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词曲五首 明月几时有 (14)_鲁教版
水调歌头苏轼 月如此皎洁、明亮,多少诗人骚客为她所动。你还记得的与月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吗?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一般用以表达思念、苦闷、孤独、惆怅等。 1、美美地听(1)请同学们听男声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想象词中的“画面”。(2)请同学们再听女声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感受诗中的“情感”。(3)请同学们第三遍听老师配乐诵读,听的时候要感受“以声传情”的细节,可轻声跟读。初读品诗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美美地读:读准节奏音读把握节奏:“语气可二二一、二一二或二二二、二三作逗,但终以一气呵成为佳。”找出韵脚:押an韵。 第一遍: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读准字音,语音要饱满。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速的快慢,以及节奏、停顿。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顿挫和抒情。3、自由朗诵三遍: 探讨交流1、谈一谈:你从词中读到了什么?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是中秋,目的是“兼怀子由”苏轼借月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 苏轼和他弟弟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这足以证明他们兄弟情深。他们的书信往来也是非常频繁的,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而苏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有130首。写此词时,作者41岁,在密州太守任上,而弟弟子由则在济南,两人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所以东坡月夜抒怀,特地交代了“兼怀子由”——抒发了思念之情。背景资料 2、品读词句,找找词中哪些词句表达了苏轼怀念子由,渴望和他团聚,并画出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何事长向别时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深入品析苏轼写这一首词难道只是为了借月表达对弟弟的思念吗?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作此词时已40岁。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既对朝廷政局深切关注,又期望重返汴京,心情复杂。背景资料 从背景资料可知,苏轼在政治上是不得意的。这首词除了表达他怀念自由,更传递了他政治上的失意。我们从哪些词句能感受到他的这种失意、矛盾的心里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欲宇,高处不胜寒”,“高处”有暗指朝廷之意,“归去”说明诗人当时已被贬官,渴望回到朝廷大展鸿图,“不胜寒”说明诗人禁不起朝廷的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怕回去难以有自己的安身之地。苏轼借助月亮表达了分充满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中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看着“转朱阁、低绮户”的月光,陷入思念中的词人无心睡眠,不由埋怨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可词人并不一直陷入幽愤、伤感、埋怨中,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展现了词人的豁达胸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道出了他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成为千古名句。(苦闷——矛盾——豁达——祝愿)苏轼是一直沉溺于政治的失意,抑郁难解吗?下阕中,词人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21岁高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近代学者林语堂称: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苏轼一生豁达 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理由是什么? 假若时光倒流,你回到了宋朝遇到苏轼,和他谈论起这首词,你会对他说什么?示例:苏东坡,你的一生比之常人,有太多太多不幸,可是你却能以你广阔、博大的胸怀一一化解,为后世留下一个光辉的形象拓展思维 月光下那是一个劫后余生的夜晚那也是走出了喧嚣和纷扰的夜晚那是一个孤单寂寞的夜晚那也是心灵自由的夜晚那是一个平凡平淡而又注定要录入历史的夜晚那是光与影合奏的美景那是动与静和谐的美景那是明与暗交错的美景那也是人与自然默契交融的美景那一缕来自宇宙深处的月光啊溶溶地就洗净了所有沐浴她的心灵月光下,我们看到:一颗跋涉挣扎的灵魂一颗淡定高远的灵魂一颗苦涩、伤感的灵魂一颗执著、快乐的灵魂一颗率真、坦诚的灵魂一颗旷达、乐观的灵魂我们分明看到:在历史深处,在月亮的追光灯下他,看着我们,微——笑——欣赏美文 清代文人曾盛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此言不虚。这首千古绝唱之词,不管穿越多少时空,都能直达人的心底。“永远的明月,永远的苏轼!”愿你在词中收获满满的精神财富。结束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