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人教版(2016部编版) (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人教版(2016部编版) (6)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丁肇中(1936~),美 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 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 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 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 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 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 粒子(J/ψ粒子),并导致 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 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 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故大学之道,必以格物致知为先,而 于天下之理,天下之书,无不博学审问谨 思明辨以求造其义理之极。 ——朱熹 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致知: 正心: 修身: 齐家: 抽象: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推究事物的道理。 求知,得到知识。 端正心思。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整齐家政。 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调别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阅读课文,概括“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从探察物体(实验)而得到知识。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 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 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 划的探索。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二、论证结构: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13) 提出问题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2~12)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3~5) (6~12) (1) 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 验所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 1.“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 “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 性的发现”? 2. 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 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继续支配中 国一些读书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 (2)这样做的依据是: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 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3.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用课文 原话回答。)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 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 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 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 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 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 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