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梳理课时训练05机械运动试题
课时训练(五) 机械运动 (限时:25分钟) |对点训练| 【考点1】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参照物;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的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A) 1.[2019·聊城]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 s和13.13 s,则 的短跑速度较大,在奔跑过程中,小明观察到观众在向后运动,这是选 为参照物。 2.[2019·内江]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句描述的运动物体和后一句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青山 竹排 B.竹排 青山 C.竹排 竹排 D.青山 青山 3.[2019·宜昌]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嫦娥四号” B.月球表面 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 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 4.[2019·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K5-1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K5-1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9 【考点2】 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及其表达式v=st,知道其单位有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能正确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计算(包括平均速度的意义和相关的计算等)。(B) 1.[2019·连云港]图K5-2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 cm,平均速度为 m/s。 图K5-2 2.[2019·滨州]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如图K5-3所示,大桥全长55 km,设计速度为100 km/h,若汽车以设计速度通过大桥,则所需要的时间为 h。 图K5-3 3.[2019·株洲]图K5-4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 图K5-4 A.不应超过10 min B.不应超过6 min C.不应短于10 min D.不应短于6 min 4.[2019·济宁]如图K5-5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 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前3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m;在这40 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 图K5-5 5.[2019·宿迁]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沿相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K5-6所示。他们跑步时,速度较快的是 同学,相遇时距离出发点 m。 9 图K5-6 【考点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知道其他常用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米(m),知道其他常用单位,能正确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A)会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读取测量值)。[B(会)] 1.[2019·广东]图K5-7中停表的读数是 s。 图K5-7 2.[2019·江西]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如图K5-8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 刻度尺,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 图K5-8 |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2019·衡阳]如图K5-9所示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0 Hz,网球的直径约为6 cm。现将一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图K5-9 2.[2019·云南]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如图K5-10所示是小华同学描绘的两个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前4 s内运动的路程是 ;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 9 图K5-10 3.[2019·泰州]图K5-11为小明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跑步的数据截图,分析该图可知:他本次跑步时间为 min,通过的路程为 k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 m。 图K5-11 二、选择题 4.[2019·益阳]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5.[2019·益阳]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K5-12所示,则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图K5-12 A.在第一个10 s内以10 m/s做匀速运动 B.在第二个10 s内速度大小不变 C.在第三个10 s内前进了300 m D.在前30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6.[2019·眉山]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K5- 9 13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K5-13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 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 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 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 m/s 三、实验探究题 7.[2019·宜昌]小明同学用图K5-14甲的装置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斜面顶部A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斜面底部C处的时间t1=2.6 s;再次将小车从A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斜面中点B处的时间t2=1.8 s。 图K5-14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选填“A”或“B”)处由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乙所示。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做 (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m/s。 8.[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K5-15所示,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 9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图K5-15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CD段的路程为 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 (选填“>”“<”或“=”)vBC。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AB=0.3 m tAB=0.5 s vAB=0.6 m/s sBC=0.9 m tBC=0.5 s vBC= sCD= tCD=0.5 s vCD=3 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出了v-t图像,如图K5-16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 s到达E点(图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 m/s。 图K5-16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选填“>”“<”或“=”)v2。 9 【参考答案】 对点训练 考点1 1.小聪 小明(或自己) 2.C [解析]“小小竹排江中游”中的“游”是指竹排的运动;“巍巍青山两岸走”中的“走”是青山的运动,是以竹排为参照物的,故选C。 3.B [解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不能选择自身为参照物,故A错误。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的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B正确。“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和“嫦娥四号”是相对静止的,故C错误。“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和“嫦娥四号”是相对静止的,故D错误。 4.C [解析]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与月球表面之间没有相对位置的改变,是静止的,故A错误。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与月球表面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是运动的,故B错误。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与轨道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是运动的,故C正确。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与“嫦娥四号”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是运动的,故D错误。 考点2 1.7.50 0.15 [解析]由图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则物体在AB段运动的路程为s=7.50 cm;再结合题意可得,物体在AB段运动的时间t=0.1 s×5=0.5 s,则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st=7.50cm0.5s=15 cm/s=0.15 m/s。 2.0.55 3.C [解析]由警示牌知,最大车速v=120 km/h,s=20 km,由v=st得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最短时间t=sv=20 km120 km/h=16 h=10 min。 4.30 5 [解析]在s-t图像中,物体在0~10 s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可知前10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0 m,其速度v=st=100m10s=10 m/s,由v=st可得,前3 s内通过的路程s'=vt'=10 m/s×3 s=30 m。由图像可知物体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为s″=200 m,40 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v″=s″t″=200m40s=5 m/s。 5.乙 200 [解析]由图像可知,乙比甲晚60 s开始跑步,但甲和乙跑步时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v甲=s甲t甲=200 m120 s=53 m/s,乙的速度v乙=s乙t乙=200 m60 s=103 m/s,则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即乙运动得快;甲和乙相遇时距离出发点为200 9 m。 考点3 1.335 2.乙 2.80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所以选择乙。为提高测量精确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为2.80 cm。 综合训练 1.0.04 20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可得,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t=4100 s=0.04 s,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照片中一个网球占据刻度尺3个小格,即照片中网球的直径为0.30 cm,照片中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通过的路程为4.00 cm,已知网球的实际直径约为6 cm,设网球实际通过的路程为s,由比例关系可得,s4.00cm=6cm0.30cm,解得s=80.00 cm=0.8 m,则网球在 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st=0.8m0.04s=20 m/s。 2.0 10 m/s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静止,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物体前4 s内运动的路程是0;0~2 s时间内,乙物体运动的路程s=20 m,则乙运动的速度是v=st=20m2s=10 m/s。 3.15 2.025 0.9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小明总步数为2250步,步频为150步/min,平均速度为8.10 km/h;则他本次跑步时间为t=2250步150步/min=15 min=0.25 h,通过的路程为s=vt=8.1 km/h×0.25 h=2.025 km=2025 m,则他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为L=2025m2250=0.9 m。 4.D [解析]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故A可能发生;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车缓慢向东运动,故B可能发生;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故C可能发生;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应该向西运动,故D不可能发生。故选D。 5.A [解析]由图像可知,在第一个10 s内小汽车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1=s1t1=100m10s=10 m/s,故A正确;在第二个10 s内小汽车的s-t图像是一条曲线,表示小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在第三个10 s内小汽车的s-t图像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路程不变,说明汽车静止,故C错误;在前30 s内小汽车的平均速度为v=st=300m30s=10 m/s,故D错误。 9 6.D [解析]由题可知,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经过0.25 s与汽车相遇,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经过0.2 s与汽车相遇。所以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距离s1=vt1=340 m/s×0.25 s=85 m,故A错误。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与汽车相遇时,汽车距测速仪距离s2=vt2=340 m/s×0.2 s=68 m,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车=s1-s2=85 m-68 m=17 m,故B错误。测速仪每隔0.9 s发一次超声波,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经0.25 s与汽车相遇,说明汽车与第一次的超声波相遇时,再过0.65 s,测速仪发出第二次超声波。第二次超声波发出后,经0.2 s与汽车相遇。所以从汽车与第一次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所用的时间为t车=0.65 s+0.2 s=0.85 s,则此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v车=s车t车=17 m0.85 s=20 m/s,故C错误,D正确。 7.(1)小于 (2)A (3)加速 0.8 8.(1)加速 不平衡 (2)1.8 1.5 < (3)4.8 (4)> 9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