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七年级生物下册 4输血与血型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了解有关血型与输血的知识,并展开调查,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 (2)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3)介绍血型鉴定的方法。 能力目标:(1)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并交流,培养收集、分析资料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2)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珍惜学习机会。 3、教学重点: 说出 ABO血型,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安全输血原则。 4、教学难点: 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二、学情分析 教材在本章前三节系统得介绍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学生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介绍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输血与血型》,学生感兴趣而且易于接受。 4 虽然他们也听说过血型、输血等名词,但对血型的发现,献血是否对身体有害等内容知之甚少。本段教学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生物课的热情高涨,对生活中的事件充满好奇心,而课堂正好提供了机会。 三、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自学引导法:在介绍血量与输血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研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从教材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随后让学生强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竞争欲。激烈的讨论、成果的展示,充分给学生空间和舞台,展现他们的精彩,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情景教学法:从导入至课程的最后,都把课堂设置为医院的情景,师生共同完成由诊断至输血的整个模拟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也使课堂变得更贴近生活。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介绍安全输血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伤员受伤的情景,引起学生对输血原则的思考,最后播放无偿献血的多组图片和flash,以达到渲染气氛,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四、学法分析 新课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本节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法: 1、自主学习法:通过老师的设问,学生自学教材,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既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也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 3、信息收集法:课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无偿鲜血的公益广告,标语等内容,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采用四环探索法来设计教学环节,分四部分进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构建框架——合作探究、学以致用——交流展示、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热播电视剧《甄嬛传》中“滴血验亲”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们用“滴血验亲” 的方法来判断亲子关系,这种做法是否科学。( 4 这段视频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学生们在看的过程中也引发了思考和质疑,对输血和血型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二)自主学习、构建框架。 血量和输血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可以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本节教材,教师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抢答,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1.你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发现的血型吗? 2.我们在医院做完血液化验后,医生会告诉我们的血型。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3.常见的ABO血型分为几种类型? 4.献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 5.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你的体重是多少?如果按成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6.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7.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mL,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 (三)合作探究,学以致用。 安全输血原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本节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展开的: 1、设定发生意外事故伤员失血被送医院的情境,假设你是接待这个伤者的医生,你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对输血知识进行拓展,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事例,了解同型输血的原则。) 学生通过学习,很容易能答出安全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2、假如这位伤员是A型血,可是恰巧医院的A型血用完了,情况十分紧急,哪你该怎么办呢? 学生通过输血关系表,进一步明确输血的原则。 3、临床上,某些病人只是血小板减少,那我们应该怎样给他输血呢? 引导学生理解成分输血的含义就是“缺什么补什么”,有选择的给病人输入他所缺少的成分而并非全血。然后设问:“只给病人输血小板的话,还用遵循输血原则吗?”“那么成分输血有什么优点呢?”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分输血的意义。 (四)交流展示,拓展延伸。 4 无偿献血教育,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是本节的重难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帮助学生消除献血的顾虑,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魅力与重要,体验拯救生命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认同无偿献血制度。因此我是这样设计展开的: 第一步:出示两则对比鲜明的材料①儿子想献血,母亲不让,认为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②献血狂人杨某6年无偿献血41次,累计达1万毫升已属超常献血。(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抒己见,老师适时给予一些献血常识: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献血的疑虑和误解) 第二步:播放FLASH公益广告大赛《无偿献血 快乐你我》、《生命因爱而延续》,利用多媒体展示无偿献血场面的图片,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和愿望,并从心底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让学生带着热情,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加深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第三步:为向全社会宣传无偿献血,请学生将课前设计好的倡议书或宣传标语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地位,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将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付诸于行动。) 最后,我要以一曲《爱的奉献》来结束本课,让学生的心灵在感动中得到洗礼和升华,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精神。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