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8年级数学教案第3讲:常见辅助性的作法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 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 教学内容 1.了解添置辅助线的基本方法,会添置几类常见的辅助线; 2.逐步培养数学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 说明:结合上次课的预习思考部分内容,让学生总结“倍长中线”法作辅助线的基本特征并对以下两题进行分析总结。 1.在△ABC中,AC=5,中线AD=7,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 A.2<AB<12 B.4<AB<12 C.9<AB<19 D.10<AB<19 答案:C 2.如图,点E是BC的中点,∠BAE=∠CDE,延长DE到点F使得EF=DE,联结B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BF∥CD ②△BFE≌△CDE ③AB=BF ④△ABE为等腰三角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0-60分钟) 案例一:“倍长中线”法作辅助线 例1: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 求证:AF=EF 解析:延长中线AD到点G,使得DG=AD,联结BG,可证∆DBG≌∆DCA(SAS), 得到BG=AC,∠G=∠CAD,因为BE=AC,所以BE=BG,从而得等腰三角形BEG,利用角的等量代换,得到∠FAE=∠AEF从而得证。 试一试:已知,如图,在中,,D、E在BC上,且DE=EC,过D作交AE于点F,DF=AC. 求证:AE平分 解析:延长中线AE到点G,使得GE=AE,联结DG,可证∆DEG≌∆CEA(SAS), 得到DG=AC,∠G=∠CAE,因为DF=AC,所以DF=DG,从而得等腰三角形DGF,利用角的等量代换,得到∠CAE=∠BAE从而得证。 案例二:“截长补短”法作辅助线 例2:已知,如图,在△ABC中,∠ACB=2∠B,AD平分∠BAC,求证:AB=AC+CD. 方法一:补短法 解:延长AC到E,使CE=CD,联结DE, ∵DC=CE∴∠CDE=∠E,∴∠ACB=2∠E, ∵∠ACB=2∠B, ∴∠B=∠E, 在△ABD与△AED中, ∴△ABD≌△AED(AAS) ∴AB=AE 又∵AE=AC+CE=AC+DC, ∴AB=AC+DC. 方法二:截长法 解:在AB上截取AF=AC,联结DF, 在△AFD与△ACD中, ∴△AFD≌△ACD(SAS), ∴DF=DC,∠AFD=∠ACB 又∵∠ACB=2∠B, ∴∠FDB=∠B, ∴FD=FB ∵AB=AF+FB=AC+FD, ∴AB=AC+CD. 试一试:如图,已知BC > AB,∠A+∠C=180º,BD平分∠ABC。 求证:AD=CD 教法指导:本题中的条件BC > AB,就意味着可以用“截长补短”法来作辅助线。 要求学生用“截长”和“补短”两种方法来证明 方法一:截长法 在BC上截取BE=BA,连结DE, ∵BD=BD,∠ABD=∠CBD, ∴△BAD≌△BED. ∴∠A=∠DEB,AD=DE. ∵∠A+∠C=180º,∠BED+∠DEC=180º, ∴∠C=∠DEC. ∴DE=DC. ∴AD=CD. 方法二:补短法 略 思考:讲本题中的条件∠A+∠C=180º和结论AD=CD对调,能否证明? 案例三:其它构造X型全等 例3:如图,AB∥CD,M是BC的中点,DM平分∠ADC,DM⊥AM。 求证:AM平分∠DAB。 证明:延长DM和AB交于点N,证明△DCM≌△BNM(ASA或AAS), 得到DM=MN再证明△ADM≌△ANM(SAS) 试一试:如图,△ABC中,AB=AC,D是AB上的一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连DF交BC于E, 若DB=CF,求证:DE=EF. 方法一: 证明:作FH∥AB交BC延长线于H, ∵FH∥AB,∴∠FHC=∠B. 又∵AB=AC, ∴∠B=∠ACB. 又∠ACB=∠FCH, ∴∠FHE=∠FCH. ∴CF=HF. 又∵BD=CF, ∴HF=BD. 又∵FH∥AB, ∴∠BDE=∠HFE,∠DBE=∠FHE. ∴△DBE≌△FHE(ASA). ∴DE=EF. 方法二:作DG∥AC交BC于G,其它略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30分钟左右(20分钟练习+10分钟互动讲解)。 1.已知CD=AB,∠BDA=∠BAD,AE是△ABD的中线,求证:∠C=∠BAE 证明:延长AE到F,使EF=AE,联结DF, ∵AE是△ABD的中线 ∴BE=ED, 在△ABE与△FDE中,BE=DE,∠AEB=∠DEF ,AE=EF ∴△ABE≌△FDE(SAS), ∴AB=DF,∠BAE=∠EFD, ∵∠ADB是△ADC的外角, ∴∠DAC+∠ACD=∠ADB=∠BAD, ∴∠BAE+∠EAD=∠BAD,∠BAE=∠EFD, ∴∠EFD+∠EAD=∠DAC+∠ACD, ∴∠ADF=∠ADC, 在△ADF与△ADC中,AD=AD,∠ADF=∠ADC, FD=DC ∴△ADF≌△ADC(SAS) ∴∠C=∠AFD=∠BAE 2.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AB+BD=CD,求证:∠B=2∠C。 解析:在CD上取一点E,使得ED=BD,联结AE,可证明△ABD≌△AED,∠B=∠AED,AB=AE,在根据外角定理可得∠AED =∠C+∠CAE=2∠C 补充类拓展试题: 1.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的一点,F为CD上的一点,∠EAF=45°,求证:BE+DF=EF。 解析:延长CB至G,使得BG=DF,证明△ADF≌△ABG,△AEF≌△AEG即可 2.已知,如图,中,AB=AC,∠ACB=90°,D是AC上一点,AE⊥BE, BD平分∠ABC。 求证: 解析:延长AE和 BC交于点F,证明△ACF≌△BCD(ASA或AAS),得到AF=BD, 在证明△ABE≌△FBE(ASA),得到AE=FE,即,所以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10分钟内)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学科教师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 倍长中线法作辅助线的基本方法: 截长补短法作辅助线的基本方法: 构造X型全等: 1.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点E是线段CD上的一点,∠CAE=∠EAB, (1)若∠DBE=∠EBA,AD//BC,求证:AB=AC+BD; (2)若点E为CD中点,AB=AC+BD,求证:∠DBE=∠EBA。 证明:(1)在AB上截取AC=AF,联结EF, ∵在△CAE和△FAE中, AC=AF,∠CAE=∠FAE,AE=AE ∴△CAE≌△FAE(SAS),∴∠C=∠AFE, ∵AC∥BD, ∴∠C+∠D=180°, ∵∠EFB+∠AFE=180°,∴∠D=∠EFB, ∵在△BEF和△BED中,∠D=∠EFB,∠FBE=∠DBE,BE=BE ∴△BEF≌△BED(AAS),∴BF=BD, ∴AB=AC+BD. (2)在AB上截取AC=AF,联结EF, ∵在△CAE和△FAE中, AC=AF,∠CAE=∠FAE,AE=AE ∴△CAE≌△FAE(SAS),∴CE=EF, ∵CE=ED, ∴ED=EF, ∵AB=AC+BD,AC=AF ∴BD=BF, ∵在△BEF和△BED中,BD=BF,DE=EF,BE=BE ∴△BEF≌△BED(SSS) ∴∠DBE=∠EBA 2.如图1,△ABC ≌△DBE,且∠ACB=∠DEB=90°, ∠A=∠D,直线DE与直线AC交于点F. (1)求证:AF+EF=DE; (2)若将△DBE绕点B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请写出此时AF、EF、D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A B C D E F (图1) A B C D E F (图2) 答案:(1)证明:联结BF ∵△ABC≌△DBE, ∴BC=BE,DE=AC ∵∠ACB=∠DEB=900, BF=BF, ∴△FBC≌△FBE, ∴CF=EF ∴AF+EF=AF+CF=AC, ∴AF+EF=DE (2)AF-EF=ED 证明:联结BF ∵△ABC≌△DBE, ∴BC=BE,DE=AC ∵∠ACB=∠DEB=900, BF=BF,∴△FBC≌△FBE ,∴CF=EF ∵AC=AF-CF, ∴AC=AF-EF, ∴DE= AF-EF 预习思考: 一线三直角模型: 在下图中有,AB=BC, 垂直关系已在图中标出; 全等的三角形有: ; 其中DE、AE、C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答案:△ABE≌△BCD;DE=AE+CD。 二、手拉手模型: 如下图,△ABE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 其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观察图形,∠BOE= ; 答案:△ABF≌△AEC;∠BOE=6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