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发布 |
- 37.5 KB |
- 7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小石潭记》 人教版(2016部编版) (1)
小石潭记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作者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七年级我们学过的文章是柳宗元简介《黔之驴》。 唐宋八大家是哪些人?柳宗元、韩愈、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澈、王安石 写作背景: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柳宗元在他被贬永州司马时,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示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州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关于"记"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文体介绍《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 听课文录音,注意文中生字词,在课文上标注音。 给下列生字注音:篁洌坻屿嵁蔓参差佁翕寥悄怆龚玄俶huánglièchíyǔkānmàncēncīyǐchùxīliáoqiǎochuànggōngxuán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茂密的竹林,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于是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扬。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跟游览的人逗乐。向潭西南方向望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溪水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色离开了。一同去游玩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青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品读课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竹林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翠绿的藤蔓清澈西:向西乐:以之为乐,感到快乐下:向下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很快乐。(我们)砍倒竹子,开出小道,往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逗乐。都好像大约愣住的样子忽然轻快敏捷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空:在空中下:向下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忽明忽暗,忽隐忽现。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或现或隐相互交错代词,代小溪西南:向西南方向斗:向北斗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犬牙:像狗牙一样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环合:围绕寂寥:寂静、空旷凄:使……凄凉邃:深远以:因为其:那境:环境乃:就之:代指小石潭的景物而:承接关系去:离开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令人感到悲哀。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不可以呆的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一同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以及我的弟弟宗玄。跟随我们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跟随 作业作者在《小石潭记》中,写了很多景物。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景物,运用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所给的情境,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 新竹是那样的清秀,那样挺拔。它们翠绿可爱,表面附着一层绒毛。新竹节环是白嫩的,叶子细小狭长,颜色绿中略带乳黄。而去年长成的竹子,已经是一身青绿,竹竿笔直插向云霄,竹根稳稳地屹立在山坡。三年以上的竹子,皮已经发白了,可是它们的叶子却绿得苍劲,绿得有力。竹有墨色的,墨乃苍天之色。竹也有绿色的,绿又是生命的象征。墨与绿共存,不言而喻,造就了小石潭边竹子的生机勃勃、顶天立地的气质。伴着众多的藤蔓,随着微风摆动。看着它,有一种说不出喜悦感:自下而上,精神焕发。(剧晓) 鱼儿宛如一个个纤巧的精灵,在清澈的水波中优雅地摆动着曼妙的身躯。潭水在阳光的直射下透彻得仿佛一块纯净的水晶,使那些鱼儿看起来好像在空中游动着,时而慵懒地呆在水底小憩,时而又敏捷地在石缝间穿梭,调皮地与游人嬉戏。温暖的阳光映射着鱼儿的影子,在石壁上交织成了一幅光与影的图画。但见画中的鱼影忽而静止不动,井然有序地排列着规则的形状;忽而又在转瞬间相互交错,纷繁凌乱地形成了另一种别样的美感。令人大呼妙哉,深醉其中,流连忘返。(史苏瑨) 向潭水的西南方望去,蜿蜒的潭水在茂密的林间若隐若现,阳光透过竹叶变得温暖、柔和,倾泻在潭间,映着潭边静美的景色。片片思绪如落叶般随着清澈的潭水向那个不可企及的远方潺潺流去。潭水轻轻地拂过岸边的岩石,在岩石间穿梭,不知它流向何方,来自何处,也或许这潭水之源,会是个如梦似幻的净土。(吴焕楠) 小石潭记柳宗元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说说本文写作思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欣赏图片,朗读课文,细细品味: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美好的景物?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隔篁竹水尤清洌全石为底青树翠蔓 潭水侧面描写游鱼日光鱼影清洌动静成趣 溪身岸势斗折蛇行曲折蜿蜒犬牙差互比喻 展示你所描绘的风景画。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依据文意,归纳主要内容,设想镜头角度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潭中气氛(气氛—感受)你也做做摄影师! 听课文录音,轻声跟读,并思考: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心乐之悄怆幽邃? 《南漳中题》趋国魂已游,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寂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凄凉忧伤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两乐关情一清明心小潭如梦乐难遣忧体会作者感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819年,46岁的柳宗元病逝柳州……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辛弃疾)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仕不得志”便纵情山水 诗意的语言失意的人生千古文人伤心梦—— 1、名词作状语(古汉语中特有的语法现象,现代汉语中没有这种用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下见小潭”向下,往下“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日光下彻”向下“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像狗的牙齿那样 2、倒装句“如鸣佩环”即“如佩环鸣声”“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介词“以”的宾语“全石”放到前面,表示强调。“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使神凄使骨寒 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为(作为)(成为)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可(大约)(能够,可以)通假字: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清凉)(凄清,冷清)以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用)(因为)“见”通“现”,出现。 解释下列“以”字的用法:是以谓之“文”也以君之力以 以观沧海以虫草为林以其境过清因为凭用来,来把因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 如鸣佩环(玉环)四面竹树环合(环绕)(2)清 水尤清洌(清凉)以其境过清(凄清)(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明灭可见(可能)不可知其源(可以)不可久居(能够) 古今异义词: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重点句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重点句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无法看到水的源头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久地停留,于是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结构内容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思考与讨论2、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1、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3、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4、作者是怎样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5、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6、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小石潭记景清全景潭中景潭上景神凄感受发现小石潭:隔、闻、伐、取、见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作者是怎样写鱼的?采用怎样的写法?潭水:清澄侧面描写游鱼:不动远逝动静结合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幽静孤凄悲凉形象比喻 探究深化1、《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活动失败,遭到权贵排挤,被贬至永州担任司马期间所作。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抑郁,因而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愁怀。游历中,他发现了永州奇特的风景,于是记下来,成为文学史上颇为有名气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在阅读了这篇游记后,你认为小石潭的风景奇特在什么地方呢? 小石潭的“奇”(1)潭石奇——异石纷呈①“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石底)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潭水奇——声悦水澈①“如鸣佩环”,写水声奇美,突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声悦) ②“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水澈)(3)潭源奇——曲折、多姿、神秘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曲折)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多姿)③“不可知其源”。(神秘)(4)潭境奇——清幽凄凉①“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清幽)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凉) 体会作者的感情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小石潭奇特的风景。潭石奇潭水奇潭源奇潭境奇突出抒发作者被贬官失意后压抑而孤寂的心情,也含蓄的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2、柳宗元真不愧为一位散文大家,他妙笔生花,以高超的手法,为我们勾画出四幅风景奇特的画面,精细、准确而又生动,令人赞叹。如此奇丽的景致,我们怎能不为之心动,不为之倾倒呢?可是柳宗元并没有在奇丽的小石潭面前流连忘返,仅是“记之而去”,这是为什么呢?明确:作者这样写固然是由于环境过于寂静凄凉的缘故,更是因为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内心无限忧伤凄苦的缘故。小石潭虽然景致奇特,但四周竹树围抱,无人知晓,少人问津,其寂静与寥落跟作者此时的人生境遇何其相似!小石潭的幽静与作者心境的凄清互相比衬,表现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是作者内心愤懑的抒发。 淡淡的,浓浓的,缓缓流淌出的是一首的古典曲子。喜愁抑郁幽怨 一切景语皆情语浓郁的、清雅的,融汇成一幅的水墨画。愁景幽雅深邃 感情变化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发现小石潭——“心乐之”乐忧? 难点质疑?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该如何理解?明确: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郁闷,因而凄凉是他的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小结本文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小石潭景物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的心境。 写作特色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2.动静结合写游鱼:不动,远逝。表现鱼儿的生动活泼3.善用比喻“斗折蛇行”“犬牙差互”形象的写出了小溪的曲折和溪岸的峭拔多姿 本文按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游览的移步换景侧面描写动静结合比喻寓情于景 小石潭记发现小潭:潭中景物:潭水:小潭源流: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形象比喻潭中气氛:寓情于景记录同游者行、闻、伐、取、见幽深冷寂游鱼: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动静结合清澈石:形状各异树:葱郁轻快敏捷正、侧面移步换景心情:孤凄悲凉定点特写 拓展延伸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分析:写出了潭水的清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结合,令人赏心悦目。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分析:写潭西南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运用了“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再现了出来,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你觉得文章哪处景物描写最精彩?请说出理由? 写作训练要求:借鉴本文的写法,描写一处熟悉的景物,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