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部编版)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7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嫩叶(rèn) 伫蓄 抖擞精神(sǒu) 翻来覆去 B.静谧(mì) 霎时 莅临人间(lì) 咄咄逼人 C.菡萏(hàng) 绝别 丢三落四(là) 人声鼎沸 D.脑髓(suǐ) 感概 拈轻怕重(zhān) 截然不同 【解析】A项,嫩叶(nèn),贮蓄;C项,菡萏(hàn),诀别;D项,感慨,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我班班长是个有主见的人,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有独到的见解,从不随声附和。 B.从外表看,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C.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李兰娟教授对工作精益求精,每天都埋头在病毒研究中。 D.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那个平时表现平平的龙明获得了全县数学竞赛一等奖。 【解析】“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褒贬不当,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2020·龙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电商的兴起,加快了商品销售的速度和质量,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B.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C.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成长的力量。 D.哈尔滨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解析】A.搭配不当,应该删去“和质量”;B.两面对一面,应该删去“能不能”;D.语序不当,应该把“分类处理”移到“分类运输”的后面。 4.(2020·盐城)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5.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A.小李到新华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老板对他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B.“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 C.小刚为成绩考得不理想而郁闷,小华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点吧。” D.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 【解析】B.说话没礼貌,语言不得体;C.说话带有讽刺意味;D.谦敬辞使用不当,“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辞。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入若耶溪 7 [唐]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6.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首联“轻舟去何疾”和“已到”这几个字,传达出诗人由于舟行迅疾、将入佳境而激起的欢快、惊喜之情。 B.诗歌的三、四句,描写诗人到达云门山下,在清澈如镜的溪水上轻轻荡桨,畅游山水风光的情景。 C.诗人在这首诗中之所以着意渲染若耶溪水色的清澈和环境的幽静,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喜浊厌清、好闹恶静的心境。 D.诗歌的颔联着重写动态,从鱼鸟、山水和诗人自己的活动中表现一种“空灵”的境界,既清澈、空明,又灵动、有情趣。 【解析】“喜浊厌清、好闹恶静的心境”是错误的,应为“喜清厌浊、好静恶闹的心境”。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使得诗歌富有音韵美。 B.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溪两岸的青山、绿树、溪花、幽草,而是着意抒写自己同美妙大自然的感应与融合。 C.全诗抓住一个“幽”字,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若耶溪的静,传达出诗人愉悦、平静、无拘无束的心情。 D.颈联诗人并未把清溪写成一片死寂,而是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渲染出清溪的幽静。 【解析】“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渲染出清溪的幽静”是错误的,应为“以动衬静”。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王羲之轶事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同“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B.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 C.持/六角竹扇卖之 D.其书/为世所重 【解析】应划分为:持六角竹扇/卖之。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诣( 到 ) (2)书( 写 ) (3)愠( 生气、恼怒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7 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怒懊恼了好几天。 (2)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 1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3分) 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和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人竞买之”这两件事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 王羲之曾经到一个门生家,看见榧木做的几案非常光滑洁净,便在上面书写起来,楷书、草书各写一半。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怒懊恼了好几天。王羲之又曾经在蕺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卖。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就能卖一百铜钱啊。”老妇按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竞相购买。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推崇,都是像这样啊!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 (2)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 (4)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5)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 (6)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7)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8)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 四、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7分) (2020·广东)与母亲相守50天 明前茶 ①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②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老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③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贴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④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________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嘛?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⑤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7 ⑥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⑦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憋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⑧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⑨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闺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能满足你……” ⑩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13.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莉君母亲的“能干”?(4分) ①母亲张罗儿孙们的吃喝和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②母亲为儿女们腌腊肉晒腊肉;③母亲侍弄小菜园;④母亲惦记着弥补闺女,做发条青蛙。 14.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4分) 第⑦段运用插叙,写了母亲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时,与母亲对话的情节,既表达了母亲对儿女们的牵挂和无私的爱,又表现了母亲因父亲去世子女远离的内心的孤独和落寞,照应上文父亲的去世,补充故事情节,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1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 “揪扯“本义是指撕拉的动作,这里指莉君想到母亲要照顾一大家子的辛苦而内心酸楚的心理,表达了莉君对母亲的心疼。 (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母亲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并说明理由。(2分) 母亲________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 补充:得意;理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以疫情为借口留住女儿的得意心理,写出了母亲渴望女儿的陪伴。 7 16.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人间亲情。选材:本文选择了疫情期间一位勤劳母亲和女儿的事件,给我们展现的是生活中的细节,真实而又真情流露;主题:通过这些生活细节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和牵挂,而子女则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感激,告诉我们长大后要时刻记得家的温暖,时刻记得对母亲的怀念。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13分) (2020·武威)我的父亲 莫 言 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蒙师是我们邻村的范二先生。我听祖母说过,父亲因调皮被范二先生用戒尺打肿手掌的事。祖母说父亲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死这个老混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 ②在我参军离家前近20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其实他轻易不打人不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后悄悄说:“你爹来了!”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大一会儿才能缓过劲来。不仅是我怕,我的哥哥姐姐也怕。不仅是我们怕,听姑姑说,他们那一代人,我的那些堂姑、堂叔也都怕,我听姑姑说她们年轻时,姐妹们在一起说笑,听到我父亲远远地咳嗽一声,一个个立即屏气息声,等我父亲走了才慢慢活泼起来。 ③曾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怕父亲,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也曾经与两位兄长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④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在家门口右侧的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子给我剃头。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充满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 ⑤还有一次是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因为一时找不到大人,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大石头。父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他肩上。当我们摇摇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 ⑥近年来,父亲有好几次谈起当年对我们兄弟管教太严,言下颇有几分自责之意。我从来没把父亲的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 ⑦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他在私塾里所受到的教育确立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们读书。我小学辍学后,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着急。他曾给我在湖南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的大哥写信,商讨有无让我到他们学校读书的可能。在上学无望后,父亲就让我自学中医,并找了一些医书让我看,但终因我资质不够又缺少毅力半途而废。 ⑧学医不成,父亲心中肯定对我失望,但他一直在为我的前途着想。有一次,他竟然要我学拉胡琴,起因是他去县里开会,期间看了一场文艺演出,有一个拉胡琴的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叔叔年轻时学过胡琴,父亲帮我把那把旧琴要来并要叔叔教我。虽然后来我也能拉出几首流行的歌曲,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⑨1973年8月20日,我到县棉花加工厂去当合同工。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份美差,是因为叔叔在棉花加工厂当会计,这当然也是父亲的推动。我到棉花加工厂工作后,父亲从没问过我每天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月发了工资我交给母亲,交多交少,母亲也不过问。现在想起来,我在棉花加工厂工作期间,家里穷成那样子,母亲生了病都不买药, 7 炕席破了都舍不得换,我却图慕虚荣买新衣新鞋,花钱到理发铺里理大分头,与工友凑份子喝酒……挥霍钱财,真是罪过。后来,我从棉花加工厂当了兵,当兵后又提了干,成了作家,几十年一转眼过来,父亲从来没问过我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次我给他钱,他都不要,即便勉强收下,他也一分不花,等到过年时,又分发给孙子孙女和我朋友的孩子们。 ⑩1982年暑假,我接到了部队战友的一封信,告诉我提干命令已经下来的消息。我大哥高兴地把信递给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儿去了。农村青年在部队提成军官,这在当时是轰动全村的大事,父亲表现得那样冷静,那样克制。 ⑪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他不放过一切机会地提醒我:一定要谦虚、谨慎,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对人要宽厚,要记别人的恩,不记别人的仇。这些几近唠叨的提醒,对我的做人、写作发挥了作用。父亲经历过很多事,对近百年高密东北乡的历史变迁了如指掌,他自身的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但他从来不说,我也不敢直接去问他。只是在家里来客,三杯酒后,借着酒兴,父亲才会打开话匣子,谈一些历史人物、陈年旧事。我知道这是父亲有意识地讲给我听的,我努力地记忆着,客人走后就赶快找笔把这些宝贵素材记下来。 ⑫2012年10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以他质朴的言行赢得了许多尊敬。所谓的“莫言旧居”,父亲是早就主张拆掉的,之所以未拆,是因为有孤寡老人借居。我获奖后旧居成为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一些商人也想借此做文章。父亲说,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他拿出钱来,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维修。后来,父亲又做出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代我回答:“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当有人慷慨向我捐赠别墅时,父亲代我回答:“无功不受禄,不劳动者不得食。” ⑬获奖后,父亲对我说的最深刻的两句话是:“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头。”父亲不仅这样要求我,他也这样要求自己。儿子获奖前,他与村里人平起平坐;儿子获奖后,他比村里人矮半头。当然,也许会有人就我父亲这两句话做出诸如“世故”甚至是“乡愿”的解读,怎么解读是别人的事,反正我是要把这两句话当成后半生的座右铭了。真心实意地感到自己比别人矮半头总比自觉高人一头要好吧。 (选自《青年文摘》2019年第21期,有删减) 17.作者年少成长过程中,也曾深深感受到父亲的“舐犊之情”,请简要概括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事。(2分) 给“我”剃头时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一起抬石头,用关切的目光打量“我”并赞赏地点头。 18.在作者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我们从父亲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3分) 对待名利:轻钱财、重名誉,冷静、克制;对待他人:质朴,低调,谦虚,宽厚;对待孩子:疼爱孩子,为孩子前途着想;对待自己:严于律己(答出任意三个方面即可)。 19.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6分) 摘抄 批注 (1) 不仅是我怕,我的哥哥姐姐也怕。不仅是我们怕,听姑姑说,他们那一代人,我的那些堂姑、堂叔也都怕。 第②段连用两个递进复句,强调父亲的可敬不可亲,甚至有点可怕。 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儿去了。(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 细节(动作)描写,运用“舀”“喝” “扛”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激动、自豪但又冷静、克制的心情。 7 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体会加点词所蕴含的情感) (3) “从未”和“一直”写出父亲对“我”从事写作的尊重,从来没有停止对“我”的关爱,也表达“我”对父亲的理解和敬爱。 20.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 示例:这句话包含了父亲对“我”的自豪、期许、勉励,也表现出父亲的谦虚、质朴、低调。(言之成理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为此希望学校七年级(1)班准备举行一次集体课外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请你写一句含比喻修辞的格言作为此次课外读书活动的宣传语,悬挂于主席台上作为会标。(2分) 书籍是心灵的良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2)活动中有一项“我读经典名著”读书交流活动。请你为此写一段开场白。(4分)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对话,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 (二)写作(50分) 22.请以《与挫折为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得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7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