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课件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通用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课件新人教版

RJ·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C(A.shǔ—zhǔ;B.shù—sù;D.zhuǎn—zhuàn)B(A.戾:至、到达;C.与: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D.念:考虑,想到)C(均为助词,的;A.介词,从/连词,如果;B.助词,和时间词连用表示时间/介词,凭借;D.介词,在/介词,对于)123快速对答案提示:点击进入习题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 D(“孟浩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应改为欧阳修)5(1)长歌怀采薇(2)晴川历历汉阳树(3)猛浪若奔(4)馨香盈怀袖(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1)贺龙强壮勇猛不计较个人得失(2)B7 (1)A.②⑥B.⑧⑦C.⑤④D.③①(2)B(“大气磅礴”错,应是“工整娟秀”)(3)这幅画反映了黄公望远离官场、淡泊名利、无所羁绊、隐遁飘逸、宁静闲淡的精神追求(2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分)。8示例:不好。“几处”“谁家”说明早莺、新燕少,表现早春的特点,也流露出作者出游的欣喜之情,改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9 D(没有“排遣抑郁”)10叙事思乡11示例:“随”字用得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2(1)同“缺”,空隙、缺口(2)逆流而上(3)文中指飞奔的马(4)连接13 (1)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14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连绵高峻);水:夏季水流汹涌(或壮美),春冬之水清澈(或秀美)。15(1)消散(2)门(3)交错纵横(4)只是16 D(连词,于是,就。A.助词,的/代词,它,指狼;B.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连词,和,同;C.名词,季节/副词,时常)17(1)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2)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18(1)描写议论(抒情)(2)闲仙19(1)向东(2)有的(3)极,特别(4)奇特的20 B(助词,的;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代词;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1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22待到我亲身踏上这片土地,一到这里就满怀欣喜,这才相信耳闻总不如亲见了。23示例一:用“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来烘托山之高。示例二: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来衬托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24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曦月(xī)  经纶(lún)  属引(shǔ)  轩邈(miǎo)B.泠泠(líng)沿溯(shù)藻荇(xìng)驱犊(dú)C.燕然(yān)横柯(kē)素湍(tuān)缥碧(piǎo)D.戾天(lì)飞漱(shù)萋萋(qī)千转(zhuǎn)··zhǔ···zhuàn··一、积累运用(32分)·········sùC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夕日欲颓(坠落)     鸢飞戾天者(叫)B.从流飘荡(跟、随)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良多趣味(甚,很)D.四时俱备(都)念无与为乐者(想念)B戾:至、到达与: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念:考虑,想到·········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自非亭午夜分B.自康乐以来公亦以此自矜C.春冬之时实是欲界之仙都D.相与步于中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均为助词,的;A.介词,从/连词,如果;B.助词,和时间词连用表示时间/介词,凭借;D.介词,在/介词,对于。••••••• 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B.《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C.《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D.《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D“孟浩然”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应改为欧阳修。 6.默写填空。(8分)(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急湍甚箭,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4)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5)《赠从弟》(其二)中,用一问一答突出松柏傲立霜雪的美好品格,从而对堂弟寄寓期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苍茫,夕阳像勒勒车的轮子,灿烂热烈。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的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长歌怀采薇晴川历历汉阳树猛浪若奔馨香盈怀袖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名著阅读。(5分)(1)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务——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有一次他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马,这匹马给敌军俘获了。他又去打仗夺回来。结果真的夺了回来!文中的“他”是_______(人名),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3分)贺龙强壮勇猛不计较个人得失 (2)下面表格是《红星照耀中国》中对三位人物的表述,其中表述朱德的一项是()(2分)B人物表述内容AA天性聪明,是一个对中国旧学有很多造诣的学者。A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很深的研究,能写善讲,记忆力超群。许多日本人认为A是当今中国最有才能的战略家。B有时要是B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种庄稼。B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B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B是四川人。C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蒋介石曾任命C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又曾悬赏八万元要C的首级。 8.班级举行“中国山水文化”专题学习,请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9分)(1)第一组同学研究“山水与对联”。下面是他们所搜集的对联。请你任选两处名胜,推测这两处名胜张贴的对联各是什么。(填序号,4分)①门临万顷景观奇 ②对江楼阁参天立 ③寺历千秋香火盛④心若安时便得闲 ⑤人于静处曾开悟 ⑥全楚湖山缩地来⑦地开三峡锁瞿塘 ⑧天立孤根堆滟滪 A.武汉黄鹤楼 上联:____ 下联:____B.重庆白帝城上联:____下联:____C.黄冈承天寺上联:____下联:____D.杭州孤山寺上联:____下联:____②⑥⑧⑦⑤④③① (2)第二组同学研究“山水与书法”。下面是他们选取的楷书四大家的集字(指将某一书家的字迹搜寻并集成的书法作品),对集字书家判断或风格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ABCD A.欧阳询    严谨工整、平正峭劲B.赵孟端庄飘逸、大气磅礴C.柳公权均衡瘦硬、骨力遒劲D.颜真卿丰厚饱满、阔大端正“大气磅礴”错,应是“工整娟秀”。 (3)第三组同学研究“山水与精神”。“山水精神”源于中国山水画,文人画家通过笔墨的韵味体现对山水的无比热爱,寄托情感,并赋予自然以精神内涵。下面是黄公望的画作《富春山居图》(截取)和生平介绍,试说说这幅画寄寓了画家怎样的精神追求,并写出《与朱元思书》中和这种精神一样的句子。(3分)黄公望一生坎坷,曾入仕为官,后受长官牵连遭受牢狱之灾。出狱后不再做官,开始学画。50岁至70岁间都在松江卖卜维生,将自己隐藏在天地、山水之间。这幅画反映了黄公望远离官场、淡泊名利、无所羁绊、隐遁飘逸、宁静闲淡的精神追求(2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二、阅读理解(41分) 9.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分)示例:不好。“几处”“谁家”说明早莺、新燕少,表现早春的特点,也流露出作者出游的欣喜之情,改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颈联写初春的花草,突出春草的特征,使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景象。C.全诗紧扣诗题写钱塘湖,句句写行游中的观赏,移步换景,让人应接不暇。D.诗歌描绘了钱塘湖早春美景,表达作者喜爱大自然,排遣抑郁的复杂情感。D没有“排遣抑郁”。 (二)阅读古诗,完成题目。(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1.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______,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_____之情。(2分)叙事思乡 1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中哪个字用得好?请做简要赏析。(2分)示例:“随”字用得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8分)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2)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3)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4)属引凄异_____________同“缺”,空隙、缺口逆流而上文中指飞奔的马连接••••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15.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连绵高峻);水:夏季水流汹涌(或壮美),春冬之水清澈(或秀美)。 (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晓雾将歇_________(2)月色入户_________(3)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消散门交错纵横只是••••• 17.下面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山川之美          又数刀毙之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C.四时俱备学而时习之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肃遂拜蒙母••••••••连词,于是,就。A.助词,的/代词,它,指狼;B.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连词,和,同;C.名词,季节/副词,时常。D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19.简答。(4分)(1)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2分)(2)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人。(请用文中一个字来作答)(2分)描写议论(抒情)闲仙 (五)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西陵峡江水又东经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①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②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③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④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⑤,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⑥,流连信宿,不觉 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①纡:弯曲,绕弯。②山松:即袁山松,东晋时期文学家,《宜都记》作者。③跻:临,到。④叠崿:重重叠叠的山崖。⑤离离蔚蔚:郁郁葱葱。⑥弥习弥佳:越熟悉越感到好。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________(2)绝壁或千许丈________(3)猿鸣至清__________(4)既自欣得此奇观________向东有的极,特别奇特的•••• 21.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之”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乃在霞气之表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C.求之下流,固颠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助词,的;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代词;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断两处)(2分)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2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待到我亲身踏上这片土地,一到这里就满怀欣喜,这才相信耳闻总不如亲见了。 24.本文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2分)示例一:用“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来烘托山之高。示例二: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来衬托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 【译文】江水又东流,经过西陵峡。《宜都记》说:从黄牛滩往东进入西陵境内,到峡口的百里左右航程中,山水环绕曲折。两岸高山峻岭层层叠叠,不到正午或夜半,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岩石色彩缤纷,形状常常很像某种事物。树高林密,经冬常绿不凋。猿鸣声极其清越,山谷里回声荡漾,久久不绝。所谓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袁山松说:常听人们说,峡中水流险急,书中的记载和口头的传闻,都是讲述身临险境时的可怕情景,以此来相告诫,却没有人谈到这里山水之美的。待到我亲身踏上这片土地,一到这里就满怀欣喜,这才相信耳闻总不如亲见了。那层叠的崖壁、 秀丽的峰峦,奇形怪状,姿态万千,实在难以用笔墨形容。林木参差,郁郁葱葱,高与云霞相接。仰观山色,俯视倒影,愈看愈感美妙,流连游赏了两天,不觉乐而忘返。平生亲眼所见的景物,没有像这样壮丽的了。我一边为自己能一睹这样的奇观而高兴,一边又想,山水如果有灵,那么千秋万代之中能够得到一个知己,也该感到惊喜了! 三、写作(5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碧海青天,广原大漠;朝露翠林,残阳古道;林立高楼,野村山居;车水马龙,孤云闲鹤……只要有一颗感受美的心,处处都能见到最美的风景。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这一道美丽的风景》为题,创作一篇写景文章。要求:①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