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2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43/2101971e363e93d1d222bb9737a8083b/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15/43/2101971e363e93d1d222bb9737a8083b/img/2.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7静电现象
二、静电现象 一、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3、知道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4、能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学习重难点:1、摩擦方式起电。2、摩擦起电的实质 实验器材: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纸屑小片,验电器。 二、 预习任务 1.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够 ,人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 2.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 种,一种是跟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 ,一种是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 。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4.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 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 和带正电荷的 构成的.通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 5.两个完全相同的极轻小球,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将两球靠近时,所发生的现象是( ) A.带电小球向不带电小球靠近 B.不带电小球向带电小球靠近 C.两小球互相靠近 D.两小球互相排斥 三 、新课学习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的粒子呢?还可不可以再分? 1.分子是由 构成的。 分类: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呢? 活动:(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小纸屑。(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小纸屑。会发现什么? 2.摩擦起电现象:物体被摩擦后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2 生活中的现象:睡前脱毛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头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车后,下车时,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3.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 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4.既然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摩擦能起电呢? (阅读课本P30) 1897年汤姆生发现________;原子内部正负电荷数量 ,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5.摩擦起电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________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有关。 四:课堂练习 1.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_____________电荷。 2.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 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 C.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 D.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 3. 关于电中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负电荷抵消 B.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 C.正负电荷转移 D.得失电子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 C.干燥的天气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 D.用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 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