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期末课内文言文知识整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七上期末课内文言文知识整理

部编版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期末复习集锦——文言文部分 一、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一) 通假字:无 (二) 古今异义词:‎ 儿女: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三) 词类活用:无 (四) 一词多义:无 (五) 特殊句式:‎ 1、 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 ‎2、倒装句: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 ‎3、判断句:即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重点实词虚词:‎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 ‎ 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 差:大体 未若:不如 ‎ 因:趁、乘 即:就是 (七) 重点句子翻译:‎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2、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八) 重点问题梳理:‎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为什么“公大笑乐”?‎ 答: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答: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 ‎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答: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一)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不”同“否”。‎ (一) 古今异义词:‎ 陈太丘与友期 古:约定 今:日期 ‎ 太丘舍去 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 ‎ 下车引之 古:拉 今:引用 ‎ 元方入门不顾 古:回头看 今:照顾或顾客 相委而去 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屈、委托   ‎ ‎(三)词类活用:无 (二) 一词多义:无 (三) 特殊句式:无 (四) 重点实词虚词:‎ 期:约定 ‎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 去后乃至:才 ‎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相:表动作偏指一方 ‎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 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 曰:说 ‎ 则:就是 ‎ (五) 重点句子翻译:‎ 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 待君久不至,已去。‎ 4、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六) 重点问题梳理 ‎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言而无信,不守信用;粗野蛮横,十分无礼;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2、 元方是个怎样的人?——懂事明理,机智聪明,是非分明,性格率真。‎ 3、 ‎“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不失礼:面对友人 的失信失礼,远方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是哦坚持原则的一种表现。‎ 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信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二、 ‎《论语》十二章 (一) 通假字:1、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 古今异义词 ‎ 1、有朋自远方来 古:志同道合的人 今:彼此友好的人。‎ 2、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对别人的尊称。 ‎ 3、 可以为师矣 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4、 吾日三省吾身 古:表示多,虚指。 今:表示确数。 ‎ 2、 学而不思则罔 古: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蒙蔽,没有 ‎ 3、 思而不学则殆 古:疑惑 今:危险 ‎ (三) 词类活用 ‎ ‎1、传不习乎?(动——名,老师传授的知识。) ‎ ‎2、温故而知新。(形——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 ‎3、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 ‎4、饭疏食饮水(名——动,吃饭。) ‎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6、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日。)‎ ‎(四)特殊句式 ‎ ‎1、省略句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即“可以之为师矣”。) ‎ ‎2、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 (五) 重点实词虚词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恼怒)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可靠) 逾矩(越过法度) 人不堪其忧(能忍受) 焉:于此 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 笃志 (坚定)‎ ‎(六)一词多义 ‎1)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学问和事业) ‎ 曲肱而枕之(代曲肱) 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2)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 于我如浮云(对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 ‎3)其:人不堪其忧(他的) 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的)。‎ ‎4)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可是,但是,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承接,然后) 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承接)‎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承接)‎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承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 ‎ 曲肱而枕之(表承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承接)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并列)‎ ‎5)为: 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 ‎ ‎6)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懂得) ‎ (七) 重点问题梳理 1、 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2、 学习方法: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3、 道德修养: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⑤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匹夫不可夺志也。 ‎ 4、 珍惜时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②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③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尚的个人修养: 自求长进,提高修养。 ‎ 三、 ‎《诫子书》‎ (一) 古今异义 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 今义:危险,不安全 ‎ 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 今义:速度缓慢 ‎ 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修养 今义:治理 (二) 一词多义 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以: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 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志: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学: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行:夫君子之行 :品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行 成:非志无以成学:成就 遂成枯落:变成 ‎(三)词性活用 1、 志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 2、 广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3、 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4. 多 多不接世: 形作名,多数人 ‎(四)重点句子翻译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人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五)重点题目整理 ‎1.本文中心论点(中心句)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险的句子是: 险躁则不能治性。‎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关系:“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4.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5.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同时注意珍惜光阴,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6.文本作者抓住一个“ 静 ”字,围绕学习 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 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四、 ‎《狼》‎ ‎(一)通假字 止 ,通“只”,只,仅仅。‎ 例句:止有剩骨,止增笑耳,止露尻尾 ‎(二)词类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②一狼洞其中 ( 名词作动词,打洞 )‎ ‎③恐前后受其敌 ( 名词作动词,攻击,胁迫) ‎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⑤狼不敢前 (名词作动词,上前) ‎ ‎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动词作名词,诡诈手段。)‎ ‎⑦止增笑耳 ( 动词作名词,笑料 )‎ ‎(三)一词多义 ‎1.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它们,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 (代词,麦场 )‎ ‎③屠乃奔倚其下 (代词,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 (代词,柴草堆)‎ ‎⑤以攻其后也 (代词,他,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骨 (代词,指狼)‎ ‎⑦其一犬坐于前 (代词,其中 )‎ ‎2.之 ‎①复投之 ( 代词,指骨头。 )‎ ‎②又数刀毙之 (代词,指狼。)‎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 ‎④久之,目似瞑 ( 补充音节,不译)‎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助词,的)‎ ‎3.以 ‎①以刀劈狼首 ( 介词,用 )‎ ‎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表目的,用来)‎ ‎4.意 ‎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想,打算)‎ ‎②意暇甚 (神情,态度。)‎ ‎5.敌 ‎ ‎①恐前后受其敌 (胁迫,攻击)‎ ‎②盖以诱敌 (敌人,文中指屠户。) ‎ ‎6.止 ‎①止有剩骨 ( 同“只”只有 )‎ ‎②一狼得骨止 ( 停止)‎ ‎7.前 ‎①其一犬坐于前 ( 前面 )‎ ‎②狼不敢前 ( 上前 )‎ ‎8.乃 ‎①屠乃奔倚其下 ( 于是,就 )‎ ‎②乃悟前狼假寐 ( 才 )‎ ‎(四)古今异义 ‎①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学科名。‎ ‎③止增笑耳 古义: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五)重点实词 ‎ 缀行甚远:连接 屠大窘:处境困难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 场主积薪其中: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 弛担持刀:卸下 ‎ 眈眈相向:指一方对另一方 ‎(六)文言句式 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七)重点句子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夫处境十分为难,害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从通道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 ‎7.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狡猾,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八)重点问题 1、 请结合文中语句分析狼的形象?‎ 从“ 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贪婪、凶狠。从“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盖以诱敌,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可以看出狼阴险狡诈。‎ 2、 请结合文中语句分析屠户的形象?‎ 从“投以骨”可以看出他迁就忍让;从“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可以看出他奋起反抗;从“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可以看出他勇敢果断;从“转视积薪后……‎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看出他机智细心。‎ 1、 学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从狼和屠户两个角度加以阐述。‎ 狼: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 ‎ 屠户: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胜 4.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简述其作用。‎ 议论。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智慧的勇敢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此外,结尾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说明: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五、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 (一) 一词多义 之: 宋之丁氏(的) ‎ ‎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 求闻之若此(助词,不译)‎ 于: 闻之于宋君(被)‎ ‎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在)‎ 若: 求闻之若此(像)‎ ‎ 不若无闻也(如)‎ (二) 词类活用 求闻之若此 动词活用为名词 消息 (三) 特殊句式 闻之于宋君 被动句 ‎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倒装句 还原语序:宋君令人于丁氏问之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倒装句 还原语序:非于井中得一人 求闻之若此 倒装句 还原语序:若此之求闻 ‎ (四) 古今异义 穿井得一人 古义:挖掘 今义:破、透 国人道之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国人道之 古义:讲述 今义:道理 (五) 重点实词 家无井而出溉汲(溉: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及其家穿井(等到)‎ ‎(六)重点句子翻译 1、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2、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3、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像这样寻找消息,还不如不知道。‎ ‎(七)重点题目 1、 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道听途说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真精神。‎ ‎《杞人忧天》‎ (一) 一词多义 之: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 因往晓之(代杞人)‎ ‎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助词 不译)‎ 奈何:奈何忧崩坠乎(为什么)‎ ‎ 奈地坏何(怎么办)‎ (二) 词类活用 废寝食者: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三) 通假字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亡”同“无”,没有 其人舍然大喜 “舍”同“释”,消除 (四) 特殊句式 天,积气耳。 判断句 地,积快耳。 判断句 (五) 重点实词 因往晓之:于是 开导 若屈伸呼吸:你 ‎ ‎(六)重点句子翻译 1、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吃不下饭,睡不了觉。‎ 2、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担忧的情况而忧愁,于是就去开导他。‎ ‎(七)重点题目:‎ 出自这则寓言的成语是哪个?通过这则寓言,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杞人忧天 启示我们不必为毫无根据的事情害怕或担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