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思想品德八下《保护个人隐私》(第1课时)练习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下《保护个人隐私》(第1课时)练习题

6.3 保护个人隐私第一课时 个人隐私权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个人隐私权1、2、3、4、5、6、7、8、9、10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4、7、10一、单项选择题1.许某从肖某的抽屉中翻到一本日记和一本相册,偷看了其中的内容,并在同学中到处传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许某侵犯了肖某的( B )A.人身自由权B.隐私权C.姓名权D.荣誉权解析:本题考查对隐私权的理解。偷看日记和相册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A、C、D均不符合题意。2.下面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是( C )A.揭发正在偷东西的小偷B.检举贪污受贿行为C.医生随意公开患者病情D.将同学作弊的行为告诉老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隐私权的理解。本人不愿公开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才属于个人隐私,选项A、B、D都不属于侵犯隐私权。 3.(2014丽水)小玲偷拍了小欣的日记,并将其上传到班级QQ群。小玲的做法侵害了小欣的( B )A.姓名权B.隐私权C.荣誉权D.财产权解析:日记属于个人隐私,未经本人允许私自公开其日记,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4.(2014广安)漫画反映的是某中学把猫眼反装的做法,这种做法( B )A.保护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B.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C.是一种管理创新,值得推广D.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隐私权的理解。漫画中某中学的做法容易暴露学生不愿意或者不便公开的个人私事,因此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5.(2015云南)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互联网上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泛滥,严重危害群众利益。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D )A.人身自由权B.生命健康权 C.财产所有权D.隐私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个人隐私权。公民个人信息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侵犯了隐私权。6.“姓名电话均可查,住址车牌都不假;个人信息随意卖,真实具体能批发;短信骚扰寻常事,不胜其烦不堪扰!”导致这些烦恼是因为公民的    被侵犯了。( D ) A.肖像权B.荣誉权C.名誉权D.隐私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理解。姓名、电话、住址、车牌等信息都属于公民的隐私,材料中的“随意卖”“批发”“短信骚扰”等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7.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严厉打击故意泄露、买卖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这一规定( B )A.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B.有效地防止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了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C.能够从根本上扭转社会中的歪风邪气D.体现了我国法律已经相当健全解析:本题以时政材料为背景,考查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促进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目的在于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侵犯隐私权的行为。A、C、D说法都过于绝对。 8.(2015江西)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 A )A.公民的隐私权B.公民的受教育权C.消费者的安全权D.公民的财产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隐私权。考生信息属于个人隐私,贩卖考生信息侵犯了隐私权。二、非选择题9.简答题某公职人员知法犯法,滥用职权。因一网友的好朋友和该公职人员的一个亲戚是情侣关系,为了不让他们在一起,该公职人员利用职权调查该网友及其好朋友的家庭信息,还用手机拍照发彩信泄露出去。该网友认为这件事已严重影响了其生活和工作,请求对其不法行为给予查处。(1)什么是个人隐私?(2)尊重他人隐私有何意义?解析:本题考查个人隐私权的相关知识,设问简单、直接,结合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1)个人隐私,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2)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宜公开或不愿意公开的个人私事,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10.分析说明题随着网络的普及,上网晒自己的生活趣事已成为一种时尚。不少爸爸妈妈更是习惯将自己孩子的照片传到社交网站上晒一晒。殊不知,这种晒照片行为很可能给家庭及孩子带来危险。(1)父母在网上晒孩子照片可能会侵犯孩子的哪项权利?(2)请你列举几种侵犯未成年人上述权利的现象。解析:第(1)问,家长随意公开孩子照片,这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第(2)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符合侵权标准即可。答案:(1)隐私权。(2)校内:老师翻看学生日记、手机短信等。家里:父母偷看子女日记、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社会上:采用暴力、胁迫、引诱等方式要求未成年人说出内心并不愿意被他人知道的秘密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