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套(共1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套(共132页)

‎1 消息二则 知识与能力 了解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把握消息的特点、结构。‎ ‎2.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 ‎1.掌握消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消息的能力。‎ ‎2.品味两则消息的话语,体会消息的特点。‎ 难点 理清两则消息的思想,体会两则消息的内在意蕴,尝试消息的写作。‎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合作探究、比较法。‎ ‎1.毛泽东画像。‎ ‎2.解放军横渡长江的照片。‎ ‎2课时 毛泽东曾写过这样一首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亲自撰写的这两则报道渡江战役的消息。‎ 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 131‎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在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 ‎1.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消息报道了什么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在芜湖、安庆线南渡长江,直取对岸,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的情形。‎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消息的要素)‎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起至4月21日 地点:安庆、芜湖之间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二十日夜,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一日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广大地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1.标题有何特点?‎ 标题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报道了消息的主要事实。‎ ‎2.找出文中的电头,说说其作用。‎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是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3.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导语的作用。‎ 131‎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是导语部分,交代了消息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消息的主要事实。‎ ‎4.主体部分报道人民解放军“英雄式”战斗,是怎么报道的?‎ 有正面描写。如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有侧面烘托。如国民党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我们可以得出消息具有什么特点?‎ ‎“百万”是实数,其中中路军30万,西路军、东路军各35万。看来,“真实性”是消息的生命。‎ ‎2.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3.找出本文的导语,并具体说说它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4.本文主体部分分哪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 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 ‎(1)从“二十日夜起”至“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为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情况;‎ ‎(2)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为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 ‎(3)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最后为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衔接方式 ‎(1)时间上的衔接:二十日夜——二十一日下午五时——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 ‎(2)渡江部队的衔接: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3)内容上的衔接:第二层有“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与第一层衔接;第三层有“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与第二层衔接;第三层有“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与第二层的“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衔接。‎ ‎5.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 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然后写东路军,这样的顺序反映了三路大军开始渡江的时间先后,也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中先从中间突破、再以三路并进的战略部署。根据时间发展及事件特点安排顺序,清晰合理。‎ ‎6.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中路军写得较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 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7.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在叙述中路军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131‎ 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极大说服力。‎ 同学们,当你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时,当你们打开报纸阅读一篇篇文章时,是否想到这些内容都是由一种文体构成的?对了,它们被称为“新闻”。新闻这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本课就是两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要求:(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消息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消息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写消息应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一课。‎ ‎1.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 ‎(1)语言的准确、概括。‎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地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③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既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当确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④“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到达”意思比较广泛,也可指陆路);“24小时内”,时限明确(“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限更为确切;“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内容模糊)。‎ ‎⑤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当确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低敌人,而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或正面或反面)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①“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 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②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例如“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地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2.比较《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异同。‎ 131‎ ‎(1)两文的相同点:‎ ‎①文体相同:都属于消息(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消息的文体知识)。‎ ‎②作者相同:两则消息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③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④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⑤大背景相同:都报道渡江战役。‎ ‎⑥具体写法相同: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突出我军的神勇。‎ ‎(2)两文的不同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只报道了中路军的渡江情形,内容集中,结构单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形,内容复杂,但脉络清晰。先总括千里战线,再分步叙写,多而不杂。‎ 这两则消息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情形,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写得大气磅礴,充满了胜利的豪情。虽然两则消息涉及的事件已成为历史,但当我们今天重读这两则消息时,依旧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人民解放军那种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气势,明白正义事业是不可战胜的。‎ ‎1.议论性强。‎ 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段议论,从两方面分析造成“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有很强的政治性,从而使这则消息具有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 131‎ ‎2.文体性强。‎ 及时性、准确性、简明性是消息的三大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发电到发表,相距一天多的时间,及时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情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中“百万”一词的使用既体现了准确性,又体现了真实性:中路军渡江三十万人,西路军三十五万人,东路军三十五万人,因此文中称“百万大军”与事实完全相符合。‎ ‎3.语言准确性强。‎ 准确,首先是范围限定准确。例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其次是程度限定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而“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最后是地点限定准确。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不含”,也是为了使消息内容更明确、精准。‎ 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就不用双音节词。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要求简洁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至发电时止”简洁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 ‎《消息二则》的背景离现在比较远,预计学生会有距离感,不大喜欢这两篇课文。预设的时候考虑两个重点,一是消息的文体特征结构,二是消息语言的品味。‎ 第一节课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采用“媒体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势;通过“指导分层”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消息的结构。‎ 第二节课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比较分析消息的语言特点,更深层地理解消息的写作特点。‎ 通过课文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学生对消息没多大兴趣,也并不十分关注,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我讲的少一些,指引学生多说多练,并且多动脑,加以强化训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31‎ 知识与能力 ‎1.巩固所学消息的知识,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 ‎2.学习理清消息层次,品味消息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在阅读中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2.运用所学的消息知识阅读消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重点 分析消息的结构,理解其内容,提高阅读消息的能力。‎ 难点 品味消息准确精练的语言,学习写作消息。‎ 快速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诺贝尔图片、报纸。‎ ‎1课时 消息要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消息的要素、消息的结构、消息的特点。今天,我们根据已掌握的消息知识,学习一则外国消息。‎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有改动。诺贝尔: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诺贝尔生前收购了Bofors(博福斯)公司。此公司拥有350年历史,此前主要生产钢铁。诺贝尔拥有Bofors后把公司主要产品方向改为生产军工产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多项产品曾授权多国生产,并受到军队广泛好评。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的名字命名的。‎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于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个人和23个团体。‎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131‎ 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①莫言,男,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他的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②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2015年12月5日,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人物、获奖者、颁奖机构及相关背景。‎ 精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题、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请你找出课文的结构。‎ 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电头: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导语:第①段 主体:第②段 结语:第③段 背景:第④段 ‎2.请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1)标题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简明、醒目、概括性强,写出了消息的主要事实。‎ ‎(2)电头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通讯社名称、来电的地点、时间。‎ 交待消息的来源,突出消息的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的特点。‎ ‎(3)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时间:今天(即1901年12月10日)‎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颁发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颁发对象: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4)主体部分报道了哪些内容?‎ 报道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及所作贡献。‎ ‎(5)结语部分报道了哪些内容?‎ 明确了诺贝尔的颁奖时间及颁奖机构。‎ ‎(6)背景部分报道了哪些内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 补充交待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分离。‎ ‎3.文章最后写诺贝尔基金会和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有必要吗?‎ 131‎ 很有必要。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资金管理和评奖权相分离的实际情况,使诺贝尔奖的评定更公平、可信度更高、价值更大,对世界的影响更深远,也更能激励人们努力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消息特点突出。‎ 及时性、真实性、简明性是消息的基本特点。这两则消息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及时准确报道了消息事实。‎ 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电头“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交待了通讯社名称、发电时间、地点,表明消息报道得及时、真实、准确。‎ 又如“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实施起始时间、颁奖机构、资金来源报道得清楚明白。‎ 在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消息的有关知识,本课中,我要求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自学课文,适当点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效果好!‎ ‎3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131‎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翘首”“悄然”“屏息敛声”“眼花缭乱”“震耳欲聋”等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2.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提高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大声诵读的过程中体会新闻特写的特点,培养快速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健儿在运动场上的精彩瞬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 重点 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提高阅读新闻的能力。‎ 难点 体会新闻特写中的“特写”的方法及作用。‎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吕伟10米跳台的视频资料、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图片、课文音频朗读资料。‎ ‎1课时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了10米高台跳水的冠军。(播放吕伟跳水的视频),她跳水的这一过程,被记者夏浩然、樊云芳用生动的语言报道了出来。今天,我们来欣赏他们对吕伟跳水的精彩报道。‎ ‎1.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是新闻的范畴,都要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同点:消息,要迅速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而新闻特写不要求报道新闻的全过程,只抓住新闻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场景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可以借助一些文学手法。‎ ‎2.敦煌壁画:‎ 131‎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1.老师范读或播放音频朗读,思考:‎ 这篇新闻特写报道的主要事实是什么?‎ 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赢得女子十米跳台金牌。‎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抓住吕伟跳水的瞬间,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展现跳水动作的“妙极”。‎ ‎1.文章开头写她站在10米高台的姿态,为什么还要写“白云”、写“飞鸟”?‎ 用白云、飞鸟衬托她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2.在这篇新闻特写中,作者扣住吕伟跳水时的一个片段进行描写。‎ ‎(1)作者分三步描写了吕伟跳水的动作,哪三步?‎ 走路、腾空、入水。‎ ‎(2)选用准确的动词,口述吕伟跳水的过程。动词的选用有什么特点及作用?‎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紧接着,向前翻腾一周半,在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 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再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突出了动作的舒展自如。‎ ‎(3)“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吕伟凌空的姿态比喻为“凌空翔舞”的“飞天”,“飞天”是中国艺术中的精品,是中国人的骄傲,用它为喻,生动地展现了吕伟姿态的美妙,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与文题相呼应。‎ ‎(4)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 ‎①“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展现了吕伟入水动作的轻盈、迅速、完美。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②本段中写到了观众的反映,还写了“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吕伟动作的迅速、轻盈、完美。‎ ‎3.课文结尾写到一个外国记者的表现、观众的欢呼声、印度观众的惊讶,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出吕伟这一跳的完美,也表现了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1.新闻性强。‎ 迅速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道了吕伟赢得10米跳台冠军的新闻事实。‎ ‎2.描写细致生动。‎ 文章选取吕伟跳水的过程这一片段进行了生动细致地描写。起跳——腾空——入水,动词选用准确,描绘细致逼真。‎ ‎3.综合运用多种文学手法。‎ ‎(1)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动作疾如流星”、“像轻盈的、笔直的箭”等。‎ ‎(2)侧面烘托。‎ 131‎ 开头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吕伟沉静自若。结尾用外国记者“跳起来”、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印度观众的“惊讶不已”从侧面突出吕伟这一跳的美妙。‎ 这篇新闻特写层次清晰,语言生动。我在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层次的基础上,着重品味文章的语言,探讨文章的写法。学过之后,同学们对新闻特写这一文体的文章特点有了整体感知,激发了对新闻特写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 ‎4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知识与能力 ‎1.学习通讯的有关知识,把握通讯与消息的异同。‎ 131‎ ‎2.学习通讯的写法,培养阅读通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阅读中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在大声诵读中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舰载机着舰时激动人心的情景,感受我国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重点 掌握通讯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通讯的兴趣,提高阅读通讯的能力。‎ 难点 把握文章内容,品味语言,体会文中情感。‎ 快速阅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1.辽宁舰入水的有关情况。‎ ‎2.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的图片及资料。‎ ‎1课时 ‎2012年11月23日,渤海某海域,辽宁舰斩浪前行,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强大海军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舰载机着舰那激动人心的情景,定格在许多新闻记者的镜头里,定格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今天,我们跟随记者蔡年迟、蒲海洋一起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请看课文《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通讯与消息的异同。‎ ‎1.从时效性看,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求细节反映;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可以搜集材料,选择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本质,并容许细节描写。‎ ‎3.从篇幅上看,消息一般篇幅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4.从表达方式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可以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131‎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 呼啸(xiào)  澎(péng)湃(pài)  桅(wéi)杆 一丝不苟(gǒu)  舰艉(wěi)  咆(páo)哮(xiào)‎ ‎2.速读课文,概括通讯报道的主要事件。‎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3.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时间顺序 着舰前,辽宁舰上庄严紧张的气氛。‎ 着舰时,舰载机着舰的情形。‎ 着舰后,舰载机着舰后人们激动的情景。‎ ‎1.通讯报道虽然在时效性上不及消息,但也要求迅速及时。本文的时效性表现在哪里?‎ 本文是登载在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上报道2012年11月23日我国舰载机着舰的事。‎ ‎2.通讯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常对新闻事实的有关细节进行描写,请找出来,说说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1)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这是对海面环境的描写,“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展现出渤海海面景象,渲染了海面庄严肃穆的气氛,为后文舰载机的着舰做铺垫。‎ ‎(2)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转弯”“放下”“调整”“下滑”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将舰载机降落的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像凌波海燕”比喻的运用,描绘出歼-15舰载机着舰时轻盈灵活的姿态。表现出驾驶员高超的技术水平,蕴含作者的赞美之情。‎ ‎(3)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的描绘了舰载机着舰后航母甲板上的“V”字形,象征着舰载机成功着舰,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豪情。‎ ‎(4)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人们的激动喜悦之情难以言表,鲜花映衬笑脸、紧紧拥抱、争相合影,这些神情,这些动作正是人们激动喜悦心情的反应。‎ 通讯中通过细节描写,将舰载机着舰时的环境、着舰过程、着舰后人们的心情展现在读者面前,比消息描写得更详尽、更具体。‎ ‎3.这篇通讯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穿插了议论和抒情。找出议论的文字,分别说说其作用。‎ ‎(1)第3段“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这段议论性文字指出了飞行的历史意义。“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指出了这次飞行对国人的重大意义。“已经等了近百年”“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表明国人“等待”“期待”的时间之久。‎ ‎(2)第4段“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这段议论性文字,揭示了这次降落的 131‎ 历史意义——攻克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的突出了舰载机降落的风险极大,接着用具体的事实进一步突出舰载机降落极具风险,同时某国舰载机降落事故发生频率高与后文我军平稳降落形成对照,显示我国舰载机降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洋溢着作者的自豪之情。‎ ‎(3)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用一组排比句,深情的赞颂了中国海军人为实现航母舰载机上舰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作者抑制不住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1.及时准确的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事。舰载机着舰,让中国人民激动、让全世界关注的大事,作者在第一时间搜集整理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生动的报道。‎ ‎2.生动的细节描写。‎ 文章多处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使报道的内容更详实更具体,更能感染人。‎ ‎3.在叙述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文章多处进行议论,揭示了事件的意义,展现了事件的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是一篇通讯,学生首次接触通讯,首先要让学生了解通讯是广义的新闻,作者通过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报道,表现了我国海军强军梦终于实现,体现了海军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本文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并非易事。‎ 阅读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阅读时及时地建立起有关信息的心理表象,因而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在“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肢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 131‎ 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 ‎2.学习新闻评论的写法,培养阅读新闻评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阅读中把握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段落作用,理清思路。‎ ‎2.在大声诵读中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生活,热爱和平。‎ 131‎ 重点 把握新闻评论的主要内容,理清作品的论证思路。‎ 难点 了解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特点,了解时评的结构和特点。‎ 快速阅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1.南京大屠杀相关文字、图片、视频。‎ ‎2.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图片、视频。‎ ‎1课时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到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国行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国行公祭,不为宣扬复仇与怨恨,是为唤起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是珍视和平,更是不忘屈辱。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钟声“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的署名,暗含“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个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与“国纪平”的重大题材、深入评析形成互补。参与“钟声“署名文章写作的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的编辑和记者,每篇文章都经过多人的讨论修改,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人民日报》发表本篇新闻,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中的无辜死难者,并警示世人铭记历史,勿忘伤痛,共同捍卫世界和平!‎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俗称“时评”,属于论说文范畴。新闻评论以新闻事件为评论对象,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和思想性的特点。‎ 13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 指出了国行公祭的目的——铭记历史,悼念死难者,捍卫世界和平;揭示了这篇评论的观点,警醒意义鲜明。‎ ‎2.速读课文,完成表格内容。‎ 国行 公祭,‎ 为佑 世界 和平 开门见山,指出国行公祭目的 具体 评论 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 日本右翼:否认历史 正义力量:反击右翼势力 表达 愿望 南京现状:和平之城 维护和平:中国有能力 铭记 历史 捍卫 和平 ‎1.开头引用宝鼎铭文有什么作用?‎ 引用宝鼎铭文,一方面,点明新闻评论的内容,增强现场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铭文韵律整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引出后文新闻报道的内容,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第②段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选择了世界多个地区、不同阶层、多种形式的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多国度、多阶层、多角度的材料,更有说服力,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历史是没有被忘却的 ‎3.第③段列举了日本右翼分子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历史真相和良知的无耻行为作用是什么?‎ ‎①暴露了日本右翼分子对当年侵略战争罪行的百般抵赖,妄图扭曲历史,颠倒黑白的丑恶嘴脸;②表明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依然顽固,为下文写“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人爱好和平人们的高度警惕”作铺垫;③表明了国家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必要性。‎ ‎4.“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大规模篡改”“阻止”等词语表现出日本右翼分子的嚣张和虚伪,其行为令人警惕。‎ 131‎ ‎5.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这一部分用两个事实具体说明了正义的力量对日本右翼势力妄图辱没真相和良知的行为的反击,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使文章论证更有说服力。‎ ‎6.“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运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正义力量”与“日本右翼分子”两者对比,突出显示出正义力量的强大,“梦中呓语”的比喻贴切地表现了日本右翼的虚妄与丑陋,充满讽刺意味。‎ ‎7.第⑤段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什么作用?‎ 直接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作为论据,有时间,有报道单位,表明事实清楚,材料真实,无可辩驳;另一方面与下文南京成为“和平之城”形成对比,突出和平的珍贵。‎ ‎8.第⑥段介绍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内容:第⑥段介绍了南京命运的变迁,以及中国具有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磅礴的力量。‎ 作用:表达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意义以及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深化中心,升华主题,也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9.这篇新闻评论是怎样针对时事展开评论的?‎ 文章开始引述国家公祭鼎铭文的语句,引出话题,揭示出我们举行国家公祭是为永远牢记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这一观点。然后又评述世界各地爱好和平的正义人士组织的相关纪念活动,指出历史是不可能被忘却的。文章也注意到,当今时代,仍有日本右翼辱没历史真相的丑恶行径发生。文章通过引述国际社会对日本右翼的批判,分析指出“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接着,文章通过南京由被战火摧残的“恐怖之城”发展为“和平之城”的事实,号召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照应话题,深化论证效果。‎ ‎10.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更是最好的见证者。阅读全文,你有怎样的阅读体会?‎ 铭记历史,才能继往开来。遗忘历史的民族不可能有凝聚力,也不可能真正从灾难中吸取教训,并开启崭新的时代。在黑暗的南京大屠杀中,我们有30万同胞惨遭杀戮,只有铭记这样血的历史和教训,我们才能有志气不让历史重演。‎ 和平才是人间正道。今天的繁荣不代表永久繁荣,今天的和平更不代表永久和平。面对日本右翼势力丑态百出的表演,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站在国家的高度,从灾难中吸取教训,积淀民族记忆,团结全世界维护和平的正义之士,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1.思想深刻,说理性强。文章针对第四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展开,阐明了国家公祭的意义和必要性,既写了全世界正义之士的纪念行为,又指出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抹杀历史的痴心妄想,摆事实、讲道理,站在维护世界和平的高度阐明观点,认识有高度,思想针对性强。‎ ‎2.事实清楚,准确性强。作者在这篇时评中大量运用事实材料,特别是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国家的相关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甚至直接引用原材料,增强了评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使之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131‎ 这是一篇新闻评论,学生首次接触新闻评论,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新闻评论,其次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南京大屠杀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因此背景的介绍必不可少。这篇新闻评论层次清晰,思想深刻,针对性强。我在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理清结构层次的基础上,着重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探讨文章的写法。学过之后,同学们对新闻评论这一文体的文章特点有了整体感知,激发了对新闻评论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阅读新闻的能力。‎ 通过课文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历史没多大兴趣,也并不十分关注,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要注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独特文化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写作(一) 新闻写作 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新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闻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新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写标题。‎ ‎2.通过朗读、交流实例,让学生体会导语的写法。‎ ‎3.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新闻主体的写法,安排好新闻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新闻及新闻工作的感情,激励学生善于发现社会中有意义的东西,发现美,宣扬美。‎ 131‎ 学习新闻的写法,提高写作新闻的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过四篇新闻,初步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提高了阅读新闻的能力。今天,我们将运用所学的有关新闻的知识,写一篇新闻。‎ 二、回顾新闻的有关知识 ‎1.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和主体三者缺一不可。‎ ‎3.新闻的特点:迅速及时、真实准确、简明扼要。‎ 三、引导学生列标题 写作消息时,首先要给消息列标题。如何列标题呢?‎ ‎1.请看下面消息的标题:‎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4)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然后归纳标题特点。‎ ‎(1)标题要简洁醒目,概括性强;‎ ‎(2)标题要准确的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3)消息标题还要能吸引读者。‎ ‎3.引导学生就学校新发生的事实列标题。‎ ‎(1)9月3日开学典礼 ‎(2)9月10日教师节师生座谈会 ‎(3)中秋节文艺汇演 四、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导语的写法。‎ ‎1.指导学生朗读课本上四篇消息的导语,分析导语的特点。导语就是消息标题的扩充,要把新闻事实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都交代清楚,同时要融入作者情感,引起读者关注。‎ ‎2.就(三)中所列标题写一段导语。‎ 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消息的核心内容放在导语中先讲,然后逐次递减安排。‎ 六、写作文题 根据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不少于400字。‎ 七、佳作欣赏 我市举行庆祝2016年教师节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谢曦)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昨日,我市举行庆祝教师节座谈会,市领导与全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工作者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欢聚一堂,共话教育、同庆佳节。‎ 131‎ 市领导郑新聪、康涛、陈铁晗、张建生、周真平、李冀平参加座谈。‎ ‎“爱是幼儿教师最美丽的语言”“为人师,要热爱教育、热爱生活、不断学习,才能乐在其中、游刃有余”“教育要提前布局,才能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可能出现的‘入园难’‘入学难’问题”……座谈会上,教师代表围绕“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教书育人感想,为我市教育发展建言。‎ 市委书记郑新聪代表市领导班子,向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由衷敬意。他说,教师代表的发言,饱含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挚爱、对教学的专精。泉州教育事业取得的长足进步,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结果。教育既是民生,更事关国家、民族未来!展望“十三五”,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保障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两大任务,持续加大投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一名孩子都能上好学。要尽快解决义务教育乡村“较弱”、城市“较挤”的问题,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引导优秀教师流动,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让贫困地区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要健全现代学校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研究新情况下教师的激励和价值引导,让更多教师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光。‎ 郑新聪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素质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立德成才。广大教师肩负的重任,不只是授业,更是传道,要抓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让年轻一代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重视培养一技之长,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专业群与产业群、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对接,努力培养更多管用实用的高技能人才,助力泉州突破创新转型人才瓶颈。‎ 郑新聪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教育部门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为教师创造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忘初心、潜心育人,以德施教、爱岗敬业,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市长康涛主持会议。‎ 点评:本文标题简明扼要地点明了事件,导语部分交代了教师节座谈会的主题、参加人员。主体部分着重介绍了教师节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正文采用“倒金字塔结构”,科学合理;语言准确、简明;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是一篇很好的消息。‎ ‎6 藤野先生 知识与能力 学会按要求筛选文本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过程与方法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明确文章双线索写法的作用,学习融情于叙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以及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 重点 131‎ ‎1.明确文章的双线索,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多元化探究。‎ ‎2.归纳文章的语言风格,从语言中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感情。‎ 难点 ‎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2.联系教材,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快速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归纳法。‎ 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关的藤野先生。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对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厚真挚的情谊。‎ ‎1.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 131‎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变换了几个地点?‎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1.文章开头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 ‎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鄙视而又怒其不争。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3.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作者抓住了什么特点?‎ 抓住了“盘着大辫子”的特点。‎ ‎4.为什么抓住这个特点?‎ 因为在当时,有无辫子,可以反映出对清王朝的态度。‎ ‎5.教师介绍当时关于辫子的知识: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 ‎6.“清国留学生”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 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而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时髦,显示自己赞成“维新”。一旦维新失败,还可以把辫子放下来,表示自己是保皇派。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首鼠两端的两面派表现。‎ ‎7.鲁迅为什么厌恶和嘲讽“清国留学生”?‎ 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忠君保皇,不学无术,所以鲁迅厌恶他们。‎ ‎8.这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 ‎9.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有什么作用?‎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熳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而“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污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这一部分内容,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10.这一部分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 不离题。这一部分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131‎ 作者抱着求学的目的来到了日本东京,看到的却是清国留学生污浊的生活。带着这种失望,作者离开了东京,来到了仙台。在仙台学医期间,作者又有哪些遭遇呢?作者的老师藤野先生又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随着作者一起赶往仙台。‎ ‎1.在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日暮里”,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士客死的地方。作者牢记不忘这两处,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2.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3.那么作者对这一优待有什么感受呢?请细心体会以下几个句子:‎ ‎(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物以希为贵”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学生”,鲁迅当算第一个,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2)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 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将作者在生活上的艰辛与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居然睡安稳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没有想到的意思。该词前面写的内容是说明这个客店的居住条件差,蚊虫多,晚上难以安睡,而作者采用了防护措施,竟出乎意料地睡得安稳,表达了作者对不好的生活环境并不在意,这种态度说明作者在生活上的乐观精神,用“居然”一词,还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4.作者对这种优待有什么感受?‎ 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见到藤野先生后,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来描写藤野先生?这些描写揭示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然后作者又从先生大大小小的书和耳闻他的衣着方面来写,表现了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俭朴的崇高品德。‎ ‎6.作者着重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有着怎样的品质?‎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通过它们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1)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131‎ ‎(2)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学生、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7.作者还写了在仙台学医期间的哪些事情?‎ 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 ‎8.这两件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这两件事对志在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既用写匿名信者的卑劣行为来反衬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又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9.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10.作者是怎样描写“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 藤野先生听说“我”不打算继续学医,并要离开仙台,甚感“悲哀”“凄然”,他“叹息”,并赠照题词“惜别”,还希望“我”回赠照片,并常来信告诉他状况。这些记叙和描写将“我”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的深情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来。先生对鲁迅这种毫无民族偏见的深情,鲁迅是终生难忘的。‎ ‎11.到第35自然段,已经完成了对藤野先生的回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自己回国以后的一些感想呢?‎ 此部分一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另一方面表现我在实践自己弃医从文的誓言。‎ ‎12.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说:“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作者对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而又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使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怕”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13.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14.文章以回忆藤野先生为主,‎ 131‎ 为什么还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者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所以,这样一位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也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15.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 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 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一个表现;‎ 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 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 写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 写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 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 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4~35自然段):这一部分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了先生的崇高品德。‎ 第三部分(第36~38自然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 ‎1.脉络分明,记叙有序。‎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 文中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 131‎ ‎3.语言朴素含蓄,精练深刻,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的举动,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 藤野先生 鲁迅 在东京 厌恶清朝留学生 到仙台 受优待 在仙台 结识先生 我的转变 课间看幻灯片 ‎          决定弃医从文 离仙台 依依惜别 ‎  回国后 时常想念先生 在教学本文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默读去感知文章内容,以此来继续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 其次,我主要从“分析人物”入手。引导学生把直接描述藤野先生的内容提出来分析,帮助学生从藤野先生的声音、神态、语言、行动以及与“我”的关系中,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然后再了解作品的其余部分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不足之处是本课教学所用时间较长,深入浅出、长文短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7 回忆我的母亲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理清朱德同志叙写母亲的典型事迹,找出相关句子,仔细品味其作用。‎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131‎ 重点 理解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母亲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难点 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1.质疑讨论法。‎ ‎2.语句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朱德同志画像、多媒体课件、音频朗读等 ‎2课时 ‎(展示朱德同志的画像)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同学们对朱德同志有多少了解?(学生答: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朱德同志有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学习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太夫人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她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篇文章是朱德同志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本文原题目是《母亲的回忆》,刊载在1944年4月5日《解放日报》上。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目为《回忆我的母亲》。‎ 听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课件)‎ ‎1.用圈画法把重点字词圈注出来。‎ ‎2.读完全文,你对朱德母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131‎ ‎3.你能把文中有关议论性的语段找出来吗?‎ ‎4.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教师范读第1段。‎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是哪一句?‎ ‎“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有哪些?‎ ‎“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 ‎4.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悲痛之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朱德同志在文章开头痛悼母亲去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那么,请回答:①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②全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一)指定几名学生朗读第2—13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第2—7段);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第8—13段)。‎ ‎2.第一方面的事,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 第2、3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3.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 如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131‎ ‎4.第二方面的事,主要是写母亲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的?‎ 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 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5.写了上述四件事后,作者又进一步回忆了自己离开母亲、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后母亲的一些事。请同学们阅读第11、12段。思考:还写了些什么事?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精神品质?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 第11段写作者1919年将母亲接出来,可因为她“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歌颂了母亲热爱劳动的崇高品质。第12段写母亲积极支持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当大革命受到挫折和困难时,为了支持儿子革命,她“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当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时,她“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儿子革命,鼓舞儿子的革命斗志,“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这充分体现了母亲支持革命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对此,作者是深怀敬意,永不忘记的。两个“永远想念”,母子之情感人肺腑。当听到母亲想见作者一面,未能如愿时,作者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深情地写道:“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个“竟”字,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党、革命、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 ‎6.请学生朗读第13段。思考这一段追叙强调什么?说明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强调“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直到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真可谓“勤劳一生”。母亲身上的这种勤苦耐劳的美德,正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的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作者对母亲的歌颂,也就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歌颂。这样写的作用,既照应了前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请细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 ‎(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4—17段。‎ ‎1.学生个别朗读或大家齐读第14—15段。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 ‎2.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6—17段。思考:‎ ‎(1)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 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母亲的真挚的感情。‎ ‎(2)如何理解“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 说“母亲是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 131‎ 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以此对上述这方面的意义进行强调。‎ ‎(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 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这一段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坚定意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3段):文章的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线索,翔实而又有重点地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三部分(第14—17段):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继续革命的决心。‎ ‎1.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第一段从母亲去世引起悲痛写起,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缘起,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总的枢纽,总领全文。结尾以深深的祝愿结尾,抒发了对母亲的哀悼之情,紧紧地呼应开头。‎ ‎2.线索分明,脉络清晰。本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3.夹叙夹议,情真意挚。在叙述母亲的事迹时,适当穿插了必要而且精当的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这种议论又是以自己切身的感受作基础的,写来具体、翔实,读着亲切、感人。例如,写母亲整日劳碌着的形象,同时就写到了自己的幼年时的感受:“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到了后文,作者又与此相呼应地议论说:“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就是在勉励我们,要向劳动人民学习,学习他们丰富的生产知识,学习他们顽强的战斗意志。‎ ‎4.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例如“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将“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与“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对比着平静道出,体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质朴的语言中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131‎ 尽忠于民族尽忠于人民尽忠于党 这篇叙事散文语言朴素、平实。作者用一系列典型事例来表现母亲的伟大,感情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比较到位,在创新方面则表现在思考上的创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尤其是在拓展学生写作方面,首先是老师做示范,范写课文中的语句,再让学生根据要求来进行随堂写作。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生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8 列夫·托尔斯泰 知识与能力 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过程与方法 ‎1.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131‎ 重点 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难点 联系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诵读法、联想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吧。‎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断头皇后》(或《断头艳后》)等。‎ 本文节选自《三作家》。1928年夏天,苏联举办了“列夫·托尔斯泰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同年9月,茨威格随同奥地利作家代表团访问苏联,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托尔斯泰传》。‎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1.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 如:“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 131‎ 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 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描写鼻子: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描写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大量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不仅使形象鲜明、特征突出,而且使人产生无尽的联想。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更加突显托翁的形貌特征。“形”“神”的独到刻画,使文意深刻,韵味无穷。‎ ‎3.文中第8自然段“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粗鄙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文意的重心落在通过写眼睛揭示他敏察、深刻的内心世界,那么文中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 课文描写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如“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表现他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写他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如“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 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揭示他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文章的结尾语段赞美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4.文章为什么把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得如此平庸、丑陋?‎ 写托尔斯泰的平庸甚至丑陋,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5.教师指名诵读课文第6~9自然段,请学生仔细揣摩下列描写托尔斯泰眼睛语句的含义。‎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文中有句话可以为此做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的托尔斯泰的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得力于他的艺术巨笔准确表现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 131‎ 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 ‎6.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 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地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对富裕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予以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关于晚年的托尔斯泰肖像,他的同时代作家列·尼·安德烈耶夫在《逝世前的半年》一文有过描述,“他以接近数学般的正确性在走完生命的历程时,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十分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这种柔和的性格是不同寻常的,不仅可望,而且‘可即’。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 ‎7.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福?‎ 作者说:“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的根源,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定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客死于途中。‎ ‎8.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写他面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1自然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 第2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 第3自然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写其面容表情。‎ 第4自然段:写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131‎ 第5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第二部分(第6~9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第6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第7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第8自然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第9自然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人生中的不幸。‎ ‎1.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 本文是用文字给人物画肖像,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有时,只是刻画某一方面,却用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之所以能尺水兴波,纵横捭阖,主要得益于比喻、夸张的妙用。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肖;夸张更是突显了托翁的形貌特征。‎ ‎2.欲扬先抑的手法的运用。‎ 托尔斯泰是作者尊敬的艺术大师,可是他却用近一半的篇幅来描写自己心目中伟人平庸粗陋的一面,他的外貌与普通人毫无二致。联系全文就可以发现,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欲扬先抑,使托尔斯泰的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实践表明:学生除了对新奇的、没见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外,对和他们的生活体验有反差的东西也特别感兴趣。我钻研教材,在教学中首先抓住教材中的内容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31‎ ‎9 美丽的颜色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2.学习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提高品味细节描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2.在品读细节的过程中感知人物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文中居里及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理想。‎ 重点 131‎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品读细节,感知人物精神。‎ 难点 领会文章含义深刻的语言,学习本文写法,提高写作人物传记的能力。‎ 默读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居里及居里夫人的图片 ‎1课时 ‎(展示居里夫人图片)同学们,认识图片上的人吗?她就是居里夫人。谁给我们讲讲居里夫人的故事?(学生自由发言)居里夫人祖籍波兰,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现并提炼出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先后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今天,我们就跟着她的女儿艾芙·居里一起,去感受她提炼镭的过程。‎ 艾芙·居里(1904年12月6日—2007年10月22日),法国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曾撰写其母传记《居里夫人传》。‎ 玛丽·居里(1867—1934年)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1.快速默读课文,文章叙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镭的过程。‎ ‎2.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的?理清文章的层次。‎ ‎①描写居里夫妇居住的棚屋的残破简陋,突出他们工作条件的艰苦。②描写居里夫妇提炼过程的艰辛困难,突出他们对科学的痴迷和坚定的信念。③描写居里夫妇观看镭的美丽的颜色的情景,突出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题《美丽的颜色》中的“美丽”指什么?‎ ‎①镭盐闪耀着的蓝色荧光。②居里夫人热爱科学、潜心科研、乐观坚守的科学精神。‎ ‎1.文章如何描写娄蒙路的棚屋“不舒服”的?为什么要写?‎ ‎(1)把棚屋比作“温室”,突出其夏天的燥热。(2)“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 131‎ 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棚屋的残破。‎ 作者写棚屋的燥热、残破展示了居里夫妇生活工作环境的艰苦,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从事繁重的、艰辛的科学研究,突出他们迷恋科学、乐观坚定的科学精神。‎ ‎2.“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段细节描写,再现了居里夫人炼制镭时的情景,“在院子里”“被风吹”“周围的烟”写出了工作环境的艰难;“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飘起来”“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写出了她炼制镭的劳动强度大、工作艰辛危险,突出了她不畏艰难、热爱科学、乐观坚定的科学精神。‎ ‎3.读十七、十八两段,从居里夫妇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精神?‎ 居里夫人“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的神态,表明她对科学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心。“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天真的话语,表露出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迷恋。‎ ‎4.指点学生朗读第二十三段,探究下列问题:‎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居里夫妇热切的望着镭的情景。‎ ‎(2)作者对居里夫妇进行了怎样的描写?‎ 对他们的动作、神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她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坐下了”“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提炼出镭之后的喜悦和激动。尤其是居里夫人望着镭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足见她对科学的热爱和痴迷。‎ ‎1.典型的细节描写。‎ 第九段中写到居里夫人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时描写道:“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这段细节描写,展示了居里夫人工作时艰苦艰辛的情形,突出了她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 ‎2.在叙事的同时,引用传主的话,补充历史细节,展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文章的叙事节奏,使行文更生动。‎ 如文章在描写了棚屋的简陋之后,第五段引用居里夫人的一段话,“……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补充了他们在旧棚屋的生活细节,展示了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突出了他们坚定乐观的精神和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3.环境烘托。文章开头写棚屋的残破,展现出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艰难,与他们获得的成果形成巨大的反差,更突出对工作的热爱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美丽的颜色 131‎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叙述了居里夫妇提炼放射性元素镭的艰难过程。在前几篇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传记的特点,提高阅读传记的能力,同时学习传记的写法,并学习写作传记。我在教学中,将本课与《列夫·托尔斯泰》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传记的不同写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写作(二) 学写传记 知识与能力 学习传记的体例特点,学习人物传记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回顾本单元中传记文章在选材、表现手法、结构布局、语言运用上的特点,让学生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写自传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完善自我。‎ ‎2.在给父母家人写传的过程中增加与家人之间的情感。‎ ‎3.在给别人立传时,感知他们身上的美德。‎ 131‎ 学习传记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给贝多芬、米开朗其罗和托尔斯泰写的传记,在文中,我们了解了三位巨人的生平事迹,深深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这是名家给名人作传。今天,我们,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来给我们自己或周围的人(父母、家人或老师、同学)写一篇传记。‎ 二、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 ‎1.以《美丽的颜色》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传记中如何选材的问题。‎ ‎“传”要介绍人物的生平事迹,首先要写清传主的姓名、籍贯、出生年月等基本情况,但又不是生平简介或履历表。写传记时,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经历或主要事迹来写。例如《美丽的颜色》中,作者抓住居里夫人1898—1902年这四年的一段经历,记叙了她在这四年里的主要事迹——发现了“镭”。从而突出居里夫人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学会安排写作的顺序。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情况下按时间顺序叙写传主的人生历程,记写人物的主要事迹,突出人物形象。但有些传记,先用一段文字叙写人物的人生历程。再叙写一生的主要事迹和贡献,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3.传记要以记为主,虽可以对人物进行评价,但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 三、写作文题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花季少年,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 ‎2.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 四、佳作欣赏 我的自传 我叫李浩宇,今年14岁,是武汉市育英中学的一名八年级学生。‎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个小职员,母亲是中学教师。在简单、朴实的环境里,我过着简单却也充实的生活。6岁时,我开始启蒙读书,小学和初中一直都在母亲任教的学校里读书,由于性格开朗,班主任老师总是要求我在做学习委员的同时搭上文娱委员的“美差”,于是在“两职”的夹击之下,我慢慢养成了有计划做事和学习的习惯。因此,至今我还很感谢我的老师们。‎ 我的语文、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可英语常让老师头疼。刚上初中时,我对英语极为反感,学习英语也只敷衍了事,期末考的时候,英语考了47分。父母训斥了我,老师批评我,也帮助我。我自己也知耻而后勇,每天六点起床背英语,连走路都背着英语单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英语成绩终于赶上来了。‎ 我喜欢体育。小学四年级时就爱上了篮球,经常一放学后就打篮球。由于小学四年级时打篮球的人并不多,所以我只能和院子里一些比我大几岁的中学生玩。上中学后,我对篮球的热爱并没有减少。我喜欢篮球带来的感受:体育课上、课间活动我都会打会儿篮球,篮球已成为我很好的朋友。有时在生活中与学习上遇到不开心的事郁闷时,我就一个人在空旷的篮球场上,用一个又一个进球来宣泄我的愤怒和不满。‎ 131‎ 我天性比较开朗活泼,和许多同学朋友谈得来,也许从小有阅读的习惯,知道很多知识,有时可以和朋友聊天到忘乎所以,不亦乐乎,从体育到政治,从音乐、电影再到电脑游戏等,都成为我的谈资。下课后,同学们经常找我谈天说地;课堂上,同桌常与我“窃窃私语”。我知道上课说话不对,我正在改正这些小毛病。‎ 七年级时,我很荣幸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从那以后,我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我必须以我的实际行动来做好同学们的榜样。‎ 如今我已经是八年级的学生了,我会更严格的要求我自己,好好学习,好好做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点评:这篇自传介绍了小作者的姓名、年龄、身份以及自己的主要经历,着重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从而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10 三峡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运用语言的特点。‎ ‎2.诵读,揣摩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特点。‎ 重点 131‎ 掌握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 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读诵法 联想法 预习课文,了解大意。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查找郦道元的有关资料。‎ ‎1课时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三峡水利工程,也一定渴望了解三峡的雄壮与秀丽,今天,让我们学习郦道元的《水经注》,他会告诉我们三峡有多么迷人。‎ 郦道元(469或472—527年),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他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 ‎《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记述了1252条河流的发源地点、流经地区、支渠分布、古河道变迁等情况,同时还记载了大量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资料,以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情况。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1.学生初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31‎ 绝/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 ‎(1)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分别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讨论。‎ ‎(1)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2)写山,突出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了水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表现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学生的答案不求一致,只要大意对即可。然后找出相对应的语句,反复品读,展开想象,并展示课前找的图片,对照着图片用最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①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泉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在赏析的同时要背熟这些句子)‎ ‎2.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三峡的奇异景象: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3.《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文章的第2自然段与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4自然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1自然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 ‎4.本文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背诵全文,并体会怎样写山水游记。‎ 抓住景物特点,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不同的季节,以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景;凝聚自己深厚的感情来写景。‎ 郦道元描绘的三峡是那样的美,又是那样的险。在他的笔下,三峡本身就是一个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作者写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采用了大手笔渲染的手法。七百里三峡,寥寥150余字,就把万千气象尽收笔底。我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不仅为作者的才气所折服,更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自豪。‎ 131‎ 第1自然段写三峡两岸的山峰——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地貌)‎ 第2自然段写三峡湍急的水流——沿溯阻绝,乘奔御风。(夏天)‎ 第3自然段写三峡春冬的美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春冬)‎ 第4自然段写三峡高猿的长啸——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秋天)‎ ‎1.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2.语言优美,抑扬顿挫。‎ 本文吸收了辞赋、骈文,尤其是山水诗的文字技巧,描写景物自然流畅、简洁凝练、绚丽多彩、峭拔隽永。‎ 本堂课我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我用适当的点拨,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很快能领会文章的意境之美,能揣摩出文章的一两点妙处来。运用“读”、“说”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课文,品味课文,体悟课文意境。课堂气氛活跃,有热烈的讨论,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能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去发现知识,抒发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131‎ ‎11 短文二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工具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131‎ 重点 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 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诵读法 课外资料延伸法 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片。‎ ‎2课时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1.明确学习目标。‎ ‎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131‎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 131‎ 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抒情)‎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最大。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131‎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 131‎ 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记承天寺夜游闲 本课我仍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诵读为主要方式来让学生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同时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来让学生区分这两篇短文在叙事写景方面的异同,从而加深了对这两篇文章的理解。整个过程无不体现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了师生互动空间,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让学生在作者所营造的人、事、物、情、境中去感悟、去思考。‎ ‎12 与朱元思书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作者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难点 131‎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美点寻踪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乃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皆已亡佚。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皆以写景见长。‎ ‎1.背景知识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山水小品中的名作,原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这里看到的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美风光,如诗如画,引人入胜,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 本文是作者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原信中应当另有所述,但已散轶,亦无其他资料可考,只留下这看似随兴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虽然只是片段,但这段文字无论从内容还是结构上看,都有相对的完整性,是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2.“骈体文”的有关知识。‎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全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开头的“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 131‎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磁带,学生想象画面及听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1.实写语句讲解。‎ ‎(1)寒树:常绿的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让人心生寒意。‎ ‎(2)负势竞上:高山凭借(高峻的)的地势,争着向上。‎ ‎(3)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5)相鸣:相向和鸣。‎ ‎(6)戾天:到天上;戾,至、到达。‎ ‎2.虚写语句讲解。‎ ‎(1)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2)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 ‎(3)经纶:筹划、治理。‎ ‎(4)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边,名词作状语。‎ ‎(5)犹:好像,如同。‎ ‎(6)交映:互相掩映。‎ ‎(7)见:同“现”,显现,显露。‎ ‎3.重点句子的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涛,与快马无异。)‎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像老鹰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山峰也平息了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是白天,也与黄昏无异。)‎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有时还漏出点阳光。)‎ 131‎ ‎4.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5.根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学生分六组交流,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1)从“风烟俱净”到“天下独绝”写自己游览的地点及对桐庐一带山水总的印象。‎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说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呈现同样的颜色。这八个字四种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乘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多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奇山异水”表明这一带山水不同凡响,“独绝”二字,强调此处山水为天下之冠。这一段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学生齐读这一段,想象作者乘舟顺流而下,尽兴观赏的情形。‎ ‎(2)从“水皆缥碧”到“猛浪若奔”写水,突出“异”。‎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说水都是青白色的,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两句突出水之清。‎ ‎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说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这两句突出了水之急。‎ 作者从两个侧面来写水,把静态的色和动态的形都描摹得异常形象。‎ 学生齐读这一段,想象富春江水的秀美与壮阔。‎ ‎(3)从“夹岸高山”到最后写山,突出“奇”。‎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岸高山,夹江而立,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由此形成无数的山峰。写树之“寒”反衬山之“奇”,以“竞上”“轩邈”正面烘托山之奇,勾勒出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清越的泉声、悦耳的鸟声、延宕的蝉声、清厉的猿声,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以动写静,寓视于听,动静相生。‎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具有一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凸显了山水的魅力。‎ ‎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充,补写群峰中林深叶茂以突出作者的喜不自胜、流连忘返。‎ 学生齐读此段,想象富春江两岸山上树木峰峰相接、层峦耸翠的景象。‎ 在上一节课里,我们一起疏通了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了作者在信中所写的从富阳到桐庐的航程中所见到的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在这山水的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怀呢?下面我们一起继续深入课文,看一看“奇山异水”下的情怀。‎ 131‎ ‎1.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怎样一种意境?‎ 文章第一语段总叙富阳至桐庐的景色,空灵澄澈,境界开阔,并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总揽胜景,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独有形象,特征鲜明,意境清新,不仅使其山光水色宛然在目,而且引人入胜,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下文先写“异水”,作者以精练清新的笔触,从静、动两个方面来描绘富春江的江水之美,着重突出稳静的秀丽美和飞动的雄奇美,淋漓尽致、生动传神地展示出富春江水千姿百态、“天下独绝”的个性特征。接着写“奇山”,从四个方面写山,突出山势之奇、山音之奇、山意之奇、山林之奇。全文山水分写,交互生辉。水有山相映,便充满灵性;山有水相映,便增其生机。这山水相映之美,既突出了各自的特色,又把它们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创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深幽的“独绝”意境,人若置身其间,纵目骋怀,无不为富春江绝美的景色陶醉倾倒而心旷神怡。‎ ‎2.文章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景,找出其中写得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1)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朗气清、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水流曲折,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2)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3.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4.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融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广阔,令人神清气爽。‎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词语背后的准确,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31‎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代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个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力,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既代表了山水中特有的音响,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鸣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5.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它有何深意?‎ 最后四句很像电影中一个“淡出”的镜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犹言明中有暗;“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犹言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全文,余味无穷。‎ 第一部分: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部分:具体描绘水之“异”,山之“奇”。‎ ‎1.形声兼备,动静互见。‎ 形声兼备,时而绘山水之形,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时而摹鸟禽之声,如“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达到形声相融的意境。‎ 动静互见,“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鸟禽声音,实质是以声音反衬山林之寂静,这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光线随枝条疏密而明暗,是因为人在船中,船随水行,这是以静写动的手法。‎ ‎2.虚实相间,骈散结合。‎ 如果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虚写,那么前面的景物描写则是实写。实写一方面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为虚写提供了依据;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共同表现了“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同时文章又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具体描写时,给人广阔的想象天地,使其具有意境上简笔勾勒的美感;侧面虚写中含有形象,且从真实性角度看,又觉合情合理。‎ 本文中的“风烟”句、“从流”句、“急湍”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文章虽用骈体,但也有散句穿插其中,另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131‎ 在教本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多读、多思、多品,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进行广泛的知识跟进,并让学生参考相关文章进行自主地点评。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的共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本文内容的理解。‎ ‎13 唐诗五首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格律美。‎ ‎2.在分析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格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 反复诵读古诗,培养阅读兴趣,理解每首古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 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 讨论法 质疑法 点拨法 131‎ ‎1.录音机、范读带。(正字正音,感受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投影仪、胶片。(显示内容:生字注音、作者介绍、背景资料、文体知识、精美插图、相关诗词等。)‎ ‎3.课件。‎ ‎3课时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先看第一首《野望》。‎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性简傲,嗜酒,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律诗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3.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4.律诗还讲究声韵美,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韵。还讲究平仄。‎ 王绩《野望》‎ ‎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东皋(gāo) 薄(bó)暮 徙(xǐ)倚 犊(dú)‎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品析诗句。‎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颔联和颈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它们写景分别有什么特点?‎ 131‎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美丽的秋景,恬淡和平的生活,却让诗人发出了“相顾无相识”的感慨,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1.用白描的手法写景。颔联颈联中,诗人用白描手法,由远到近,静动相映,描绘出一幅山家秋晚图。‎ ‎2.借景抒情。用美丽的秋景和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野望孤独无依 背诵王绩《野望》,由律诗引出《黄鹤楼》的学习。‎ 崔颢《黄鹤楼》‎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1.听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再读,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边读边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2)学生讨论发言,老师引导,理解诗句含义。‎ 131‎ 品读,体味诗中的情感。‎ ‎(1)前两联由传说写起,有什么作用?‎ 从传说写到现实,由传说的美好与现实的“空余”寻常江楼构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的怅然若失的情绪表露出来。‎ ‎(2)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黄鹤一去”把读者的视野引向茫茫远方;“白云千载”又让人联想到上下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只两句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设出一种苍茫开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 ‎(3)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句描绘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象,葱茏茂盛而富有生机:晴空万里,远望汉阳,一棵棵树木清晰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葱绿。这段写景,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诗人“愁”该如何理解?‎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呢?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1.意境开阔、气魄宏大。诗的开头从黄鹤楼美丽的传说写起,仙人、黄鹤引发人们美好的联想。写到“黄鹤一去”,写到“白云千载”,意境开阔,引人遐思。‎ ‎2.风景如画,情真意切。诗的颈联描绘了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远处所见到的空明悠远的画面,融情于景,眼前景虽美,何处是乡关?景中蕴含诗人浓浓的乡愁。‎ 黄鹤楼 王维《使至塞上》‎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737年,节度使崔希逸打破吐蕃军。王维奉命出塞犒赏三军,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感知诗的内容。‎ ‎(1)理解诗句的内容 131‎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叙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作者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颈联:千古名句,描绘塞外苍凉壮观的景象。‎ 尾联:借用“燕然勒石”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保卫家国的决心,表达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2)整首诗中,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首联的“单”字可见其孤独寂寞,颔联两个比喻,表达诗人的激愤和抑郁,颈联描写塞外壮观美景,赞叹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典故表达对戍边将士的赞美之情。‎ ‎(1)颔联中“征蓬”“归雁”比喻什么?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像振翅北飞的大雁。诗人虽然是奉使出塞,却有漂泊无依之感,暗写诗人被排挤出京的激愤和抑郁之情。‎ ‎(2)品读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塞外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选取“大漠”“烽烟”“长河”“夕阳”这些意象,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色彩鲜明。且“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虽景物不多,但层次丰富。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这首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戍边将士保卫家国的爱国精神,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而产生的孤寂和抑郁之情。‎ 使至塞上 ‎1.背诵学过的三首唐诗。‎ ‎2.说说每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学生听读,整体感知。‎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写作者李白出四川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感受。‎ 131‎ ‎(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故乡的依依不舍,出蜀游历的满腔豪情。‎ 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叙事,交代行踪。作者从蜀地出来,经过荆门来到楚地。‎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船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片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一个“随”字生动的将山与平原的位置的变化展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表现出长江奔腾汹涌的气势。这联诗,景中蕴藏着诗人初出四川时的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 ‎(3)诗的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蕴含诗人怎样的心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诗句借助瑰丽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船行出三峡后江面平静,宽广无边的绮丽景象。诗人借天镜“飞”、海楼“结”,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1)全诗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诗的颈联写到“飞天镜”“结海楼”,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江面上平静无波,云雾弥漫的景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用词精炼传神。“随”“入”等动词的运用,都很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 ‎(3)衬托手法。颈联中,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之平静无波;云彩变换构成海市蜃楼反衬江岸之辽阔。‎ 这首诗描绘了出蜀经荆门至楚地过程中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初出四川时的喜悦之情。‎ 渡荆门送别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朗读 ‎①把握诗歌节奏 自读—范读(配乐朗诵)—试读—齐读 ‎②把握诗歌感情 范读(配乐朗诵)—学读—齐读—赛读 131‎ 品味诗句,把握内容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早春。从春潮、早莺争暖树、新燕筑窝、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话看出?‎ 骑马。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联?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三四句,莺燕争春光。在几处向阳的树枝上,蹦蹦跳跳着早来的黄莺,婉转悠扬地唱着春天的歌儿;在湿润的湖岸边,不知是新到谁家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着衔泥筑巢。早莺尚少,只在“几处”;新燕不多,不知“谁家”。西湖是鸟儿们理想的天堂,它们中的先到者早早地开始雀跃起来了。诗句在对莺歌燕舞的动态写照中,传达出西湖生动的早春气息。‎ ‎(5)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两句)‎ 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6)全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清新优美、生机勃勃的景色,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西湖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人描写了西湖早春莺飞燕舞、花乱草浅、柳树成荫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1)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全诗以游踪为线索描写西湖美景。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最后到湖东的白堤,使整首诗结构严密。‎ ‎(2)景中寄情,情景交融。诗中描写了西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在写景中寄寓作者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钱塘湖春行 本课的五首诗都是唐代律诗,格律工整,情感真挚,感人至深。而“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入课程目标之中,更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能力发展。”‎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上课伊始,紧扣每首诗题眼设问,初步感知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找、画、写”的方式潜心会文,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131‎ 写作(三) 学习描写景物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调动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 ‎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 ‎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二、学习观察景物的方法。‎ 观察事物,要运用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调动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 131‎ 三、通过实例,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1.幻灯片展示《春》中描写春雨的段落,引导分析。‎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幻灯片展示《春》中写春风的一段文字,学生朗读讨论。‎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这段文字中,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3.用幻灯片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4.用幻灯片展示《雨的四季》中的有关段落。学生朗读品味,探究:在作者的笔下,不同季节的雨给人以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在描绘雨景时融入了自己对雨的感受,这种感受感染了读者。‎ 我们在作文中赋予景物不同内涵,融入我们的情感,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有感染力。‎ 四、写作文题 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五、佳作欣赏 窗外 我总认为,去外边游玩,是欣赏风景的最好方法,可以亲身去体验甚至触摸那些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但是有一天,我发现在屋子里面同样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 这天,我趴在窗台上看书,不经意间,发现了窗外的那块地,曾是宽阔却没有生机的,不知在什么时候,长出了茂密的植物,郁郁葱葱的。‎ 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一棵很大的白玉兰树,它的枝干有一个碗口那么大,挺直而修长的枝干,看上去像一位亭亭玉立的芭蕾舞女。它的叶子和我们的手掌一般大小,嫩绿嫩绿的,这种绿无论是在春天还是夏天都那么惹人喜爱,看着它,就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看,一根树枝伸向我的窗前,仿佛在向我招手致意。‎ 树下,有一个花坛,虽然叫花坛,但并无花朵。那里生长着许多绿色植物,有直接栽在花坛里的,也有种在花盆里放在花坛上的,但这些植物却一点也不失生机,它们伴着风儿摇摇晃晃,翩翩起舞。‎ 我的目光被一只狗所吸引了。它有着土黄色的绒毛,两只眼睛不停地溜达着,巡视前方,它有可能在为自己觅食吧。看啊,它来到了植物们的身边,它们静静地对视着,好像在互诉心声。狗仿佛愁眉苦脸地对草说:“今天真不走运,一根骨头都没捡到,还遭人家的训斥。”草安慰道:“哎,我劝你还是早点回到主人身边吧,那样就不会愁吃喝了。”‎ 131‎ 它们就这样聊着,把自己的快乐、悲伤都与彼此分享。‎ 人们也不会闲着,一些人拿着羽毛球拍,进行着一场激烈的羽毛球对决;孩子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在小区里追逐,他们不用担心会有车子突然驶来,更不用担心有坏人忽然出现;老人们搬来凳桌椅,坐在玉兰树下,互相谈笑,寻起年轻时的记忆……‎ 我渐渐地发觉,透过窗户看到的风景竟然也是如此的美丽,大概是因为手不能触到,便更用心地用眼睛观察吧。‎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从楼上,传来了叫喊:“丁丁,回来吃饭啦!”“东东,快回家,奶奶来做客啦!”这时候,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得分手了,临走前,还会不止一遍地相互提醒:“明天再来玩,一定要来呀,一定要!”有的还要对方拉钩算数。老人们听见叫喊声,也从谈笑中回过神来,笑嘻嘻地互相告别。‎ 俗话说:“世界上美的东西很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说得太对了!这窗外的世界,不就是这样的吗?‎ 点评:作者描写窗外的景物时,将视野扩大至窗外的所有景物。重点描写了白玉兰树、白玉兰树下的花坛,一只小狗以及树旁人们的活动等。描写景物时运用了近景远景相结合、动景静景相结合的写法,使景物描写更加丰富、生动;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白玉兰树的枝干比作亭亭玉立的芭蕾舞女,形象地突出了白玉兰树干的挺直、修长。‎ ‎14 背影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理解关键的语句,表达特殊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重点 透过文章细致的人物描写,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情。‎ 难点 品味朴实无华的语言,体会深情无限的意蕴。‎ 朗读法 启发式教学 合作探究法 朱自清的画像。‎ ‎2课时 131‎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躯,当然也就会有背影。你们仔细观察过父亲的背影吗?为什么朱自清会选择刻画父亲的背影而不是父亲的正面?让我们一起来探一探究竟。‎ 朱自清(1898—1948年),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五四”初即创作新诗。后来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转向散文写作,并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纪实性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从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本文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件什么事?表现了父子间怎样的感情?(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 课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挚的思念。‎ ‎2.自读课文,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分小组交流、朗读这些语句,说明其使你感动的原因。‎ ‎1.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 四次。第一次:点题的背影;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其中对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的描写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 ‎2.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怎样细致的描写刻画?‎ 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突出了黑色,这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一词写出走路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的样子,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父亲爬月台:动作描写“攀”、“缩”、“倾”。作者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的令人揪心啊!作者用“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啊!同样,作者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 131‎ 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3.父亲的背影,是否让作者有所触动?表现在哪里?‎ 表现是流泪。第一次的“泪”: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因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泪来”,为“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 第二次的“泪”是父亲为买几个橘子,不顾年纪大、手脚笨,攀上爬下,沾泥带土,被其深厚、真挚的爱激动得“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个“快”字说明动情之深,反应之速,衬托出父亲在特定的环境下给作者留下的“背影”,印象是很深的,也是最难忘的。这次掉泪是情不自禁,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又是一次复杂的心态显示。怕父亲看见了要伤心,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怕别人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 第三次的“泪”,是在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的时候,离情别绪,悲伤惆怅,使得“眼泪又来了”。一个“又”字,反映出作者悲其家境惨淡,感其父子情深,叹其相见无期,达到了情不能自已的境地。‎ 第四次的“泪”,是接读父亲来信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几年前分别时的父亲“背影”,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追忆往事,惦念老父,相见无期,悲感交集,其泪的含义该是多么深沉、复杂啊!‎ ‎4.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这是在宽慰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父亲,而他却在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担心儿子路上口渴,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的体贴入微啊!‎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 ‎(5)“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父亲,是我们的至亲;父爱,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课文中的父亲虽然没有英俊的外貌,也没有如簧的口才,但同样给了我们过目难忘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可亲可敬的父亲。‎ ‎1.感悟作者平实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 作者善于在叙事和描写中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语 131‎ 言或动作,用平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人物的真情实感。文章中还有很多处体现了这样的特色,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体会一下。如:‎ ‎(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作为全家顶梁柱的父亲,在祖母去世和丢了差使的逆境中,心情无疑是沉重、难过的,但是在儿子面前,父亲不仅不把自己沉重、难过的心情外露,而且还反过来安慰儿子,更可见父亲的体贴。‎ ‎(2)“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父亲的“不放心”正体现了对儿子的关心爱护。‎ ‎(3)父亲“忙着”照看行李,“忙着”讲价钱;终于“讲定”了价钱,为“我”“拣定”了座位;“嘱”“我”小心,又“嘱托”茶房照应“我”。‎ 表现了父亲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事事都要替儿子安排好的心情(无微不至的关心);而“我”当时只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还“心里暗笑他的迂”,“我”当时的不理解恰恰从侧面反衬出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4)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我”理解了父亲的爱,对父亲产生疼惜之情。‎ ‎(5)橘子买回来后,父亲“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满足。‎ ‎(6)临别时,父亲说的话虽然很简单、朴实,但里面包含着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 ‎(7)“他触目伤怀,自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背影”‎ 两个“自然”表现了“我”对父亲更深的理解,泪光中的背影已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其中还包含着老境颓唐、每况愈下而又爱子心切的老年父亲的影子,寄托着作者对父亲更为深切的疼惜、怀念之情。‎ ‎2.疑点探究。‎ ‎(1)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文章的第2、3自然段交代了朱自清当时的家庭状况,这段叙述是否属多余笔墨?‎ 家中“祸不单行”,遭受不幸的变故,家境衰败,这惨淡的环境、悲凉的气氛,与下文父亲送别时对儿子的满腔挚爱形成对照。在这种特定背景、环境下父亲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背影,更充满感情、饱含深意,更显示出父爱的崇高。(这一段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看似偏离话题,实则紧扣中心)‎ ‎(2)以“背影”为题的作用是什么(课题能否改为“浦口惜别”?)‎ 以“背影”为题含蓄隽永,“背影”既是人物形象的素描,又是人物精神的写照,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结点。‎ 曾经有人说过,世上最伟大的感情莫过于爱,世上最可贵的行为莫过于关怀。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倾注了所有的爱,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生活中,我们时常沐浴在这样的爱和亲情之中,让我们在感受到这份爱的同时,珍惜和铭记它吧!‎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写“我”对父亲的背影难以忘怀,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回忆往事,追述在浦口车站与父亲离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2~3自然段):交代这次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 131‎ 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 第二层(第4~5自然段):写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为下文描写背影做铺垫。‎ 第三层(第6自然段):具体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思念父亲之情。‎ ‎1.刻画细腻。‎ 文中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攀爬月台,分别具体地写了手、脚、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 ‎2.脉络清晰。‎ 文章有两条线。一条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是记事写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平读信,这四件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来。前两件写得简略,南京送行写得详细,每个细节都未放过。‎ 另一条线是以“背影”为标志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以背影为线索,“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背影”这根主线清晰,反复照应,并且环环相扣,有详有略。‎ 背影父子情深 人物形象的性格、情感和思想是通过文章语言流露出来的,所以品读语言也就成为这两节课的重要环节。“细微之处见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细节,多次展开描写”,这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色。我这一课的教学思路就是“品析语言的深厚内涵,剖析人物精神世界”,利用关键的词句带动学生去品味文章中相关的细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思索、讨论,促使学生的灵感不断迸发。‎ 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也开始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我也更加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教育机会随时都有,需要自己去用心体会,挖掘。‎ 131‎ ‎15 白杨礼赞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分析描写黄土高原以及结尾与楠木对比的作用。‎ ‎2.体会排比、反问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2.通过梳理文章抒情线索,感知白杨树的“形美”,再充分理解文章写“楠木”的作用,在对比中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就是理解白杨树的“神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重点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分析描写黄土高原以及结尾与楠木对比的作用。‎ ‎2.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难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朗读感悟法、对比阅读理解法 配乐朗读音频资料;含有作者信息、散文常识、字词信息、问题探究、图片信息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31‎ 大树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满目苍翠,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生机。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领略过“大雪压雪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今天我们将走进挺拔的白杨树,一起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感受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白杨礼赞 茅盾)‎ 茅盾(1896—1981),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路》《三人行》,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1.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此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于1939年3月到新疆讲学,第二年5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作者目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看到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散文。‎ ‎2.语文知识——象征 象征指的是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以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表现手法。它可以通过作者对象征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出作者要表达的含义。运用这种表现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还可以延伸表达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题目思考“礼赞”的含义是什么?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情。‎ 礼赞是怀着敬意地赞扬的意思,“白杨礼赞”,也就是“礼赞白杨”,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3.小组讨论、交流:文中多处出现“不平凡”,说一说白杨树“不平凡”的含义。‎ 课文两次提到“不平凡”,两次“不是平凡”。“不平凡”就是伟大。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它当然很平常,但以它外形的美,尤其是内在美来说,它是不平凡的。‎ ‎4.文章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这句话是本文的抒情线索。‎ ‎1.文章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开头,有什么作用?‎ 开篇一句独立成段,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讲,首赞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礼赞的原因。“实在”一词充满情感,“不平凡”点明了中心。起笔峻拔有力,‎ 131‎ 赞美之情破空而来,给人深刻印象。从结构上来讲,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而且点明了文章的描述的对象——白杨,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2.自由朗读第2~3段,要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的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感觉:雄壮、伟大、单调。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音。‎ ‎3.课文着力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其目的是什么?‎ 写白杨树前先写高原,目的有两个。其一,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其二,暗写陕甘宁边区这个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作铺垫。‎ ‎4.学生朗读第5~6段,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用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形象的特征?‎ 作者用“力争上游”“笔直”来写白杨树,既概括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也揭示了它力求上进的内在气质。‎ ‎(2)文章是如何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特点的?‎ 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泛出淡青色”。‎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内在气质,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5.“它没有婆娑的姿态……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段话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这是先抑后扬的写法。具体说说怎么抑又怎么扬的?‎ 两个“没有……”和“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先抑。“但是……伟丈夫”笔锋一转,则是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肯定了“伟丈夫”,两词一对比更突出了白杨树与众树的不同。‎ ‎6.第7段中的一组排比反问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连用四个“难道”的反问句,像剥笋一样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四个反问排比句句法同中有异,由外向内,层层深入,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连贯有力,赞美之情到这里发展到了顶点,这几句也是思想内容的精华所在,展现了一种更为广阔的境界。‎ 上一堂课,我们由远及近地认识了白杨树,认识了它的不平凡,认识了它的质朴、坚强与挺拔。我们还通过朗读,学习了文中饱含激情的抒情语句,领略反问排比的激昂气势。可以说白杨树已经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作者究竟是在赞美树还是在歌颂人,或者是在讴歌一种精神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揭晓这个谜底吧。‎ ‎1.作者怎样由白杨树自身特点联想到要象征的事物的?‎ 由白杨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的品格,联想到北方的农民;由傲然挺立的品格,联想到守卫家乡的哨兵;由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格,联想到抗日精神和意志。‎ ‎2.怎样理解和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31‎ 本文赞美白杨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但又不直接说出来,采用这种含蓄的形式,把事物人格化,用具体的事物(白杨树)来表现某种意义。运用的是象征手法。‎ 本文写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如果正面表达作者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火热的感情,是不能发表的,因而也就无法发挥文艺的战斗作用。北国风物,气象万千,作者挑选白杨树为描写中心,由于它的枝叶一律向上,傲挺,引起对那些“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人们的尊敬和怀念。于是赋予树以“人”的性格和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借歌颂白杨树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歌颂力挽狂澜、拯救民族于存亡关头的祖国优秀儿女。‎ ‎3.文章第7段已经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那么第8段是不是多余呢?‎ 不是,第8段用抒情议论的笔调,“不但象征……尤其象征……”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白杨树的原因,点明全文的主题。所以这段文字绝不是前段的简单重复,作者所描述的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于抒情议论的点染,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4.作者在篇末交代楠木,有什么作用?‎ 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那些赞美楠木的“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表明了作者对共产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深化了中心。‎ ‎5.本文为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选取了哪些材料,又是怎样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特点的?‎ 主要写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部气质以及它的象征意义。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空旷、辽阔,外部形态笔直、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内在气质朴质、严肃、坚强不屈、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点点滴滴都显示着这种植物的不平凡。这就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6.本文是怎样巧妙运用对比烘托的?‎ 文章开篇交代了白杨树的生长的环境——西北高原,为下文引出白杨树设置了大的背景,渲染了粗犷、豪迈的气氛,并且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了“雄壮”“伟大”,对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色泽起了正面烘托的作用。在描述白杨树的外形和精神时,又反复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与“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决不是平凡的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美;紧接着就其外形用“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的比喻先行一抑,转而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设喻一场,对比映衬,形神兼美。文章结尾把白杨与楠木作对比,怒斥国民党反动派,高声赞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显示了鲜明的爱憎感情和战斗风格。‎ 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外形及气质,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1.象征手法,托物寄情。‎ 本文中的白杨树,是作者寄托感情、表现感情内涵的象征物。它既是黄土高原上傲 131‎ 然挺立的白杨树,又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先充分描绘白杨树不平凡的外形及不平凡的内在气质、精神风貌,再通过联想,由树及人,歌颂了与白杨树极其相似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北方农民,从而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2.线索分明,结构精巧。‎ 文章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围绕这个线索,作者起笔便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让读者一开头就获得了深刻的印象。接着,作者从景、形、神三个方面写尽白杨树的“不平凡”。先描写白杨树的生存环境,这是漫放;“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的白杨树,这是巧收。再从外形写到气质,最后在抒情与议论中直陈白杨的象征意义,再次疾呼“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以突出主题。‎ 白杨礼赞 ‎《白杨礼赞》是茅盾先生在1941年写的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学习这篇散文时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中的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的“形美”进而理解其“神美”,从而明确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感受那种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本文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把“白杨树”与“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联系起来,对于抒情散文,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对其思想内容进行理解。文章非常有气势,尤其第7自然段的一组排比句和每一部分起着总领作用的语句(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些语句更适合高声抒情朗读,在不断的揣摩中,学生肯定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对排比、烘托手法的理解。‎ 131‎ ‎16 散文二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了解文章的结构及揣摩文章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结构,感悟作者的情感。‎ ‎2.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老师的点拨下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 难点 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多媒体 音频朗读 ‎2课时 ‎《永久的生命》‎ ‎(视频导入)‎ 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一条小溪从雪山发源,流入大海。‎ 导言: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 131‎ 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儿这样阐释生命的意义:“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来感知作者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听音频朗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回答:‎ ‎1.文题是“永久的生命”,读罢课文,你觉得作者在文中对生命持怎样的情感态度?‎ 赞美 ‎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谈生命易逝。‎ 第二部分(第2~3段)谈生命神奇不朽。‎ 第三部分(第4~5段)赞美生命。‎ ‎3.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这是“抑”;接着写种族的生命是神奇的,伟大的,充满活力的,“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这是“扬”,最后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层层铺垫,将对生命的礼赞之情抒发到极致,凸显文章主旨。‎ ‎1.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2.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作者在第二段中以“小草”“小牛犊”为喻,阐释了“生命自身的神奇”。小草卑微而柔弱,然而“春风吹又生”,永不休止的繁殖着,蔓延着,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3.如何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 ‎“凋谢”的是一个个个体,一朵朵花朵。“永存”的是生命永不休止的繁殖着,蔓延着,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永远充满生机。‎ ‎1.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作者从时间过去永不再回来谈起,谈到个体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让人无奈;接着写种族的生命是神奇的,伟大的,充满活力的,“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层层铺垫,层层蓄势,水到渠成地抒发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将对生命的礼赞之情抒发到极致,凸显文章主旨。‎ ‎2.欲扬先抑,凸显主旨。‎ 分析见前面“整体感知3”。‎ 131‎ 永久的生命 ‎《我为什么而活着》‎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1.听读。听音频朗读,认识生字。‎ 遏(è)制 飓(jù)风 濒(bīn)临 俯瞰(kàn)‎ ‎2.指点学生朗读。说说作者一生为什么而活着?‎ 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 ‎3.大声朗读课文,说说文章的结构特点。‎ 第一部分(第1段):总说。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二部分(第2~4段):分说。‎ 第一层(第2段):解说渴望爱情的原因。‎ 第二层(第3段):解说渴求什么样的知识。‎ 第三层(第4段):具体解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第三部分(第5段):总结,这样的人生,作者觉得活着值得。表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然后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探讨解答。‎ ‎(1)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感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求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他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 这句话,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形象的比喻中,使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2)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131‎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形象而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中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深不可测”揭示了孤寂的恐怖可怕。然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总把我带回尘世。‎ 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与同情的内在联系。作者用含蓄而充满理性的语言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2.问题探究 ‎(1)概括说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作者说,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①爱情可以带来狂喜;②爱情可以摆脱孤独;③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到梦想的天堂的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2)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 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①了解人类心灵;②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③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自然、社会。他追求知识,生命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 ‎(3)指出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 作者同情那些遭受苦难的人们: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和孤苦无依的老人。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但作者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他对苦难的拯救往往失败,这就使人更加痛苦。‎ ‎(4)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并且不无欣慰。可以说,这篇文章,是罗素生活的宣言书,其实也是古今中外许多伟大人物生活的共同准则,它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课文中,作者用凝练含蓄的语言叙写了自己一生的纯洁而无比强烈的人生追求,表达了作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激励我们有所追求,奋发向上。‎ 胸怀博大 积极乐观 本课两篇散文都与生命密切相关,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教师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真正的教育总是充满活力和生气,通过教师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熏陶,对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褒扬,创造自由舒展的空间,使学生充满对生命的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学生个体生命情感在积极、活泼、明朗的教育环境中得以无声地滋润、涵化、延展、厚实,把教育中的个体生命引向高处。课堂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该让生命教育走进课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生命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 131‎ ‎17 昆明的雨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表情达意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品味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身边美的事物的关注,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平 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碎事物表情达意的写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作探究。‎ 作者给宁坤的那幅画、昆明雨中的照片、多媒体课件等。‎ ‎2课时 同学们,你喜欢雨吗?(喜欢)为什么喜欢雨?(同学们各抒己见)是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润物无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秋雨,惹人愁思。今天,我们跟随汪曾祺去感受一下昆明的雨。‎ 131‎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上。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七年。在这一时期,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还结识了很多的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道路,还结识了后来和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昆明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他晚年的诗文书画中,随处可见他对故土、故人、故事的怀念之情。‎ ‎1.播放音频朗读,学生听读,认识生字。‎ 鲜腴(xiān yú) 篱笆(lí ba) 鸡菌(jī zōng jùn)‎ 八卦(bā guà) 密匝匝(mì zā zā)‎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说说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 ‎①雨季长,但不使人厌烦,不使人气闷,人很舒服;②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③是浓绿的。‎ ‎3.文章除了写雨,还写到了什么?这些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 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事物,还写到了为宁坤作画、与德熙去小酒馆喝酒。‎ 这些人、事、物都是昆明雨季特有的。‎ ‎4.作者对昆明的雨有怎样的情感?‎ 喜爱、怀念。‎ ‎1.文章写昆明的雨,为什么从宁坤要“我”作画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画上所画的倒挂而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和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和产物,突出昆明的雨多;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从而吸引读者。‎ ‎2.“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为什么?‎ 在雨的滋润之下,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所以“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昆明的菌子?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种类多。牛肝菌、青头菌、鸡、干巴菌、鸡油菌等。‎ ‎②数量多。“家家饭馆卖”“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鸡随处可见。‎ ‎③味道鲜美。牛肝菌滑嫩鲜香;鸡味道鲜浓,无可方比;干巴菌“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 ‎④色泽诱人。青头菌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高;鸡油菌颜色浅黄,做菜时配色用。‎ 作者娓娓道来,在自然平淡的叙述中流露作者对昆明雨的喜爱,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4.作者如何描写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外貌、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卖杨梅女孩子的娇美情态,衬托昆明的雨的柔美,抒发作者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5.“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我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有怎样的情味?‎ ‎①雨引起的一点淡淡的乡愁;②雨中的美景让人陶醉而产生的闲适和恬淡之感。‎ ‎6.结尾独句成段,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其作用。‎ 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上,照应第三段,收束全文,‎ 131‎ 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在汪曾祺的笔下,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这样的雨让作者喜爱、怀念。那么作者是怎样表现出这种情感的呢?‎ ‎1.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要做到“神聚”,就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昆明的雨。‎ ‎2.文章围绕“昆明的雨”写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给宁坤的画及题字,引出昆明的雨。‎ 第二部分(第2~11自然段):回忆昆明的雨及与雨有关的人和事,表达对往事的怀念。‎ 第一层(第2自然段):用“我想念昆明的雨”独句为段,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二层(第3~5自然段):叙写昆明的雨的特点:雨季长;不使人厌烦,不使人气闷;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是浓绿的。‎ 第三层(第6~10自然段):写昆明雨季特有的人、事、物,透露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第四层(第11自然段):以“我想念昆明的雨”收束全文,呼应前文。‎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文字,想想喜欢的原因。‎ ‎2.研读第7段,说说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亲切自然,平淡朴实。例如:①“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运用口语,亲切自然,如话家常,作者对往事的怀念之情蕴含其中。②在叙写菌子的色、香、味的同时,还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讲了一个与菌子有关的笑话,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加了文章的情味。‎ ‎3.学生赏析,自由发言。‎ ‎①如9段中对大缅桂名字的来历的叙述,平淡朴实,娓娓道来,很有情味。‎ ‎②又如9段中“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加点的词都是口语式的大白话,亲切自然、平淡朴实中蕴含着作者的喜爱和深切的怀念。‎ 这篇散文以“昆明的雨”为线索,叙写了昆明的雨的特点,回忆了与雨有关的人、事、物,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及对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 ‎1.语言平淡朴实,如话家常。(见前面“品味语言”)‎ ‎2.以小见大。‎ 文章选取昆明雨季特有的物,如仙人掌、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物,用这些平常之物寄托作者对昆明的爱,对生活的爱。‎ 131‎ 昆明的雨 汪曾祺的散文大多用平淡亲切的语言叙述“凡人小事”来表现主题,我以读带品,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深情。这样的“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写作(四) 语言要连贯 131‎ 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使学生说话和写作时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 ‎1.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连贯的方法。‎ ‎2.在写作时做到语言连贯。‎ 引导法 案例分析法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写文章和说话一样,不能颠三倒四,要语言连贯,衔接紧密,前后照应。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几种方法。‎ 二、探究语言连贯的方法 ‎1.要保持话题的统一。‎ 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一个中心。例如《昆明的雨》中写菌子的那部分文字,作者提到了牛肝菌、青头菌、鸡、干巴菌、鸡油菌等,还穿插了一个坐火车采鸡的笑话。虽然内容不少,但都围绕“昆明的菌子极多”这个话题,句子之间的意思是连贯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让人觉得杂乱。‎ ‎2.表述角度要一致。‎ 在写作的过程中,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或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地点转移的空间顺序的角度,或按照人称的角度,只要表述角度前后一致了,语言才会连贯。例如下面一段文字:“他出生在江南水乡一个书香门第,5岁时就在私塾读书,12岁时适逢辛亥革命,便又进了新式学堂,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他的学问正是在褶皱新旧冲突、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下造成的。”这段文字前后都是从“他”的角度叙事的,只有“他父亲送他到欧洲留学时刚满18岁”一句转换了陈述对象,从“他父亲”的角度叙述,应改为“刚满18岁被他父亲送到欧洲留学”就连贯了。‎ ‎3.要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提示语或过渡语,可以帮我们衔接句子。例如《我为什么而活着》中“我寻找爱情”一段,作者用“首先”“其次”“最后”这些提示语,由主到次地表明追求爱情的原因。‎ 三、写作文题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要求:1.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2.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3.注意句子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四、佳作欣赏 节日 在一阵阵爆竹声中,一阵阵欢歌笑语中,我们终于迎来了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是我们最高兴的日子。家家张灯结彩,街面上修饰一新,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爸爸妈妈也早早地把家里布置一新,置办了年货,我眨着幸福的眼睛,‎ 131‎ 穿着新衣服在大衣柜镜子前照来照去,真是美极了!‎ 大年三十,爸爸领着我把鲜红的对联贴在院门上,那喜庆的金字映衬得我家满院都生辉了。最温馨的是除夕晚上,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气四溢的年夜饭,心中感到是那样的温暖,看着异彩纷呈的春晚节目……‎ 吃完年夜饭,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出去放烟花。哥哥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啪啪啪”几声,一条火龙直冲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它们五彩缤纷,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绿、变青;一会儿变蓝、变紫。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飞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丽极了。这时,姐姐又拿起一个“大花炮”,平放在地面上,用打火机点燃。“轰”的一声,它也飞向深蓝的夜空。它时而像一朵娇艳的红牡丹,时而如一朵美丽的大黄菊,时而似一朵动人的紫罗兰。‎ 大年初一上午,亲戚朋友们都赶来拜年了。大家相互问候,热闹非凡。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大爷大娘还给我压岁钱了呢!中午时分,亲戚朋友们欢聚一堂,大家平时难得见上一面,和他们在一起吃饭真是高兴极了!餐桌上摆满各色美食,鸡、鸭、鱼、肉丰盛极了,还有我最爱吃的鱼香肉丝呢!大家举杯同庆,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都提议拍张合影留作纪念吧,爸爸拿起照相机拍照,大家立刻欢笑起来,大声喊道:“茄子!”镜头里映出一张张充满笑容的脸庞……‎ 晚上,在美丽的月光下,我和姐姐们一起点燃了手中的烟花,顿时就喷出了美丽的火花,漂亮极了!看着这美丽的景色,听着一阵阵火花声,别提有多开心了!‎ 崭新的一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让我们从现在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增加一份动力,收获满满的喜悦!‎ 点评:文章围绕着春节期间放烟花、拜年等有趣的几件事情,表达了小作者节日的感受,抒写了小作者喜悦的心情,衔接自然,语言连贯。特别是放烟花的场面描写,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可见小作者写作功底不错。‎ ‎18 中国石拱桥 131‎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中国石拱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理解怎样去抓住事物特征进行 说明。‎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探究说明的技巧。‎ 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课时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过一些桥,它们为我们的出行减少了障碍,使我们能越过水面到达彼岸。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桥。在我国,我们的祖先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建造了各种各样的桥梁,距今已一千多年的隋代时李春建造的赵州桥就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个奇迹。你们有谁能告诉我这座名桥属于哪一种桥的类型?对了,石拱桥。(板书:中国石拱桥)‎ 茅以昇(1896—1989年),江苏省镇江市人,著名的桥梁专家。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赴美留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半个世纪以来,他为我国桥梁设计、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致力于研究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并撰写了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著有《中国桥梁史》等。‎ ‎1.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605—618年)年间,‎ 131‎ 由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两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上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的建成距今已近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只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却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2.卢沟桥简介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因跨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卢沟桥气势雄伟,长265米、宽约8米,有桥洞11孔,桥墩10个。桥墩的设计十分科学,迎水的一面砌成分水尖,尖长4.5~5.2米,尖端垂直安装三角形铁包柱,以减缓水流冲击力和破碎初春解冻时流过的冰排,俗称“斩龙剑”。卢沟桥装饰华美,桥身的望柱饰有石狮、栏板饰有花纹。石狮子是卢沟桥一绝,俗称“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以形容其多。‎ 卢沟桥建桥至今800年,声名远扬。“卢沟晓月”是金章宗钦定的燕京八景之一。元朝时,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这里看到卢沟桥后,称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近代,因“七七事变”爆发于此,卢沟桥成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纪念地。‎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清段号并概括出每个文段的大意。‎ 学生读后概括,然后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总述石拱桥的特点。(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说明中国石拱桥状况。(第3~9自然段)‎ 第一层:简述中国石拱桥有悠久历史。(第3自然段)‎ 第二层:惊人的杰作 第三层: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第9自然段)‎ 第三部分:我国石拱桥当代的发展。(第10自然段)‎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总—分—总。‎ ‎3.从这我们还可理清说明的顺序: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这是由一般到个别,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在体会文章有条理的说明顺序的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是否开篇就点题了呢?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有什么关系?‎ 文章从第3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前两个自然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第1、2自然段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第1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2自然段侧重写结构坚固。‎ ‎3.第3自然段点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是什么关系?‎ 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关系:概括——具体。‎ ‎4.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131‎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5.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作者为什么要选两个而不是一个例子?‎ 例子有赵州桥和卢沟桥。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这样写能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姿多彩。‎ 中国的石拱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造型优美,结构牢固,这是中国石拱桥共有的特征。‎ ‎1.读第4~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投放思考题以及有关图片)‎ ‎(1)作者为什么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两座桥,这两座桥有哪些异同?‎ 大致顺序一样。介绍两桥时都交代了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桥的长、宽、结构、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从外观看,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只写一座不能反映出中国石拱桥的全部,选两桥,说明选材具有代表性。‎ ‎(2)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 赵州桥详写结构,卢沟桥详写价值,包括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是怎样安排顺序的?具体说说看。‎ ‎“总—分”写法,作者先总写赵州桥的特点,然后分四个方面做具体介绍。‎ ‎(4)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各说明了什么?顺序能不能互换?‎ 第一个特点说明大拱的长度、形状。‎ 第二个特点说明拱上加拱的创造性的设计。‎ 第三个特点说明大拱的拱圈的作用。‎ 第四个特点说明全桥的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的配合,十分和谐。‎ 介绍赵州桥的四个特点按从主到次的顺序,不能互换。‎ ‎(5)卢沟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艺术价值:石刻狮子。历史价值:抗日战争在这里爆发。‎ ‎(6)教师总结:通过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能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始终是围绕说明对象的特点来说明的。‎ ‎2.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的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1)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 ‎(3)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思考、研讨下列问题:‎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中的“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不行,“比较早”是因为与其他桥梁比较而言,这样表达比较准确。‎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 先说外观,再说结构,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131‎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点的词能否去掉?‎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当时可算”能否删去?‎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6)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得到体现。‎ 说明文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在进行说明时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这样才能让读者对文章所要说明的内容有较清晰的了解。茅以昇所写的《中国石拱桥》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和借鉴说明文的规范写法。‎ ‎1.合理有序。‎ 文章按“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同石拱桥的新发展”这一说明顺序来组织全文,即全文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 ‎2.语言准确严密。‎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和严密,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如《中国石拱桥》第2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句子中的形式与结构是递进关系,词、句的次序,严格遵循了语言的准确和严密的要求。‎ ‎3.以点带面的说明方法。‎ 我国的石拱桥,正如文中所说“几乎到处都有”,“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而作者却从浩如繁星的桥中选出极具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了石拱桥的特征,让读者能够通过几座桥大致了解中国石拱桥。‎ 131‎ 中国石拱桥 本课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的说明文,所以我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并从中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明确说明顺序,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把这一课安排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了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不足之处是: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回答造成了小小的束缚,因为我的预设答案,使得课堂师生衔接不够十分自然。‎ ‎19 苏州园林 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131‎ 过程与方法 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准确、生动、精练的语言,使学生体验美的形象,激发审美的情感,促进务真、向善、求美的价值观的形成。‎ 重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难点 ‎1.学习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2.研讨式。‎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练读磁带。‎ ‎2课时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关于桥的课文,今天,我们从桥下走来,进入另一种建筑物——园林。在我国的园林中,苏州的园林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地位,它是中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现在,就让叶圣陶先生带着我们走进苏州,走进那里的园林。‎ 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叶圣陶自小生长在苏州,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1979年初,陈从周邀请叶圣陶为他的一本由风光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园林》图册作序,叶圣陶慨然允诺。叶圣陶在序文中概括地论述了苏州园林的魅力所在。后来这篇序文就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原文的第1自然段,篇名也改成了“苏州园林”。‎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131‎ ‎2.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建筑上的什么共同特征来写?‎ ‎3.这些特征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局部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教师提示,可从每段的中心句入手)学生读后思考、讨论,明确:‎ ‎1.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整体:‎ ‎(1)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 ‎(2)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 ‎(3)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以图画美。‎ ‎(4)近景远景的层次给人以景致美。‎ 局部:‎ ‎(1)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2)门和窗是高度的图案美。‎ ‎(3)极少用彩绘给人以色彩美。‎ ‎1.讲析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总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州园林。‎ ‎(2)学习第2自然段。‎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之处?‎ 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学生画出书中的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下文也是按这个顺序来说明的。‎ 四个“讲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第3~6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第7~9自然段)从细部概略说明苏州园林注意图画美的特征埋下伏笔。‎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景色的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2.讲析第二部分。‎ ‎(1)提问:第二部分可分几层?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 第二部分可分两层。第一层(第3~6自然段)从四大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第二层(第7~9自然段)从不可忽视的三小处,进一步说明苏州园林“处处入画”。这两部分之间是总分关系。‎ ‎(2)讲析第一层(第3~6自然段)。‎ ‎①指导分析第3自然段。‎ 131‎ 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中“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一部分的文字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这一部分的文字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②指导分析第4自然段。‎ 引导分析说明层次。‎ 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也就是说,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③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这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 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也适当穿插了描写和议论。如二、三句即是描写,后面的“古老”“盘曲嶙峋”“满眼的珠光宝气”等也是描写性的。这些描写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自然之趣,富有画意。“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这句是议论,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映衬符合中国的绘画艺术美。‎ 说明文的描写,着眼于说明特征,并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点染,起辅助说明的作用;说明文中的议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齐读第5自然段。‎ ‎④学习第6自然段。‎ 第6自然段主要用解说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设计和安排,能给游人以画意实感。文中的两个“更”字与“多了”、“深了”紧密呼应。‎ ‎(3)指导分析第二层(第7~9自然段)。‎ ‎①齐读第二层。‎ ‎②提问:这一层说明了哪些具体内容?与文章的说明中心是否吻合?‎ 上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第7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第8自然段说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第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彩绘“自出心裁”。这一层是紧紧围绕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2自然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③讨论第7自然段首句的作用。‎ 明确: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层次的总说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④小结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紧紧围绕第一部分提出的说明中心进行了具体说明,是全文的主体和重点。‎ ‎3.讲析第三部分。‎ ‎(1)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 ‎(2)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并体味文意。‎ 131‎ 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尽管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也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不仅如此,读者还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能有如此效果,这都得归功于作家选取了不同的艺术角度、具有精湛的语言功底和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一同感受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吧。‎ ‎1.作者是怎样抓住中心安排结构的?‎ 第一段:结合“标本”(指榜样、模范、典范)、“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感受、理解、欣赏、评判)理解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图画美埋下伏笔,这是全文总起,确立本文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 ‎2.课文第3、4、5、6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第2自然段是总说,第3、4、5、6自然段是分说。每一段与前面的一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这是重点,故作详细说明。‎ ‎3.课文第7、8、9自然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与中心有何关系?‎ 这三个自然段从苏州园林每个角落,门窗、雕镂、色彩淡雅几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是细部介绍,非重点,但决非可有可无,通过细微处给人的美感,充分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4.结尾有何特点?‎ 用寥寥数语作结,留有余地,引人回味,从而更好地表现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5.讨论本文说明的顺序。‎ 从全文看:整体——局部。‎ 从部分看:主——次,大——小。‎ 本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层次在各段中也都有显示。‎ ‎6.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地位。‎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 131‎ 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 应怎样写说明文,如何才能写好说明文,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 课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我们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应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学以致用。‎ ‎1.说明方法多样化。‎ 在这篇序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1)作比较。‎ 作者常常在与其他地方的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在介绍布局的时候,把苏州园林跟宫殿、一般住房进行比较,这样一比较,苏州园林不对称的布局特点就更加鲜明了。‎ ‎(2)打比方 作者把整个苏州园林比喻成一幅完美的图画,如:“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又如:“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在作者文字说明的指导下,园林和画,游览者和园林似乎已融为一体,而我们,也深深地陶醉在这一幅幅画中。‎ ‎(3)分类别 作者在总述园林特色的七个自然段(第3~9自然段)文字中,就是从建筑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和廊子、角落、门窗、颜色等方面层次分明地介绍了各个侧面,使我们对园林的全貌有了完整具体的印象,为我们提供了鉴赏图片的角度和线索。‎ ‎2.情文并茂。‎ 文中词语表现力极强。如“重峦叠嶂”写出了园中假山突兀,层层叠叠的景象;“蔓延”一词写出了爬山虎或蔷薇的繁茂,且颇有“红杏出墙来”的诗意;“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则突出了园林生意盎然的典雅风韵,只几笔便勾勒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意境,情文并茂,意蕴深远。‎ ‎     苏州园林 131‎ 完美的图画 本堂课我采用了讨论法,增加了信息交流量,使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气氛浓厚,最大限度地激励了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 蝉 知识与能力 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通过速读,抓住事物的特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31‎ 通过整体感知、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通过品味、鉴赏的方式体会生动说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生动说明的方法。体味拟人 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本文传神的语言。‎ 难点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朗读法、合作研讨法、谈话法、活动法等。‎ 蝉的图片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今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谜面是“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昆虫?(蝉)这是唐代虞世南的一首诗,诗中赞美了蝉的高洁品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蝉的有关知识的说明文——《蝉》。‎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通农民之家。从小迷恋大自然。在他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通过自学,获得自然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著作《昆虫记》,1880年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作,1915年11月去世,留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万字。‎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这部著作的法文书名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的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鲁迅说《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周作人说: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131‎ ‎1.认识生字 金蜣(qiāng) 罅(xià)隙 蚊蚋(ruì) 喧嚣(xiāo)‎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部分的内容。‎ ‎“蝉的地穴”部分: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蝉的卵”部分: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3.在朗读的过程中,你感觉到作者对蝉怎样的情感态度?‎ 对蝉的喜爱,对昆虫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1.精读“蝉的地穴”部分 ‎(1)这一部分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地穴口的情形、地穴内部的情形、蝉的幼虫蜕皮的情形三个方面。‎ ‎(2)文中称呼蝉为“统治者”“矿工”“铁路工程师”等,有什么作用?‎ 这是拟人手法。称呼“蝉”是“统治者”说明了蝉多,声音响。称蝉是“矿工”“铁路工程师”说明了蝉挖掘隧道地穴时聪明,有智慧。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3)8—11段写蝉的幼虫蜕皮的情形。默读,回答问题。‎ ‎①请复述蝉的蜕皮过程。‎ 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②仔细读第10段,找出本段的动作描写的词,说说语言特点。‎ 腾跃 翻转 倒悬 伸直 张开 翻上来 钩住 这些动词,生动地描写出蝉的尾端从壳中脱出来的过程,语言生动,描写细致,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蝉观察的仔细,洋溢着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2.精读“蝉的卵”部分 ‎(1)这一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蝉产卵的地点、方式和数量;蚊蚋对蝉卵的破坏;蝉幼虫的活动;蝉的生命历程四个方面的内容。‎ ‎(2)仔细读这一部分的第6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作者对蝉的生命的悲悯,突出了作者对蝉的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1.把蝉人格化,赋予蝉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称呼蝉为“统治者”“铁路工程师”,写蝉对儿女的危险茫然无知、无动于衷等,将蝉的生活习性说明得形象生动。‎ ‎2.观察仔细,描写细致。文中写蝉的幼虫“一到孔外”,“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这些描写对蝉进行了生动的说明。‎ ‎3.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进行说明。“蝉的地穴”部分第3段写蝉地穴特点时与金蜣相比,生动地突出了蝉的地穴周围一点土都没有的特点及原因。再如“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比喻的修辞,生动地说明了蝉从尾端壳中脱出的情形。‎ 131‎ 蝉 本文虽是一篇介绍蝉的科普文章,却不显丝毫的机械呆板。文章既有对昆虫形象地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这种写作形式在以前的课文中从未有过,如何让学生正确地感悟呢?唯有让他们走进书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执教《蝉》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体验文本的语言特色。一上课,我就引导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亲密接触,使学生充分了解蝉习性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充分感受其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然后再次研读课文。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引导学生在欣赏、品悟课文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体现了语文的表达特点,不是片言只语,零敲碎打,而是活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大段语言铺陈叙述,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语文学习中关注学生的感悟的这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语感,又培养了语文素养。‎ ‎21 梦回繁华 知识与能力 ‎1.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 ‎2.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3.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1‎ 过程与方法 ‎1.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章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内容。‎ ‎2.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及艺术价值,提高鉴赏艺术品的能力。‎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按总分总的方式,运用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方法。‎ 圈点勾画法 合作探究法 点拨法 ‎《清明上河图》图片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中国石拱桥》给我们介绍了中国桥梁的悠久历史及伟大成就,《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建造特点,这两篇文章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介绍我国国宝级画作的一篇文章——《梦回繁华》,去领略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1.张择端简介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山东东武(今中国山东诸城)人。中国北宋时期的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2.《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系宋代名画,作者张择端。此画距今近900多年的历史。图中描绘的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俗民情。《清明上河图》画心高25.5cm、长525cm,作者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描绘全图,主要描绘对象是市井百姓,这在宋朝是十分少见的,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画中细致地描绘了汴河上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郭、桥梁、树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 ‎《清明上河图》既是一幅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 131‎ 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的乃至全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活。‎ ‎2.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它的?‎ 从三个方面介绍:(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作画时间。(2)介绍《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3)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1.文章开头写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写到了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写到了绘画题材的拓展。‎ 写这些,即紧扣文题,又自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 ‎2.《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北宋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3.第3段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清明上河图》比喻为“一部乐章”,把画面开卷处比喻为慢板、柔板,把画面中段比喻为快板、紧板,把后段比喻为尾声,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说明。‎ ‎4.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作者按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的?‎ 文章有提示语:画面开卷处汴京近郊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由此可见作者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 ‎5.画面开卷处汴京近郊风光描绘了哪些景象?按什么顺序说明?‎ 疏林薄雾中赶集的乡人,岔道上踏青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的行旅。按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说明。‎ ‎6.在说明画面中段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时,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举例子。以“巨大的漕船”“宏敞的拱桥”“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的漕船”三个事物为例,具体生动地说明了画面中段的景象。‎ ‎②打比方。说明“宏敞的拱桥”时,说它“结构精美,宛如飞虹”,形象地说明了拱桥的形态和气势。‎ ‎③摹状貌。对“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的漕船”的细节描绘,形象地再现了画面内容,使读者如同看见了画作一般。‎ 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介绍了画面的内容,突出了画面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7.文中从哪几方面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1)艺术价值: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 ‎(2)史学价值: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为12世纪中期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重要的形象资料。‎ ‎(1)抓住特征介绍事物。本文介绍的是一幅画作,作者紧扣《清明上河图》的特征“‎ 131‎ 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活,写实性很强”进行说明。‎ ‎(2)语言准确,说明生动。文中有准确的说明,如“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准确地介绍了画的材质、画的大小。有生动的说明,“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生动地描述了画面的内容,让读者似乎看到了画图,突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在《梦回繁华》的教学设计中,我摒弃旧传统“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积累——创设情景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先创设情景导入,再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再在文中找出说明《清明上河图》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课文,探究文章如何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我想:学生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说明的特征和说明的顺序。于是,我引导学生找出4段中能标识文章结构层次的词语,出乎意料的是部分学生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真让我为之一振。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段的说明顺序。再指导学生选段朗诵,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学效果好。‎ 写作(五)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131‎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例如《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以“兔子”为例,让同学们先描绘自己见过的兔子的模样(如: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进而告诉学生,事物的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的标志。‎ 三、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1.要认真观察和比较。‎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看、听、尝、嗅,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另外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出异同。‎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四、写作文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许地处独特的位置,或许有标志性的外观,或许还有传奇的历史。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五、佳作欣赏 九龙桥 九龙桥是荆州的名胜之一,它位于东门风景区内,是入城的咽喉。它桥体优美,设计精巧,结构坚固,令中外游客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九龙桥横跨在护城河上。它长98米,宽15.7米,全身呈弧形。远望九龙桥,仿佛雨后彩虹,又如蛟龙出水,静卧水面,神态安详。‎ 九龙桥由九个半圆形、大小不一的石拱组成,和卢沟桥一样,属联拱石桥。中间的一拱最大,直径约6米,两旁各有两个中拱,两个小拱,成对称排列,依次变小。这样,大拱领小拱,小拱伴大拱,拱拱相连,不仅节省了石料,增大了桥身的过水量,而且九拱连环,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石拱的上面各有一个石雕龙头。探出身子的龙头,气宇轩昂,两耳高高翘起,似在倾听水声;两眼左顾右盼,仿佛在观花赏景。宽大的龙嘴里不时地喷起缕缕水雾。在阳光的折射下,缕缕水雾编织成七彩的水帘。条条水帘交织变幻,在护城河上搭起道道彩虹。红、绿、青、蓝、紫,如梦如幻;彩虹飞悬,水珠飞溅,如诗如画。徜徉九龙桥,不知天上人间!‎ 顺着回廊旁的石阶走上去,桥上栏杆排列,桥面平坦宽阔,又是别样的景致。‎ 桥上两旁为双层青石栏杆,宽约3.5米,像一个弧形走廊。栏板每隔1米有一根栏柱,‎ 131‎ 栏柱间为一个长方形青石栏板。栏柱为“莲花宝座”形,柱头似花灯,亭亭玉立;栏基似莲花,含苞欲放。栏板上雕龙刻凤,凿花镌鸟,有“龙凤呈祥”,有“二龙戏珠”,有“喜鹊闹春”,有“孔雀开屏”……刻龙若腾,刻凤若飞,刻鸟若啼,刻花若放,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桥面为混凝土浇制,平坦光洁,坚固牢靠,宽约9米,人车分流,秩序井然。九龙桥为疏通荆州的交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站在城墙上俯视城下,九龙桥便像浓笔重书的“1”字,稳稳当当地直插城门。桥东,杨柳依依,群鸟腾飞;桥西,翠竹青青,台榭幽幽;桥上,游客悠悠,行车匆匆;桥下,波光粼粼,浮萍点点……好一幅优美和谐的图画。难怪到荆州旅游的中外游客说,到荆州,不看九龙桥,真乃平生一大憾事!‎ 点评:文章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介绍九龙桥的特点。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围绕“桥体优美,设计精巧,结构坚固”的特征来进行说明,重点介绍了九龙桥的石拱、石拱上面的石雕龙头和桥上石栏杆的特征。作者观察细致,特别注意运用描写等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22 《孟子》三章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论证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 ‎2.通过点拨和合作探究,理解孟子的理想,培养忧患意识。‎ 13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大丈夫”的含义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及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孟子散文的特点。‎ 难点 学习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论证方法。明白“大丈夫”的含义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诵读法 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 多媒体课件 音频朗读材料 ‎3课时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创立的儒家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流派。继孔子之后,孟子将儒家的思想发扬光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三篇文章,感受孟子的思想魅力。‎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没有得到实行。‎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3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结果是“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课文论证方式如下:‎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 论证: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   ↓‎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教师释疑、点拨。‎ ‎(1)重点讲解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句,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震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可解释为“所以……”。‎ ‎(2)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③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3.齐读课文。‎ ‎4.“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 131‎ 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5.文章的“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6.文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什么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作比较有什么效果?‎ ‎①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②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7.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写“故曰,战必胜矣”?‎ 这样写的作用是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最后一句绝非多余的闲笔。‎ ‎8.注意下列词语的作用:‎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前面文字,“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从“故曰”到“战必胜矣”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9.这篇短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引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下文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着“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弘、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10.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11.“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3)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4)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12.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国家间的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历史资源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13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    结论 胜→得道多助 论点        论据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 ‎    结论 去之→失道寡助 ‎1.指名学生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有关句子。‎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富贵不能淫》‎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 ‎(1)听读。(音频朗读)认识生字,读准节奏。‎ 丈夫之冠(guàn) 富贵不能淫(yín)‎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文言词句的意思。‎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是:这。焉:怎么,哪里。‎ 这怎么称得上大丈夫呢?‎ ‎②丈夫之①冠也,父命之②‎ 冠:名词作动词用,行冠礼。‎ 之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之②:代词,他。‎ 男子行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 ‎③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女家,指夫家。‎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引用景春的话,摆出错误的观点及论据,引出下文的论述。‎ 错误观点: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论据: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第二段:先用反问否定错误的观点。再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131‎ 类比,指出公孙衍、张仪只不过迎合了诸侯的野心,如妾妇一味地顺从丈夫,从而嘲讽公孙衍、张仪的做法,驳斥了错误的观点。接着列举大丈夫的种种行为,表明只有符合仁、义、礼的行为才是大丈夫所为。最后得出结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文章列举大丈夫的种种表现,有力地论证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从而阐明了孟子的思想,即大丈夫要做到仁、义、礼。‎ 提出错误观点: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 反驳错误观点:类比论证 树立正确观点:事实论证 层层深入,论证有力 ‎1.指点学生翻译《富贵不能淫》中的有关句子。‎ ‎2.指名背诵《富贵不能淫》。‎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1.自学第1自然段。‎ ‎(1)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兴起,被任用。举:被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2)师生共同订正、释疑。‎ ‎2.学习第2自然段。‎ 131‎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拂”:违背。‎ ‎“乱”:动词,扰乱。(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同“增”。‎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同“横”,梗塞,不顺。‎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同“弼”,辅佐。‎ ‎(2)师生共同订正、释疑。‎ ‎3.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的、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炼,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4.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做铺垫。‎ ‎5.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物与后面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有什么关系?‎ 从列举出的六个人物,推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难的环境给人以磨炼,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使这六个人的成功成为有力的论据,进一步增强了说理的力度。‎ ‎6.“人恒过,然后能改……国恒亡”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中才会不断奋发;国家没有忧患,则往往会灭亡。即精神上的安逸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1.层层推进,结构严密。孟子为了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先列举历史上由卑微到显贵的人物为例,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并由此引申开去,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这个道理。接着文章将论证由个别事例转向一般事例,由个人身世浮沉的角度上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自然地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131‎ 既催人奋发,又警钟长鸣。如此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严密、紧凑,真是一气贯穿,浑然一体。‎ ‎2.善用修辞,气势磅礴。‎ ‎(1)用对比修辞,论点从正反两方面表述,更鲜明突出。‎ ‎(2)本文还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用排比;造就人才须经受的各种磨难用排比。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式极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3.多用短句,琅琅上口。“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等等,文辞虽简短,但理据充足,说理透彻,增强了说理的气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国家→处安乐国恒亡—反面论证(主客观因素)→死于 安乐 得结论(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课的三篇短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充分体现了孟子说理的特点。‎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23 愚公移山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131‎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这则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诵读法、辩论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播放背景音乐——歌曲《愚公移山》。‎ 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了。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通过学习《愚公移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后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时代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本文采用了神话这一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题解。‎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结尾极富浪漫主义,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乐观信念。‎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时,曾以《愚公移山》为题致闭幕词,鼓励全党全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坚持奋斗,排除万难,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又发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号召。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131‎ 本文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一种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体裁。篇幅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或讽刺性。故事的主人公有的是人,也有的是人格化了的动植物。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经常采用夸张和拟人手法。‎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结构图。‎ 两山规模、位置:方七百里,高万仞;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愚公移山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方式:叩石垦壤,箕畚运 移山时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移山冲突:愚公、智叟 移山结局:无陇断 ‎1.这则寓言共写了哪些人物?‎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年且九十——且,将近。智叟——叟,老头。京城氏——京城,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 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 ‎5.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哪些话只由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由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131‎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才会讲。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只有愚公的妻子才会讲。“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表轻贱的称呼。‎ ‎6.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7.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8.那个“始龀”的“遗男”为移山做了什么?‎ ‎“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9.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想过了,“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10.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11.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即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是顶真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12.“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而”在这里起转折的作用。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 ‎13.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公愚笨呢?‎ 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14.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131‎ 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15.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16.课文是怎样表现愚公这个人物的?‎ 正面描写——语言、行动(愚公确知“平险”之利,有远大抱负)。鲜明对比——智叟实愚,愚公实智(愚公深明可以“平险”之理,有正确的认识)。侧面烘托——山高、路远,神惧、帝感(愚公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愚公形象即为:有远大抱负,有正确认识,有万难不屈的“平险”精神。‎ ‎17.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等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18.请大家想想,我们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现在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九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全文按情节发展过程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在地。这实际上是交代故事的背景,对烘托人物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写愚公发起移山的经过和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初步展示了愚公的精神,为下文“答智叟诘难”做铺垫。这一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写愚公倡议移山的原因和目的及其倡议得到儿孙们热烈响应的情形;第二层写愚公妻的“献疑”,说明移山的实际困难,还写了众人提出的解决困难的办法;第三层写愚公及其子孙们在移山过程中的艰苦劳动。其中还穿插叙述了京城氏孀妻的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第三部分写愚公批驳智叟的诘难。这是全文的重点段落。文中把两种对立的观点叙述得十分清楚,是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之所在。由此自然地导出故事的神话结尾。‎ 第四部分写愚公的话感动了天帝,王屋、太行二山终被移走。‎ 131‎ 本文通过记叙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奋斗不懈的道理。‎ ‎1.故事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写法。有愚公和智叟的对比,也有京城氏之子和智叟的对比。开头写二山之高大,中间写路程之遥远,结尾写操蛇神之“惧”和天帝之“感”,都有力地烘托了愚公。‎ ‎3.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         愚公移山      ‎ ‎       《列子》‎ 不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年且九十——年龄之大 叩石垦壤,箕畚——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有利条件:‎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对比衬托——愚公发展的观点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 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131‎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课堂的主角,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131‎ ‎24 周亚夫军细柳 知识与能力 ‎1.熟练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周亚夫的性格特点,学习对比衬托手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品格,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重点 理解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意,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 学习对比衬托手法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 音频朗读材料 ‎2课时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诗中英姿飒爽猎渭城的将军叫周亚夫,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司马迁(前145年—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司马迁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 131‎ 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初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1.生字注音 祝兹(zī)侯 棘(jí)门 彀(gòu)弓弩(nǔ)‎ 按辔(pèi)徐行 作揖(yī) 介胄(zhòu)‎ 嗟(jiē)乎 曩(nǎng)者 ‎2.对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 ‎(1)细读第一段,理解下列文言词语,翻译。‎ ‎①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乃:于是,就。以:把。为:任命为。军:驻军。‎ 于是把宗正刘礼任命为将军,驻军霸上。‎ ‎②以备胡 以:用来。备:防备。胡: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里指匈奴。‎ 用来防备匈奴。‎ ‎(2)细读第二段,理解下列文言词语,翻译。‎ ‎①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②一词多义 之 使 为 ‎③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谓:对……说,告诉。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 ‎④“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约定,规定。驱驰:骑马奔驰。‎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3)细读第三段,理解下列文言词语,翻译有关句子。‎ ‎①既出军门 既:已经。‎ 已经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 ‎②称善者久之 之:辅助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3.复述课文内容,说说周亚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 ‎4.大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131‎ ‎1.指点学生朗读课文。‎ ‎2.指点学生翻译有关句子。‎ ‎1.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记叙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情形。‎ ‎2.汉文帝到周亚夫军营看到了怎样的情形?‎ ‎(1)军士严阵以待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军令严明,军士忠于职守 (①没有将军命令,连皇上都不得入;②任何人在军中都不能骑马奔驰)。‎ ‎(3)周亚夫以军礼相见。‎ ‎3.从这些情形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个怎样的将军?‎ 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个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的将军。‎ ‎4.文中还写到了汉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中慰问的情形,情形如何?为什么要写这些?‎ 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中是“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写汉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中慰问的情形,与周亚夫军营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美好品质。‎ ‎5.文章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写了“群臣皆惊”,写了汉文帝对周亚夫的称赞。写这些,从侧面突出周亚夫的优秀品质。‎ 文章记叙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劳军的情形,赞颂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优秀品质。‎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文章在正面描写周亚夫军营的情形,表现周亚夫的优秀品质后,写到了“群臣皆惊”,写到了汉文帝对周亚夫“称善者久之”,这些都从侧面烘托出周亚夫的美好品德。‎ ‎2.通过对比衬托表现人物。‎ 作者将周亚夫的细柳营的情形与霸上和棘门军中的情形进行对比。周亚夫的细柳营严阵以待,连皇上都不得随意进入,任何人都不得骑马奔跑;而霸上和棘门军中“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两相比较,更突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优秀品德。‎ 131‎ 这节课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有效地兼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检验。学生把课堂当成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很好地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小组讨论训练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质疑、探究,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成功的体验中进取。在分析周亚夫形象时,教师适时点拨,进行人生观教育,完成了“文以载道”的德育任务。‎ ‎25 诗词五首 131‎ 知识与能力 积累古诗词,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 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难点 正确理解诗歌内涵,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诗歌的朗读音频材料 多媒体课件 ‎3课时 陶渊明《〈饮酒〉(其五)》‎ 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归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九江柴桑(九江县)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1.听音频朗读,读准字音,划出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小组讨论,通译全诗。‎ 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131‎ 问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与世俗远离,自然就觉得地处偏远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悠然自得地可以看见南边的庐山。‎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雾霭中,越发觉得美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借着暮色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穴。‎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没有合适的语言表达。‎ ‎3.分析每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心远”有什么含义?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 ‎“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而觉爽,处涸泽以犹欢)这就是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 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这四句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是神来的写景之笔,描写诗人在东边的篱笆下专心而悠闲地采摘菊花,偶一抬头,无意间便能望见悠远超然的南山。两句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这不是一个“采菊”一般的动作,而是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高雅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操。‎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了什么?有何深意?‎ 这两句属景物描写。描写了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此两句虽写景,实则抒怀,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返璞归真”。‎ ‎4.如何理解最后两句?‎ ‎“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这两句诗,直抒胸臆,点明主旨: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作者通过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悠闲自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饮酒(其五)‎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 真意忘言——人生真义、返璞归真 杜甫《春望》‎ 猜猜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131‎ 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被誉为“诗史”,大家说他是谁?‎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听音频朗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2.对照注释,查阅资料,弄懂每一句诗的含义。‎ ‎(1)诗的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国都、山河、草木。描绘出山河依旧、国都残破不堪、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破碎的忧愤。‎ ‎(2)诗的颔联写到“花”“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鸟语花香的景象本是赏心悦目的,让人欣喜的,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却“溅泪”“惊心”,可见诗人内心伤感的程度之深。此句诗,诗人以乐景衬哀情,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之情。‎ ‎(3)诗的颈联以叙事为主,“连三月”“抵万金”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极言战争时间之长,家书之珍贵。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家思乡之情。‎ ‎(4)尾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白头”的意象,“搔”的动作,刻画了一个因焦虑、伤感而频频搔头的诗人形象,突出诗人伤时、忧国、思家、悲己的心情。‎ 这首诗描写了都城沦陷后春日远眺中见到的荒凉、冷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 首联 写景 对比 忧国 颔联 写景 反衬 伤时 颈联 叙事 夸张 思家 尾联 描写 夸张 悲己 131‎ 李贺《雁门太守行》‎ 今天,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他是唐代著名诗人;②他年少早逝,一生只活了27年;③他被后人称为“诗鬼”;④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为国而死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请问他是谁?今天我们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雁门太守行》。‎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 ‎《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1.教师范读,同学自由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2.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描绘了边塞紧张的战斗气氛,叙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 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5.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 131‎ 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6.尾联用典寓意,有什么作用?‎ 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形势危急(比喻、夸张)‎ 角声、凝夜紫——悲壮惨烈(视觉、听觉)‎ 临易水、黄金台——誓死报国(运用典故)‎ 杜牧《赤壁》‎ 赤壁,是我们所熟知的地方,这里在三国时期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即赤壁之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借史咏怀,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奏。‎ ‎2.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赤壁之战留下的一把折断的戟引发议论,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 131‎ 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李清照《渔家傲》‎ ‎1.指点学生背诵前四首古诗。‎ ‎2.说说《雁门太守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宋词——李清照的《渔家傲》。‎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漱玉词》辑本。‎ ‎1.读准字音 帆(fān) 殷勤(yīn qín) 嗟(jiē) 谩(màn)‎ ‎2.读出节奏 ‎3.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梦 ‎1.这首词,诗人叙写了一次梦境,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1)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2)看到了天帝: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漂泊无依,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还梦到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 131‎ 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慨叹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2.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 ‎3.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三山中”是仙境,那里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这首词,全词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写进词中,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闪烁着浪漫主义的光辉。‎ 渔家傲 李清照 词人梦中所见所闻:海天相接、瑰奇雄伟 词人的理想和抱负:辛苦求索、未见光明 ‎     ——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1.诗文总有魂,教师在教授诗歌时,如能迅速把握诗的精魂,往往能提炼出课之魂。‎ ‎2.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升自己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中简化教学头绪,在整合中扩大教学的容量,在整合中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 ‎3.课因简洁而美丽,因速度而美,因深入而美,因灵动而美。“一剑封喉”“一矢中的”确实应该是教学的一种神奇绝美的境界吧!‎ 写作(六) 表达要得体 131‎ 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学会在书面交流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技巧。‎ 重点 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 难点 学习在书面交流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方法。‎ 引导法 探究法 点拨法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大家应该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做东请客,客人陆续来了几个,还有几个迟迟未到,于是他嘀咕道:“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听了他的话,有客人借故离开了。他又说:“这不该走的又走了。”慢慢地客人们都走了。同学们,你知道客人们为什么都走了吗?对,因为这个人说话不得体。怎样才能表达得体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探究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 ‎1.语言表达得体,应该考虑写作的目的。不同的写作目的,意味着言语方式、言语态度应有所不同。比如要表示感谢,用语应比较恭敬;若是想获得对方的谅解,表达上应诚恳;若是想反映某个问题,则应观点鲜明,指出问题的要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2.语言表达得体,要注意读者对象的特点。读者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作者的用语也应有所不同。比如对长辈,说话要尊敬;对平辈同事,用语可以亲切;对普通老百姓就应少用难懂的术语。‎ ‎3.语言表达得体,要注意语体特点。不同语体,用语不同。口语用词要求通俗易懂,用简短句式,避免误听的词语和太长太绕的句子;书面语要求语句要严密系统;专业语要有专业特色;文学语要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各自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形成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 比如文言词语典雅、简洁、庄重,在比较庄重的书面语体如公文事务语体中经常使用;方言词语、俚词俗语等,简明、通俗、易懂,在口语或书面语的文艺语体中经常使用。又如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常常使用长句、常式句、完全句等,而口头语体、文艺语体则常常使用短句、变式句、省略句等。‎ ‎4.语言表达得体,要注意运用的场合。不同交际场合,用语不同。如喜庆的场合,用语宜热情奔放或风趣诙谐;悲伤的场合,用语宜严肃低沉;庄重严肃的场合,宜用书面语等。‎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 三、写作文题 学生会计划开展“环境保护月”活动,准备邀请领导、专家学者、环保热心人士、家长和其他学校的师生等作为嘉宾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请你任选一个对象,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邀请函。‎ 要求:1.明确邀请函的写作目的,体现书面邀请的正式性和对对方的尊敬。要根据事实的身份,选择恰当的称呼。‎ 131‎ ‎2.应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等情况,让对方对活动有所了解。如果需要对方在活动中发言,也应该提及,以便对方提前准备。‎ ‎3.语言简洁明了,大方得体。‎ 四、佳作欣赏 ‎“环境保护月”活动启动仪式 邀请函 尊敬的×××同学家长:‎ 您好!‎ 为了增强全校同学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同学们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为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使我们的校园环境建设得更美好,也为了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构建一个绿色整洁的校园环境,我校将于2017年12月20日上午9时举行“环境保护月”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将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进行。请家长到达学校后,先去您学生的班级,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到学校操场指定的区域就座。启动仪式上,敬请家长们向我校全体同学提出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 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环境保护月”活动启动仪式。‎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新世纪育才中学学生会 ‎2017年12月1日 点评:这篇邀请函介绍了启动仪式的时间、地点、主题等,还提醒家长们准备发言,写作目的明确。针对家长身份,运用了“尊敬”“您”“敬请”“谨”“祝”等礼貌用语,表达非常得体。‎ 13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