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河北专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七、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河北专版)

第七、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为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5年8月,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堪格,遍地劳民乱倘休。”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的民意是(  )‎ ‎ A.和平建国 B.民主共和 ‎ ‎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强 ‎2.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北平 ‎3.1947年,画家石鲁随部队撤离延安,转战黄土高原,在行军途中,他目睹了毛主席率军与国民党追兵从容周旋的历史性场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重温当时的这个情景,构思并创作了下面的作品,该作品的名字应为(  )‎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 ‎ C.解放南京 D.淮海战役 ‎4.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道: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前提是(  )‎ ‎ A.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 ‎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 ‎ C.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 ‎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 ‎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下图报纸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C.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 ‎7.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8.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是开展革命事业的重要保障。下列军队名称的序号与相应历史时期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a ②—b ③—c B.①—a ②—c ③—b ‎ C.①—b ②—c ③—a D.①—c ②—a ③—b ‎9.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 ‎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10.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个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 A.推翻清朝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 C.挽救民族危亡 D.建立民主共和国 ‎11.下面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 ‎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12.下面漫画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称呼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  )‎ ‎ A.博爱思想 B.平等思想 ‎ ‎ C.自由思想 D.爱国思想 ‎13.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洲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没有太大的分歧”。这主要是因为(  )‎ ‎ A.学子们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 B.科举考试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 C.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 D.清政府无力支付科举考试的费用 ‎14.他以笔代戈,无情批判封建礼教,奋笔疾书,深刻剖析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既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又是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他是(  )‎ ‎ A.齐白石 B.茅盾 ‎ ‎ C.鲁迅 D.徐悲鸿 ‎15.20世纪初以后,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作曲家和画家。下列作者与作品不相匹配的是(  )‎ ‎ A.曹禺—《雷雨》 ‎ ‎ B.赵树理—《骆驼祥子》‎ ‎ C.鲁迅—《阿Q正传》 ‎ ‎ D.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6.(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政治评论刊物《观察》的创始人和主编储安平教授总结了一种广泛持有的观点:“现政权的支持层是城市市民,包括公教人员、知识分子、工商界人士。现在这一批人,没有对南京政权有好感。国民党的霸道行为作风使自由思想分子深恶痛绝……政府官员沉溺于贪污作弊,他们进行种种刁难,使工商界人士怨气冲天;因财政金融失策以及内战不停而造成的物价暴涨,使城市市民怨声载道。”‎ 材料二 1947年,储安平教授在评论美国前外交官威廉·蒲立特要求美国增加对中国国民党政府援助的报告时说:“……蒲立特先生可没有想到:共产党究竟是在怎样一个情形之下才提高到了今天所占有的地位的?本文作者个人的看法,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是造成共产党发展到今天这样庞大势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假如20年来的统治,不是如此腐败无能,何致使许多人觉得前途茫茫……转而寄托其希望于共产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1)材料一中的“现政权”是由哪一政党执政的?(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共产党提高到“今天所占有的地位”的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影响政党地位的关键因素。(2分)‎ ‎1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他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288‎ ‎23879‎ ‎17240‎ ‎4219‎ ‎5791‎ ‎1552‎ ‎1422‎ ‎66185‎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1)据材料一,归纳1895年至1913年民间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4分)‎ ‎18.(12分)探究问题。‎ 材料一 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 ‎——摘编自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统计表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甲午中日 战争前 商办 ‎53‎ ‎4707‎ ‎22.4%‎ 官督商办 ‎19‎ ‎16208‎ ‎77.6%‎ 甲午中日 战争后 商办 ‎63‎ ‎12465‎ ‎70%‎ 官督商办 ‎18‎ ‎5345‎ ‎30%‎ 材料三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加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扩大了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促使了人们的觉醒。一批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官僚士绅、商人和知识分子,纷纷提出了设厂、开矿、自办铁路的要求,以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由于《马关条约》已准许外商在中国自由办厂,所以清政府也就不便禁止本国商人投资新式企业。清政府工商政策的转变,也进一步刺激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材料一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其依据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有何特点。(2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8分)‎ 答案 一、1.A 点拨:从材料中“1945年8月”“渝州(指重庆)”“弥天大勇”推断,此材料描述的事件是重庆谈判。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从柳亚子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对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赞赏,可见当时的民心所向是和平建国。 ‎ ‎2.B ‎3.A 点拨:据“1947年,画家石鲁随部队撤离延安,转战黄土高原”“毛主席率军与国民党追兵从容周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情景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的情景,因而该作品的名字应为转战陕北。‎ ‎4.A 5.C 6.D 7.C 8.D 9.A 10.C ‎11.D 点拨:依据图片信息,可知1912(1913)—1921年,轻工业发展呈增长趋势,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可知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民族工业有了一个发展的春天。故选D。‎ ‎12.B 点拨: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图片反映的即是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带有等级色彩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平等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思想。 ‎ ‎13.C 点拨:题干中的“没有太大的分歧”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迫于形势,废除了科举制。材料中,各派对废除科举制“没有太大的分歧”说明科举制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14.C 点拨:结合题干内容,联系所学知识,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的《阿Q 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鲁迅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故选C。‎ ‎15.B 二、16.(1)国民党。‎ ‎(2)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威望大大提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重庆谈判中中共努力争取实现和平民主,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国民党蓄意发动内战,不得民心。‎ ‎(3)政党的自身建设。‎ ‎17.(1)特点:沿海和长江流域(通商口岸周围)。‎ 原因:沿海和长江流域最先遭受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 ‎(2)原因:抗日战争(或日本全面侵华);政府组织内迁等。‎ 意义:为大后方工业重建奠定基础;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保存民族工业基本力量;有利于促进工业合理布局;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等。‎ ‎18.(1)洋务运动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特点:商办企业快速发展。成因: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民族危机加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