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历史课件《太平天国运动》 (1)_人教版(2016部编版)
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金田起义鸦片战争封建剥削自然灾害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全盛时期天京变乱天京陷落 从今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背景(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兼并和盘剥。(3)自然灾害严重。(4)洪秀全等创立“拜上帝公”组织,宣布和组织起义。 2背景(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2)永安建制9月,攻占永安,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3)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称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3发展进行了北代、西征和天京三次战役,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意义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天京突围的战斗,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北江、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至此,太平天国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853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秆提出了《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跟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进步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局限性:但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现过。评价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1性质:是太平天国建立理想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改造封建社会的政治方案。2产生根源:(1)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农民阶级受到双重压迫与剥削。(2)历史根源:历代农民起义反封建斗争的升华——反封建土地私有制。(3)阶级根源:农民阶级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之上的自然经济。 评价及认识:(1)革命性:首先,它主张废除几千年来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按平均的原则分配农民土地,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也标志着太平天国为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多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常(2)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再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后来太平天国被迫实行“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秆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资政新篇》的内容 意义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天津事变(1)原因: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争夺权利。(2)概况1韦昌辉杀死杨秀清及其家属,继而被处死。2石达开率兵出走。(3)后果: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天津陷落(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发动势力互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2)概况:1864年6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总结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运动。《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完整的革命纲领,把几千年的农民运动推向最高峰。肩负起反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的双重革命任务,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治国方案《执政新篇》,揭开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bye-bye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