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沪科版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体验】做一做、看一看 活动:做小实验观察现象 活动1:在未打开的饮料罐上只开一个小孔,向外倒饮料。 活动2:将筷子插入盛有适量水的水杯中,从上面观察筷子。 (1)活动1中, (选填“不容易”或“容易”)倒出 里面的饮料。 (2)活动2中,筷子好像 了。 提示:(1)不容易 (2)折断 1.在自然和生活中有哪些神奇的现象? 2.科学家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3.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探究1 走进神奇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你能解释活动1和活动2中的现象吗?对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 哪些现象,你很感兴趣? 参考答案:活动1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活动2是由于光的折 射。 (可按实际情况回答)自然界中的日出日落、彗星划过天 空、电闪雷鸣、雪崩、地震、水往低处流等;在生活中,电从 哪里来、筷子为什么看起来像折断了、撑竿跳高会跳的更高、 加水后倒立的细试管会上升等。 2.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看结果与猜想的是否相同: (1)如图取一个乒乓球和一个玻璃漏斗,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下 面,然后从玻璃漏斗的管中向下用力吹气,乒乓球会掉下去吗? (2)如图把硬纸片或塑料片放在杯子上,上面放一个鸡蛋,突 然将纸片弹出,鸡蛋会与纸片一起飞出吗? (3)将两本书的每一页都对插起来,试着拉开它们。能容易拉 开吗? (4)先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隔 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提示:由观察到的现象回答。 参考答案:(1)不会掉下去 (2)不会 (3)不容易 (4)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3.对于这些神奇的现象想不想知道其原因呢?物理就能解开你 的疑问,你打算怎么学习物理呢? 提示:对于这些神奇的现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就是提出 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也是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 原动力。为了寻找答案,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认真细心地实 验观察,细致地思考,把理论与事实联系起来,找到规律和原 因,总之要多问、多思、多读、多做,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地 学习物理。 参考答案:多想、多问、多思、多读、多做,理论联系实际, 认真学习物理。 探究2 探索之路 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1)甲骨文“殸”表示手持长柄,敲击乐器 的意思。 从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古人的宇宙模型可看出:那 些能 刺激感官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提示:“殸”表示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的意思。古人是从 那些最能直接刺激感官的神奇现象、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现象 开始思索探究自然的。 参考答案:发声 直接 (2)出现在世界不同地方的石头阵,其功能之一是帮助古人观 察天象。“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它是中国古人在 __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宇宙形状的最初猜想。 提示:猜想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提 出的,中国古人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参考答案:观察 2.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请写出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 献。 哥白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伽利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因斯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 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建立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爱因斯坦提 出了相对论。 参考答案: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 空,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 牛顿建立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探究3 科学探究的过程 1.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 学。 2.物理学的知识有哪些应用? 参考答案:广泛应用到现代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和能源等 领域。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经典理论:如果把两件东西从空中扔 下,必定是重的先落地,轻的后落地。1590年,25岁的伽利略 对此提出了怀疑。伽利略认为不管是轻的还是重的,它们从高 空落下时,都同时落地。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伽利略决心设 计斜塔实验,让两个轻重不同的球同时从塔顶落下,让人们亲 眼看看。 实验完成后校长和几个老教授立即将他围住说:“亚里士 多德是靠道理服人的,重东西当然比轻东西落地快,这是公认 的道理,就算你的实验是真的,但它不符合道理,也是不能承 认的。”伽利略说:“好吧,既然你们不相信事实,一定要讲 道理,我也可以来讲一讲。就算重物下落比轻物快吧,我现在 把两个球绑在一起,从空中扔下,按照亚里士多德的道理,你 们说说看,它落下时比重球快呢还是比重球慢?” 校长说道:“当然比重球要快!因为它是重球加轻球,自 然更重了。”这时一个老教授说:“当然比重球要慢。它是重 球加轻球,轻球提拉它,所以下落速度应是两球的平均值,介 乎重球和轻球之间。”伽利略说:“可是世上只有一个亚里士 多德啊,按照他的理论,怎么会得出两个不同的结果呢?实验 证明是亚里士多德错了!物体从空中自由落下时不管轻重,都 是同时落地。” 然后伽利略对“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根羽毛和一个铁 球,从相同的高度落下,羽毛的下落速度,明显比铁球慢得 多。”这两个现象作了分析比较:那是由于羽毛的重量太轻, 因此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空气阻力。铁球的重力比 空气阻力大得多,空气阻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铁球下落的 速度相同。 (1)“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一个经典理论提出了怀疑”这是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伽利略认为不管是轻的还 是重的球,它们从高空落下时,都同时落地。”这是猜想,接 着又设计斜塔实验并完成了实验,这是 、 。 (2)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是学者之间的交流,其中伽利略说 的内容既是反驳错误观点又是对自己实验的 ,从而 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3)最后一自然段是伽利略结合生活实际对实验进行的 。 提示:(1)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 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 估、交流与合作。对自然现象或某一规律提出疑问,这是科学 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接着进行猜想,“两个球同时落 地”,“设计了斜塔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设计实验与制 订计划,这是在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影响 问题的主要因素,选择研究方法及所需器材,从操作的角度出 发进行探究,使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实验 是具体的操作,目的是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2)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表述的内容是新旧两种观点的斗 争,既是冲突又是交流合作;伽利略用提问题的方式分析证明 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3)完成实验后结合实际分析实验中的 影响因素及实验结论的适用范围,就是对实验的评估。 参考答案:(1)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2)分析与论证 (3)评估 一、走进神奇 1.在自然中:从茫茫星空到辽阔大地,从高耸雪峰到澎湃江 河,神奇_________。 2.在生活中:_____________、水折筷子、_________、撑竿跳 高等。 无处不在 倒饮料的诀窍 电灯发光 二、探索之路 1.哥白尼—_______。 2._______—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以实验数据支持了哥白尼的 理论。 3._____—牛顿运动三个定律。 4.爱因斯坦—_______。 5._____—量子理论。 日心说 伽利略 牛顿 相对论 玻尔 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知识园地(知识技能): (1)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自 然科学。 (2)应用领域:现代通信、交通、_____、材料及_____等领 域。 物质 相互作用 运动规律 航天 能源 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 设计实验与 制定计划 猜想与假设 分析与论证 交流与合作 3.科学精神: (1)科学家们实事求是、尊重_________、不迷信权威、勇于质 疑、敢于坚持真理。 (2)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 (3)科学家们_______________,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客观规律 善于合作与交流 【拓展延伸】生活中的神奇——平凡而奇妙无比 生活中的神奇千姿百态,令人叹服!生活中一些事例或物品似 乎很平常,从这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巧妙地解 决这些问题,蕴藏了人类非凡的智慧。这些问题的解决,看似 平凡,却不平淡,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例如,早在1893年,美国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师便发明了拉链。 生活中的拉链美观实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这小 小的拉链似乎不像自然现象那样震撼人心,但是,拉链的发明 却是人类伟大智慧的具体体现。为此,它被美国《科学世界》 杂志评选为20世纪世界十大发明之一。 考点 考查科学探究过程 【典例】(2012·岳阳中考)科学探究1般包括“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 几个环节。小明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为圆柱或四棱柱,他 想了解支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这一过 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进行实验 D.分析与论证 【思路导引】解决此题的关键:阅读题干找到与科学探究有关 的语句,本题是“支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 关”。 【精讲精析】选A。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小明观察 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为圆柱或四棱柱,他想了解“支柱能承受 的最大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属于科学探究的第一环 节——提出问题。 【方法归纳】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 (1)提出问题: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有 关的问题,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 (2)假设与猜想:据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 做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 (3)设计实验:在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影 响问题的主要因素,选择研究方法及所需器材,从操作的角度 出发进行探究,使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的过程。 1.如图所示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哪一个不属于力学中的知 识( ) 【解析】选D。由于同学们是刚刚接触物理,对物理现象不能 准确地分析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对物理的学习、知识的积累, 同学们对物理现象进行分类,将是一个较为容易的问题。 “煮”,通过图分析可以看出里面的水在沸腾,需要用火进行 加热,属于热学内容。 2.中国古人的宇宙观是( ) A.“天圆地方” B.地球是圆的 C.宇宙是无限的 D.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中国古代人民 通过观察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3.发现日月星辰的运动与苹果落地有相似之处,并建立了力学 三大定律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法拉第 D.伽利略 【解析】选B。本题考查科学家的贡献。牛顿发现日月星辰的 运动与苹果落地有相似之处,并建立了力学三大定律。 4.(2012·扬州中考)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 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多孔、保温、 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 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 下的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 B.“它的轻质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 C.“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 D.“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的要素。A是从防火、保温 的角度提出的问题;B是从减震的角度提出的问题;D是从隔音 的角度提出的问题。 5.雪、霜、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实它们都是水,只是水 的状态不同而已。请思考或查找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在一年四季中,上述现象常常分别发生在哪个季节? (2)冰、雪、霜、雨分别是水的固态和液态,你是否思考过, 造成水的状态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中的自然现象。(1)雪发生在冬季,霜 发生在春秋两季,雨发生在夏季及温度较高的其他季节; (2)春、夏、秋、冬的温度不同,水以不同的状态存在,所以 造成水的状态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温度。 答案:(1)雪发生在冬季,霜发生在春、秋两季,雨发生在夏 季及温度较高的其他季节。(2)温度 6.(2011·雅安中考)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 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多。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他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 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 凉?”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 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 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 的本领比沙子强。 短文的叙述中: (1)属于体验的有 。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 。 (3)属于假设的有 。 (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 。 (5)属于结论的有 。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过程。要判断属于哪个过程,关键 是会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A、B是通过亲身体验得到的感 受,故属于体验。C、F是根据感觉和测试提出的疑问,故属于 提出问题。D、G是根据问题作出的一些猜想和假设,故属于假 设,E、H是针对猜想设计不同的实验来进行验证,故属于描述 实验的过程。I是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故属于结 论。 答案:(1)A、B (2)C、F (3)D、G (4)E、H (5)I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云、雨、电闪雷鸣、风吹柳枝、壶内的水沸腾,以上各种现象 中,属于自然中的物理现象的是哪些?属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的是哪些? 【学生自答】 自然中的物理现象:云、雨、电闪雷鸣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风吹柳枝、壶内的水沸腾 【教师点评】 不能正确区分自然现象与生活中的现象。 【正确答案】 自然中的物理现象:云、雨、电闪雷鸣、风吹柳枝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壶内的水沸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