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及华人的知识。‎ ‎3、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4、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待。‎ 教学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教学媒体 挂图“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课本插图、有关图表。‎ 教学过程 ‎【板书】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人口?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多少?‎ ‎2000年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2.95亿,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1.2%, 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多中国人。‎ ‎【板书】一、人口基数大、数量世界第一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2000年世界人口构成图”(见下页),提出问题: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人口居世界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面积居世界前六位的国家的面积和人口比较表 俄罗斯 加拿大 中 国 美 国 面积(万立方米)‎ ‎1700‎ ‎997‎ ‎960‎ ‎936‎ 人口(亿)‎ ‎1.48‎ ‎0.26‎ ‎12.36‎ ‎2.6‎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它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学生活动】全国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口数量柱状图回答: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哪个、最少的是哪个?我国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哪些?它们各分布在哪里?湖南省人口数有多少?‎ 要求学生自己活动得出结论。‎ ‎ ‎ 第 3 页 共 3 页 二、人口增长速度快 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Ww|w.xk|b|1.c|om 年份 人口(亿)‎ ‎1949‎ ‎5.4‎ ‎1953‎ ‎5.9‎ ‎1956‎ ‎6.3‎ ‎1964‎ ‎ 7.1‎ ‎1974‎ ‎9.1‎ ‎1982‎ ‎10.3‎ ‎1988‎ ‎11.1‎ ‎1990‎ ‎11.4‎ ‎1995‎ ‎12.1‎ ‎2000‎ ‎13.0‎ 通过观察,由学生分析自己得出结论:‎ (1)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2000年时就达到13亿。‎ 增长速度过快。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51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1.4倍,达到13亿。根据该曲线我国从1949到1964和1964到1974及1982到2000年每增加一亿人口各要多少年并简单地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根据这个增长趋势我国到2010、2020年人口各为多少?‎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学生活动】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找到江苏、广西、青海、西藏的人口密度并按其大小排队,找到黑河和腾冲两地并画一直线分析我过人口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找出我过人口密度在400人以上和100人以下的省级行政单位和湖南省的人口密度。根据全省和有关省的人口资料完成课本13页的表格。 ‎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每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宜人们生产和生活。而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每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教师小结】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事件的长短而决定的。 ‎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 ‎ ‎【板书】四、我国的人口政策 ‎ ‎ 第 3 页 共 3 页 我国政府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人口政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是控制人口的关键,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前提。我们要积极地宣传这一基本国策,使我国的人口得以控制。‎ ‎【总结】这节课我们对我国的人口特点及人口政策的学习。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人口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教学反思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了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此外,教师在处理因课前无法预计学生的知识点的迁移方式和思维深度而暴露的问题时,能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以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 ‎ 第 3 页 共 3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