侯,才能够与其它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 A.静脉 B.动脉 C.小动脉 D.毛细血管 ‎21.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O 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 C.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 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22.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 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 C.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23.李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缩手,对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 ‎ B.3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 ‎ C.若4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 ‎ D.该反射弧完成的是条件反射 ‎24.中学生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球结构会发生变化而导致近视眼。发生变化的结构是(  )‎ A.虹膜 B.瞳孔 C.晶状体 D.巩膜 ‎25.下列与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无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雌性激素 D.胰岛素 ‎26.“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7.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一年多来,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造成的后果是(  )‎ A.不能产生卵细胞 B.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 ‎ C.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D.不能产生雌性激素 ‎28.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关于处于青春期少年做法与想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作息有规律,不抽烟喝酒 ‎ B.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 ‎ C.自行处理心理矛盾,绝不打扰他人 ‎ D.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 ‎29.夏天,让人讨厌的苍蝇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苍蝇的发育过程称为(  )‎ A.不完全变态发育 B.完全变态发育 ‎ C.变态发育 D.不变态发育 ‎30.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 B.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许多个DNA分子 ‎ C.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 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说明变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下列变异现象中,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 A.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患白化病的儿子 ‎ B.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 ‎ C.爱美女士手术后形成的高鼻梁 ‎ D.杂交水稻产生的高产性状 ‎32.葫芦藓、肾蕨、水杉、水稻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没有种子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 C.都有根、茎、叶 D.种子均无果皮包被 ‎33.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鱼类 D.哺乳动物 ‎34.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小鸟喂鱼 B.母鸡抱窝 C.候鸟迁徒 D.蚯蚓走迷宫 ‎35.艾滋病是一种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该病自1981年在美国被首次发现后。在全球迅速蔓延。2019年全球约有77万人死于该病。从发现至今已有2200万人因感染该病离开了这个世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HIV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B.HIV虽结构简单,但具有细胞结构 ‎ C.HIV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6.植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  )‎ A.门、纲、目、科、属、种 B.种、属、科、门、纲、目 ‎ C.种、属、科、目、纲、门 D.种、科、属、目、纲、门 ‎37.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 A.曲霉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酵母菌 ‎38.下列实例用到克隆技术的是(  )‎ A.“多莉”羊 B.太空南瓜 C.高产奶牛 D.试管婴儿 ‎39.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组成的多道防线。如:①皮肤及其分泌物;②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和黏液;③血液中的溶菌酶;④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第一道防线 B.①③属于第一道防线 ‎ C.②③属于第二道防线 D.③④属于第三道防线 ‎40.生活中遇到危险或意外伤害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有人溺水造成呼吸停止时,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 B.将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抢救 ‎ C.被毒蛇咬伤小腿,应立即扎紧伤口近心端,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 ‎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远心端止血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5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   。‎ ‎(2)蜘蛛和青蛙的种间关系为   。‎ ‎(3)图中最短的食物链是   。‎ ‎(4)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等分解成水和无机盐返回无机环境供植物再利用,这对生态系统的   具有重要意义。‎ ‎(5)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鼠等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   能力实现的。‎ ‎42.(6分)如图甲洋葱是常见的蔬菜,也是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部分埋藏于地下。图乙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丙为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实例:图丙[①]细胞壁)‎ ‎(1)切洋葱时会引起流泪,原因是洋葱细胞中含对眼睛有刺激性的有机类物质。这类物质主要来自图丙中 的结构[④]   。‎ ‎(2)洋葱鳞茎所储存的有机物是管状叶通过   作用制造,由图乙A中的   运输。‎ ‎(3)洋葱根系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经过管状叶即图乙中的[B]   散失到空气中,该生理过程称为   作用。‎ ‎(4)洋葱细胞进行各项生理活动需要的能量,是通过   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 ‎43.(6分)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图一是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a~f表示生理活动过程,序号①~⑤表示物质;图二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链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图一中的[a]过程彻底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若图中[①]表示蛋白质消化后的终产物,则[①]为   ,其通过b过程进入血液。‎ ‎(2)完成图一中的c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 ‎(3)肺泡内的[②]经过图一中d过程进入血液,与   结合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血液经组织细胞后[②]的含量减少,血液变为   血。‎ ‎(4)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废物随血液循环流经肾脏,通过图一中的e过程形成[④]   ,再经f过程形成[⑤]排出体外。排尿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正常的成年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   。‎ ‎(5)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图二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44.(5分)生物是绘画和雕刻艺术中的常客。助人净化心灵,引人积极向上。齐白石的《虾》寓意淡泊明志。《蛙声十里出山泉》让人无限遐想;宋守友的《九鱼图》象征着吉祥如意;毕加索的《和平鸽》代表着和平温馨;深圳的《拓荒牛》展示着坚忍不拔。请分析回答:‎ ‎(1)生物多样性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虾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多次蜕皮现象,原因是   。‎ ‎(3)牛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为后代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稳定的环境。降低了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 ‎(4)蛙鸣叫、鱼觅食,鸽育雏、牛反刍等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   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5)某同学将上述动物中的虾、鱼和蛙分为一类。将鸽和牛分为另一类。请判断他这样分类的依据:   。‎ ‎45.(5分)甲图是染色体与基因传递示意图。乙图是某家族耳垂遗传图谱,请回答问题:‎ ‎(1)请在甲图中将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和基因组成补充完整。‎ ‎(2)从乙图可以看出,有耳垂是   性状。 外公、外婆有耳垂,妈妈却无耳垂,这种生物现象是   。‎ ‎(3)如果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小强和爸爸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 ‎(4)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小强父母再生一个有耳垂孩子的概率是   。‎ ‎46.(7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新冠肺炎袭击全球。截止北京时间5月27日15时09分,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约56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约35万例。新冠肺炎传染病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疫情期间。许多国家和地方按下了暂停健:停工、停产、停学。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HIV等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2)新型冠状病毒是引发新冠肺炎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老人和体弱的人群抵杭力相对较弱,是该传染病的   。‎ ‎(3)我国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建议人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上述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三环节中的   ;国家将感染人员集中到“火神山”“雷神山”等特定的医院治疗。要求到过疫区的人返家后,居家隔离观察14天等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环节中的   ‎ ‎; 此外,我国科学家还在加紧研制疫苗。将来对广大人群接种疫苗,可以让人们获得对该传染病的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4)在此次战疫情中,我国科学家和医护人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牺牲了60多名医护人员,我国提前控制住了疫情:“武汉重启”“湖北重启”“中国重启”…….而美英国等国家疫情仍在蔓延恶化。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 ‎47.(6分)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 ‎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迭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解答】解:葵花向日倾,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可见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 ‎【分析】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据图分析作答。‎ ‎【解答】解: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①移动装片,使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图中循序为:③→④→②→①。‎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 ‎3.‎ ‎【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 ‎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和细胞核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解答】解:神经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根尖成熟区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根尖成熟区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神经细胞没有。所以神经细胞和根尖成熟区细胞都有的细胞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 ‎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遗传物质的载体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解答】解:A、红细胞无细胞核,没有遗传物质,A错误;‎ B、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有遗传物质,可以鉴定DNA,B正确;‎ C、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没有遗传物质,C错误;‎ D、血浆没有细胞结构,没有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点评】鉴定依据是细胞核中的DNA,而血液中只有白细胞内含有细胞核。‎ ‎5. ‎ ‎【分析】(1)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的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也可以分化成各种其他细胞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4)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解答】解: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造血干细胞是指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它们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所以人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血细胞的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细胞分化。‎ 故选:D。‎ ‎【点评】造血干细胞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造血干细胞采用不对称的分裂方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其中一个细胞仍然保持干细胞的一切生物特性,从而保持身体内干细胞数量相对稳定,这就是干细胞自我更新。而另一个则进一步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前体细胞和成熟血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执行各自任务,直至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停地进行着的。‎ ‎6. ‎ ‎【分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作答。‎ ‎【解答】解:A、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A正确;‎ B、生物体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B正确;‎ C、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个体能独立生活,C正确;‎ D、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D。‎ ‎【点评】单细胞生物的知识在中考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掌握和灵活答题。‎ ‎7. ‎ ‎【分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贮藏水分,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是仙人掌对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8. ‎ ‎【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解答】解:“地球之肾”主要是指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9. ‎ ‎【分析】①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②动物与人体结构层次在某些方面与植物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的。但是动物体与人体还需要由器官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和人体的。‎ ‎【解答】解: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番茄和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 B、它们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B正确;‎ C、番茄的果实和牛的心脏,都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C正确;‎ D、番茄是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牛是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番茄没有系统这一结构,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 ‎10. ‎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解答】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的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发芽的情况是“同时发芽”。‎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11. ‎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解:A、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A正确 B、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B正确 C、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该装置中1和3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由两个变量:空气和水分,C错误 D、图四中A、B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后滴碘液,结果都变蓝,则有可能是暗处理时间不够,叶片中仍有淀粉,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 ‎12. ‎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A、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因此冰箱贮存蔬菜保鲜熟记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刚收获的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种子应尽快晒干;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因此晒干后储存,是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 C、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水涝,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及时排涝,可以促进根的呼吸,防止烂根;‎ D、温室栽培植物时夜间适当降温,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3. ‎ ‎【分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解答】解:A、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不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A错误;‎ B、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C正确;‎ D、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D正确。‎ 故选:A。‎ ‎【点评】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直是重要的考点,要理解掌握。‎ ‎14.‎ ‎【分析】人体对维生素和激素的需要量很小,但作用缺很大,人体一旦缺乏,甚至引发疾病。‎ ‎【解答】解:A、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形成的,胡萝卜、玉米等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动物的肝脏含大量的维生素A,多吃可预防夜盲症,A错误;‎ B、佝偻病是由于缺钙或缺维生素D引起的,B正确;‎ C、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缺少含碘的无机盐,C错误。‎ D、缺乏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D错误。‎ 故选:B。‎ ‎【点评】只要明确了维生素及激素的作用,掌握了其缺乏症,就能正确答题。‎ ‎15. ‎ ‎【分析】在人体内,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消化,②号试管不变蓝是由于淀粉已经被消化,没有淀粉因此不变蓝。探究实验中我们必须考虑控制单一变量,①、②试管对照可得出唾液能消化淀粉,试管②和③、试管②和④两组进行对照,可得出唾液在37℃才消化淀粉。‎ ‎【解答】解:A、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其它条件相同,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表中试管可组成2组对照实验,探究的自变量为唾液、温度,B正确。‎ C、②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证明②号试管内淀粉被分解,C错误。‎ D、①、③和④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证明淀粉没有被分解,D错误。‎ 故选:B。‎ ‎【点评】关键是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6. ‎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该家长设计的这份晚餐食谱中,米饭、炒猪肝、清蒸鲫鱼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较多,而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含量偏少,因此添加炒青菜会使该食谱的营养更合理。‎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以及合理膳食。‎ ‎17. ‎ ‎【分析】(1)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 ‎(2)肾脏是形成尿液主要场所,尿液在人体中积累多了,对人体有害,要及时排出体外,结合泌尿系统的组成分析解答。‎ ‎(3)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顺序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解答】解:A、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即: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毛细血管,A错误;‎ B、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形成和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B错误;‎ C、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正确;‎ D、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发育成一株幼苗,通过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植株不断长大,直到开花,一朵花开放之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即: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D错误。‎ 故选:C。‎ ‎【点评】用流程图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时,要注意各项生理活动进行的先后顺序。‎ ‎18. ‎ ‎【分析】‎ 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血浆的功能主要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由消化道吸收的养料,依靠血液中的血浆来运输才能到达全身各组织。同时组织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也依赖血浆运输到肺、肾等处排泄,从而保证身体正常代谢的进行。红细胞的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因此血液的运输功能是由血浆和红细胞完成的。‎ ‎【解答】解:红细胞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来运输,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所以红细胞是“搬运工”;白细胞能够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所以白细胞是“战士”;血小板有凝血和止血的作用,所以血小板是“修补匠”。‎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血浆和红细胞、血小板的功能。‎ ‎19.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通过血常规化验单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解答】解:分析题中的化验单可知,‎ A、人体内红细胞少或者是血红蛋白含量低,都使人患贫血,红细胞的值在正常范围,A错误;‎ B、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如果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B错误;‎ C、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C错误;‎ D、白细胞的正常范围:(4~10.0)×109个/L,而测定值是12.8×109个/L,白细胞的数目明显偏多,高于正常值,由于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功能,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故身体的某个部位有急性炎症。D正确。‎ 故选:D。‎ ‎【点评】‎ 关键是会阅读血常规化验单,明确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正常值.‎ ‎20. ‎ ‎【分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多分布在身体较深处;静脉:将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很慢.静脉中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静脉多分布在身体浅处;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解: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尤其是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 ‎21. ‎ ‎【分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 ‎【解答】解:A、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A错误;‎ B、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正确;‎ C、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正确;‎ D、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D正确。‎ 故选:A。‎ ‎【点评】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理解和掌握,尤其是输血的原则,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也不一定发生凝集反应。‎ ‎22. ‎ ‎【分析】此题考查尿的形成。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解答】解:血液经过肾脏的时候,由于肾脏是由肾单位组成的。肾单位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在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由于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消耗了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动脉血变成含氧少静脉血。故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无机盐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 故选:D。‎ ‎【点评】血液在肾单位的流动的: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肾静脉。血液流经肾时血液成分的变化:从肾流出的血液,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尿素减少;含尿素最少的是肾静脉。‎ ‎23. ‎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解答】解:A、图中1是感受器、5是效应器,A错误;‎ B、3是神经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C、如果4传出神经处受到损伤断裂,反射弧不完整,刺激1处无反射,但是3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由(二)白质上行传到大脑形成感觉,因此有感觉。C正确;‎ D、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所以该反射弧完成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C。‎ ‎【点评】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24. ‎ ‎【分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解答】解: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可见只有C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近视的原因。‎ ‎25. ‎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的激素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明确的是各种激素的作用。‎ ‎【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导致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故不符合题意。‎ B、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会过分生长,到了成年,有的身高可达2.6m以上,这叫巨人症;如果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短骨的生长,造成手掌大、手指粗、鼻高、下颌前突等症状,这叫肢端肥大症。故不符合题意。‎ C、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分为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其作用是促使男女产生第一或是第二性征。故不符合题意。‎ D、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得糖尿病,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不同的激素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同的,可通过列表的形式对比掌握。‎ ‎26. ‎ ‎【分析】此题是关于扦插知识的选择题,据此作答。‎ ‎【解答】‎ 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关键是了解扦插的知识,掌握常见的适合用扦插技术繁殖的植物的例子,分析诗句结合题意,即可解答本题。‎ ‎27. ‎ ‎【分析】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 ‎【解答】解: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相遇结合为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结扎了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结合,完不成受精,就达到了避孕的目的。‎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受精的过程。‎ ‎28. ‎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作息有规律、保证均衡营养、一日三餐按时就餐、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解答】解:A、作息有规律,不抽烟喝酒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B、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C、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闷在心理,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符合题意;‎ D、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青春期青少年正确的生活方式.‎ ‎29. ‎ ‎【分析】‎ 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解:苍蝇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的发育特点。‎ ‎30. ‎ ‎【分析】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 ‎【解答】解:A、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正确。‎ B、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B错误。‎ CD、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C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包含关系。‎ ‎31. ‎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解答】解:ABD、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患白化病的儿子、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杂交水稻产生的高产性状,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爱美女士手术后形成的高鼻梁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 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爱美女士手术后形成的高鼻梁。‎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 ‎32. ‎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解答】解: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水杉是裸子植物,水稻是被子植物 A.在四种植物中,水杉、水稻都能产生种子,错误;‎ B.四种植物,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C.葫芦藓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错误;‎ D.水稻是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的包被,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植物的分类及植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 ‎ ‎【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解答】解: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而爬行动物现在应该有接近8000种,世界现存鸟类9000多种,哺乳动物有5000多种。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昆虫。‎ ‎34. ‎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BC、小鸟喂鱼、母鸡抱窝、候鸟迁徒,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D、蚯蚓走迷宫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 ‎ 因此属于学习行为的是蚯蚓走迷宫。‎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35. ‎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病毒的分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思考作答。‎ ‎【解答】解:AB、艾滋病是一种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HIV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B错误;‎ C、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C正确;‎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36. ‎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学生容易漏掉的是界,只答门、纲、目、科、属、种.‎ ‎37. ‎ ‎【分析】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如制酒要用到酒曲,蒸馒头用酵母菌,据此作答.‎ ‎【解答】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38. ‎ ‎【分析】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克隆中遗传物质来自细胞核。特别熟记掌握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 ‎【解答】解:A、1997年2月22日,英国生物遗传学家维尔穆特成功地克隆出了一只羊。克隆羊“多莉”的诞生震惊了世界。克隆是英语Clone的音译,指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不属于遗传育种,故A符合题意。‎ B、太空南瓜用曾经遨游过太空的南瓜种子培育而成的。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南瓜种子经太空中的辐射照射后,大多数都发生了遗传性基因突变,返回地面后,进行培育,选取其中有着优良品质的种类进行推广种植。属于遗传育种,故B不符合题意。‎ C、高产奶牛是纯种荷兰牛与本地母牛的高代杂种,经长期选育而成的,也中国惟一的乳用牛品种。属于遗传育种,故C不符合题意。‎ D、试管婴儿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对于克隆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较广泛的,应重点掌握。‎ ‎39 ‎ ‎【分析】(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 ‎ 组成 ‎ 功能 ‎ 类型 ‎ 第一道 ‎ 皮肤和粘膜 ‎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 非特异 ‎ 性免疫 ‎ 第二道 ‎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酶菌)和吞噬细胞 ‎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 第三道 ‎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 特异性 ‎ 免疫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解:由分析知:①皮肤及其分泌物、②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和黏液属于第一道防线;③血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④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等。‎ ‎40. ‎ ‎【分析】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解答】解:A、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A正确;‎ B、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B正确;‎ C、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近心端),C正确;‎ D、某人因车祸导致动脉大出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应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法止血,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中所示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有非生物部分。‎ ‎(2)食物网中,蜘蛛和青蛙都以食草昆虫为食,同时青蛙还捕食蜘蛛,所以蜘蛛和青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3)图中最短的食物链,也就是含营养级最少的食物链:草→鼠→猫头鹰。‎ ‎(4)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的遗体等分解成水和无机盐返回无机环境供植物再利用,这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鼠等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实现的。‎ 故答案为:(1)非生物部分 ‎(2)捕食和竞争 ‎(3)草→鼠→猫头鹰 ‎(4)物质循环 ‎(5)自动调节 ‎【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42. ‎ ‎【分析】图乙中A是叶脉,B是气孔、丙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液泡,解答即可。‎ ‎【解答】解:(1)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切洋葱时会引起流泪,原因是洋葱细胞中含对眼睛有刺激性的有机类物质。这类物质主要来自图丙中 的结构[④]液泡;‎ ‎(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洋葱鳞茎所储存的有机物是管状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由图乙A叶脉中的筛管运输;‎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洋葱根系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经过管状叶即图乙中的[B]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该生理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4)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洋葱细胞进行各项生理活动需要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 故答案为:(1)液泡;‎ ‎(2)光合;筛管;‎ ‎(3)气孔;蒸腾;‎ ‎(4)呼吸。‎ ‎【点评】掌握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43. ‎ ‎【分析】(1)图一中a表示消化、b表示吸收、c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e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f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人体的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1)蛋白质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为氨基酸。‎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3)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然后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靠红细胞运输。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组织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比组织细胞的多,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细胞低,氧由血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有组织细胞扩散进入血液,这样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通过物质交换,血液将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排尿反射是简单反射,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成年人产生尿意时能够有意识地排尿,脊髓将刺激传导到大脑皮层说明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则说明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也受大脑的控制。‎ ‎(5)如图乙所示: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加入血液,此时血糖含量出现上升。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加入血液,这时,胰岛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其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增加,调节血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故答案为:(1)氨基酸;‎ ‎(2)呼吸运动;‎ ‎(3)血红蛋白;静脉;‎ ‎(4)原尿;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受大脑控制。‎ ‎(5)胰岛素分泌增加 ‎【点评】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44. ‎ ‎【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包括的知识点很多。‎ ‎【解答】解:(1)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虾是节肢动物,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生长,因此有蜕皮的现象。‎ ‎(3)牛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4)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生来具有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5)动物中的虾、鱼和蛙分为一类,将鸽和牛分为另一类,分类的依据可以是体温是否恒定;受精方式是否为体内受精;心脏是否为四腔……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故答案为:(1)基因多样性 ‎(2)体表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生长 ‎(3)胎生哺乳 ‎(4)遗传因素 ‎(5)体温是否恒定;受精方式是否为体内受精;心脏是否为四腔 ‎【点评】全面的理解生物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5. ‎ ‎【分析】(1)图示甲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3)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4)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解答】解:(1)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产生的精子基因只有一种:A.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产生的卵细胞基因也只有一种:a.受精卵中的基因组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故为:Aa.把图一中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基因补画完整如图:‎ ‎(2)图乙中外公、外婆都有耳垂,妈妈无耳垂,表明无耳垂是隐性性状,有耳垂是显性性状。因此有耳垂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外公外婆有耳垂而妈妈无耳垂”,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3)“若用A、a表示控制这对性状(耳垂的有无)的显、隐性基因”,则小强(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爸爸遗传给小强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爸爸(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 ‎(4)从 遗传图解看出,“若小强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有耳垂的几率是50%。‎ 故答案为:(1)‎ ‎(2)显性;变异;‎ ‎(3)aa、Aa;‎ ‎(4)50%。‎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6. ‎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2)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 ‎【解答】解:(1)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新冠病毒是引发新冠的病原体,老人和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弱,属于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新冠疫情期间,勤洗手,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国家将感染人员集中到“火神山”“雷神山”等特定的医院治疗。要求到过疫区的人返家后,居家隔离观察14天等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接种疫苗,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4)在新冠病毒袭来时,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服从党的指挥,医护人员积极奋斗的在抗疫一线,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由此我国取得抗疫的胜利,而美国没有中国的抗疫理念和力度,导致病情不断恶化。由此我们要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恩伟大的医护人员!‎ 故答案为:(1)遗传物质 ‎(2)病原体;易感人群 ‎(3)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特异性 ‎(4)我们要感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恩伟大的医护人员!‎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47. ‎ ‎【分析】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有相同。‎ ‎【解答】解:(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2)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因此她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故答案为:‎ ‎(1)同一种 ‎(2)乙;甲 ‎(3)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不能,因为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