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作文题选编及写作指导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④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⑤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⑥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答案】 尊重人才不仅仅是一句话 我们不妨先讲一个关于人才的故事:1929 年,年仅 26 岁的冯•诺依曼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封客座教授聘书,并承诺如果他愿意留在美国定居,将增加薪金并一年以后聘为正式教授这意味着更加优厚的研究条件和待遇。此时的他,不过是汉堡大学的一个兼职讲师,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水平不够。恰恰相反, 此时的他在学术界已经声名鹊起。但当时德国大学的学术体系更在乎资历和行政官员的评价,毫无疑问,博士毕业仅仅三年的诺依曼很难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于是诺依曼欣然接受邀请,远赴美国,并与爱因斯坦一同成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的首批教授。在其后来的学术生涯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二进制”和“程序内存”思想,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诺依曼的故事,是美国人才战略的一个经典案例。 而与他几乎同时,有一大批欧洲科学家因国籍、种族、 血统、出生地、资历等原因,离开欧洲奔赴美国,这其中不乏爱因斯坦、“中子物理学之父”费米、“火箭之父”冯•卡门、“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等顶级科学家,这对于奠定美国世界头号强国地位,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诺依曼等一大批科学家的经历,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不拘一格,尊重人才,是美国得以吸引这些人才的重要原因。而尊重人才,不单单是一句话,而是一个体系, 涵盖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方方面面。正如前最高领导人所言,要切实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服务人才工作,最重要的莫过于做到人尽其才,能够让其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就,这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好方式,即“用事业聚才育才”。而要发挥才能,取得成就,就必须拥有一个充分发挥才干的空间和平台,即“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如果德国的大学能够不囿于传统的学术资历,给诺依曼一个更大的空间,那么也不会失去这样一个杰出的人才。 除此之外,对于人才还应给予足够的宽容,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营造鼓励创新、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杨振宁曾经这样评价“氢弹之父”泰勒:“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新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误的,但他并不在乎, 而是以非凡的勇气对那半个正确的想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正是凭着每天半个正确想法的创新积累,泰勒博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无疑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之外,还应当在生活上免除人才的后顾之忧,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要关心和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好他们在住房、医疗、 就业、子女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同样是服务于人才工作。上世纪初的美国科技创新实力远远落后于欧洲,然而正是因为其采用了 正确的人才战略,得以一举跃升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 如今我国的发展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唯有不拘一格培育人才,发掘人才,才能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试题分析:参考立意:(1)以①③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态度;(2)以①③或①⑤或③⑤或①③⑤为基础,谈论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3)以②⑤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德育;(4)以②⑥为基础,说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5)以④⑤为基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追求;(6)以六句中任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才等。 点睛:此题参照2017年全国卷Ⅱ的模式,选用与论述“才”相关的六个宋代名言组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近学生实际。题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 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些名言的具体内涵;二是找到所选名言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第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才之道在于教化;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的态度—— 礼待人才;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合更能成大事;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本;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满深刻的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没有围绕“人才”这一话题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酌情扣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需要或值得敬畏,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答案】心怀敬畏 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享受青山绿水,聆听自然心声。 近来,雾霾天气严重困扰国人,人们怨声载道,可谁又想过,造成这一现象的不正是我们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吗?树林花园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蓝天白云被工厂的乌黑浓烟遮掩,甚至生长百年的橡树林因逆领导意志而被无情砍伐。 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去哪儿了?记得一位登山家在登上珠峰时感慨地说:“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它向我展示了它温柔的一面。”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动容,也足以让我们反思该如何敬畏自然。 自然需要敬畏,对历史亦然。 心怀对历史的敬畏,才能不忘历史,警钟长鸣。 在国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倒行逆施,不顾国际谴责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这哪里是对历史的敬畏。同是二战战败国,战后德国历任领导人都心怀对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为过去纳粹暴行真诚忏悔,赢得了世人理解与尊重。相较战后德国的前总理勃兰特,安倍晋三是多么的渺小和丑陋。那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历史,对历史不心存敬畏的人或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在国内,有些国人也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如“抗日神剧”铺天盖地地袭来,让人眼花缭乱,不禁让人发出疑问:“这就是中国抗战史?”抗日神剧的出现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重。今天,我们更应该心存对那段痛苦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我们还要对生命敬畏,如此,生命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印度特蕾莎修女,把一生献给那些受苦难的人们。她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同他们交谈,给他们食物,让他们感受到无尽的爱和关怀。特蕾莎修女死后,印度给她举行了国葬。特蕾莎修女对生命的敬畏感动了无数贫苦人民,人们纷纷跪下,不敢高过她的灵柩。 相反的,不敬畏生命,人生之花就会枯萎。马加爵只因同学的几句玩笑话,挥刀杀人,在断送同学年轻生命时,也葬送了自己的青春韶华。 生命可贵,怎能不怀有敬畏之心? 康德说:“有两样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 人生短暂,心存敬畏,方可大道直行。岁月无痕,心存敬畏,自当青史留名。心存敬畏,让人生走向辉煌!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如果同意作者观点,即在这段话中涉及到的观点“所谓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成,一个人到了无所怕,不会成功的”中任选一个角度来立论,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1)敬畏生命,关爱生命;(2)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资源,避免人为造成的灾害;(3)敬畏对手,尊重对手,才能让我们在竞争中获得提升;(4)敬畏父母、敬畏师长,以此作为一种约束;(5)人要有所畏,常怀敬畏之心;(6)因有知而有畏,不敢跨越雷池;(7)敬畏是成功的法则(尊重、谦虚、谦卑……);(8)有所畏,才会不断追求和探索。在写作时,应注意明确“畏”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畏”,如何从“畏”中获得成功。或者“有所畏,有所不为”,可以联系实际,联系现实,选取相关论据,将道理说清楚,表现出考生的思想厚度,文化底蕴。 如果不同意作者观点,即从作者话中的对立面进行立论——“人生无所畏,要勇往直前”、“一个人要无所畏(怕),才能成功”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1)人生无所畏,要充满自信,敢于尝试,勇于创新;(2)人生无所畏,才能无所顾忌地冲破教条,敢于挑战权威,大胆探索;(3)人生无所畏,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梦想;(4)人生要无所畏惧(如艰险、困难、挑战…),才会获得成功(5)因无知而无畏,常常酿成大祸,损人害己(反面);(6)人生无畏,更能成就功业;(7)人生无所畏,社会才能得以向前发展。 还可以辩证看待作者的观点,持肯定意见谈及在人生中对什么应该“有所敬畏”,对什么应该“无所畏”,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联系生活、现实来谈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等。(1)人应该有所敬而无所畏;(2)对自然规律应该敬畏,对探索遇到的困难应该无所畏惧;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本题“所谓畏就是敬”。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月考) 195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入学考试有这么一道题目:“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会怎么做?”教授本杰明·格雷厄姆参加了这次阅卷,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说,我会留一块作为晚餐。本杰明批注道:你很节俭。有的干脆说,统统吃掉。本杰明笑一笑,批道:你真可爱。忽然,有一个答案吸引了他,上面写道:“假如我有两块面包,我会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本杰明教授在卷末为他批了几行字:世人都知道面包的好,却不知道一朵水仙花的妙。我可爱的孩子,你小小年纪已经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不为物质所累,堪成大器。这位学生的名字就是沃伦·巴菲特,当年刚刚20岁。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人生的价值 人生在世,应当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人常常把物质上的富有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以富为乐,以富为贵,甚至为了发财致富而不择手段。那么,是否一个人在物质上富有,就真正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答案是否定的。 人生的价值,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对于人生价值,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能够满足个人或社会某种需要的东西。它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既包括物质价值,又包括精神价值;既带有个人特征,又带有社会特征。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并不仅仅体现在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或者拥有财富的多少,而更主要地体现在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努力地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由此而来,人生的幸福既在于物质上的富有,更在于精神上的富有。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物质上的富有,并不代表精神上也富有。一个人在精神上是否富有,关键取决于其道德素质、精神境界的高低。那些品德高尚、目光远大、致力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人,即使在物质上不一定十分富有,但由于能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同与尊重,他在精神上就是富有的。相比之下,那些狭隘自私、唯利是图、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人,虽然可以实现物质上的富有,但由于极少想到回报他人和社会,结果很容易导致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冲突,他在精神上就是贫穷的。物质上的贫穷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变,而精神上的贫穷往往是致命的。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腰缠万贯的富翁巨贾,无论其曾经拥有多少物质财富,一旦失去了精神支柱,陷入极度的精神空虚,就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酿成人生悲剧。 追求个人价值与追求社会价值、追求物质富有与追求精神富有应该是统一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为此,必须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同时,社会主义又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民族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一个人,只有坚持追求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统一,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考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本次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作文的构思立意,有赖于对材料本身的解读。要仔细品读,揣摩意蕴,把握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解读材料构思立意时,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本题,通读材料可以有以下立意参考:(1)追求物质财富,但心灵不为物质所累;(2)眼中有诗意的人,才是金钱的真正主人;(3)美好愿望和轻盈的智慧是一种美好的境界;(4)充满诗意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5)有精神追求的心灵才是饱满的灵魂。 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析材料中的原因。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3年《人民日报》以一篇评论《莫让青春染暮气》表达了对当代青年人“早衰”的担忧,批评年轻人“先是怀旧”,“再是叹老”,本该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变得暮气沉沉。 短短几年时间过去,在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上,首次设立的“党代表通道”让大家耳目一新,在这些亮相的代表中,接近半数的青春面孔尤其令人关注。有承载中国飞天梦想的景海鹏,有在体育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家争得荣誉的吴敏霞,有被誉为“中国克隆技术的第一发明人”的华大基因首席科学家杜玉涛,有驾驶先进战机翱翔蓝天担负保家卫国重任的女飞行员刘文力,有扎根基层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做出贡献的祁剧演员肖笑波……十九大报告作出的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重大政治论断则让大家见到了新时代青年正在承载起的被寄予期望的重大担当。 是哪些因素让青年一代快速成长?作为新时代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观察、认识和感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当代青年的使命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为当代青年的使命。 伴随着东升的太阳;伴随着徐徐的微风;伴随着清脆的鸟语,我们又迎来了这历史性的一刻——“五四”青年节。 八十七年前,在中华民族的命运悬于一系危绳的时刻,一群有识有志的中国青年发出了救国图存的呐喊——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要民主,我们要科学。这一喊,触醒的不仅仅是一条沉睡的巨龙,其回响还久久激荡了这整一片土地。 为民族的解放,革命年代多少青年奔赴圣地延安;朝鲜战场上,多少“最可爱的人”却还曾带着一副稚气未脱的脸;戈壁滩上,托起那一朵蘑菇云的又是多少双年轻的手。在他们心中,荣与辱也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正是这种鲜明的导向和不息的精神,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家国家民族挥洒热血,为祖国未来奉献青春。 “五四”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她紧紧联系邦国兴衰的责任感,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以及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蓬勃朝气。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将个人奋斗时刻融进国家的发展建设,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愿景的达成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在今天,我们拥有比我们的前辈更为宽广的天地去放飞我们的理想。奋斗,有相对扎实的物质基础;前进,有更为激动人心的目标。 本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们这一代学生学成并开始走向社会,逐渐具备创造力的时期,我们将大有可为。这二十年,其成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这一使命的意义不亚于八十七年前那一刻或存或亡的抉择。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无法回避——退一步,碌碌此生,于国家无望;进一步,且不说辉煌壮烈,起码于此生无愧,为国家能尽己之一力。 且不论家国天下,若此,何来安身立命之本? 不劳作,我们何以生存? 要幸福,不奋斗何以达成? 要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唯有更热烈地挥洒你的青春!在此基础上,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 将不会迷失方向。再进一步,我们时刻将国家兴衰挂记于心,并将自身命运融入其中,得到的将是一股源源不息的强大推动力! 我的演讲完毕! 谢谢!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阅读分析材料,结合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和思考,来审题立意。主要是论述对当前青年一代特征的认识和看法。新时代的新青年有着以下特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活力、敢拼搏、敢为先、能创造、能笃行……而促使他们不断快速成长的不只是他们自己的努力,还有外界的关注和平台搭建,如国家民族的期望、社会的关注和包容、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提供的创业创新舞台等。考生应该写出这些因素与新青年特征的关系,不能单独写这些话题,不然容易流于套作。 点睛:驱动型作文便是找准任务吃准任务带着任务去写文章,开始审题,学会看清楚给你的任务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明白作文中人和事的内涵,并根据任务来写作,一定不能脱离这些任务。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说出选择和你的观点。故而写作是,一定要明确目标,从一而终,文章内容明确是文章及格的基础,好写一篇好文章,自然要加上自己独到见解,以及出色的文笔,这就要求学生们平日的积累。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湖北省荆州中学第五次双周练) 一生只做一件事?太无聊了!跟你有同样感慨的人大概不在少数,从“斜杠青年”近些年来的大行其道就可窥见一二。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的代名词。与“用一世执一事”的人不同,斜杠青年代表着人们对可能性、对自由的向往。斜杠青年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那么,你是愿意将来成为一名这样的斜杠青年,还是愿意在专一职业领域坚持到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斜杠青年是一个新生词,其含义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切入点,由此可以有如下角度:从其特点谈“多元思想与多元生活”“生活需要多样化”;从赞美的角度看,“斜杠青年”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从专家的角度看,可以分析“斜杠青年”的意义;从反对的角度看,“斜杠青年”对职业的专注度值得思考。 相关链接:我们要不要做一个“斜杠青年” “斜杠”意味着拒绝被单一身份定义,但这仍然不是斜杠的全部含义。更进一步地说,斜杠意味着你可以用不同的身份和属性定义自己,而不再单一被社会、他人定义。我们的父辈身份相对固定,受到其社会阶层和社会角色的极大限制。我母亲唱歌唱得再好,也只能因职业身份被看做护士、教师或行政干部——这样身份的人在任何时代都一抓一大把,实在有点无趣。她若晚生二十年,活跃于这个时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哪怕不以歌唱为主业,她至少有机会通过各种平台——譬如 XX 好声音、XX 歌手大赛或视频自媒体——展现自己的歌唱水平,并因此收获粉丝、得到肯定。 作为我的同龄人,我那位新东方的同事就幸运得多。她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英语教师 / 滑雪教练 / 极限运动达人 / 户外自媒体写手……等等;也许只有英语教师是她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上述每一条斜杠都是她身份的一部分,所有斜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难以被模仿或复制的个体。这就显得相对有趣,甚至很酷。 如果我们只有一个被他人定义的身份,就只能和同属这个身份的人进行一元的比较,或者被比较。譬如身为学生,就只好比学习成绩。而第一名只有一个。余下的或许都被当做了失败者。但若身份不止一个,且可以自行定义呢?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其他出路。例如不擅长学习,但喜欢写作,或许可以退学写书;书写得不够好,或许可以去开赛车;驾驶技术并非世界第一,或许可以去做导演……如果上述一切活动都拿不到第一呢?至少我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可能,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享受了我的人生。这正是在多元化的时代重新确定自我价值的关键。 我们要不要做一个“斜杠青年”? “斜杠”身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与更多的路径去接近自由,然而它同时要求更多的付出与修炼。为”斜杠”而”斜杠”的肥皂泡很容易吹大,也很容易破碎。 通过划定一个又一个斜杠,你可以自由地选择想要获得的新身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它,也可以通过多元的渠道展示它并得到认可:你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个普适的确定性逐步消解的年代,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斜杠”意味着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意味着充分发挥自我的力量。斜杠,就是「说走就走」的人间旅行。 当然,必须注意到,刻意练习的原理和「一万小时定律」在这里仍然适用。能力的养成和精进仍然需要我们投入足够的金钱、时间和汗水。在完成足够的训练之前,我们仍然要耐得住寂寞、禁得起折磨。 把浅尝辄止的所谓”斜杠”写进简历固然容易,但吹大的肥皂泡破碎得也很快。另外,也说不定会有人迷失自我,为了划斜杠而划斜杠,却忘掉了对一件事本来的热爱,忘掉自己为什么热爱它。我们因而要明白,斜杠并非包治百病的灵药。它只适用于一部分人:他们愿意自己构思人生可能的样子,并努力去实现它。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对于想成为斜杠、想定义自己、想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的人而言,这是一个最不坏的时代。如果你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人生划一道斜杠,那么最合适开始的时机,就是现在。末了顺便说一句,哪怕是上一代人,只要还活在这个时代,现在开始,也不算晚。1953 年出生的陆晓娅老师,不就骄傲地以「斜杠老年」自居么?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 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上面六句最高领导人在讲话、报告中引用过,你对这六句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坚持信念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在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已为我们说明,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信念在我心中,怎能因外界而受到影响,即使碰到破与立之间幽晦不明的时候,我们心里仍要清楚在做扎根的、长远的、有意义的事,在坚持着信念,因此心中有一种笃定和从容,不畏惧。 坚持信念,绽放祖国之花。在建国初期,有无数个建设者坚持自己的信念。“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在文革中处于维持自身安定都很难的时期,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哪怕条件再艰苦,环境再恶劣,他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为之所动。终于,经历了艰辛痛苦的日子后,为国家绽放了花朵——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使中国更加强盛。 坚持信念,方能得天下。昔日,刘皇叔刘备,自己一无所有,但仍坚持“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愿我服天下人”的信念,历尽艰辛,终于在武将关、张、赵等,谋士诸葛亮的帮助下建立了蜀国。在此过程中,他打了数次败仗,无数次差点死于非命,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兴复汉室。因此即使在敌军营垒中仍有一种笃定、从容。终于,他建立了蜀国,成为历史上一个仁义道德的君主。 坚持信念,绽放和平之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他无论出于什么身份,处在什么地位,都在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和平而战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事了各种职业,受过无数次伤,忍受过无数次痛苦。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痛苦,都没有打败那个顽强的他,因为他坚持自己的信念,终于在最后看到和平的曙光。 坚持信念,直至最后一刻绽放理想之花。我们坚持了十几年的信念,在高考中成功取得优异成绩,摆脱自己的宿命,在蓝天中翱翔。如今,到了最后的关头,难道我们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吗?再多的日子也熬过来了,再多的苦也收过来了,难道还惧怕几十天的痛苦吗?我们不敢信自己的命运,因此奋斗,拼搏。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吧,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受他人的摆布,相信自己,绽放理想之花。 坚定信念,你将不惧一切,勇往直前;失去信念,你将一无所有。所以,坚定自己的信念是你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名言名句类材料作文的写作。 (1)每句可以提炼出如下关键词: ①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守善难、从恶易,坚守、坚持 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革新,与时俱进 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重内在美,谦逊,清廉,人格的卓立与浩大,面对成就的理性、冷静和对初心的坚持。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自信,坚守,拒绝诱惑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当,爱国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奋斗,永不言老、永远年轻的心态,上下求索、追逐梦想,属于自己的风景最好 (2)选择其中的两三句可以做如下立意: ①④,可以谈坚守信念,远恶守善。 ②⑤,可以谈为国革新,无畏祸福。 ③④,可以谈坚守清廉(高洁),无惧诱惑。 ②⑥,可以为创新而奋斗,风景独好。 ②④⑤,在创新的征程上,踏遍青山处处,寻觅属于自己的风景,不骄不躁,清气永存。 ②③⑤,圆梦中国,需要与时俱进,有担当,即使成功,也要冷静、初心不改。 ③④,可以谈修身远恶,永葆高洁。 ③⑤或③④⑤,可以谈成大事者,需要担当、坚守、谦逊。 点睛: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此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诗歌表达的主题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诗句中心意,找出三句组合成逻辑关系,确定立意角度。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孔子 苏轼 《中庸》 学习型社会 老龄化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从以上六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词语,并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活到老,学到老 多萝茜·比林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东西,到明天就会过时,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 21世纪是一个开放,沟通,合作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危机,多变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来并力求大的发展,就必须要求自己主动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到古人说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 当今各行各业想要成功的人士或已经成功的人士,他们总是不停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了解新资讯,把握新趋势,放长眼光,因此他们成功的机会才会比一般人多了许多。 正如孙正义一样,孙正义,他是韩国人,在日本出生,在美国留学长大,在他年轻的学习生涯中,他十分用功,因此他精通韩文,日文和英文。在他25岁的时候,他患了肝病,在医院整整呆了2年,在这期间,他学习了4000本书籍,平均下来一年学习了2000本,平均每天5本。当孙正义学习完这4000本书后,他写了40个行业的计划书,他发现要成为世界首富,就得从事电脑行业。 后来,他的公司,开始创立了,员工仅仅有两人。有一天,他突然站在公司装苹果的纸箱上,对他的两个员工讲:我叫孙正义,在25年后,我将成为世界首富,我公司的营业额将超过一百兆日币!。那两个员工一听,立即辞职不干了,他们认为老板疯了———这个年轻人夸下海口。 孙正义后来虽没有成为世界首富,但是他却成为了让人们非常羡慕的亚洲首富,达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也求不到的地位和荣誉。 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因为有孙正义这样一群不断学习,经常给自己充电的人,他们才能不断的放电,他们成功的机会才会不断。 然而,许多未能取得成功的人往往错误的认为,离开了学校后,对知识的学习停止了。其实,学校教育只不过是为未来获得更有用的知识打下夯实的基础,做铺垫而已。 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其是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 据美国人力资源协会统计:一个人工作后,如果每天对他自己的工作职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这样连续学习三年,这个人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如果连续学习五年,他将成为这个行业国家级的专家;如果连续学习八年,他将成为这个行业世界级的专家。 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吸收某一领域的全部信息,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学习的机会,花时间去充电,才能放电。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不断学习,机会就会不断! 【解析】试题分析: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如本题可以根据“孔子、学习型社会、老龄化社会”三个词语,提取出“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立意。 点睛: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江西莲塘一中、临川二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 走进校园,经常看到这样的楼名:文质楼、兰蕙楼、勤耕楼、明理楼、搏毅楼、行知楼、笃志楼、博约楼、致远楼、厚德楼、思齐楼、凌云楼…… 看到这些楼名,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从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材料列举了校园里常见的12个楼名。这些楼名体现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从不同侧面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意志品质、理想抱负提出了要求。这是个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要求学生从所列楼名中选出两三个楼名确定立意。本题立意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每个楼名的含义,如“兰蕙楼”取自“兰蕙居空谷,纤尘染不沾”,意即蕙质兰心,纯洁高雅;“博约楼”意取梅尧臣诗句“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意为博文约礼,就是广求学问,恪守礼法。明确了楼名的含义,然后合理选择有逻辑关联的楼名进行组合。其方法是把意义相关的楼名组合在一起,然后对这几个楼名的内涵进行概括提炼,从而确定立意。由于组合的方式有很多种,立意的角度也灵活多变,便于学生根据自己己有的知识储备和特长尽情发挥。例如选择文质楼、兰蕙楼、博约楼为一组,可以从“自身修养”的角度立意:男生要做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女生要做纯洁高雅的东方淑女,广求学问,恪守礼法;如果选择明理楼、思齐楼、厚德楼为一组,可以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立意:远离愚昧,做一个知书达理、积极进取、品德高尚的新时期青年;如果选择勤耕楼、行知楼、搏毅楼为一组,可以从“勤奋好学”的角度立意:既要勤学苦练,又要勇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养成乐学善学、毅力超群的良好品质;如果选择笃志楼、致远楼、凌云楼为一组,则可以从“志存高远”的角度立意:当代中学生应该胸怀鸿鹄之志,目光长远,大有作为。从命题设问上看,写作本题宜首选议论文体,结构形式以并列式为佳。在审题立意时,谨防罔顾驱动“任务”,只是简单地从一个侧面大做文章,致使偏離题意;更不能全然不顾题目、中提供的关键词,另起炉灶,自行其是。 明德以修身 笃志而行知 走进校园,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墨香,诗卷之气盈入心中。放眼望去,亭台,回廊,浮雕,园林,无不充满智慧。即使是那一个个小小的楼名,也都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身为学子,不论出身、相貌、才情,都应以德为首。无德之人,难成大器。我国自古重品德。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把道德作为重要标准。因为品行之重,不但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更关乎江山社稷的安危存亡。魏征为国荐贤,敢言直谏;岳飞精忠报国,不畏奸邪,传为千古佳话。而李斯妒杀韩非,玷污一世英名;秦桧结纳私党,陷害忠良,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思及今人,自当心忧天下,胸存懿德,践行“仁义礼智信”,提高自身修养。待师以敬,待友以诚,孝亲尊长,三省吾身,以美德立于天地之间。 看到“行知楼”,不禁让我想起了《礼记》中的“格物致知”。学习,不应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应从实践中探求真知。远古时期,人们认知能力低下,更没有如今这般丰富的知识资源。我们的祖先正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资料,修先人之古籍,终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而那些文学巨擘也不是蜗居在小小斗室里完成鸿篇巨制的。只有体味生活,才会在文章中描摹人生百味。现代作家余秋雨,辞去北京工作,抛下政治、社会地位,去大漠中看古战场,去甘肃观莫高窟,渡赵州桥,游历三峡,只一身破衣,足迹遍及文化古迹,历尽艰辛,终于酿出了醇美的《文化苦旅》。阅万卷书,行千里路,才能获取真知,成就大业。 然而,懂得了“厚德”与“知行合一”还不够,还需辅以坚定的志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忍。大雪封山,而宋濂仍然“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只为求得老师的指点。看到老师不高兴,他就站在一旁,耐心等待。等到老师脸色好些,便屈身恭敬讨教,终于登堂入室,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受到万人敬仰。纵观历史,有多少人像宋濂那样,不慕锦衣华服,一心向学,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名就功成。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生来恰似璞玉,只有不断地磨砺、修正,才能变得圆润、华美。正像古诗所云:“玉藏璞内少人知,识者难逢叹数奇。有日琢磨成大器,惟期卞氏献丹墀。”凡欲成为国之栋梁者,务必谨记:明德以修身,笃志而行知。 【点评】作者开篇由校园场景引出话题,扣题严谨,自然亲切,充满生活气息。文章重点从“厚德”“知行”“搏毅”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符合题目的要求。所选的素材包含官场、医学、文学,涵盖古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古诗文名句的引用,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增添了文采。举例论证、引言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手法交错使用,灵动多变,显示出娴熟的论证技巧。拟题言简意赅,行文首尾照应,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 白天看电视玩游戏、半夜依旧在微信网聊……这是部分学生暑假生活的打开方式。而暑期还未开始,杭州就有一少年痴迷打《王者荣耀》,和父亲发生口角,一言不合,居然从四楼一跃而下。沉迷《王者荣耀》是谁之过? 有人认为开发商的逐利思维太浓;有人认为家庭监管缺失;有人认为政府欠缺行业规范化指导;也有人认为玩家缺少自律。 请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角度来表达你的观点,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正如一知名企业所坚持的,“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人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沉迷手机的样子。”当一位老师“怒怼”游戏时,满纸透着无奈与悲愤,我们需要认清的是,手机和游戏没有生命力,责任意识更应战胜商业利益。须知道,游戏需要设计,孩子的未来也需要“设计”,而这才是妙手文章。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题干中给出了四个角度,这四个角度都是在查找青少年学生沉迷《王者荣耀》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原因。第一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开发商,认为开发商唯利是图;第二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家庭教育,认为监管缺失;第三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政府,认为政府缺乏规范化指导;第四个角度把责任归结给玩家个人,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玩家不够自律。考生从这四个角度中选择两个或三个,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确定立意写作即可。如,根据角度一和角度三,可立意为“游戏开发应加强政府行业规范化指导”;根据角度二和角度三,可确定立意为“家庭和政府都不能缺失”;根据角度二和角度四,可立意为“家庭不能缺失,个人更要自律”等等。 点睛:本题是一则材料作文,题目首先给出一则时事新闻,体现了传统材料作文的特点,然后给出四个角度,并要求考生从四个角度中选择两到三个角度,找出内在联系写成文章,这又模仿了2017年高考课标一和课标二卷的形式,体现了创新性。考生写作中既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所给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还要仔细分析所给的四个角度,确定每个角度的内涵,然后选择有内在联系的两个角度或三个角度确定立意,写成文章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