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长度和时间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材解读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测量的概念、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处理数据的方法——列表法和直方图,并通过操作活动,练习测量长度和时间。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测量,也是物理学研究和学习中最重要的测量。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学习其他物理量测量的基础。 本节教材的内容突出了科学方法。教材开始就提出了“测量就是一种定量比较”,并且利用图片的形式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在介绍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都是按照先确定单位作为比较的标准,然后介绍单位的换算关系,再介绍常见的测量工具,最后通过活动练习使用刻度尺和计时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 2.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明确分度值的含义;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会粗略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3.会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常见的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4.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过程与方法 1.领会测量的实质是定量比较,知道要测量一个物理量,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量作为单位。2.经历使用刻度尺和计时工具进行测量的过程。 3.练习用列表和直方图两种方法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周围生活中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处理 重点:长度、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建议教师设计一些简易的让学生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比如“测量课本的长和宽”等,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测量工具的使用进行巩固加深。 难点:理解测量是一种以一定的标准量(单位)为依据的定量比较(见难点突破)。 难点突破 有些高大的学生感觉所使用的课桌椅太矮,让他们用书将桌椅垫高到合适的高度。然后请学生目测课桌椅的长、宽、高,并给总务处的课桌椅制作提出建议。此时学生会发现问题:目测不准确。教师提出问题:不用尺,如何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并比较它们的长短?学生讨论,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取一根线,使其与课桌的宽等长, 3 以此作为标准与课桌的长、高进行比较;用一拃或课本的宽度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等等。学生交流方法,会发现标准各异,无法统一,那么如何才能统一呢? 教师总结:由此看来,制定公认的标准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引出“单位”的概念: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叫做单位。 教学建议 本节课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引入新课。如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常见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学生举例说明。通过学生描述生活中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水平和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然后教师说明,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研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由此引入新课。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讨论、阅读。 学点1 测量长度 阅读教材P8~P9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物理学是以__实验__为基础的精密定量的科学,其中,__长度__和__时间__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问题2: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比较有__定性__比较和__定量__比较。测量是一种__定量__比较。 问题3: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叫做__单位__;国际上规定的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__国际单位制__。 问题4: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米__,符号为__m__。实际测量中,为了使用方便,人们还规定了比米大的单位,如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如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问题5: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__103__m;1 dm=__10-1__m;1 cm=__10-2__m; 1 mm=__10-3___m;1 μm=__10-6___m;1 nm=__10-9__m。 问题6: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刻度尺__。 学点2 刻度尺的使用 阅读教材P9“活动1 认识刻度尺”的内容,思考: 问题1:刻度尺包括毫米刻度尺、三角板、__皮尺__、__卷尺__等。 问题2:刻度尺在使用前要明确它的零刻度线、__测量范围__和__分度值__。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是指尺上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数值,它决定着一次能测量出的__最大值__;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指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__距离__,它是测量__精确程度__的决定因素。 问题3:将刻度尺的几个要素——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单位、分度值填入图1-2-2的方框内。 图1-2-2 阅读教材P10~P11“活动2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内容,思考: 实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1-2-3所示) 3 图1-2-3 探究归纳:要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①会选:选择刻度尺要观察它的__零刻度线__、__测量范围__和__分度值__,要根据__测量的需要__选择刻度尺,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②会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端正,不能歪斜,刻度线应__紧贴__被测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如图甲所示);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的数字。 ③会看:读数时,视线要__正对__刻度线,即与尺面__垂直__,不能斜视,如图乙所示。 ④会读: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计值)。如图丙所示,测量长度为2.78 cm,其中2.7 cm是准确值,0.08 cm是估计值。 ⑤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__准确值__、__估计值__和__单位__组成。 学点3 测量误差 阅读教材P11大字段的内容,思考: 问题1:什么是测量误差,误差能避免吗? 答:物理学中,把__测量值__与__真实值__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问题2: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可以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来减小误差;②__多次测量取平均值__。 学点4 测量时间 阅读教材P12“测量时间”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秒__,符号是__s__。其他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问题2: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1 h=__3.6×103___s;1 min=__60__s;1 ms=__10-3__s; 1 μs=__10-6__s;1 ns=__10-9__s。 问题3: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摆钟、机械表、电子钟、数字停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停表__。 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