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冲刺AB卷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湖北武汉A卷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期末冲刺AB卷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湖北武汉A卷含解析

‎【期末冲刺AB卷】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湖北武汉A卷)‎ 一、选择题(请你只选择一项符合题意的答案的字母序号,在答题卡对应字母序号上用2B铅笔涂黑,每小题3分,共计54分)‎ ‎1.(3分)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不是测力计的是(  )‎ A.握力计 B.弹簧秤 ‎ C.案秤 D.托盘秤 ‎【答案】C ‎【解析】A、B、D、都是利用金属的弹性制成标有刻度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谓之“测力计”。测力计有握力计、弹簧测力计、托盘秤等种类,故ABD不符合题意;‎ C、普通案秤案秤是利用不等臂杠杆原理原理制成的,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3分)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B.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 C.物体的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D.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 ‎【答案】D 19‎ ‎【解析】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重力并不完全等于万有引力。故A错误;‎ 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所以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 C、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情况有关。故C错误;‎ D、物体所含物质多少叫质量。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D。‎ ‎3.(3分)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都正确的是(  )‎ ‎①需要控制物质的种类相同②需要控制物体的体积相同 ‎③需要用质量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④需要在同一地理位置进行实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②、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因重力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体积没有直接关系,故①②错误;‎ ‎③、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用质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③正确;‎ ‎④、同一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地球纬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需要在同一地理位置进行实验,④正确。‎ 故选:B。‎ ‎4.(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箱子没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子没有动说明箱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 B.箱子所受的推力小于它所受到的摩擦力 ‎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二力平衡 ‎ D.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解析】A、箱子没有动,即箱子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箱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故 19‎ A正确;‎ B、箱子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箱子所受的推力等于它所受到的摩擦力,故B错误;‎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箱子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在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5.(3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枫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红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下列是他们关于实验的一些做法和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小车或木块应该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才容易保持静止 ‎ B.小车或木块两端的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C.当向图甲左、右两盘分别同时加入100g、120g的砝码时,木块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D.图乙实验用小车代替木块更科学,是因为小车受力面积小 ‎【答案】BC ‎【解析】AD、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造成影响,应将小车或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且用小车代替木块可以用滚动摩擦来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故AD错误;‎ B、小车或木块两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块移动,是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B正确;‎ C、当向图甲左、右两盘分别同时加入100g、120g的砝码时,两盘的砝码质量虽然不相等(即两侧的拉力不相等),但由于木块和桌面间存在摩擦力,木块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 故选:BC。‎ ‎6.(3分)某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他的惯性相比在地球上时(  )‎ A.变大了 B.不变 C.变小了 D.没有惯性了 ‎【答案】B 19‎ ‎【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宇航员的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3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齿轮处加润滑油 ‎ B.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 ‎ C.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 ‎ D.花盆托的下面安装轮子 ‎【答案】C ‎【解析】A、齿轮处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花盆托的下面安装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3分)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  )‎ A.尽量让树枝靠近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远离O点 ‎ 19‎ B.尽量让树枝远离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靠近O点 ‎ C.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费力 ‎ D.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省力 ‎【答案】A ‎【解析】(1)尽量让树枝靠近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远离O点,阻力不变,减小了阻力臂,增大了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省力。故A正确,C错误;‎ ‎(2)尽量让树枝远离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靠近O点,阻力不变,增大了阻力臂,减小了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费力。故BD错误;‎ 故选:A。‎ ‎9.(3分)小红同学在厨房里劳动时,发现了许多与学过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瓷砖表面的吸盘式挂钩,是利用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瓷砖表面 ‎ B.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食物,是由于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 C.抽油烟机能将油烟吸走,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 D.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连通器 ‎【答案】C ‎【解析】A、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瓷砖表面上,吸盘内的空气被排出,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在挂钩上可以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故A正确;‎ B、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体的压强,提高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容易煮熟,故B正确;‎ C、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抽油烟机在工作时,转动的扇叶处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故C错误;‎ D、茶壶的壶身和壶嘴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连通器,故D正确。‎ 故选:C。‎ ‎10.(3分)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 ‎1‎ 水 ‎3‎ 朝上 ‎2.8‎ ‎2‎ ‎6‎ 朝上 ‎5.6‎ ‎3‎ ‎9‎ 朝上 ‎8.4‎ 19‎ 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 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 D.液体压强与橡皮膜方向的关系 ‎【答案】B ‎【解析】分析表格中数据,液体的密度一定,方向相同,深度不同,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相不同,所以此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在液体密度和方向相同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故选:B。‎ ‎11.(3分)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橡皮塞与瓶口紧密接触。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升高了 ‎ B.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 ‎ C.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 D.上楼的过程中,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案】A ‎【解析】A、由于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故A错误;‎ B、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则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上升,故B正确;‎ C、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故C正确;‎ D、由于热胀冷缩会引起玻璃管中水柱的变化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在拿着它上下楼时,应 19‎ 保持瓶中的水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 故选:A。‎ ‎12.(3分)如图所示,升船机能将船只从下游以“坐电梯”的方式抬升至上游:船只在下游驶入钢箱匀速竖直托举至上游。用相同的钢箱抬升大小不同的船只时,钢箱内水深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图中船只较大,抬升机构托举钢箱的力较大 ‎ B.钢箱内水深均相等,a、b、c图中钢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 ‎ C.a图中钢箱中水较多,水对钢箱底部的压力较大 ‎ D.在a、b、c图中对钢箱的托举力相等 ‎【答案】BD ‎【解析】AD、三图中船都漂浮,因此F浮=G船=G排液,‎ 因为钢箱内的水深均相等,所以三图中的重力与船的重力之和相等;‎ 因为匀速运动,所以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即F=G,‎ 所以三图中抬升机托举钢箱力一样大,故A错误,D正确;‎ B、钢箱内水深均相等,根据p=ρgh知,三图中钢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故B正确;‎ C、三次水的重力与船的重力之和相等,故钢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钢箱相同,则底面积相等,根据p=可知,三图中水对钢箱底部的压力相等。故C错误;‎ 故选:BD。‎ ‎13.(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适量的不同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 19‎ B.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C.装有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装有乙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D.苹果排开甲液体的重力小于排开乙液体的重力 ‎【答案】C ‎【解析】A、因为苹果在甲液体中漂浮,所以苹果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因苹果在乙液体中悬浮,所以苹果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因此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A错误;‎ B、放入苹果后,液面等高,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由P=ρgh可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故B错误;‎ C、因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液面相同,体积相同,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所以甲液体重力大于乙液体重力,由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容器中液体的重力之和,则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根据P=即可比较得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故C正确;‎ D、苹果在甲液体中漂浮,苹果受到的浮力等于苹果的重力,苹果在乙液体中悬浮,苹果受到的浮力也等于苹果的重力,因此在甲和乙液体中苹果所受到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苹果排开甲液体的重力等于苹果排开乙液体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C。‎ ‎14.(3分)某同学站立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里,则此过程中(  )‎ A.人的动能转化为其重力势能 ‎ B.人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 C.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为零 ‎ D.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D ‎【解析】AB、某同学站立在匀速上升的电梯里,人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人的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增加,则人的重力势能增加,所以此过程中人的动能没有转化为其重力势能;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总和,所以人的机械能增大;故AB错误;‎ C、电梯上升时,人受到向上的支持力,且人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支持力对人做了功,即支持力做功不为零;故C错误;‎ D、电梯上升是电动机做功的结果,消耗了电能,使人和电梯的机械能增大,所以是电能 19‎ 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15.(3分)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v﹣t图象(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已知t1时,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t3时,游客达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0﹣t1时间段内,弹性绳的弹力等于游客所受重力 ‎ B.在 t1﹣t2时间段内,弹性绳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 C.在 t2﹣t3时间段内,重力不做功 ‎ D.在 t3时,弹性绳弹性势能最大 ‎【答案】D ‎【解析】A、由题意可知,t1时,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在0﹣t1时间段内,弹性绳没有发生形变,没有弹力,故此时弹力不等于重力,故A错误;‎ B、在 t1﹣t2时间段内,弹性绳的伸长量变大,则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变大,故B错误;‎ C、在 t2﹣t3时间段内,游客是向下运动的,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重力做了功,故C错误;‎ D、在 t3时,游客的速度为0,此时游客到达最低点,此时弹性绳的伸长量是最大的,弹性势能时最大的,故D正确。‎ 故选:D。‎ ‎16.(3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只是绕线不同。不考虑摩擦与绳重,用它们把相同的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则(  )‎ A.利用甲滑轮组需要的拉力大 ‎ B.二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 C.甲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 ‎ 19‎ D.利用乙滑轮组需要的拉力大 ‎【答案】A ‎【解析】由题知,现在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G提升相同的高度h,‎ 由甲图知,n甲=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甲=n甲h=2h;不考虑摩擦与绳重,拉力F甲=(G+G动);‎ 由乙图知,n乙=3,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乙=n乙h=3h;不考虑摩擦与绳重,拉力F甲=(G+G动);‎ 可见:s甲<s乙,F甲>F乙,‎ 即:乙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大,利用甲滑轮组需要的拉力大,故A正确、BCD错。‎ 故选:A。‎ ‎17.(3分)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400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25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绳子自由端下降速度为0.3m/s ‎ B.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 C.拉力F的功率是40W ‎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1m=2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0.2m/s,故A错;‎ B、滑轮组存在绳重和摩擦,无法求出动滑轮的重力;故B错误;‎ C、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50N×2m=500J,‎ 拉力的功率:‎ P===50W,故C错误;‎ 19‎ D、有用功:W有用=Gh=400N×1m=4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80%,故D正确。‎ 故选:D。‎ ‎18.(3分)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100cm2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A为圆柱形木块,其底面积为S2=80cm2,C为压力传感器,用F表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h表示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小明同学想利用此装置探究F与h的关系,它先把木块A放入液体中,当木块A静止时,测得木块A的下表面与液面的距离为h1,小明再用轻杆B向下压,逐渐改变h的大小,并记录下与之相对应的压力F的数值,依据数据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F﹣h图象,此过程中液体始终没有溢出。(不计传感器C和轻杆B的重力和体积,g=10N/kg),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木块 A 的重力为6N ‎ B.该液体的密度为1.25×103kg/m3 ‎ C.浸没时,木块A受到的浮力为 6N ‎ D.木块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放入液体前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800pa ‎【答案】B ‎【解析】A、由F=0,h1=4cm时,A处于漂浮状态,F浮=GA,即:ρ液gS2h1=GA…①‎ 当F'=6N,h2=10cm时,A浸没,则F浮′=GA+F′,即:ρ液gS2h2=GA+F′…②‎ ‎①÷②得:=,代入数据:=,解得:GA=4N;故A错误;‎ B、当A漂浮时F浮=GA,即ρ液gS2h1=GA,‎ 所以:ρ液===1.25×103kg/m3;故B正确;‎ 19‎ C、当F'=6N,h2=6cm时,A浸没,则F浮′=GA+F′=4N+6N=10N;故C错误;‎ D、根据力的相互性,A全部浸没液体后,与木块A放入液体前比较,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与A浸没时的浮力相等,即△F=F浮′=GA+F′=10N,‎ 根据p=,液体对容器底部增大压强:△p===1000pa,故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包括9道小题,共计46分)‎ ‎19.(3分)当“流浪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减速时,发动机喷射“火焰”的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相反”),此时给地球阻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选填“空气”、“火焰”)。关闭地球发动机后,地球能以光速的千分之五的速度“滑行”,这是因为地球________。‎ ‎【答案】相同;空气;具有惯性。‎ ‎【解析】当发动机向上喷射火焰时,对空气有一个向上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气对地球有一个向下的力,地球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故当“流浪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减速时,发动机喷射“火焰”的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相同;此时给地球阻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关闭发动机后,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地球由于惯性仍可以光速的千分之五的速度“滑行”。‎ ‎20.(2分)如图所示,是孙老师在物理课堂上做的一个演示实验:把一个生鸡蛋A快速地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生鸡蛋B撞去(用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是________(选填“A”或“B”)鸡蛋被撞破,A对B的作用力__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B对A的作用力 19‎ ‎【答案】B;等于。‎ ‎【解析】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 在撞击瞬间,A蛋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产生对A蛋壳向前的作用力,使A蛋壳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B蛋壳的小,因此B蛋壳易被撞破。‎ ‎21.(3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其目的是________;‎ ‎(2)把图乙中A点的钩码取下,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时,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所示,当拉力F向左倾斜时,要保持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向左倾斜时,拉力F的力臂L;‎ ‎(3)小红同学采用了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其他同学得出的正确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2)变大;如上图;(3)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有影响。‎ ‎【解析】(1)实验前,首先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便于测量力臂,并能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2)若拉力F向右倾斜时,此时F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F的力臂变短,则动力F变大;‎ 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向左倾斜时,拉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 ‎(3)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22.(4分)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9‎ 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间的平面上运动。‎ ‎(1)设计甲图的实验目的是研究钢球的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设计图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________的关系。‎ ‎(2)图甲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3)图乙实验中,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时,其运动的距离会不同,这说明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 ‎【答案】(1)速度;摩擦力;(2)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解析】(1)甲实验中,质量相同的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乙实验中小车在同一高度滑下,则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小车的运动与所受摩擦力的关系;‎ ‎(2)甲实验应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同一木块被推出距离大小,从而间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推出的距离越远,钢球的动能越大;让质量相同的铁球从不同高度滚下,钢球到达水平面时获得的速度不同;由实验可知: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图乙实验中,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时,其运动的距离会不同,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23.(5分)小明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身边常见的器材做实验验证小明的观点并完成下列任务:‎ ‎(1)选择的器材__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__ ________;‎ ‎(3)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用钉子做腿的小桌、砝码、装有沙的容器,‎ ‎(2)①如下;‎ ‎(3)比较第一、二次实验观察的现象,第二次小桌子腿陷入沙子中的深度较深;‎ 19‎ 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第一、三次实验观察的现象:第一次小桌子腿陷入沙子中的深度较深;‎ 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析】(1)选择的器材:‎ 用钉子做腿的小桌、砝码、装有沙的容器,‎ ‎(2)实验步骤:‎ ‎①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只改变压力大小:‎ 第一次操作:把小桌子的四条腿放在沙子表面,观察小桌子腿陷入沙子中的深度;‎ 第二次操作:将砝码放在桌面上,观察小桌子腿陷入沙子中的深度;‎ ‎②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控制压力不变,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 第三次操作:把小桌子的桌面放在沙子表面,将砝码放在桌面上,观察小桌子陷入沙子中的深度,与第一次操作中的现象比较;‎ ‎(3)实验现象及结论:‎ 比较第一、二次实验观察的现象,第二次小桌子腿陷入沙子中的深度较深;‎ 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第一、三次实验观察的现象:第一次小桌子腿陷入沙子中的深度较深;‎ 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4.(7分)小字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1)如图(a)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________N。‎ ‎(2)在木块上放一个砝码后,重复(1)中的操作,如图(b)所示。实验时,发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________F2(选填“<”、“>”或“=”)。进行(a)、(b)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3)如图(c)所示,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后,再次进行实验时,小字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在不增加或更换器材的情况下,请你想个办法,帮小宇顺利完成实验。你的办法是:__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再与________‎ 19‎ ‎(选填“F1”或“F2”)进行比较,这样就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答案】(1)匀速直线; 3.8;‎ ‎(2)<;压力大小;‎ ‎(3)取下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F1;接触面粗糙程度。‎ ‎【解析】(1)实验过程中,应使弹簧测力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由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它的示数是3.8N;‎ ‎(2)由(a)、(b)两次实验可知,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图(b)中的压力大,滑动摩擦力大,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b)的拉力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3)图(b)(c)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控制压力大小相同,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当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说明摩擦力较大,测力计的量程不够,可使(c)图与(a)图的压力相同进行探究,所以可以将(c)实验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再和(a)图的F1进行比较,这样就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了。‎ ‎25.(5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阻值研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在该装置中,弹簧测力计A下悬挂一体积为V的金属块,弹簧测力计B下悬挂一空筒。实验时,他分别将金属块浸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并通过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得到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通过弹簧秤B的示数的变化测得金属块排开液体的重力。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和求得的数据。‎ 液体 实验序号 物体浸入液体体积 物体所受浮力(牛)‎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牛)‎ 甲 ‎1‎ ‎0.5‎ ‎0.5‎ ‎2‎ ‎1.0‎ ‎1.0‎ ‎3‎ V ‎2.0‎ ‎2.0‎ 乙 ‎4‎ ‎0.4‎ ‎0.4‎ 19‎ ‎5‎ ‎0.8‎ ‎0.8‎ ‎6‎ V ‎1.6‎ ‎1.6‎ ‎(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________可知:当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相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跟________有关。‎ ‎(3)分析上表中________还可得到:________。‎ ‎【答案】(1)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2)1与4、2与5、3与6;液体的密度;‎ ‎(3)所有数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解析】(1)比较数据1与2、1与3、1与4可知,液体的种类(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受到的浮力不同,且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关系,因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2)根据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可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种类不同,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分析数据中“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6.(8分)如图所示,起重机将一箱设备沿竖直方向匀速吊装到施工高台上,设备重4000N,施工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m。动滑轮上每段钢绳的拉力是2500N.(取g=10N/kg),求:‎ ‎(1)起重机的质量为8t,工作时用支架将汽车的轮胎支离开地面。如果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4Pa,支架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多少?‎ 19‎ ‎(2)起重臂OA长12m,且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支撑臂与起重臂垂直,作用点为B,且OB=4m,求支撑臂给起重臂的支持力(忽略起重臂自重,cos30°≈0.87)。‎ ‎(3)起重机做功的机械效率。‎ ‎【答案】(1)支架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1.2m2;‎ ‎(2)支撑臂给起重臂的支持力为13050N;‎ ‎(3)起重机做功的机械效率为80%。‎ ‎【解析】(1)起重机的重力:‎ G1=m1g=8×103kg×10N/kg=8×104N,‎ 起重机对地的压力:‎ F=G1+G2=8×104N+4000N=8.4×104N,‎ 由p=可得,支架与地的最小接触面积:‎ S===1.2m2;‎ ‎(2)A点受到两股钢绳的拉力,则作用在A点的力:‎ FA=2F拉=2×2500N=5000N,‎ 由图可知力FA的力臂:‎ lA=OAcos30°=12m×0.87=10.44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B×lB=FA×lA可得,支撑臂给起重臂的支持力:‎ FB===13050N;‎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3m=6m,‎ 有用功:‎ W有=Gh=4000N×3m=1.2×104J,‎ 拉力做功:‎ 19‎ W总=Fs=2500N×6 m=1.5×104J,‎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0%。‎ ‎27.(9分)如图所示,实心木块A被细线拉着浸没于盛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内水面高度为30cm,细线受到A对它的拉力为4N.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若细线断开后木块上浮最终漂浮,则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m3?‎ ‎(3)若该木块的质量为600g,求它的密度?(g取10N/kg)‎ ‎【答案】(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3000Pa;‎ ‎(2)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4×10﹣4m3。‎ ‎(3)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 ‎【解析】(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103kg/m3×10N/kg×0.3m=3000Pa;‎ ‎(2)细线剪断前,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F;‎ 细线剪断后木块漂浮,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 则木块受到浮力的减小量△F浮=F=4N;‎ 前后两次V排的差等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即:‎ ‎=4×10﹣4m3;‎ ‎(3)木块的重力:G=mg=0.6kg×10N/kg=6N;‎ 当木块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6N+4N=10N;‎ 则木块的体积:=0.001m3;‎ 木块的密度:。‎ 1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