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8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1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设计者:吴卫高 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 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4、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的精神和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课前预习:①生字、生词②查找臧克家、闻一多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导言: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这段话高度赞扬了谁? 明确:闻一多。表现了他怎么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2.检查预习情况: ⑴(学生)朗读课文,听读的师生正音。 ⑵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衰微(shuāi) 赫然( hè)迭起(dié) 卓越(zhuó ) 锲而不舍(qiè)小楷(kǎi)沥尽心血(lì)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 迥乎不同(jiǒng )目不窥园(kuī) 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4 4 ⑶简介臧克家、闻一多。臧克家(1905~2004 ),现代著 名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二、整体感知 思考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三、内容研讨 1.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做”了再“说” 、“做”了也不 “说” 三个事例: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部书的情况; 2.闻一多先生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学术,目的是什么?(原文答) 闻先生研究学术的目的是“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说说闻一多先生的前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总结:卓越的学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伟大的爱国斗士 四、课文研读: 1、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的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赅。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以递进语意表现他“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的特点。起到开门见山,领起下文的作用。 4 4 2、作者选取作为学者研究学问上的三件事,选材的角度是什么?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 写作《唐诗杂论》是从“做”了再“说”这个角度选材的;其它两个事例是从“做”了也不一定“说”角度选材的。其中第一件事详写,后两件事略写。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 “说”的内容与目的是什么? 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五、语句品析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比喻闻先生研究学问是为了救国,是企图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方法。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解释: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是第一步。 望:观察病人的颜色、舌苔、表情、发育情况等; 闻:听和嗅,即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气味; 问: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 切:用手诊脉或按腹部诊察有没有痞块等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 “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引用这一句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乐。 4、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5、“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 这是比喻,更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钻研精神。 六、问题探究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 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4 4 作用: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七、语言品味 作者使用了许多四字语(特别是成语)以及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请举出几个例子。 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对偶句: 1.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3.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 4. 动人心,鼓壮志。 5. 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6.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八、体验反思: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经作者同意,改成现在这个标题,哪个标题更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的美德和实干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知道:闻一多先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一位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他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光辉典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传颂他,学习他!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布置作业: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完全突破32页 4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