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学课件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学课件2

5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名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坟》《二心集》《热风》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及有些准备。”所谓“休息”和“准备”,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写作背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1.读生字挟(xié)樱花(yīng)驿站(yì)畸形(jī)不逊(xùn)匿名(nì)诘责(jié)托辞(cí)呜呼(wū)宛如(wǎn)绯红(fēi)凄然(qī)教诲(huì)芦荟(huì)油光可鉴(jiàn)杳无消息(yǎo)抑扬顿挫(cuò)深恶痛疾(wù) 解词语烂熳:颜色鲜明而美丽。现在写作“烂漫”。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宛如:正像,好像。客死:死在异国他乡。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课文中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课文中指考试不及格。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不逊:傲慢无礼。逊,谦虚。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诘责:责问。托辞:找借口。 凄然:形容悲伤。教诲:教训,教导。流言: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好意难却:好的心意让人难以拒绝。却,推辞,拒绝。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油光可鉴:课文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正人君子:课文中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又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2.文章变换了几次地点?变换了三次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第二部分: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第三部分: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初读感知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研读品味,合作探究1.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目睹——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2.课文写了跟藤野先生有关的哪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优秀品质?(1)检查并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严谨热情、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3)鼓励“我”解剖尸体。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4)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3.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深深地刺激了鲁迅。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愿望。“看电影事件”使作者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医治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4.从东京到仙台途中,要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为什么只写“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用意何在?日暮”有“日暮途穷”之意,触发鲁迅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5.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正人君子”指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整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 6.本文所记事情众多繁杂,时间跨度又极大,作者是怎样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藤野先生》一文虽然写了很多事,空间跨度大,时间跨度较长,但其中以一条“爱国”红线贯串着,让文章众多繁杂的材料得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为爱国,才看不惯清国留学生腐化奢靡的生活作风,以至发出“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的慨叹,离开东京;因为爱国,才在去东京的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印象那么深刻;因为爱国,才有一种坦然之心面对仙台艰苦的条件;因为爱国,才对日本“爱国青年”故意制造的匿名信事件感到生气和屈辱;因为爱国,才痛心于国民的愚昧麻木而弃医从文;因为爱国,才无比敬仰“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整篇文章尽管材料繁多,但无处不流露出鲁迅先生对祖国和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正是“爱国”这根“红线”,让空间跨度大和时间跨度较长的很多事件串成一串,使文章产生形散神聚的艺术效果。 深入理解,引发共鸣1.本文主要表现藤野先生的伟大精神与品格,为什么文章开头要描写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生活?首先,作者描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特征,勾勒他们的形象。辫子是清朝统治的标志,鲁迅和一些有革命抱负的青年,到日本后就剪掉辫子,表示对清政府的反抗和同旧的封建习俗彻底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完全是追求个人名利,准备回国凭着辫子表示对清王朝的忠心未变,以便升官晋爵。可是在日本又想赶时髦,只好把辫子盘起来。作者接着写了“清国留学生”的糜烂庸俗的生活。他们白天赏樱花,晚上学跳舞,“满房烟尘斗乱”。作者对此十分厌恶,用反语进行了无情讽刺。作者怀着救国救民的目的来日本留学,看到这些“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自然深恶痛疾,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思想。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是对弱国的帮助,一个外国人,还那样关心中国的进步,可作为“清国留学生”对国家的命运前途却漠不关心,二者对比之下,更见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所以,描写“清国留学生”,是与文章的中心意思一致的。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文章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段,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链接生活,拓展延伸示例1:大地播下种子,成就了果实;云朵挥洒雨露,汇集了湖泊;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光明;老师辛勤自己,耕耘了希望。祝老师节日快乐。示例2: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桃李芬芳是您的欢乐,您默默奉献着无私的心灵。亲爱的老师,祝您节日快乐!示例3:您为学子们的青春点燃希望,您为学子们进步的道路排除荆棘,您为学子们的梦想插上羽翼,您为学子们的成功感到骄傲。敬爱的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来临,祝老师节日快乐,幸福安康!老师的爱是纯洁的,是伟大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辛勤的付出。教师节就要到了,请给你最想念的一位老师发一条微信,以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作业布置以“最难忘的老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要求:运用本课所学方法,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