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3框 让家庭美德之花盛开导学案
让家庭美德之花盛开 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章) 第1课(3节):让家庭美德之花盛开 (第_课时)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通过课前活动与感悟分享,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对待老人的态度,做到尊老爱幼。 2.通过分享交流与活动在线可以让学生看到对比,做到勤俭节约。 3.通过思考感悟让学生知道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自己可以做到友好对待邻里乡亲。 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学会尊老爱幼,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与邻里乡亲有良好的关系。 时间分配 导课 2 分、自学 10 分、交流 15 分、展示3 分、小结 3 分、巩固 7 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 一、自主学习 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 ),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现代社会( )的重要方面。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成为( )的新一代。 2、( )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一种( )的生活态度,能够让家人远离好逸恶劳的恶习;还是一种值得发扬的( ),有利于形成勤奋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家风。勤劳节俭( )。 3、( )影响着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文明和谐。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是形成良好邻里关系的( )。 4、和谐幸福的家庭需要( )的支撑。家庭美德涵盖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和谐幸福的家还需要坚持( )、维护夫妻和睦、反对重男轻女、家庭暴力等陋习,形成( )、平等、( )、守法的家庭风气。 二、共同探究 一、课前活动: 对话:有一天,我也会老…… 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你是否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变老。想象一下自己年老时的情形,体会老人面临生活困难和心理需求,与同学们交流。 4 我会记忆力下降,经常丢三落四,那时我希望…… 我会行动不便,步履蹒跚,那时我想…… 我可能会口齿不不清,说话都感到困难,那时我期待……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身边的老人和长辈? 二、感悟分享: 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了,怎么办?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公里的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自己做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病弱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他就是尊老爱幼的楷模。 看过这些的你有什么感想呢,分享一下吧? 三、分享交流: 1、你怎样看待漫画中反映的现象? 2、辩一辩:有同学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再提倡勤俭节约了。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四、活动在线: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利用节假日,开展一次“今天我持家”活动,负责安排全家一天的日常生活,详细记录一天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的知识。 五、思考感悟: 被评为福清市“十佳邻里” 板书设计: 4 的林爱玉,是一位退休教师。她为人非常热心,经常帮助邻居的孩子补习功课,对于社区里的孤寡老人总是嘘寒问暖,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都愿意找她去调解……邻居们都亲切地称她“林大姐”。 一位好邻居,带出了一片好风气。在林大姐的带动下,擅长修理电器的老徐,在工作之余经常义务帮助邻居们拉电线、修电器;喜欢运动的张阿姨,主动组织社区里的老年人跳广场舞……小区里的邻里关系变得友善和谐,大家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你能结合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说一说:怎样才能友善邻里关系? 良好的邻里关系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邻里交往,对待邻里要有礼貌,尊重对方的隐私;邻里遇到了困难要主动帮助;发生了矛盾要学会谦让,妥善解决;即使是难以解决的纠纷,也应该保持冷静,学会依法处理,不可鲁莽冲动。这样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 六、成长故事: 阅读课本P15页的成长故事,并欣赏视频说出你在孟佩杰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随堂训练 1、欣赏右图漫画《和谐生活》。下列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孝敬父母就要尊敬、侍奉、赡养父母 ②孝敬父母是我国代代相传的美德 ③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④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并落实在行动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 答案解析: 自主学习: 1、 传统美德、文明风尚、尊老爱幼 2、 勤俭节约、积极、美德、永不过时 3、 邻里关系、基本要求 4、 家庭美德、男女平等、民主、文明 三、随堂训练 1、B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孝敬父母的含义以及要求的理解与把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就是尊敬和侍奉父母,③认识片面,应排除。 教学反思 4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