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7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曦月(xī) 经伦 鸢飞戾天(nì) 四时俱备 B.襄陵(xiānɡ) 缥碧 林寒涧肃(jiàn) 乘奔御风 C.飞漱(sù) 驱犊 沉鳞竞跃(líng) 晓雾将歇 D.横柯(kē) 沿朔 重岩叠嶂(zhànɡ) 隐天敝日 【解析】A项中“伦”应为“纶”,“戾”应读“lì”;C项中“漱”应读“shù”,“鳞”应读“lín”;D项中“朔”应为“溯”,“敝”应为“蔽”。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B.餐厅的菜,油放得多,菜放在餐桌上油光可鉴。 C.我爷爷一生勤劳,到了老年仍是不辍劳作,七十多岁了还下地干活。 D.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解析】“油光可鉴”一般用来形容头发梳得很光亮,像抹上了油,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这里望文生义。 3.(2020·绥化)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小强和小刚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他终于夺得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C.中国高铁正在积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它将来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学校的几名老师带领我们浏览了巧夺天工的张家界大峡谷。 【解析】A.不合乎逻辑;B.表意不明;D.用词不当。 4.(2020·自贡)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比如它的名字,是“蜡梅”还是“腊梅”呢?很多人不知道它正确的写法是“蜡梅”,成都植物园的牌子也写错了。 ②成都人喜欢蜡梅,是自然的。 ③我们可以用黄庭坚的诗注作证,“京洛间有花,香气似梅,亦五出(五瓣)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④明朝的《花疏》中写,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⑤但惟其自然,有时候我们对所爱的东西并不深究。 A.②①③④⑤ B.②⑤①③④ C.④①⑤②③ D.④③②⑤①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上周星期日,我们几个同学一起愉快地游览了久负盛名的小西湖。________。 A.虽然天气溽热,大家却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每一个景点 7 B.碰巧,遇上阴雨天,给大家增添了一番在雨中游览的情趣 C.尽管雨未停过,大家还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个大概 D.碰巧,下了一场雨,虽是别有一番情味,但我们都淋成了落汤鸡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020·江西)庆清朝慢·踏青 [宋]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②。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③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④。 【注释】①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②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③饾饤(dòu dì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④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 B.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B.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变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 C.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这首词充满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王弘,字休元,琅邪临沂人也。父珣,司徒。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珣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①,弘悉燔②券书,一不收责,其余旧业,悉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征召一无所就③。 宋国建,为尚书仆射掌选,领彭城太守。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三年入朝,进号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帝④因宴集曰:“我布衣,始望不至此。”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弘率尔对曰:“此所谓天命,求之不可得,推之不可去。”时称其简举。 弘博练政体⑤,留心庶事,斟酌时宜,每存优允。及弟昙首亡,文帝嗟悼不已,见弘流涕欷歔,弘敛容⑥而已。既而彭城王义康⑦言于帝曰:“昙首既为家宝,又为国器,弘情不称,何也?”帝曰:“贤者意不可度。”其见体亮如此。 (选自《南史·王弘传》,有删改) 【注释】①薨(hōnɡ):死。②燔(fán):焚烧。③就:上任,就职。④帝:指宋武帝。⑤博练政体:广泛地熟悉了解政务。⑥敛容:正容,显出端庄的脸色。⑦彭城王义康:指彭城王刘义康。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 B.时/称其简举 7 C.见/弘流涕欷歔 D.既而/彭城王义康言于帝曰 【解析】应划分为:见弘/流涕欷歔。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一( 一概,全,都 ) (2)宴( 宴请,摆宴席 ) (3)度( 揣度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后迁江州刺史,省赋简役,百姓安之。 后来王弘调任江州刺史,他降低赋税,缩减劳役,百姓们得以安定。 (2)傅亮之徒并撰辞,欲盛称功德。 傅亮等一群人一同撰写诗文,想要极力称颂武帝的功德。 1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评析王弘其人。(3分) 父亲死后,将债券文书烧毁,不再追讨,可见其宽厚仁慈;将家业委托弟弟们打理,被朝廷征召拒不就职,可见其淡泊名利;江州任上,省赋简役,使百姓安居乐业,可见其善理政事;宴会上坦言劝说宋武文帝,可见其个性率直;弟弟亡故仅露严肃神色,可见其冷静从容。 【参考译文】 王弘,字休元,是琅邪临沂人。父亲王珣,官至司徒。王弘小时候就很好学,以清俊聪慧出名。他的父亲王珣喜欢积聚财产,他的许多钱财借贷给别人。等到王珣逝世,王弘就把所有的债券文书全部烧毁,一概不征收责讨,剩下的一些产业全部托付给他的弟弟们打理。当时,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守丧的人都不能等到服丧期满就被征召,只有王弘多次被征召都不就职。 宋国建立,王弘任尚书仆射,掌管支部,兼任彭城太守。后来王弘调任江州刺史,降低赋税,缩减劳役,百姓生活得以安定。永初三年入朝,晋升官号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帝在同群臣饮宴时说:“我是布衣百姓,最初的愿望并不想登上帝位。”傅亮等一群人都撰写诗文,想要极力称颂武帝的功德。王弘直率地回答说:“这就是所说的天命,想要寻求它得不到,想要推开它也推不去。”当时的人都称赞王弘的回答简要而周全。 王弘熟悉了解政务,注意各种事务,能根据情况斟酌处理,每每存有宽仁公允之心。等到他的弟弟王昙首去世,文帝痛惜伤心不已,见到王弘流涕欷歔,王弘只是露出端庄的神色而已。不久彭城王刘义康对武帝说:“王昙首既为王家之宝,又是国家栋梁,王弘的表情和应有的心境并不相符,这是什么缘故呢?”武帝回答说:“贤者的心境不可揣度。”王弘竟能这样得到皇上的体谅。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2)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3)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 (4)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 (6)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7)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 (8)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7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7分) 在梦的远方 林清玄 有时候回想起来,我母亲对我们的期待,并不像父亲那样明显而长远。小时候我的身体差、毛病多,母亲对我的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为了让我平安长大,母亲常背着我走很远的路去看医生,所以我童年时代对母亲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趴在她的背上去看医生。 我不只是身体差,还常常发生意外。3岁的时候,我偷喝汽水,没想到汽水瓶里装的是番仔油(夜里点灯用的煤油),喝了一口顿时两眼翻白,口吐白沫,昏死过去了。母亲立即抱着我以跑百米的速度到街上去找医生,那天是大年初二,医生全休假去了,母亲急得满眼泪,却毫无办法。 “好不容易在最后一家医馆找到医生,他打了两个生鸡蛋给你吞下去,又有了呼吸,眼睛也张开了。直到你张开眼睛,我也在医院昏过去了。”母亲一直到现在,每次提到我喝番仔油,还心有余悸,好像捡回一个儿子。听说那一天她为了抱我看医生,跑了将近10公里。 由于我体弱,母亲只要听到什么补药或草药吃了可以使孩子身体好,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药方,抓药来给我补身体,可能是补得太厉害,我6岁的时候竟得了疝气,时常痛得在地上打滚,哭得死去活来。“那一阵子,只要听说哪里有先生、有好药,都要跑去看,足足看了两年,什么医生都看过了,什么药都吃了,就是好不了。有一天,一个你爸爸的朋友来,说开刀可以治疝气,虽然我们对西医没信心,还是送去开刀了。开一刀,一个星期就好了。早知道这样,两年前就送你去开刀,不必吃那么多的苦。”母亲说吃那么多的苦,当然是指我而言,因为她们那时代的妈妈,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 过了一年,我的大弟得小儿麻痹,一星期就过世了,这对母亲是个严重的打击。由于我和大弟年龄最近,她差不多把所有的爱都转到我的身上,对我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并且在那几年,对我特别溺爱。 例如,那时候家里穷,吃鸡蛋不像现在的小孩可以吃一个,而是一个鸡蛋要切成“四洲”(就是四片)。母亲切白煮鸡蛋有特别方法,她不用刀子,而是用车衣服的白棉线,往往可以切到四片同样大,然后像宝贝一样分给我们。每次吃鸡蛋,她常背地里多给我一片。有时候很不容易吃苹果,一个苹果切12片,她也会给我两片。如果有斩鸡,她总会留一碗鸡汤给我。 可能是母亲的照顾周到,我的身体竟然奇迹似的好起来,变得非常健康,常常两三年都不生病,功课也变得十分好,很少读到第二名。我母亲常说:“你小时候读了第二名,自己就跑到香蕉园躲起来哭,要哭到天黑才回家,真是死脑筋,第二名不是很好了吗?” 但身体好、功课好,母亲并不是就没有烦恼。那时我性格古怪,很少和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有时自己玩一整天,自言自语,即使是玩杀刀,也时常一人扮两角,一正一邪互相对打,而且常不小心让匪徒打败了警察,然后自己蹲在田岸上哭。幸好那时候心理医生没有现在发达,否则我一定早被送去了。 “那时庄稼囡仔很少像你这样独来独往的,满脑子不知在想什么。有一次我看你坐在田岸上发呆,我就坐在后面看你,那样看了一下午,后来我忍不住流泪,心想:这个孤怪囡仔,长大后不知要给我们变出什么出头,就是这个念头也让我伤心不已。后来天黑,你从外面回来,我问你:‘你一个人坐在田岸上想什么?’你说:‘我在等煮饭花开,等到花开我就回来了。’这真是奇怪,我养一手孩子,从来没有一个坐着等花开的。”母亲回忆着我童年一个片段,煮饭花就是紫茉莉,总是在黄昏时盛开,我第一次听到它是黄昏开时不相信,就坐一下午等它开。 我15岁就离家到外地读书了,母亲因为会晕车,很少到我住的学校看我,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她常说:“出去好像丢掉,回来好像捡到。”但每次我回家, 7 她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拼命给我吃,然后在我的背包塞满东西。我有一次回到学校,打开背包,发现里面有我们家种的香蕉、枣子;一罐奶粉、一包人参、一袋肉松;一包她炒的面茶、一串她绑的粽子,以及一罐她亲手腌渍的凤梨竹笋豆瓣酱……还有一些已经忘了。那时觉得东西多到可以开杂货店。 那时我住在学校,每次回家返回宿舍,和我一起的同学都说是小过年,因为母亲给我准备的东西,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一直到现在,我母亲还是这样,我一回家,她就把什么东西都塞进我的包包,就好像台北闹饥荒,什么都买不到一样。有一次我回到台北,发现包包特别重,打开一看,原来母亲在里面放了八罐汽水。我打电话给她,问她放那么多汽水做什么,她说:“我要给你们在飞机上喝呀!” 高中毕业后,我离家愈来愈远,每次回家要出来搭车,母亲一定放下手边的工作,陪我去搭车,抢着帮我付车钱,仿佛我还是个3岁的孩子。车子要开的时候,母亲都会倚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那时我总会看见她眼中有泪光,看了令人心碎。 要写我的母亲是写不完的。我们家5个兄弟姊妹,只有大哥侍奉母亲,其他的都高飞远扬了,但一想到母亲,好像她就站在我们身边。 母亲常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她自己是个保守传统的乡村妇女,和一般乡村妇女没有两样,不过她鼓励我们要有梦想,并且懂得坚持,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 作家可能没有做官好,但对母亲是个全新的经验,成为作家的母亲,她对乡人谈起我时,为我小时候的多灾多难、古灵精怪全找到了答案。 13.文章三次出现母亲流泪的情景,请以“母亲”为叙述主体概括事件,并体会母亲的内心情感。(4分) 事件 母亲的内心情感 第一次 流泪 抱我求医,却遇医生休假 (1)焦虑、无奈 第二次 流泪 (2)坐在我身后,看我坐等花开 (3)担忧、伤心 第三次 流泪 (4)倚着栏杆,与我挥手告别 不舍、牵挂 14.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她常说:“出去好像丟掉,回来好像捡到。” 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母亲对儿子离家时的怅然若失(失落)的感觉,和回来再见到儿子时的喜悦和满足,深切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 (2)那时觉得东西多到可以开杂货店。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写出母亲为“我”准备的食物和物品之多,突出了母亲的细心、周到,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15.结合选文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母亲这一形象。(4分) ①非常关心疼爱孩子,这从她不远千里求药方为“我”补养身体、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担忧“我”的古怪性格等可看出来;②懂得培养教育孩子。这从她鼓励“我”要有梦想,并要懂得坚持可以看出来。 16.有人认为文章的标题“在梦的远方”很好,也有人认为以“母亲的期待”作为标题更为恰当,请选择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5分) 示例:认为“在梦的远方”恰当,此标题含义丰富, 7 可以指作者对过去日子的回忆;也可以指自己现在身处他乡,在思念梦的远方的母亲;还可以认为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标题“在梦的远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13分) 那一串血的殷红 李汉荣 ①想起小时候的事情。 ②那天,我病了,受凉,发高烧,半死样躺在被窝里,胡话不断,尽是被鬼死死捏住似的可怕发音。夜深了,医院又远,救儿要紧,母亲急忙摸黑跑到河边采来柴胡、麦冬、车前子,放上生姜,熬了浓浓的草药姜汤让我喝。捂上三床棉被,出了几身透汗,只觉得身体里面洪水滔滔,要把多余的东西冲走。 ③天亮时,我从汗津津的被窝里出来,看窗外天那么蓝,不像以前的天,是新造的天吗?于是欣喜极了,模仿梁上燕子数了一串“一二三四五六七”,跑到门外院子晾晒的青草上连打了三个滚,对着换了一身蓝衣衫的老天高喊:“我好了,我好了!” ④母亲用老母鸡刚下的蛋做了一碗蛋汤,加了葱花,好香,我几口就吃完了。撂下碗,就叫了云娃、喜娃,去到河边奔跑、钻柳林、捉迷藏,看对岸柏林寺的和尚在河边放生。 ⑤忽然,在一丛荆棘下面,我看见一些血迹,点点滴滴,断续洒到河边,在半截浸入河水的一块青石上也有血痕。而荆棘丛下,被采摘的柴胡和被挖掘的麦冬,似乎向我提醒着什么。 ⑥我知道了,这是母亲昨夜为我采救命药的地方。 ⑦那双手,在这里流了多少血?母亲当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流血了,只觉得手上有热流,有点黏糊,猜想可能是血,就到河边冲洗了。她不能让这双染血的手,使受惊的夜晚再受惊。 ⑧我想当时的河水里,漂过一缕又一缕的血红,河的温度也微微升高了,那血红和微温持续了许久,然后散了。河,很快恢复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的样子。母亲也一样,很快恢复了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的样子。 ⑨家乡的那条小河,在一条著名的江的上游,那条河,那条江,在流过《诗经》的时候,就被上古的女儿和母亲,用采菊的手、采莲的手、采芣苢(fǔ yǐ,即车前草)的手和洗衣的手,一次次掬起、暖热,肯定也有许多泪水滴入水中。 ⑩现在才知道,也有血滴入水中。流过万古千秋的江河里,藏了多少血的殷红。 ⑪我无论走过哪条河,无论到了哪个河湾,看见了殷红、淡红或鲜红的花,或枫叶,我总是想起母亲,想起那浸血的手。 ⑫这些河边的花木,一直在收藏着什么,代替我们千年万载地忆想着。 (选自《散文》) 17.本文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第①段中“小时候的事情”具体指什么事情?(3分) 倒叙;指母亲在“我”深夜病重的时候,摸黑到河边为“我”采药治病,被荆棘刺破了双手,流了好多血都没吭声。 18.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3分) 她不能让这双染血的手,使受惊的夜晚再受惊。 第一个“受惊”指“我”重病在床,胡乱说话;第二个“受惊”指看到受伤的母亲而受到惊吓。母亲为“我”采药受伤,为了不让“我”因她受伤而受到惊吓而产生不安,而掩饰了自己流血的双手,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19.本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动作描写,用“撂”“奔”“钻”等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我”大病痊愈之后欣喜、愉快之情,与前文生病卧床的病怏怏的形象形成了对比。同时为下文“我” 7 发现母亲因给“我”采药而双手流血作铺垫。 20.试对文章的标题《那一串血的殷红》作赏析。(4分) 用“那一串血的殷红”作标题,首先引起读者的好奇,诱发读者阅读的欲望;其次,标题切合文章内容,母亲为“我”去河边采药,鲜血顺着河水流去,用“那一串血的殷红”作标题,十分生动形象。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班级开展“读名著,品名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同学们感触颇深。请结合材料及原著内容说说《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150字左右) 材料一:《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情况。 材料二: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在致友人的信中表明他为什么要下定决心前来中国参加抗战,曾动情地说:“请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吧,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 示例:《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情况。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从多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的评价,从而给读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写作(50分) 22.请以《其实我能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7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