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初三语文上册课时同步练:诗词三首
2020-2021 学年初三语文上册课时同步练:诗词三首 积累与综合运用 『背诵积累』 1.直接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 路难》)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 路难》)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 路难》)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 歌头》)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2.理解默写。 (1)《行路难》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 心和勇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沧海。 (2)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姜子牙和伊尹的 典故,表明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句子是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行路难》诗中强烈的对比衬托诗人内心悲苦 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 行雪满山”两句诗正面写“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 路的艰难险阻、失意与无奈。 (5)《行路难》诗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 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 迁而怅惘的心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人。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 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 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 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 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以理遣情, 希望重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 中得到补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水调歌头》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 来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诗人怅恨久 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的句子是: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归类默写。 (1)写出连续两句能表达乐观豁达地人生态度的 诗词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 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写出连续两句和明月有关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 何处教吹箫。 『综合性学习』 4.(1)《中国诗词大会》播出 以后,网友对其徽标赞声一片。 请你说说徽标设计的妙处。 示例:图标的上半部分为极具中国元素的弯月和彩 云,下半部分为极具书法特点的“中国诗词大会” 六个字。其中,“中”字作了变形处理,让我们似 乎看见飘逸的诗仙李白在对月饮酒或伟大的词人 苏轼在望月思亲,给人一种浓郁的诗意感。 (2)《经典咏流传》的播出,让孤独了三百年的 《苔》感动了无数人,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的理解。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 开。 ——[清]袁枚《苔》 示例:生于阴暗潮湿地带的苔藓,是如此卑微弱小。 然而,它却不埋怨、不自卑,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 强,争得和牡丹花一样开放的权利。我们也要如这 花儿一样,在逆境中有勇气实现自己的价值,充满 自信,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 给这个世界。 赏析理解 (一)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有何作用? 运用典故抒情言志。表达自己有朝一日像吕尚、伊尹一样,虽然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但终有大有作为, 为统治者信任并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愿望。 6.简要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 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7.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9. 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乐观豁达;进取向上;坚韧不拔(意志坚定) 10.本诗中颔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用典。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三)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1. 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 B.上片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情感波澜起伏,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 间的矛盾心理。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 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句蕴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不 必为暂时的不完美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12. 谢庄的《月赋》中有“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但在意境上不尽相 同,请简要分析。 前者是“无我之境”客观描绘相隔千里的人共享月光的美好情景;后者是“有我之境”,主观表达希望年年 平安,共享月光的美好愿望。 1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有方法,更简单! 诗词中典故的作用 诗词中用典,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使 语言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具体作用如下: ①品评历史,借古论今②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③引发联想,创新意境④简洁精练,内涵丰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