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木兰诗(第1课时)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4木兰诗(第1课时)教案

课题 木兰诗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适当介绍诗词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 ‎ ‎2、加强朗读教学,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与艺术魅力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情感与态度:‎ ‎ 学习木兰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 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补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几天之内就占领了东北三省的广大地区。不愿当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抗日联军。在这支英勇的队伍中,有不少的巾帼英雄。冷云、杨贵珍、安顺福、胡秀芝、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八个人是妇女团的战士。在一次战斗中,大部队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她们八个人为了掩护大部队的转移,与敌人机智的战斗,子弹打光了,敌人从三面团团包围了她们,唯一的退路就是身后百米多宽翻滚着漩涡的乌斯浑河。面对着疯狂扑上来的敌人,她们毅然纵身扑入了汹涌咆哮的乌斯浑河。这就是有名的“八女投江”的故事。今天,我们再去领略一位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风采,感受她的英雄豪气,女儿柔情。《木兰诗》(板书课题)‎ 二.作品相关知识介绍:‎ ‎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2)用笔画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标注拼音。(3)读准字音,朗读全诗。‎ ‎2、检测字词 出示字词,要求学生读出正确的读音并将其标注在生字旁。‎ 唧唧(jī) 机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è hán)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溅溅(jiān) 燕(yān)山 啾啾(jiū) 朔(shuóò)气 金柝(tuò) 铠(kǎi)甲 十二转(zhuǎn) 红妆(zhuāng)著(zhuò)‎ 旧时裳(cháng) 云鬓(bìn) 帖(tiē)花黄 ‎ ‎3、二跟读课文,读出节奏。‎ 教师放朗读示范读音,请学生跟读,要求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诗歌的节奏。‎ 学生跟读。‎ ‎4、三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自学讨论:要求(1)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诗。(2)将重点词句意思批注在句旁。(3)将不会翻译的词句画出来与同桌讨论,还不会的保留在班级讨论。‎ ‎(一)学生参考注释翻译全文。‎ ‎(二)检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1)文言中数词的翻译。‎ ‎“军书十二卷”“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中的“十二”“十”都是极言其多,不能作为确实的数字,是虚指。‎ ‎(2)文言文中互文句的翻译。‎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指上下文中相关词语互有省略,而意义上则互相补充,从而使文辞简洁精炼。‎ 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木兰当户织( )‎ 旦辞爷娘去( )‎ 愿为市鞍马( )‎ 万里赴戎机( )‎ 愿辞千里足(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教学札记 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