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罗布泊12》课件
吴 岗 这个题目含有哪些信息?该用 怎样的心情来读? 罗布泊以前是美丽的仙湖, 现在消逝了。······ 悲伤、遗憾、谴责、愤 怒······ 资 料 简 介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 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 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 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因 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丝 绸之路” 而著称于世。罗 布泊有“汇入多水之湖” 之意,历史上罗布泊最大 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20 世纪70年代完全干涸。 ①萧瑟 ② 和煦 ③干涸 ④吞噬 ⑤裸露 ⑥戈壁滩 ⑦庇护所 ⑧ 近在咫尺 检查预习,掌握词语 sè xù hé shì luǒ gē bì zhǐ 带着下列问题默读课文 1 、用四字词语形容: 罗布泊过去是怎样的? 现在又是怎样的? 2、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新闻两种特点,新 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有形象性、抒情性。 这篇报告文学是怎样把罗布泊的今昔情景写得历历 在目,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的,为什 么能使读者对罗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体会文章独 特的表达效果。 一、体味真实性 文章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真实可靠。 如:《汉书·西域传》记载了……另据史书记载…… 如:“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 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 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一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具体准确地说明人们 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 正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如:“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了8.8米,平 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 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 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面积从50年代的 1.1652万平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 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 作者引用具体数据,具体准确地告诉人们同 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 止生态恶化。 二、感受形象性 1.对比——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2. 拟 人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 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 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 枝”。 “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 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 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替换为: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 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 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 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 了……” 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 大大强化了遗憾之情、谴责之情。 3.排比 4.想象 “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 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 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 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替换成“据史书记载,罗布泊水域辽阔,周围万 顷绿地,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 注重想象描绘,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罗布泊当年的美丽。 余辉中的昔日河床 凝固的生命 永 恒 的 眺 望 盐碱之痛 沙海漫漫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 !”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又”字表明这不是第一个悲剧,“人” 在不断地制造悲剧,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 指责生态破坏者的盲目和愚昧。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 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 个心情沉重。” 用拟人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 们的心”,实际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 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 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 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哀。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 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 成为荒漠的地方!” 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 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 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 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 的源泉,是生生所系。如果家没有了,那 我们还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 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 眼,是热切地期盼,还是无助和茫然?让 理性回归吧,让智慧插上理性的双翅,让 睿智赶走狂热,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 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罗布泊的悲 剧将不会再重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