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综合检测题全套(附答案)
第一章综合检测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小明记录了同学们在参加北京市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些成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 A ) A.1000 m 跑的成绩为 88 s B.引体向上 1 min13 个 C.仰卧起坐 1 min40 次 D.实心球投掷成绩 12 m 2.如图所示为测某圆柱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C ) 3.(2018·玉林)2017 年 4 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 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 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B ) 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 C.文昌航天发射场 D.地球 错误! ,第 4 题图) 4.某大学两位研究者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 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 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5.如下图所示为不同物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 6.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 6 月 12 日的步行 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频率,可以估测出( C ) A.小李的身高大约为 170 dm B.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10 m/s C.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 3000 m D.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 4 s 7.(2017·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 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8.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测出了汽车连续通过 5 根电 线杆的时间为 10 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 50 m,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C ) A.90 km/h B.70 km/h C.72 km/h D.40 km/h 9.测得一位同学的身高为 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 B.最后一位数字 0 没有意义 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 cm D.测量中只要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10.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 s 和运动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C ) A.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3∶2 B.在 t=6 s 时,甲车在乙车前面 1.2 m 处 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D.乙车的速度大小为 10 m/s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 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B__(选填“A”或 “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1.35__cm。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 12.《浣溪沙》中有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 船行。”前一句“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__船__为参照物,后一句“仔细看山山不动”是以 __地面__为参照物。 13.如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 参照物,他们是__运动__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__静止__的。(均 选填“静止”或“运动”) 14.郑州市陇海路高架桥快速通道一期工程(西三环—京港澳高速)规划方案已经公示, 高架桥全长约 21.5 km,西起西三环,东至未来路后向南偏移,最终与京港澳高速相交,设 计最大车速为 60 km/h。若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完这一段路程只需用时__21.5__min,以汽 车为参照物,乘客是__静止__的。 15.某列高铁的时刻表如表所示,从上海至北京的全程时间为__4.5__h,全程平均速度 是__300__km/h。 车站 到达时刻 发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 09:00 0 南京 10:00 10:15 295 济南 12:15 12:30 912 北京 13:30 - 1350 16.如图所示是一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是 0.02 s,从照片可以看出来,该物块做__匀速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物块从 1 位置运动到 3 位置的速度是__0.9__m/s。 ,第 16 题图) ,第 17 题图) 1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 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甲__和__丙__;经过 5 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乙__。(均 选填“甲”“乙”或“丙”) 18.一个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全程平均速度为 12 km/h,若前2 3 路程的平均速度 为 10 km/h,则后1 3 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20__km/h。 三、实验探究题(共 19 分) 19.(8 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 刻度(分度值为 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小方框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 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v=s t 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小__(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__40.0__cm,tBC =__1__s,vAB =__0.2__m/s,vBC = __0.5__m/s。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大__。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偏__大__(选填“大”或“小”)。 20.(3 分)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 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变速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在相 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__。 (2)如图乙所示的四个速度-时间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C__(填 序号)。 21.(8 分)小杰和小卫在“探究小车下滑速度与斜面坡度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 示装置,用带刻度尺的长木板和长方体小木块组装成斜面,斜面的 80 cm 和 30 cm 处分别作 为小车运动计时的起点和终点,多次练习让小车从起点自由滑下并能顺利通过终点。 (1)该实验测量速度的原理是__v=s t __,根据该原理除了图示所用器材外,还需要的测 量工具是__停表__。 (2)小卫通过长方体小木块的立放、侧放和平放三种方式改变斜面的坡度,分别进行了 三次实验,测量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小车运动的路程 s/m 小车运动的时间 t/s 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v/(m·s-1) 立放 0.5 1.0 0.50 侧放 0.5 2.0 __0.25__ 平放 0.5 4.0 __0.125__ 分别计算侧放和平放时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并填入表格内,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 出实验结论是__斜面越陡,小车滑下的平均速度越大__。 (3)三次实验,小车运动计时的起点和终点均是斜面的 80 cm 和 30 cm 处,他们这样设 计的目的是__确保斜面的长度(小车通过的路程)相同__。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计时工具,如果让小车过了终点后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 测的平均速度偏__小__(选填“大”或“小”)。 (5)通过该实验的体验,他们给同学们提出建议如下:实验时坡度最好是先小后大,最 终坡度不宜过大,坡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_便于测量时间__。 四、综合应用题(共 19 分) 22.(9 分)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 速度的指示牌如图 1,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日到武汉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 他看到了如图 1 所示标志。 (1)从图 1 可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快时速不能超过__100__km/h。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 1 的标志牌到武汉至少需要的 时间是多少小时? (3)若以图 2 所示的速度行驶 1.5 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km? 解:(1)从图 1 中可知汽车此时的最快时速不能超过 100 km/h (2)从标志牌到武汉需要的时间 t=s v = 120 km 100 km/h =1.2 h (3)图 2 所示的速度是 80 km/h,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 s=vt=80 km/h×1.5 h=120 km 23.(10 分)如图 1 所示,司机从看到情况到做动作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即反应距离;从操纵制 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叫制动距离。反应距离与制动距离的和 称为停车距离。请根据表中某司机行驶数据和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40 7 8 50 9 13 60 11 19 70 26 80 15 34 100 19 54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_汽车的速度__。 (2)若该司机驾驶这辆汽车以 70 km/h 的速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行驶,请估算出这辆 汽车与前车安全行驶的距离至少是多少? (3)如图 2 所示,马路宽 12 m,小明准备从 A 点到 B 点横过马路,正好这辆汽车从距十 字路口 100 m 处的 C 点以 72 km/h 的速度驶过来,小明以 1.2 m/s 的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 路口前安全通过? 解:(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汽车的速度越大,其制动距离就越长,故影响汽车制 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汽车速度 (2)由表格可得,40 km/h 反应距离 7 m,50 km/h 反应距离 9 m,60 km/h 反应距离 11 m, 速度每增加 10 km/h,反应距离增加 2 m,故 70 km/h 反应距离应为 13 m;所以安全行驶距 离至少应为 13 m+26 m=39 m (3)因为 v 车=72 km/h=20 m/s,由 v=s t ,所以汽车到达十字路口的时间 t 车= s v 车 = 100 m 20 m/s =5 s,该同学完全通过公路所需时间 t 人=s′ v 人 = 12 m 1.2 m/s =10 s,因为 t 人>t 车,所以该同 学不能安全通过公路,有人车相撞的危险 第二章综合检测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C ) 2.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深受大家喜爱。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 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 频率很高 3.(2018·孝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 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和乙音调相同,乙和丙响度相同 B.甲和乙音调相同,乙和丙音色相同 C.甲和丁音调相同,乙和丙响度相同 D.甲、乙、丙、丁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5.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演员用手指捏在银元中心,吹一下放到耳边听,以辨别真 伪,真假银元发出的声音会有所不同,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特征辨别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回声 6.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 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C ) 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C.用 B 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 7.长沙福元路大桥东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该设施长 175 m,高 7 m,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 20 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 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 位 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D.隔音板隔音利用了声音的直线传播 ,第 7 题图) ,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们 声音的音色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 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9.如图所示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 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10.如图所示,在 7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B ) A.敲打水最少的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水最多的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 D.瓶周围不管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 11.艾力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振动__ 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_液体__能够传声。 12.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_超声波__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 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真空__不能传声。 ,第 12 题图) ,第 14 题图) 13.正在家中复习功课的小明,听到窗外传来音乐声,他根据听到声音的__音色__判断 出这是钢琴声,于是便关上了窗户,这是在__传播过程中__减弱噪声的。 14.如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 部位__振动__而产生的。地震前通常有次声波发生,人、海豚和大象中,能最先感觉到的是 __大象__。 15.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她们的__音色__(选填“音调”“音 色”或“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_噪声 __(选填“乐音”或“噪声”)。 16.如图所示,玻璃杯上蒙有塑料薄膜,绷紧薄膜,在薄膜上放几粒小米。小明同学在 薄膜附近用力敲击铁盘,铁盘因为__振动__而发出声音,同时发现薄膜上的小米在跳动,这 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_能量__。 ,第 16 题图) ,第 18 题图) 17.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 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由__空气柱__振动产生的;用力 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__大__(选填“大”或“小”);相比较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 声音音调__高__(选填“高”或“低”)。 18.春节期间晓陆与家人到机场乘坐飞机外出旅游,在候机厅听到从广播里播报的航班 信息。使声音从广播里传出,可以改变声音的__响度__。细心的晓陆发现机场天花板上凹凸 不平的装饰板,如图所示,请你用物理知识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__防止声音同时反射,减弱 噪声__。 三、实验探究题(共 19 分) 19.(6 分)如图所示,小琳将几个小纸团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她发现 纸团上下不断跳动。 (1)她断开开关,让扬声器停止播放音乐,纸盆上的小纸团__停止__(选填“还在”或 “停止”)跳动。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__振动__而产生的。实验中,小纸团的作用是: 将纸盆__振动放大__,从而便于观察。 (2)她在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调大音量,发现小纸团跳得__更高__(选填“更高”或“更 低”),这说明了发声体的__振幅__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小琳突发奇想:若将该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进行实验,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她 __B__(选填下列序号)。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C.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D.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20.(5 分)以下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以及声音特性的几个实验。 (1)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声,音叉有没有振动呢?怎么证明发声的音叉振动呢?你 的做法是__将音叉放入水中__。 (2)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的电子闹钟,放入水中后我们仍然能听到声音。说明__水(液 体)能传播声音__。 (3)如图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放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 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 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慢__,发 出声音的音调越__低__;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 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音调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__。 21.(8 分)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 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下表所列 4 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规格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①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A__和 __B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选择 B 和 C 两种规格的琴弦,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 (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 数据是__55__。 四、综合应用题(共 17 分) 22.(8 分)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其正前方 4.1 km 处有一不明潜艇驶来,已知声呐 系统发出超声波后,经过 5.4 s 听到回声。海水中声音的速度是 1500 m/s,不明潜艇的行 驶速度为多少?(保留两位小数) 解:如图所示,从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到遇到不明潜艇的时间 t=1 2 ×5.4 s=2.7 s, 由 v=s t 得超声波遇到不明潜艇时,不明潜艇到静止潜艇的距离 s=v 声 t=1500 m/s×2.7 s =4050 m,2.7 s 内不明潜艇行驶的距离 s 潜艇=4100 m-4050 m=50 m,不明潜艇的速度 v 潜艇=s 潜艇 t 潜艇 = 50 m 2.7 s ≈18.52 m/s 23.(9 分)亮亮和田田两位同学想测一段铁路的长度,但没有合适的刻度尺,他们知道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 5000 m/s,于是亮亮站在待测 铁路的一端,田田站在铁路的另一端,亮亮用锤子敲击一下铁轨,田田听到了两次响声,两 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为 2 s,这段铁路大约有多长? 解:设铁轨的长度是 s,由 v=s t 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t1= s v 空气 = s 340 m/s …①, 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时间 t2= s v 铁轨 = s 5000 m/s …② 田田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为 2 s,Δt=t1-t2=2 s…③,联立①②③,得 s 340 m/s - s 5000 m/s =2 s,解得 s≈729.6 m 第三章综合检测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2018·赤峰)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C ) A.蜡 玻璃 沥青 B.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2.为了节约用水,洛阳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为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3.(2018·南充)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 ) A.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很快变干 B.北方的冬天水面结冰 C.北方冬夜窗子玻璃上出现冰花 D.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冻饮料一会儿瓶身会出现水珠 4.齐齐哈尔的四季分明,下列常见的四个物态变化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B ) 5.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图象中的 DE 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 段物质在吸热,BC、DE 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 0 ℃ D.BC 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不变 6.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 释正确的是( B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7.(2018·黄冈)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冰花”。虽然气 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 ) A.“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 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 0℃ D.“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 8.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 a、 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D ) A.a、b 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 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 块玻璃内侧、b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 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9.下列关于冰棒所发生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固现象 B.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热气”是汽化现象 C.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D.冰棒放入茶杯中,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10.(2018·荆门)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 的是( B )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2 分) 1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 是__35_℃~42_℃__,若用图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是 __38.5__℃。 ,第 11 题图) ,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 12.为了营造舞台上烟雾缭绕的氛围,工作人员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__升华 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而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我们看到的“烟雾缭绕”实 际上是__小水珠__(选填“二氧化碳气体”“水蒸气”或“小水珠”)。 13.由于环境污染,河南省个别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入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 喷射大量水滴,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浮尘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盛夏,喷射的 水滴还末落地就已__汽化__成水蒸气;寒冬,喷射的水滴很快__凝固__成冰粒,危及道路安 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如图所示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两幅漫画,“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 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这是通过__降低__水的温度的方式止沸的;“釜底抽薪”是指从锅 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这是通过阻止给水继续__加热__的方式止沸。 15.家庭装修时,要用一种胶来粘木头,这种固体胶要在 100 ℃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 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粘性。为了熬这种胶,工人师傅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 锅。如图所示,是一个有夹层的铁锅,夹层里充满了水,锅内装有适量的胶块,在夹层中的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锅内胶水的温度__不会__(选填“会”或“不会”)超过 100 ℃,这是因为水沸腾时继续吸热__温度不变__。 16.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 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蒸发(汽化)__,这样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吸收热 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冬天,嘴里呼出“白气”是__液化__现象。(两空均填物态变化 的名称) 17.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凝华__形成的,当 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凝固__现象。(均填物态变 化的名称) 18.在某些干旱缺水的地区,人们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收集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 水分子接触塑料薄膜前发生了__汽化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蒸气在塑料薄膜下凝结 成水珠过程中,__放出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将一瓶饮料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时间后,取出一会儿,表面会变湿,用毛巾擦干后过 一会儿又会变湿,这是__液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现象需要__放热__(选填“吸热” 或“放热”)。喝了这种冰水会感到特别凉爽,这是因为冰在__熔化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时__吸收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0.在制糖工业中,为了不使糖汁在沸腾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使糖变质,沸腾时的温度 要低于 100 ℃,这时要保证锅内的气压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个标 准大气压。 三、实验探究题(共 28 分) 21.(3 分)小明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升华管加热, 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明认为碘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__ 升华__现象。小红经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 113.60 ℃,碘的沸点为 184.25 ℃,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 400 ℃,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在碘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小明所做 的实验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于是小红设计了另外一个实 验,将碘升华管放在沸水中进行水浴加热,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碘蒸气,证明紫色的碘蒸气 是由固态碘直接升华来的,小红可以得出结论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__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温 度不变,达不到碘的熔点__。 22.(5 分)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_自下而上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 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66__℃。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 加热到第 10 min 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__固液共存__态,该物质为__晶体__(选填“晶 体”或“非晶体”)。 (4)给固体加热时,采用“水浴法”达到的主要效果是让固体__受热均匀__。 23.(10 分)小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规律制成的。 (2)图甲为他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是__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__。 (3)他每隔 1 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 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4)他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图丙中的__a__图。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 度的特点是__温度不变_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断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小水 滴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5)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不是 100 ℃,是因为当地大气压__低于__(选填“低于”“高于” 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6)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减少烧杯内水 的质量__。 24.(10 分)(2017·枣庄)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 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 ℃~102 ℃”和“-20 ℃~102 ℃”的温度 计,应选择量程为__-20_℃~102_℃_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盐水的凝固点可能 低于-2_℃_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 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 200 mL,小明加了 1 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 3 汤匙的盐,由此 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 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 浓度 (%)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 点 (℃) 0 -2 -4 -6 -8 -11 -15 -18 -17 - 1.8 -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先降低后升高__。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__(选填“冰” 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积雪上洒盐 使雪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__。 第四章综合检测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D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B.夏天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3.如图所示,小红同学能够看到掉在地面上不发光的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因为人眼发出的光射到了物体上 B.书发出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 C.书反射的光射到了小红的眼睛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红色月季花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 B.光污染是镜面反射造成的 C.虽然晚上可以看到月亮,但月亮并不是光源 D.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速度变小 5.在城市的一些宾馆或酒店里有手一伸水就来、手一收水自停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它的原理是( C ) A.利用一种摄像头,看到人来就开水,人走就停了 B.利用声音的震动,实现自动开、 停水 C.利用人体的红外线实现自动开、停水 D.利用后面的人来操控 6.如图甲所示,蜡烛 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 MN 中所成像为 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 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 a 在平面镜中( D )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是人们常说的“天狗食月”,这一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图丙是炎热夏天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图丁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8.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 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 的像。如图所示时刻,司机平视就能看到车速数为“90”等行车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此时仪表上直接显示出的速度数信息是“06” B.司机能看清仪表的信息是由于玻璃对光的折射 C.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45° D.挡风玻璃必须与水平面垂直安装 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 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是( C ) A.白纸和平面镜都较亮 B.白纸和平面镜都较暗 C.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较暗 D.平面镜被照亮而白纸较暗 10.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 ) A.小张的像变大 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他身高的一半 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 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1.如图所示为天文爱好者在 2018 年 1 月 31 日拍摄到的月全食现象中的一个画面,形 成这种奇观是由于光是__沿直线__传播的,也说明光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 12.百米赛跑中,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是__错误 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假如终点计时员听见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他记录下 来的成绩是 11 s,这种记录会造成运动员的成绩__偏高__(选填“偏高”或“偏低”)。 13.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鸟”在水中飞 翔。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折射__现象形成的__虚__(选填“虚”或“实”)像,水中的 “鸟”是由于光的__反射__现象形成的__虚__(选填“虚”或“实”)像。 ,第 13 题图) ,第 15 题图) ,第 16 题图) 14.从岸上看清澈池塘的深度比实际的要__浅__(选填“深”或“浅”),这是光的__ 折射__现象造成的;在河中叉鱼要瞄准鱼的__下方__(选填“上方”或“下方”)。 15.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 能够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 M,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直射,图中表 示平面镜方向的角度α=__45°__;午后,随着太阳西斜,α应适当__增大__(选填“增大” 或“减小”)。 1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 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5__m,若视力表全长为 0.8 m,则视力表 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0.8__m。 17.小李从平面镜中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__10: 51__。 ,第 17 题图) ,第 18 题图) 18.在暗室将三原色光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其投射情况如图所示。A 区域是__白__色, 在白色屏上发生的是__漫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19.(2018·齐齐哈尔)小娇上学出门前照一下镜子正衣冠,当她从距平面镜 2 m 处以 1 m/s 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她的速度是__2__m/s。 三、作图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20.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 AB 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 图中画出 AB 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A′B′。 解: 21.(2018·黄冈)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请在示意图中作图以证明此判断。 解: 22.请在如图所示的图中画出猫看见水中鱼的大致位置 A 和一条光线的光路图。 解: 四、实验探究题(共 21 分) 23.(8 分)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 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左侧 的 E 板沿 AO 方向射到 O 点,在右侧 F 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 OB。 (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__ 漫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显示光的传播路径__。 (2)若将 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 F 板上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 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在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如果将光线沿 BO 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 射现象中,光路是__可逆的__。 (4)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入射角 反射角 30° 30°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__反射角等于入射角__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你认为使小聪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是__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__,改进 措施是__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并分析反射角和入射角 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__。 24.(7 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__G_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确定像的位 置__。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_B 和 C__(填字母)两支蜡烛。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垂直__。 (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 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虚__像。 (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 是__10 点 35 分__。 25.(6 分)如图 1 是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装置。 (1)为了清楚地看到光在空气或水中传播的路径,可在水面上方喷些烟雾并在水中滴几 滴牛奶,其中利用的物理原理是光发生了__漫反射__。 (2)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提醒大家不要将激光束射向人眼,激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严 重时会导致失明!这个提醒说明光具有__能量__。 (3)在实验中,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 2 a 所示。若让光从水 中射向空气,折射角是否还是小于入射角?实验结果如图 2 b 所示,图示实验结果 a 与 b, 说明光路具有__可逆性__。 (4)如图 2 b 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 折射角也逐渐增大(如图 2 c、d 所示),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可能会出现什么 现象呢?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__看不到折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 射角,当入射角达到一定角度,折射角会变为 90°,此时便看不到折射光线__。 第五章综合检测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光学器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B ) 2.如图所示,手表的表盘上靠近旋钮处有一个透明的玻璃“凸起”,透过它可以看到 一个较大的日历数字,这个玻璃“凸起”相当于一块凸透镜,关于它的成像原理和特点正确 的是( B ) A.光的反射,正立、等大的虚像 B.光的折射,正立、放大的虚像 C.光的反射,正立、放大的虚像 D.光的折射,正立、放大的实像 3.对下列光现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B ) A.凸透镜成实像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成虚像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宝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C.眼睛近视了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应该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眼镜,可以起到放大作用 D.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 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蜡烛的像向下移动 C.为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纸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5.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突然发现飞来一只小虫正好落 在镜片上,遮住了部分镜头,此时画面会( D ) A.出现一只小虫 B.出现一只小虫但不清晰 C.变得模糊 D.几乎没有影响 6.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 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B ) 7.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强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 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B.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 C.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8.如图 1 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图 2 中甲、乙是同一辆汽车经过十字 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D ) A.看到汽车显示绿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绿光 B.摄像头的镜头拍摄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照片中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因为车是光源 D.由照片甲、乙可以看出汽车是迎着摄像头方向行驶 9.如图所示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 v 和物距 u 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中有关数据 可知( B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0 cm B.当物距 u=30 cm 时,像距 v=15 cm 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 D.当物距 u=15 cm 时,成的是缩小的像 ,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10.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管理的需要,国家在公共聚集地区安装了先进的 360°高清 摄像头,它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 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 F 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 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成 b 点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距会变短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聚光能力会减弱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成 b 点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4 分) 11.小琦拿着奶奶的眼镜对着太阳光,移动眼镜看见在地上有很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奶 奶眼镜的镜片是__凸__透镜,好奇心强的小琦又把自己的眼镜对着太阳光,不管怎样移动眼 镜都看不到很亮的光斑,小琦眼镜的镜片是__凹__透镜。 12.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 示)。球形鱼缸起到了__凸透镜(或放大镜)__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 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_虚像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3.如图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 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__B__,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__A__,成虚像的是图__C__。 1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凸__透镜,人眼通 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虚__(选填“虚”或“实”)像。 15.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 凸__透镜,其成像原理与__照相机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 的是__缩小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第 15 题图) ,第 16 题图) 16.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如图所示是二者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 于照相机的__镜头__,照相机的胶片相当于眼睛的__视网膜__,眼睛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__ 相同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7.如图所示为琦琦同学的照片,用手拿凸透镜逐渐远离照片,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不 可能观察到右图中的__乙、丙__图;若看到了图乙,这个像是__虚像__(选填“实像”或“虚 像”)。 三、作图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8.如图所示,a、b 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光线 a 经过凹透镜 后的折射光线和与光线 b 对应的入射光线。 解: 19.有一点光源 S,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 F 重合,S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 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为 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 (1)凸透镜的焦点 F; (2)点光源 S 的位置; (3)光线 a 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解: 20.虚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 为点光源,S′为 S 经透镜所成的像,SA 为光源 S 发出 的一条光线。①在图中确定凸透镜光心 O 的位置,并完成 SA 经过透镜的光路图;②作图确 定透镜的两个焦点位置。 解: 四、实验探究题(共 24 分) 21.(6 分)凸透镜的焦距可以在阳光下用刻度尺来测量,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 距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实验,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凸透镜 厚度 1 cm 0.5 cm 0.5 cm 0.5 cm 直径 4 cm 4 cm 6 cm 4 cm 材料 玻璃 玻璃 玻璃 塑料 焦距 3 cm 5 cm 8 cm 6 cm (1)此实验运用了__控制变量法__的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 (2)比较实验__1__与__2__,得出同材料、同直径,凸透镜厚度越厚,凸透镜焦距越小。 (3)比较实验__2__与__3__,得出同材料、同厚度,凸透镜直径越大,凸透镜焦距越大。 (4)比较实验 2 与 4,得出__同厚度、同直径,材料不同,凸透镜焦距不同__。 22.(8 分)小丽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 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会聚__作 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10__cm。 (2)如图乙,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下__(选填“上”或“下”) 调整。 (3)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 20 cm 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 的倒立、__缩小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4)在实验(3)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放大__(选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凸透镜用手遮挡一半,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大 小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 56 cm 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 一个清晰的__正立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__放大镜 __。 23.(10 分)(2018·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 A 凸透镜固定在 光具座上 35 cm 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5 cm 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 A 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保 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 A 换为凸透镜 B 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 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 A 的焦距是 10 cm,凸透镜 A 的焦距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 B 的焦距。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 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 像,应该把光屏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变大__(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幻灯机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 镜”)的成像特点;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靠近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则 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第六章综合检测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 B )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2.小明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 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 )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端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3.商店常用如图所示案秤称量货物的质量,有关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货物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 B.若砝码磨损,称量的结果比货物实际质量小 C.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比货物实际质量小 D.若调零螺丝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比货物实际质量小 ,第 3 题图) ,第 6 题图) ,第 8 题图) 4.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 0.16 kg/m3,则( B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1 m3 的该材料质量为 0.16 kg C.将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其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5.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冬季与夏季煤气的价格不同的原因之一是煤气在两季的密度不同 B.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C.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D.鉴别一个实心的金属材料到底是不是铁做的,只测出它的密度即可做出准确判断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乙的体积更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8∶1 D.乙物质的密度为 0.5×103 kg/m3 7.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 为能够完成的是( C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 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小英去商店买酒和酱油,店主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如图所示,但量取相同质量 的酒和酱油所用的容器是不一样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图乙系列是量取酱油的容器系列 B.质量相同的米酒的体积小于酱油的体积 C.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密度 D.米酒的密度大于酱油密度 9.一个质量为 0.3 kg 的水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0.8 k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 为 0.7 k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D ) A.1.4×103 kg/m3 B.0.875×103 kg/m3 C.0.8 kg/m3 D.0.8×103 kg/m3 10.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A、B 两个金属球,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128 g、 72 g,体积分别为 16 cm3、12 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B 是实心球,A 是空心球 B.实心球的密度是 6 g/cm3 C.空心球的密度是 8 g/cm3 D.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3 cm3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 11.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将__不变__;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剩 余氧气的密度将__变小__(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把铁锁质量为 500 g,一枚铁钉质量为 10 g,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1∶1__。 12.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先把天平放在__水平__桌面上,调节好天平后, 测出矿石的质量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52__g,接着他测出矿石的体积为 20 cm3,则矿 石的密度为__2.6×103__kg/m3。 ,第 12 题图) ,第 13 题图) ,第 15 题 图) 13.在测量盐水密度实验中,小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83 g, 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__30__cm3;再用天平测量出 空烧杯的质量为 50 g,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1.1×103__kg/m3。 14.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 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小__,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 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__小__。(均选填“大”或“小”) 15.小可用天平测量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 酸奶的密度为__1.15×103__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 __200__mL。(设液体混合后体积不变) 测量步骤 ①测整盒酸奶的质量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 量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 补齐后,测质量 测量数据 238.7 g 151.3 g 227.3 g 16.建筑工地要用 500 m3 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 1×10-3 m3,测得其质量为 2.6 kg, 则沙石的密度为__2.6×103__ kg/m3,若用载重 4 t 的卡车运送,需运送__325__车。 17.如图所示是我国出土的珍贵文物,某厂家根据文物的大小和形状,用铜制作了一批 和文物大小相同的纪念品,质量为 900 g。(ρ铜=8.9×103 kg/m3,ρ金=19.3×103 kg/m3,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如果真实文物的质量为 1.5 kg,那么这个文物的密度为__14.8×103__kg/m3。 (2)如果这个文物是纯金的,质量应为__1.95__ kg。 ,第 17 题图) ,第 18 题图) 18.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 0~10 ℃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 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_4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 0~4 ℃范围内,水具有__热 缩冷胀__(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三、实验探究题(共 16 分) 19.(8 分)小虎和同学们在资江河畔考察水污染情况时,捡到一块黑色的小石头,好奇 的小虎回到学校后,用天平和量筒对小石头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他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水平平衡,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端调。 (2)在测量过程中,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 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头的质量为__52.2__g;然后用量筒测量小石 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头的体积是__20__cm3。 (3)小石头的密度是__2.61__g/cm3。 20.(8 分)在某学校科技活动月中,某班级开展了实验操作小能手竞赛活动——“测量 橙汁的密度”实验。 (1)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DCEBA__(用字母表示)。 A.计算橙汁的密度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C.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量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D.调节天平平衡 E.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 (2)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总质量为__61.8__g。 (3)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该实验。实验步 骤如下: a.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 m0; b.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 m1; c.向另一个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乙),用天平测出__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__,记为 m2; d.橙汁的密度ρ橙汁=__m1-m0 m2-m0 ρ水__(水密度用ρ水表示)。 四、综合应用题(共 18 分) 21.(8 分)小华很想鉴别妈妈去云南旅游时带回来的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饰是不是纯银做 成的,于是,他向老师借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用天平测出首饰的质量为 90 g,用量筒测 出其体积为 10 cm3(ρ银=10.5 g/cm3,1 cm3=1 mL),则: (1)通过计算说明首饰是不是纯银做成的? (2)若是用纯银做成一个同样大的首饰,则需要多少克纯银? 解:(1)该首饰的密度ρ=m V = 90 g 10 cm3=9 g/cm3<10.5 g/cm3,所以不是纯银做成的 (2)纯银做成的一个同样大的首饰的质量 m=ρ银 V=10.5 g/cm3×10 cm3=105 g 22.(10 分)某市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 8 m3,为了估测这堆 稻谷的质量,小张用一只大烧杯平平地装满稻谷,用电子秤测得烧杯中稻谷的质量为 1kg。 再用这只烧杯装满水。用电子秤测得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0.8 kg,ρ水=1.0×103 kg/m3。求: (1)烧杯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解:(1)由ρ=m V 可得,烧杯的容积 V 烧杯=V 水=m 水 ρ水 = 0.8 kg 1×103 kg/m3=8×10-4m3 (2)空烧杯平平地装满一烧杯稻谷时,稻谷的体积 V=V 烧杯=8×10-4m3,稻谷的密度ρ= m V = 1 kg 8×10-4m3=1.25×103 kg/m3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 m 总=ρV 总=1.25×103 kg/m3×8 m3=10×103 kg=10 t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