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 限时练( 25 分钟) A卷 基础题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湿衣服晾干 C.秋天,草粘晨露 D.冬天,湖水成冰 2﹑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 ) A.煤气罐中的液体 B.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 C.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 D.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 3﹑寒冷的冬天,当戴眼镜的学生从室外走到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不久小水珠又消失了,这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5、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是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 A.先汽化后凝固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升华后凝华 6﹑生活处处是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吃冰棍解热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汗珠”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C.夏天扇扇子,人会感觉到凉爽 D.夏天吃冰棒,感觉凉爽 8﹑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10﹑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2 11﹑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 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B卷 拓展题 12、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 A.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低; B.水蒸气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C.开水不易散热; D.水蒸气散热快。 13﹑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14﹑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15、用蒸笼蒸馒头: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会使 (上/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1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来C卷 挑战题 17﹑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 (选填“会”、“不会”)熔化;如果烧杯和试管中的冰全部都熔化成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温 (选填“能”、“不能”)达到沸点, (选填“会”、“不会”)沸腾. 18.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夏天手热时,用嘴向手上吹气,手会感到凉快.请你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