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 芦花荡教案一
1 《芦花荡》同步练习 文段(一)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 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 子 在 水 里 qiú( )着,日 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 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 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 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 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 dèng( )眼。他们冲 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 )着莲 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 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 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 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 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 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 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 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 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正在迎风飘散。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 英雄的行为。 1.读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qiú( 泅 ) dèng( 瞪 ) 剥( bāo ) 藏( cáng ) 2.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老头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的主题思想。 记叙了老头子用计将鬼子引进陷阱,并消灭鬼子,替大菱报了亿的壮举,歌颂了老头 子智勇双全,爱憎分明的英雄行为。 4.“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2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 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5.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6.“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用“找”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 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 7.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 迎风飘撒”? 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也表明美丽的荷花 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8.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 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 我真是小看了他。你看他,毫不畏惧、足智多谋。 剥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水上有血,水下顶有机关!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 的鼻子在转。他真有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 没有还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 英雄的故事,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 文段(二)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 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 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 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 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 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 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 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 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 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 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 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 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9.选文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既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又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 3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 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10.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 躲避炮火去了”从这句话里,你感受到当时的芦花荡是处于怎样的社会环境中? 说明当时的芦花荡一带处于日寇不断扫荡,严密监视与封锁之中。 11.“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努力长高的苇子生动展现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顽强生存的 姿态,代表着白洋淀人的意志和力量。“狠狠”一词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抗日军民 对日寇的仇恨。 12.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 防止有人给苇塘的队伍运送粮草,企图扼杀苇塘内的抗日队伍。 13.文中划浪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充满自信的性格。 14.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15.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 用是什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 险。”“每天夜里……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 话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 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功过都是由这一点发出来的。 16.加横线的段落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外貌、神态;写出老头子老当益壮,充满活力。 17.加点词语“过于”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是否含有贬义?“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 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 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 发。 18.选文最后一段,“敌人发了愁”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的封锁落了空:“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 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4 语法训练 1.判断加点词的词性,写在括号内。 A.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 B.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 C.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 D.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 E.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 F.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 G.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 H.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 I.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 J.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 2. 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 A.电灯突然亮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