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0课《俗世奇人》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第20课《俗世奇人》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20.俗世奇人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学习用多种表达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人物内在品格以及烘托对比刻画人物的手法。‎ 过程和方法:‎ 朗读全文,了解民间艺术的瑰宝,品味极具地方色彩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勤劳机智、自尊自爱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情节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 ‎ 教学时数 :一课时。 ‎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 ‎1.天津市所辖某居民委员会,准备建立一个奇人档案室,请你为所辖区域的奇人建立一套档案资料。下面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内容:‎ 姓名:      性别:      住址:   曾用名:     ‎ 服饰特点:    兴趣爱好:    特长:    奇特的地方表现在:‎ 性格特征:‎ 有代表性的故事:‎ ‎2.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专栏节目正在招聘有奇特本领的人,请为刷子李、泥人张分别写一份推荐词。要求语句形象,叙述与抒情议论结合。‎ ‎ 二、导入课文 ‎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想挑战吗”,你在观看电视的时候,一定有令你难忘的具有特殊本领的人,请举出一个例子。‎ 如、用铲车开啤酒的司机;‎ 今天我们学习在天津卫这个地方的一些有奇特本领的平常人。‎ 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 ‎ ‎),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 三、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1.作者写“刷子李”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刷子李”,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津码头“优胜劣汰”的环境,为人物预设一个极不同寻常的背景,然后再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极力写他手艺之高──“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这是在与自己挑战?还是以特立独行显示自己的超凡出众?但无论如何这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接着,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脚上有一白点:师傅如那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 ‎2.作者写“泥人张”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泥人张”,则是单刀直入。三言两语介绍泥人张后,便切入正题,这是一场人格的较量,也是智力的较量。面对海张五的挑衅,人们都等着看泥人张怎样“回报”。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而泥人张的回报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张五接着又侮辱起泥人张的手艺──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对此,泥人张居然毫无反应,但事后的“回报”更令人叫绝──次日,街市小杂货摊上摆出了一二百个“海张五”泥像,并大书“贱卖”等字。泥人张一言不发而妙招制胜。‎ ‎3.提问:刷子李和泥人张有什么共同点? - ‎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刷子李和泥人张都是俗世奇人,他们都拿手擅长的行当,可以说是有大本领大智慧。‎ ‎ 四、学习课文 ‎ ‎(一)诵读。 学生自由朗读,并做适当圈画、批点,或复述故事。 ‎ ‎(二)表演。 ‎ 两篇短文情节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编写课本剧或小品进行表演。学生演出后,评选出最佳剧本和最佳演员。‎ ‎ 提示: 课本剧中要突出主要人物,安排好地点,设计好舞台提示,处理好台词。‎ 编写课本剧:文章中大量的介绍性的文字,可以通过人物的自报家门或者旁白的形式进行介绍,注意文章应该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 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有适当的增减。文章的叙述方式可以被改变,、以适应剧本的需要。‎ ‎(三)品词语。 文中有一些传神的字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韵味。‎ ‎ 提问: 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 1.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 ‎2.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是什么意思?“地地道道”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 ‎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 ‎4.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你怎么理解句中加点的“找”字,试着将它换成其他的动词,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 第1句,句式上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作者对有绝活人的称道、佩服。‎ 第2句,“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写出人们的生存方法,“地地道道”也强调了人要生存,就要有绝活。‎ 第3句,作者并没有太夸张,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手艺高超,无与伦比。‎ 第4句,“找乐子”写出海张五的嚣张气焰。如将“找”换成其他的动词“玩”、“叫”等,表达效果就不够恰当了。‎ ‎ (四)分析人物。‎ ‎ 文章刻画了刷子李和泥人张这两个奇人,人物性格鲜明。 ‎ ‎“刷子李”之奇就在行事奇、做派奇。他手艺出众,技艺高超,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为自己设立的近乎苛刻的“从业标准”‎ 更是奇崛之极。他以这样的标准使自己远远超越了同吃这一碗饭的同行,使自己成为高山仰止的偶像。“刷子李”其实是用奇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渲染自己的本领。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干云。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而“泥人张”则是另一种风格。他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他胸有成算,后发制人。面对无端侮辱,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制敌。这是一位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的奇人,恰与“刷子李”形成鲜明的对比。‎ ‎(五)难点研讨:‎ ‎1.提问:“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 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自己的本领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共同探求,共同发展。 ‎ ‎2.“刷子李”的行事是否有作秀之嫌?曹小三最关心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是否本末倒置?‎ 如果刷子李手艺平平,专在保证“身上没有白点”上下功夫,那就不但无用而且可笑。刷子李此举的目的其实是在以极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其中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和自豪,也不妨看作是对自己的挑战和较劲。这一切如果有了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就绝不能说是作态作秀,即便是作秀,他做的也确实“优秀”。或者说,这是一种“包装”,是一种广告效应,完全无可非议。‎ 而曹小三的心态也属正常。既然刷子李为自己立下了如此之高的标准,别人就必然会用这一标准来衡量他。‎ ‎3.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独到之处?‎ 首先是浓郁的“天津”风味:“要哪没哪”“就赛升天一般美”“架式挺牛”“一个泥团儿砍过去”等都汲取了方言中的精华。‎ 其次,语言极具造型能力:“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一句对称工整,有对比,有比喻、夸张,将天津卫码头上的世风描写得淋漓尽致。‎ 再看写刷子李刷墙的一段文字:‎ ‎“‎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晃来,悠然晃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的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赛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这哪是刷墙,简直是在舞蹈,真有《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风采。几句简单的白描,人物就立刻活在纸上。‎ 又如,泥人张捏好海张五头像后,“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戳”字看出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真是无可更易的一个字眼。‎ 此外,全文语句短小精粹,活泼幽默,又大有单口相声的风味。‎ 五、拓展训练 ‎ 1.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讲一讲,让同学们听听。 学生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互相交流。 ‎ ‎2.学本文用多种表达方式描写人物的方法来写一篇短文。‎ ‎ 六、小结:‎ 本文以两位手艺人(刷子李、泥人张)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作者均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情节虽然简单,但安排得曲折有致,叙事一波三折。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 七、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介绍天津码头的热闹繁杂,为下文作铺垫。‎ 刷子李 ‎ 第二部分:介绍刷子李的绝活和趣事。‎ ‎ 第一部分:直接介绍泥人张的名气 泥人张 ‎ 第二部分:通过“践卖海张五”的故事刻画泥人张的技艺和精神。‎ 教学后记: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文章的技巧,但对本文的语言风格理解得还不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