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0张PPT)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第六课 戊戌变法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 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 运动失败,通过学习器物来实现 富强的梦想彻底破灭,1895年中 日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 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接下来的 应该怎么做,中国的未来将何去 何从? 右图是清末《时局图》,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 我们都生活于19世纪末 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 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 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 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 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 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让我 们一起进入第6课:戊戌 变法的学习吧!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 2.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 3.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 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 参加会试的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联 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 请求拒和、 迁都、 变法。这就是著 名的“公车上书” 这次上书并未上达光绪帝,但轰动京、 沪,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新课讲授 康有为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 士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宣 扬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代表人是谁?主要刊物是 什么?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 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继续 宣扬维新变法思想,推动维新 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代表人物:梁启超、 严复 主要刊物:上海《时务报》 天津《国闻报》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 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 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 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 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 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 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 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 法做宣传。 • 严复(1854.1.8—1921.10.27),福建侯官县人,近代 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 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 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 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 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 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 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是中国近代 史上 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二、 百日维新 导火索: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 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 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 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 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 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 布实行变法。 戊戌变法内容: 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 言事。 经济山:1.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 展农业、 商业。 2.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 式学堂。 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教师提问:戊戌变 法为什么会失败? 戊戌变法触动了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 派的利益,慈禧皇太后手中握有实权, 光绪帝没有实权,顽固派阻挠和破坏 变法法令的贯彻。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达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 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 刘光第、 林旭、 杨锐、 杨生秀、康 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 子”戊戌变法历史103天,因此又被 称为“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 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 产生了广泛和持久的 影响。 “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 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 反映的是( )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 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 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 该措施是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精减机构 D.裁汰冗员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 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 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 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促使中国开 始引入机器生产 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