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第二章_声现象,精选2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第二章_声现象,精选2套

第三章 物态变化期末复习 ( ) ( )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凝固 吸 热 放 热 ( ) ( ) 1 、物态变化中 每个过程 的 名称 及 条件 汽化 液化 吸 热 放 热 ( ) ( ) 放 热 吸 热 升华 凝华 二、物态变化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发生位置 温度要求 剧烈程度 液温变化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相同点 : 都是汽化现象 , 都能使液体变为气体 , 都需吸收热量 液面 液面 , 内部同时进行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 ( 沸点 ) 缓慢 剧烈 降低 不变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 升华 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液化 冰晶 小水珠 雨 3 、解析“ 白气 ”现象 △打开冰箱门冒出 白气 。 △撕开冰棍包装纸时冒出 白气 。 △冬天在北方的户外呼气时呼出 白气 。 △烧开水时壶嘴喷出 白气 。 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后 来 白气 不见了,因为小水珠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了。 原因: 草叶上晶莹的露珠 上面两幅图片是我们熟悉的现象,那么雾和露是 怎样形成的? 雾和露是空气中的___遇冷___成的___。 大雾弥漫 水蒸气 液化 小水滴 4 、解析“ 出汗 ”现象 △从冰箱内取出装了液体的瓶子,瓶子会出汗。 △洗澡时,洗澡房中玻璃镜子会出汗。 △冬天从户外进入房子时,眼镜片会出汗。 原因: 瓶子,镜子,眼镜片原来在温度低的环境中温度低,后来遇到了温度高的水蒸气,水蒸气放热被液化了,所以它们就会“出汗”了。 1 、液化是物质由___变为___的过程。 2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___ 和 ___ 。 4 、液化石油气是采用 ___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它使气体 液化的好处是 。 3 、雾和露都是 ___ 的方法 使气体液化的。 气态 液态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体积缩小,便于储存 和运输 六、升华和凝华知识的应用 ☆ 解析自然现象 △樟脑因升华直接变成气体充满衣柜,而且体积变小直至消失了 。 △冰箱内结霜,是箱内的水蒸气凝华直接变成小冰粒而成的 △灯泡的钨丝细了,灯泡内壁变黑。 △结了冰的衣服变干了。 △樟脑体积变小 △冰箱内结霜 看了上面的制作过程,我们来思考下面几个小问题。 ( 1 )从图片 1 把几只常见的蜡烛放到容器中到图片 2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2 )从图片 2 把蜡油倒入蛋壳中到图片 3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3 )制作桂花蜡烛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动动脑筋 熔化 凝固 熔化 凝固 比比赛赛 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 加油呀!胜利等着你。 ▲ 指出下列现象属于那一种物态变化 △ 解析“白气”现象 △固体器件“出汗”现象 △分离液体 △ 分离气体 △制蒸馏水 △ 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持新鲜程度。 △灯泡的钨丝细了,玻璃内壁变黑了。 △结了冰的衣服变干了 △ 樟脑体积变小 △ 冰箱内结霜 四、练习 △ 冰箱、冰柜制冷 △汗液使人体降温 △ 洒水使环境降温 △狗伸缩舌头调节体温 液化 液化 先 气化 后 液化 先 液化 后 气化 先 气化 后 液化 凝华 蒸发 升华 升华 先 升华 后 凝华 蒸发 蒸发 升华 蒸发 基础例题: 判断正误: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考点一:温度及温度计 1 、( 2010 广东)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 变形题一: 液体的热胀冷缩 乙 缩口 考点一:温度及温度计 变形题二: 1 、 (2010 .上海 ) 为节能环保,国务院规定机关、商场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 ( ) A . 14℃ B . 18℃ C . 22℃ D . 26℃ D 2 、 (2009 .梅州 ) 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 39.7℃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 36 . 5℃ ,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 A . 36.5℃ B . 39.7℃ C . 76.2℃ D .无法读数 B 考点一:温度及温度计 变形题三: 1 、( 2010 龙岩)如图 9 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 1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 2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 ( 3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0 C ; ( 4 )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 。(填“会”或“不会”) 会 0 左 热胀冷缩 考点一:温度及温度计 1 、( 2010 肇庆)如下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 1 )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右表中 .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上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 时间图象. ( 2 )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上图所示,此时的温度是 ______ ℃ ; ( 3 )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较小的冰块? ______ ; ( 4 )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 - 时间图象是否与冰的相同?为什么? ______ ___ _____ 4 较小 不相同;石蜡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 基础例题: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变形题一: ( 2010 大连)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 15 所示。 ( 1 )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 。 ( 2 )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终目的 是 。 ( 3 )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划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 16 所示。 ①从图像中可看出,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从图像中可看出,在 0~t 1 区间,单位时间内固体的温度变化越来越小。请对这个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固体和水之间的温度差越来越小,固体吸收热量的速度越来越慢。 推荐理由:亮点在最后一问。 小一点 使试管内的固体受热均匀 晶体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变形题二: ( 2010 梅州)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 所示的图象。 (1) 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 2min 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 2 )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内能增大。 ( 3 )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0 固液共存态 不变 CD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变形题三: 3. 2010 年 1 月 2 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撤“融雪盐” ,这是因为( ) A. “ 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 B. “ 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 C. 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D .“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 C 1 、( 2010 盐城).把一些冰块放在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热量.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熔化 吸收 液化 2 、夏天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在玻璃上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 ? 请写出你的猜想与你猜想的依据     (1) 我的猜想是           ( 选填“室内”或“室外” )     (2) 猜想的依据是                                。 室外 液化需要放热 基础例题: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2010· 台州 ) 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 ) D 变形题一: ( 2010 常州)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 (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过程中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 . 汽化 降低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 2010 德州)如图所示为油库里的储油罐,它通体银白,身形矮胖。则: (1) 储油罐“通体银白”是因为浅色比深色能更好的 太阳光。 (2) 储油罐旁安装有自动喷头,每到夏天正午,喷头会向储油罐喷水,这主要是因为水 时要吸热,可给储油罐降温,以防止油自燃。 反射 汽化(或蒸发) 变形题二: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 10 河南)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 82℃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 l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 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 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2)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 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4)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 100℃ ,可能原因是 。 94 保持不变 气压不是 1 标准大气压 ( 温度计不准确、读数有误差、水有杂质等 ) 变形题一 :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 2010 广安)如图 2 所示,甲、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 ;图丙是他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沸腾的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看图分析还可以知道,实验地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选填“高”、“低”或“相等”)。 低 乙 保持不变 变形题二: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变形题三 : 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B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变形题一 : 1 、( 2010 苏州)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 (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 ,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 吸收/放出 ) 热量. 液化 放出 2 、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 3 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熔化 液化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变形题二 : ( 2010 江西) . 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 . 图 3 所示是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的情景,露水的形成是 现象 ( 填物态变化名称 ) ,该过程需要 热 . 液化 放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变形题三 : 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较高。说明理由。 甲 乙 乙房间的温度高,因为当两壶水都烧开时,水蒸气从壶嘴中冒处,当水蒸气遇冷时就会发生液化,乙房间温度较高,液化现象不如甲房间明显。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 (2010 济宁 )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 2 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C 变形题一: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 2010 莱芜)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_______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_______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凝华 升华 变形题二: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5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 A .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 .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 .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D 变形题三: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 当堂练习 ( 2010 潍坊)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C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D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C 2 、( 2010 扬州)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 .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 熔化 B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 液化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 .水正在慢慢地结冰 —— 凝华 C 3 、 (2010)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 1 )( 2 ); B 、( 2 )( 4 ); C 、 (1)(3) ; D 、( 3 )( 4 ) C 当堂练习 中考题选 ( 2010 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 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 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 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A 9 .( 2010 茂名)(多选题)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 .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 .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 — 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 — 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固形成的 AC 中考题型 1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活动中: 情景一 : A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要上升到玻璃管顶,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 ……” 情景二 : B 组同学在实验室测量开水的温度时,甲、乙、丙同学分别按图中的方法进行读数,丁同学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 情景三 : C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 容器底,同组的同学告诉他:“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 度计的。”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破损了。 ( 1 )情景一中“ ……” 的内容可能是 ,由此想到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 ;( 2 )情景二中读数出温度值低于实际温度的有 同学,高于实际温度的有 同学。( 3 )关于情景三,请你猜测“温度计的玻璃泡破损了”的可能原因是 ;因此在使用温度计时应该 。 不要与容器底和侧壁接触,更不能撞击容器侧壁和底部。 温度计会损坏 丁丙 甲 甲 乙 丙 使用前估测并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接触到容器底;温度计与容器底撞击; 中考题型 例 . 下图是某同学做 “ 观察水的沸腾 ” 的实验装置。 ( 1 )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用的办法有: ① ; ② ; ③ 。 给烧杯加盖 适当减少水量 用热水代替冷水 中考题型 7 、有一杯掺有少量酒精的水,李涛同学想测出这杯混合液的凝固温度(水的凝固点为 0 ℃ ,酒精的凝固点为 -117℃ )。他将这杯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并将温度计正确插入混合液中,每隔 2min 把观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一中。   ( 1 )请你根据表一的数据画出混合液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 2 )该混合液的凝固点是        0 C, 当实验进行到 21min 时 , 该混合液体所处的状态是        态。 -6 固 中考题型 ( 3 )在水中渗酒精,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      ( 填“高”或“低” ) 。实验结束后,李涛同学又想知道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后的凝固点的高低是否与掺入酒精质量的多少有关,于是他又用玻璃杯取与第一次实验质量相等的水,在水中掺入质量更少的酒精,放入冰箱内重做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入表二中。                                   ( 4 )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分析可知,一定量的水中掺入酒精质量减少,混合液的凝固 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低 升高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丙分别是测冰和水时的温度计示数,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38 分度值 D - 22 中考题型 6 . (2010 .镇江 ) 小凡同学在 4 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 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 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 ( 如右图 ) .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 实验设计环节 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 选填“质量”或“表面积” ) 相同;从 得出结论环节 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理由是 . 表面积大小 A 、 C 表面积 不正确 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目 录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章 ┃ 声现象 第二章 ┃ 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例如敲鼓时鼓面     发声;水相互撞击或撞击石头     发出叮咚声;吹笛子时笛子中的空气柱    发声。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它可以在     中传播,     不能传声。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是依靠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土电话是依靠连接的细线振动传播声音的,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钓鱼时,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 振动 振动 振动 振动 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 真空 声波 空气 固体 第二章 ┃ 声现象 说话声吓跑,说明     能够传播声音;将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闹钟的声音会逐渐     ,可 推理 得到:     不能传声。 3 .声速: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敲击一根长的金属水管,我们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通过     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     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    传播的。 4 .回声:一个同学向一座大山大喊一声,经过 2 s 听到回声,则该同学距离大山     m 。 液体 变小 真空 340 m/s 快 金属管 水 空气 340 第二章 ┃ 声现象 5 .声音的特性:是指声音的     、     、     ;它们分别由     、     、     决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靠声音的     来辨别的;“低声细语”中的“低”指的是声音的     。 6 .噪声:周杰伦的歌曲从     角度来说是乐音,但是如果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歌曲就成了     ,这是从    的角度来说的。 7 .噪声等级划分:人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    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 音调 响度 音色 频率 振幅 发声体材料及结构 音色 响度 物理学 噪声 环境保护 分贝 0 50 70 90 第二章 ┃ 声现象 8 .减弱噪声的途径:摩托车消声器的作用是     ;城市道路隔音板的作用是    ;工人戴防噪声耳罩的作用是     。 9 .声的利用:声的主要利用是:利用声来     ;利用声来     。通过“ B 超”了解胎儿发育状况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的;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的。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传递信息 传递能量 信息 能量 第二章 ┃ 声现象 典例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发声体振动停止,发声不一定停止 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第二章 ┃ 声现象 [ 解析 ] D  物体振动,不一定听到声音,还需要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 A 错误;发声体振动停止,物体就不能发声了,故 B 错误;“软木”属于固体,但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故 C 错误。 知识规划 ①听到声音的条件:一是发声体振动;二是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三是有健康的耳朵。②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反射形成回声。 第二章 ┃ 声现象 典例 2 :声音的特性 例 2  管乐器可分为笛类、簧管类和号类三种。它们实际上是靠管子中的空气柱作为振动物体的。它们音调的高低决定于空气柱的振动频率。经过研究,弦的振动与弦的长短、粗细和松紧都有关,如图 2 - 1 所示是长笛的示意图,在 A 、 B 、 C 、 D 、 E 、 F 这六个孔中,松开 A 和松开 F 这两个孔的手指头,哪个音调较高?为什么? 第二章 ┃ 声现象 [ 答案 ] 松开 A 孔的手指头时音调高。因为松开 A 孔时,空气柱较短,振动较快,频率较高,音调较高。 知识拓展 ①打击乐器中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②弦乐器音调的高低与发音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有关,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③管乐器是通过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第二章 ┃ 声现象 典例 3 :噪声与乐音 例 3  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噪声与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发声体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C .噪声是指对人类有害的声音 D . 0 分贝是指物体不振动时的情况 第二章 ┃ 声现象 [ 解析 ] A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声体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叫乐音,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就不一定是乐音了,故 B 错误;噪声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如利用噪声除草等,故 C 错误; 0 分贝是指刚刚能引起人耳听觉的声音, 0 分贝以下还有次声波,故 D 错误。 知识拓展 ①乐音与噪声:它们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在某些场合乐音也可以成为噪声;②噪声具有双面性:噪声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利用噪声可以除草、除尘、发电等。 第二章 ┃ 声现象 典例 4 :实验探究方法 例 4  如图 2 - 2 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 A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 .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第二章 ┃ 声现象 [ 解析 ] C  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易用肉眼直接观察,此处将音叉的振动转换到小球的振动,从而将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转换发 探究声音的产生所用到的方法是转换法或者叫转换放大法。如判断咽喉发声时,可以用手触摸咽喉,这是将不易看到的振动,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触觉,还有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以看到水面溅起水花,或者让音叉与轻质的小球接触,可以看到小球被弹开,则是转化放大法。 第二章 ┃ 声现象 1 . 2010 年 3 月 28 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4 月 2 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 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 答案 ] 固体 ( 或金属 ) 第二章 ┃ 声现象 2 .音乐会上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琴声通过 ________ 传播到台下观众的耳朵中,观众根据声音 ________ 的不同可以听出都有什么乐器在演奏。 [ 答案 ] 振动 空气 音色 第二章 ┃ 声现象 3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B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 答案 ] C 第二章 ┃ 声现象 4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 (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 答案 ] B 第二章 ┃ 声现象 5 .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 .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 .“回声定位”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 答案 ] D 第二章 ┃ 声现象 第二章过关测试第 2 题针对训练 1 .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D 第二章 ┃ 声现象 第二章过关测试第 6 题针对训练 2 .发生地震时,小明被困在建筑物的废墟中,他处变不惊,通过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现而获救。小明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够 (    ) A .传声 B .传热 C .导电 D .通风 [ 答案 ] A 第二章 ┃ 声现象 第二章过关测试第 11 题针对训练 3 .下列关于声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收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D .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 答案 ] C 第二章 ┃ 声现象 第二章过关测试第 20 题针对训练 4 .如图 2 - 3 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________ 图和 ______ 图,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__ 图和 ________ 图。 [ 答案 ] 甲 乙 乙 丙 第二章 ┃ 声现象 第二章过关测试第 23 题针对训练 5 .如图 2 - 4 所示,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30 m/s 。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 0.6 s 被探测仪器接收。 (1) 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2) 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第二章 ┃ 声现象 [ 答案 ] (1) 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2)459 m 第二章 ┃ 声现象 阶段综合测试一 ( 月考 ) 第 4 题针对训练 1 . 2011· 湖州中考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 2 - 5 所示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 — 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紧急刹车发生在 8 : 27 B .在 8 : 23 ~ 8 : 27 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在 8 : 20 ~ 8 : 30 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 60 千米 / 时 D .在 8 : 20 ~ 8 : 30 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 60 千米 / 时 D 第二章 ┃ 声现象 第二章 ┃ 声现象 2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如图 2 - 6 所示的路程 — 时间图像。你从该图像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 写出三条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章 ┃ 声现象 [ 答案 ] (1) 小车做变速运动  (2) 小车在中途停了 3 s   (3)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0.86 m/s( 或前 2 s 内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等,合理即可 ) 第二章 ┃ 声现象 阶段综合测试一 ( 月考 ) 第 9 题针对训练 3 .如图 2 - 7 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 (1) 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______ 。 ( 只填对应序号 ) (2) 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________ 。 ( 只填对应序号 ) [ 答案 ] (1)ABCD   (2)DCBA 第二章 ┃ 声现象 阶段综合测试一 ( 月考 ) 第 10 题针对训练 4 .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 .音色好坏 B .音调高低 C .响度大小 D .乐音三要素 [ 答案 ] C 第二章 ┃ 声现象 阶段综合测试一 ( 月考 ) 第 12 题针对训练 5 .以下两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 2 - 8 可知:图甲是 _______ 的波形,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乙是 ________ 的波形,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 答案 ] 乐音 波形有规律 噪声 波形无规律 第二章 ┃ 声现象 阶段综合测试一 ( 月考 ) 第 20 题针对训练 6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 2 - 9 所示。 (1) 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___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 ) 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章 ┃ 声现象 (2) 图 2 - 10 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________ 。 (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 [ 答案 ] (1) 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不等  (2)C 第二章 ┃ 声现象 阶段综合测试一 ( 月考 ) 第 24 题针对训练 7 .心电图仪 ( 如图 2 - 11 所示 ) 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 1 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 ( 即心率 ) 。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 60 次 /min ,则: 第二章 ┃ 声现象 (1) 根据甲的心率为 60 次 /min 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 ( 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 ) 为 ________s 。 (2) 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3) 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 答案 ] (1)1 (2)25 mm/s (3)75 次 /min 第二章 ┃ 声现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