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 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 人教版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2.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重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和方法。‎ 难点 ‎1.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 投影设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一、新课引入 ‎1.回顾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的内容。‎ 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知识回答: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照相机能使景物在相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投影仪能把小的胶片上的画面放大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等。‎ ‎2.问题:你们知道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什么情况下能用光屏接收到像,什么情况下在光屏上不成像?什么条件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条件下在同侧?‎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 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大家想一想、大胆的猜一猜。‎ ‎2.猜想与假设:‎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分组讨论、猜测,并互相指出一些猜想的不可行性或不合理性。教师将有价值的猜测记录在黑板上,便于分析整理。‎ ‎3.设计实验 说明猜想的正确与否必须用实验来证明,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而实验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实验成功的前提。‎ 组织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们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举手回答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选用的器材和器材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其他小组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估,选出最优的一到两种方案。‎ 教师根据学生所选方案来进行补充说明实验注意事项。‎ ‎4.进行实验 ‎⑴课件展示实验指导:‎ ‎①凸透镜、蜡烛、光屏应该如何放置?三者的高度有何要求?‎ ‎②实验时,先固定透镜,然后使物距为一数值,固定好蜡烛,再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观察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③改变物距,重复以上过程。‎ ‎⑵记录数据:‎ ‎①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像时,读出物距(u)与像距(v)的值;‎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f=‎ u1=‎ v1=‎ f=‎ u2=‎ v2=‎ f=‎ u3=‎ v3=‎ 分析数据找出物距、像距和两倍焦距、一倍焦距的关系并得出结论:u>2f f<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②当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时,读出物距(u)与像距(v)的值 焦距f 物距u 像距v f=‎ u1=‎ v1=‎ f=‎ u2=‎ v2=‎ f=‎ u3=‎ v3=‎ 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f<u<2f,v>2f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③当物体放在焦点以内时,让学生在光屏上寻找像,找不到说明什么?那能否成虚像呢?怎样观察?‎ 分析得出结论:u<f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④观察物体在u=2f时像是怎样的呢?‎ 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v=2f。‎ ‎⑤当物体放在焦点处,会有什么现象呢?‎ ‎⑶规律重现:‎ 多媒体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与过程。‎ 物距u 像的特点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 像距v 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v<f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u=f 不成像 ‎⑷得出结论:课件展示。‎ ‎⑸多媒体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兴路图。‎ ‎⑹讨论:‎ ‎①讨论像虚实的分界点;‎ ‎②讨论像大小的分界点;‎ 3‎ ‎③前面所学的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分别应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条规律?‎ 三、归纳与小结 教师课件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布置作业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