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同步测试
第17课《桃花源记》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45分) 1.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便舍船 shè 屋舍俨然shě 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 C.男女衣着zhuó 便要还家yào 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6.下列句子中加黑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处处志之 志:标记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魏晋(不管) B.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 C.寻病终(不久) 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 9.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C.便扶向路(沿,顺着) D.寻病终(寻找) 10.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 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 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A.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C.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15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1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C.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1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B.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很奇怪。)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15.选出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田间道路,交通方便,能听到鸡鸣狗叫。 B.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C.田间小路,交通相错,鸡鸣狗叫听得见。 D.东西南北交通方便,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参考答案 1.D解析:分析:“既”是已经的意思;“向路”指“原来的路”;“志”是“做标记”。故选D。 2.B解析:分析:A项“舍”前边应读三声,后边应读四声;C、“要”后边应读一声;D语,后边应读四声。故选B。 3.D解析:分析:D项应为:后遂/无问津者。故答案选D。 4.B解析:分析:B项“交通”意思是“交错相通”。故选B。 5.A解析:分析:“屋舍俨然”意思是“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故选A。 6.D解析:分析:D项“桑竹”指“桑树、竹子”。跟现代意思基本一致。故选D。 7.D解析:分析:D项“志”应为“做标记”。故选D。 8.A解析:分析:“无论”意思是“不要说,更不要说”的意思。所以应该选A。 9.D解析:分析:“寻”是“不久”的意思。故选D。 10.C解析:分析:C“具”是“详细的”意思,不能用“皆”代替。故选C。 11.D解析:分析:今:现在;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故选A。 12.C解析:分析:“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复行:再走;“豁然开朗”: 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故选C。 13.B解析:分析:A林尽水源:树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C寻病终:不久就病死了;D无问津者:再也没有人询问此事了。故选C。 14.D解析:分析:A并,一起;B“异”,以……奇异;认为……奇异;C妻子:妻子儿女。故答案选D。 15.B解析:分析:A交通: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故选B。 《小石潭记》同步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幽邃(suì) B.为坻(chí) 为嵁(kān) 为屿(yǔ) 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卷石底(quán) 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qiǎo)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如鸣佩环 ( ) (2)为坻 ( )(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 (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 (6)隶而从者 ( ) 3.一词多义。 (1)环如鸣佩环 ( ) 四面竹树环合 ( ) 15 (2)清水尤清冽 ( ) 以其境过清 ( )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 明灭可见 ( ) 不可知其源 ( ) 4.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D 2. (1)如鸣佩环 (使动用法,使……鸣响) (2)为坻 (动词,成为,变成)(水中高地) (3)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示数目不确定) (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的样子)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凄凉)(使……寒冷)(深) (6)隶而从者 (跟从) 3. (1)环如鸣佩环(玉制的装饰品)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 (2)清水尤清冽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冷清)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明灭可见 (可以) 不可知其源 (能) 4. (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 (1) (四周)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树枝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联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4)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11* 《核舟记》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4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贻( ) 有奇( ) 二黍许( ) 箬篷( ) 糁之( ) 峨冠( ) 多髯( ) 椎髻( ) 衣褶( ) 诎(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0分) (1)罔不因势象形 因: (2)罔不因势象形 象: (3)尝贻余核舟一 贻: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 (5)如有所语 语: (6)其两膝相比者 比: (7)佛印绝类弥勒 类: (8)其船背稍夷 夷: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1)诎右臂支船 “ ”同“ ”, (2)左手倚一衡木 “ ”同“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 5.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C. 结构助词,“的”。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括号内。(2分) (1)能以径寸之木( ) (2)石青糁之( ) (3)左臂挂念珠倚之(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参考答案 15 1.器皿(mǐn) 贻(yí) 有奇(jī) 二黍许(shǔ) 箬篷(ruò) 糁之(sǎn) 峨冠(guān) 多髯(rán) 椎髻(jì) 篆章(zhuàn) 衣褶(zhě) 诎(qū) 2. (1)因:顺着,就着 (2)象:模拟 (3)贻:赠 (4)奇:零数,余数 (5)语:说话 (6)比:靠近 (7)类:像 (8)夷:平 (9)曾:竟然 (10)简:挑选 3. (1) “诎”同“屈”,弯曲 (2) “衡”同“横”,横着 4.D(解析:A.做,这里指雕刻/判断动词,是;B.句末语气词/说;C.奇妙/零数、余数;D. 均为“好像”。) 5. (1) C (2) A (3)A (4)B 《诗经》二首 测试题 (一)关雎(56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关雎( ) 窈窕( ) 好逑( ) 寤寐( ) 荇菜( ) 芼之(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4分) (1)在河之洲 洲: (2)窈窕淑女 窈窕: (3)君子好逑 逑: (4)左右流之 流: (5)寤寐求之 寤寐: (6)寤寐思服 服: (7)悠哉悠哉 悠: 3.文学常识填空。(8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篇,也称“ ”,分为 、 、 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 、 、 三种。 4.名篇名句默写。(4分)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 。 (2)《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二)蒹葭(44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未晞( ) 水中坻( ) 溯洄( ) 蒹葭( ) 水之涘( ) 水中沚(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2分) (1)蒹葭苍苍 苍苍: (2)溯洄从之 溯洄: (3)道阻且长 阻: (4)白露未晞 晞: (5)道阻且跻 跻: (6)道阻且右 右: 3.名篇名句默写。(6分) (1)蒹葭采采, 。 (2)《蒹葭》一诗,通过“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 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二、课内精读 阅读《蒹葭》,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 15 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 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 内心的情感。 5.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关雎 1.关雎(jū) 窈窕(tiǎo) 好逑(qiú) 寤寐(wù) 荇菜(xìng) 芼之(mào) 2. (1)洲:水中的陆地 (2)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3)逑:配偶 (4)流:捞取 (5)寤寐:日日夜夜[来源:学,科,网Z,X,X, (6)服:思念 (7)悠:忧思的样子 3. 305 “诗三百” 风、雅、颂 赋、比、兴 [来源:学科网ZXXK] 4.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蒹葭 1.未晞(xī) 水中坻(chí) 溯洄(sù) 蒹葭(jiā) 水之涘(sì) 水中沚(zhǐ) 2. (1)苍苍:茂盛的样子 (2)溯洄:逆流而上 (3)阻:艰险 (4)晞:晒(5)跻:(路)高[来源:学|科|网] (6)右:向右迂曲 3. (1)白露未已。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4.B (解析:B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兴”的手法。) 5.抒发了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之情和相思之苦。 21《庄子》二则 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kūn) 抟扶摇而上(zhuān) 尘埃(āi) B.北冥(míng) 游于濠梁(háo) 汝安知鱼乐(rú) C.鲦鱼(tiáo) 徙于南冥(xī) 请循其本(xún) D.齐谐(xié) 其正色邪(yé) 逍遥游(xiāo)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者也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5.填空。 庄子,名周,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 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代表作有《 》《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 ”。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 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19名外国朋友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15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假如你是晓刚,将怎样劝说妈妈?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云归而岩穴暝 8.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项,“抟扶摇而上”的“抟”应读“tuán”;B项,“汝安知鱼乐”的“汝”应读“rǔ”;C项,“徙于南冥”的“徙”应读“xǐ”。 2.C 解析 “野马”应译为“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3.B 解析 本句的诵读节奏应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A 解析 B项中的“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C项中的“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物。D项中的“怒”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 5.战国 道家 逍遥游 清静无为 6.(1)示例 ①你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吗?②你对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哪些了解?③你对本次活动的评价怎样?④你对组织过传统节日有何建议?⑤包粽子难不难,粽子好吃吗?(问题切合主题即可) (2)示例 妈妈:我们家还是亲自包粽子过端午节吧,这样既合了奶奶的心意,尊重老人家的传统情结,又体现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锻炼手艺,享受劳动的快乐呢。 7.A 解析 A项中两个“是”均译为“代词,这”;B项,确定/保全;C项,本来/巩固;D项,说话,引文/停留在大气层上的水滴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 8.C 解析 ①②句中的“名”分别译为“名字”“命名”,③④句中的“翼”分别译为“翅膀”“像翅膀一样”,故选C项。 9.B 解析 陆游的《书愤》属于近体诗,格律谨严。 22《礼记》二则 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弗学(fú) 男有分(fèn) 天下为公(wéi) B.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己(wèi) C.学学半(xiào) 选贤与能(jǔ)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D.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 矜寡孤独(jīn)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 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 15 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其此之谓乎 B.何陋之有 C.大道之行也 D.宋何罪之有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参考答案 1.D 解析 “矜”在这里是通假字,同“鳏”,应读“guān”。 2.C 解析 A项,第一个“亲”应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B项,“闭”应为“动词,闭塞”;D项,“为”应为“动词,是”。 3.D 解析 课文原文为“弗学”。 4.C 解析 C项,“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其余三句中的“之”均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23《马说》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 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D.执策而临之(面对) 3.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食之不能尽其材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参考答案 1.A 解析 B项,“一石”的“石”应读“dàn”;C项中“不以千里称也”的“称”应读“chēng”;D项,“才美不外见”的“见”应读“xiàn”。 2.C 解析 “且”的意思是“犹,尚且”。 3.C 解析 C项,“之”的用法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余都是作结构助词,“的”。 15 4.B 解析 A项,“见”同“现”;C项,“食”同“饲”;D项,“与”同“举”。 24 《唐诗二首》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罥(juàn) 翩翩(piān) 一丈绫(líng) 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布衾(jīn) 庇护(bì) 风怒号(háo) 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 B.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然)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 D.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系向牛头充炭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5.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朝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B.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诗人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布衾”的“衾”应读“qīn”。 2.D 解析 A项,“见”译为“出现”;B项,“安”译为“如何”;C项,“为”译为“介词,被”。 3.C 解析 A项,“直”同“值”,价钱。B项,“见”同“现”,表现。D项,“与”同“举”,推举。 4.A 解析 这首诗应是古体诗。 5.B 解析 A项,白居易是唐代诗人;C项,错在“敢于反抗”;D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运用的是描写。 15 第17课《桃花源记》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45分) 1.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 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2.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便舍船 shè 屋舍俨然shě 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 C.男女衣着zhuó 便要还家yào 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6.下列句子中加黑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处处志之 志:标记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魏晋(不管) B.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 C.寻病终(不久) D.后遂无问津者(探访) 9.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C.便扶向路(沿,顺着) D.寻病终(寻找) 10.下面句中加点的副词不能用“皆”代替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A.桃源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也不知道汉朝,怎样能讲魏晋的情况呢? C.桃源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连汉朝尚且不知道,怎么会知道魏晋朝呢? D.桃源人问渔人今天是什么朝代,渔人说他才不知道什么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2.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A.刚进去很窄,只通过一人。又走几十步,一下子高兴起来了。 B.初时很窄,只能人通行。再走数十步,一下子明亮起来。 15 C.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D.刚进去时,洞口很窄,只能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有了光亮。 1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C.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1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B.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很奇怪。)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 15.选出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A.田间道路,交通方便,能听到鸡鸣狗叫。 B.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C.田间小路,交通相错,鸡鸣狗叫听得见。 D.东西南北交通方便,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小石潭记》同步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篁竹(huáng) 清冽(liè) 幽邃(suì) B.为坻(chí) 为嵁(kān) 为屿(yǔ) C.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卷石底(quán) D.俶尔(shū) 翕忽(xī) 悄怆(qiǎo)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如鸣佩环 ( ) (2)为坻 ( )( ) (3)潭中鱼可百许头 ( ) (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 (6)隶而从者 ( ) 3.一词多义。 (1)环如鸣佩环 ( ) 四面竹树环合 ( ) (2)清水尤清冽 ( ) 以其境过清 ( )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 明灭可见 ( ) 不可知其源 ( ) 4.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 (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文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 11* 《核舟记》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4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贻( ) 有奇( ) 二黍许( ) 箬篷( ) 糁之( ) 峨冠( ) 多髯( ) 椎髻( ) 衣褶( ) 诎(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0分) (1)罔不因势象形 因: (2)罔不因势象形 象: 15 (3)尝贻余核舟一 贻: (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 (5)如有所语 语: (6)其两膝相比者 比: (7)佛印绝类弥勒 类: (8)其船背稍夷 夷: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1)诎右臂支船 “ ”同“ ”, (2)左手倚一衡木 “ ”同“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 5.虚词“之”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A.代词,代指人、物、事;B.助词,无实在意义;C. 结构助词,“的”。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各是什么用法?将序号A、B、C分别填入括号内。(2分) (1)能以径寸之木( ) (2)石青糁之( ) (3)左臂挂念珠倚之(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诗经》二首 测试题 (一)关雎(56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关雎( ) 窈窕( ) 好逑( ) 寤寐( ) 荇菜( ) 芼之(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4分) (1)在河之洲 洲: (2)窈窕淑女 窈窕: (3)君子好逑 逑: (4)左右流之 流: (5)寤寐求之 寤寐: (6)寤寐思服 服: (7)悠哉悠哉 悠: 3.文学常识填空。(8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篇,也称“ ”,分为 、 、 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 、 、 三种。 4.名篇名句默写。(4分)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 。 (2)《关雎》中以“ , ”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二)蒹葭(44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未晞( ) 水中坻( ) 溯洄( ) 蒹葭( ) 水之涘( ) 水中沚(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2分) (1)蒹葭苍苍 苍苍: (2)溯洄从之 溯洄: (3)道阻且长 阻: 15 (4)白露未晞 晞: (5)道阻且跻 跻: (6)道阻且右 右: 3.名篇名句默写。(6分) (1)蒹葭采采, 。 (2)《蒹葭》一诗,通过“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 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二、课内精读 阅读《蒹葭》,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 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 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 内心的情感。 5.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1《庄子》二则 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kūn) 抟扶摇而上(zhuān) 尘埃(āi) B.北冥(míng) 游于濠梁(háo) 汝安知鱼乐(rú) C.鲦鱼(tiáo) 徙于南冥(xī) 请循其本(xún) D.齐谐(xié) 其正色邪(yé) 逍遥游(xiāo)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者也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5.填空。 庄子,名周,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 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代表作有《 》《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 ”。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 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19名外国朋友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假如你是晓刚,将怎样劝说妈妈? 15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鱼之乐也 是日更定矣 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苟全性命于乱世 C.子固非鱼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云归而岩穴暝 8.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22《礼记》二则 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弗学(fú) 男有分(fèn) 天下为公(wéi) B.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己(wèi) C.学学半(xiào) 选贤与能(jǔ)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D.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 矜寡孤独(jīn) 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 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 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 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其此之谓乎 B.何陋之有 C.大道之行也 D.宋何罪之有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对于财货,人们憎恶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会私藏。 B.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23《马说》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15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 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D.执策而临之(面对) 3.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食之不能尽其材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4 《唐诗二首》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挂罥(juàn) 翩翩(piān) 一丈绫(líng) B.塘坳(ào) 伐薪(xīn) 口称敕(chì) 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ǎn) D.布衾(jīn) 庇护(bì) 风怒号(háo) 2.下列加点词的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看见) B.安得广厦千万间(安然)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把) D.可怜身上衣正单(使人怜悯)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系向牛头充炭直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5.对诗歌《卖炭翁》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朝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B.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诗人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15 1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