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1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精品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大全,精品资料 第一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洗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会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的生平、代表作。 2. 学习朗读技能,提高朗读水平。 3. 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4. 在具体语境中掌握重点字词。 5. 品味诗文的优美语言,结合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6.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的词语,并将它们摘抄下来。 7. 拓展阅读范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郁的阅读兴趣。 【重点难点】 1. 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的语感。 2. 研讨精彩段落,品味作品的真味。 3. 背诵优美诗句的段落,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的特点。 【教学指导】 1.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时安排】 《春》 2课时 《济南的冬天》 2课时 《雨的四季》 1课时 《古代诗歌四首》 2课时 1 春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 2.理解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重点难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的表达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的人喜爱绿树成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季;有的人喜爱稻浪泛金、硕果累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金秋;还有的人喜爱粉妆玉砌、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寒冬。但我相信,学习了今天这篇课文后,大家一定会最爱那个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暖春。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朱自清的《春》。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 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江苏扬州人,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发表了长诗《毁灭》。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 【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联想、想象为桥梁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段。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是它表现主题的常用形式。 散文被誉为“美文”,它的美通过同其他三种文学样式的比较就显而易见了:①结构美。②语言美。③意境美。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阅读中要抓的特点、重点和难点。 【新课讲授】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认知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朗润(lǎng ) 钻出(zuān) 嫩绿(nèn ) 眨眼(zhǎ) 酝酿(yùn niàng ) 窠巢(cháo ) 宛转(wǎn) 蓑衣(suō) 稀疏(shū) 抖擞(dǒu sǒu ) 2.朗读课文,感知朴实隽永的语言美。()针对朗读的情形,做简短点评。 本文是一篇贮满着“诗意”的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朗读时采用的基本语调是轻盈的,各部分因内容不同可有所变化,表达盼春天到来和春天临近时的欣喜之情,可用欣喜愉悦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喜爱欣赏的感情,应用轻松活泼的语调;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应用逐渐高昂、有力的语调。朗读的情感要到位,把自己的身心融会到课文的情景氛围之中。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本文语言的形式特点,选请小组代表陈述。 教师总结: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 4.感知课文思路流向,理清层次。 (1)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春景的? 明确:课文第2至7段。其中第2段是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是以下五个语段具体描绘的背景。依次是春草图(第3段)、春花图(第4段)、春风图(第5段)、春雨图(第6段)和迎春图(第7段),可称为“春之五图”。 (2)请同学们轻声朗诵第1段,体会其中两个“着”、两个“了”动态助词在语气上柔和亲切的感觉,思考它和文章主体绘春部分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明确:叠用“盼望着”是运用反复手法,生动地表达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则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喜春的感情。(教师适机补充拟人手法的常识: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在于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感情。)写盼春,为全文定下了活泼、轻快的抒情基调,创设诗一样的氛围,是绘春的依托。 (3)朗读第8至10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时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明确:三个形象化的比喻各自成段,是按照喻体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的,强调春天的“新”“美”“力”。(适机补充比喻的有关常识。)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颂春,着墨于意。 小结:文章以盼春落笔,中间以绘春续笔,结尾以颂春收笔,这是本文的思路。 【品析语言】 1.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 明确:体现盼春心切。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明确: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中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突出小草柔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两句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明确: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的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 明确: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天地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5.“‘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一句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这句话表明春天给人们希望与活力,使人们精神焕发,更辛勤地去工作。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明确:第一个句子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说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侧重表现了春天的“新”和无穷的创造力;第二个句子把春天比作“小姑娘”,说它“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侧重于表现春天的美丽,赞美春天的生动活泼;第三个句子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说它“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侧重于表现春天的健壮有力。三个句子按照春的发展过程安排顺序,分别表现了春的“新”“美”“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课堂小结】 通过诵读的方式,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散文的语言美特点,并对重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进行赏析。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朗读课文第3至7段。 春 颂春 绘春 春之五图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盼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请学生闭上眼睛,心里想着春天,结合自己对春天的亲身感受,口头描绘一下跃入脑海的第一幅春的景象。(结合学生的体会)第一幅跃入脑海的春景一定是你最喜欢的。那么朱自清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呢?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春景图?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1.学习“春花图”。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讨论作者是按什么层次描写春花的。 明确:作者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的。 (3)体会写“树上”部分的语言和描写角度。讨论: ①如果不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些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情景,把“争”字表现得非常形象,把树写活了,不写这些句子,就显得平淡、呆板,缺少生气。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明确:不能颠倒。因为这三种颜色是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花的色彩一一对应的。 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树上”的花的? 明确: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仿佛” 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4)体会写“花下”部分的语言及表现手法。讨论: ①“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因为“闹”字中不仅有嗡嗡的声响,而且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景象;如果用“飞”字,则无声无息,只能表现飞时的形态,而不能表现声响和景象。 ②写“花下”只写了蜜蜂和蝴蝶,这与写花有什么关系? 明确:写“花下”的蜂闹蝶舞是侧面表现花儿的多、艳、甜。 (5)体会写“遍地”部分的语言。讨论: ①“遍地”和“杂样儿”是从什么角度写野花的? 明确:“遍地”写野花的数量多,“杂样儿”写野花的种类丰富。 ②体会“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的妙处。 明确:这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这里没有明写阳光和风,但已寓于描写之中了。因为有阳光,野花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因为“风轻悄悄的”,野花摇摇摆摆,才会像眼睛、像星星一样“眨呀眨的”。这两个比喻又互补: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不能照应“遍地”,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便把野花写活了。 (6)学生有感情地自读、齐读这一段。教师指导学生按层次,抓住板书的重点词语背诵。 2.学习“春风图”。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学生轻声跟读。 (2)理清作者写春风的层次。讨论: 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的? 明确:借助其他事物,从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四个角度来写春风。 (3)体会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语言。讨论: ①引用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什么作用? 明确:“吹面不寒”写春风的温暖;“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写春风的柔和。 ②“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个比喻给人什么感觉? 明确:温暖和柔情。 ①②总的是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暖。 (4) 研读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的部分。讨论: ①春风本身是无味的,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春风的味儿的呢? 明确:作者写了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再“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这就化无味为有味了,而这些味道都是春天所特有的。 ②这些味儿和前文的“春草图”“春花图”有什么关系? 明确:“青草味儿”照应了“春草图”,“各种花的香”照应了“春花图”。①②总的是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 (5)根据本段内容,学生自己分析: ①春风“轻悄悄的”,本身也没有什么声响,作者是怎样化无声为有声的? 明确:作者写了春天里特有的几种声响——清脆、宛转的鸟的歌声,轻风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牛背上牧童嘹亮的短笛声。 ②鸟儿的歌声传达了什么?“呼朋引伴”好在哪里? 明确:鸟儿的歌声传达出鸟儿对春天的欢悦之情。“呼朋引伴”一词很有表现力,似乎鸟儿也要将这种喜悦之情通过歌声与世间的一切事物分享。 ①②总的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音响。 (6)教师指导学生按层次、抓住板书的重点词语背诵这一段。 3.学习“春雨图”。 (1)指名选学生朗读这一段。启发学生联系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想象春雨的情状。 (2)研读直接状写春雨的部分,体会语言。讨论: ①“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表现了春雨的哪些特点? 明确: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个性特点——牛毛多而细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所以,这三个比喻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②体会“斜”“织”“全”“笼”所表现的内容。 明确:“斜”含蓄地写了“轻悄悄”的春风,“织”照应了“像细丝”的比喻,“全”表现了开阔的视野,“笼”准确地写出“薄烟”的情状。 (3) 研读写雨中自然景物的文字。讨论: 这一段是写春雨的,为什么要写“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明确:这句是间接写春雨。通过写雨中的树叶、小草,抓住“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等特点,突出植物经过春雨的滋润清新而闪亮的景象。 (4)研读写雨中的人的文字,讨论: ①为什么要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而不把这一句放到最后去说? 明确:一是要先说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气氛,这种气氛一直贯到末句;二是“黄晕” 也是颜色,与上文的“绿”“青”正相接连。 ②“黄晕”和雨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里所见的灯光是隔着雨幕所见的光,没有写蒙蒙细雨,但雨已隐含其中了。 ③体会“静默”二字所表现的境界。 明确: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春雨中“安静而和平”的景象,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把人引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5)指导背诵,方法同“春花图”“春雨图”。教师领背,学生轻声跟背。 4.总结以上四幅图画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及语言中所蕴涵的感情。 明确:以上四幅图画,从四个侧面描绘了春景的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这就是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5.学习“迎春图”。 (1)学生轻声齐读这一段,体会感情。 (2)体会语言。讨论: ①“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表示的意思。 明确:“城里乡下”说范围的广阔,“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 ②“也赶趟儿似的”的“也”照应前文何处?这里的“赶趟儿”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里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③“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写成“舒活筋骨,抖擞精神”,读起来感觉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一种写法读起来给人以动感,后一种写法读起来使人觉得呆板。 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有什么含义? 明确:写春天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3)指导背诵,学生齐背本段。 (4)讨论“迎春图”和前四幅图画的关系。 明确:这幅图画由景及人,颂扬抓紧时间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堂小结】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时间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 2. 完成相关练习。 3. 背诵全文。 4. 预习第2课。 【板书设计】 衬托迎春 层层铺垫 绘春 春草图——由物到人—正面、侧面相结合 春花图——由高到低—虚实结合 春风图——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多感官描写 春雨图——由物到人、由近及远——动静结合 2 济南的冬天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6—8页 【教学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 2.学习老舍先生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被称为“宝地”的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1966年去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戏剧《龙须沟》《茶馆》等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相关知识】 本文是1931年春天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躬耕于此,又名舜山或舜耕山。隋朝年间因沿壁镌佛,石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很有名,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新课讲授】 (一)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投影: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济南(jǐ) 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2)释义。 响晴:晴朗无云。 设若:假若、假如、如果。 秀气:清秀小巧,文中形容小山的秀美小巧。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水)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2.讨论,感知全文。 (1)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明确:济南的冬天在作家老舍将之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净的。 阳光朗照——温晴 薄雪覆盖——秀气 城外远山——淡雅 冬天的山 冬天的水——水藻的绿——澄清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明确: (3)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将自己过去住过的地方的冬天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第二部分(第2—5段):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景。(老城,有山有水,晒着阳光,暖和安适。) 第三部分(第6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4)你是否觉得济南的冬天是“暖和舒适”的?请讲述理由。 明确:①济南三面环山。②像是“放在一个小摇篮里。③山是阳光朗照,薄雪覆盖。④水是不结冰的,清澈透明。⑤济南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及心情说明济南的“温晴”。 (二)课文分析 1.分析第1段。 (1)本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的哪些特点? 明确: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响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2)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这段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3)本段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 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2.分析第2段。 (1)朗读本段,想想文章是怎样转入写济南的冬天的山和水的? 明确: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和水。 (2) 本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老城”?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用“睡”“醒”将老城人格化,使之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3.分析第3段。 (1)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们的感受及遐想,来表现济南的可爱。 (2)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阳光朗照下的山。 (3)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两方面。 ①小山:用“围”“小摇篮”“保暖”写出济南的可爱、充满温情。 ②人们:用“含笑”“不着急”写出济南冬天的慈善。 4.分析第4段。 (1)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明确:薄雪覆盖下的山。 (2)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 明确:空间顺序,层次分明。 ①山上:矮松青黑——顶白花 (像日本看护妇)——比喻 ②山尖:全白 (镶银边) ③山坡:白雪黄草 (穿花衣)——拟人 ④山腰:露粉色 (害羞)——拟人 (3)“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明确:①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青黑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②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4)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有什么好处? 明确:①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树尖上顶着雪的青黑矮松;用“花衣”比喻雪和草呈现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②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思考探究”。 2.画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并反复朗读体会它的妙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对课文的前4段进行了细读赏析,既感受了本文文字的美妙,也从整体上对这篇课文的结构进行了把握。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并且从写作特色等角度继续对课文进行学习。 【新课讲授】 (一)课文分析 1.分析第5段。 (1)本段主要写什么? 明确:雪后济南的城外的景象。 (2)本段为什么用两个“卧”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唯有“卧”字才能把错落有致的小村庄及矮屋房顶上的薄雪的形状、情态写得活灵活现,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两个“卧”字表现出的安闲、舒适与前文“好像……一个小摇篮里”,“一个老城……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这样使全文一致,有一种和谐之美。 (3)城外远山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素淡雅致。 2.分析最后一段。 济南的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通过描写三组植物:绿萍、绿水藻、绿柳,衬托水的“绿”,“绿”体现了冬水的温暖,充满生机。从颜色上来看:澄清、清亮、蓝汪汪,用“蓝水晶”做比喻,突出冬水清澈通透的特点。 【品析赏鉴】 1.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的? 明确:(l)用比喻、拟人:第3段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第4段“害了羞”的情态,“粉色”的容颜等写出了雪后山景的美丽,进一步点出薄雪覆盖下小山的“妙”。 (2)从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以及人们的“幻想”,表现了济南人对“慈善”的冬天的喜爱及对小山的特殊情感。 2.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明确: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l)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比较阅读】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图画,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课堂小结】 老舍极尽笔墨,传神地绘山景、描水色,使得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等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浸透着老舍的喜爱、赞美之情。 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时间、地点的范围,接着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通过三组对比,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再接着写济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文章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景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从语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积累拓展”。 2. 完成相关练习。 3. 预习第3课。 【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 阳光朗照——温晴 薄雪覆盖——秀气 城外远山——淡雅 冬天的山 冬天的水——水藻的绿——澄清 冬天的温晴——真得算个宝地(对比) 分写 总写: 3* 雨的四季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2页 【教学目标】 1.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3.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重点难点】 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感情。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只有细心倾听的人,才能了解它的歌词,一点一滴,奏出欢快和谐的旋律,它不需要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这就是雨,它似歌、如诗、像画,春雨柔美,夏雨猛烈,秋雨清凉,冬雨冷静,各式各样的雨滋润着万物也浸润着心灵。当代诗人刘湛秋的美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一首四季雨歌。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笔下如诗如画的文章,领略文章语言的美、意境的美,以及雨的美。 【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年出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著有诗集《无题抒情诗》《生命的快乐》等,早在八十年代,他就曾被一代大学生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给文章划分段落,并能概括段落大意。要求分段正确,段意要概括、准确,句子通顺,无错字。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喜雨。 第二部分(第2—5段):绘雨。 第三部分(第6—7段):赞雨。 (二)问题探究 1.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组更快更准确!) 明确:春雨:美丽、娇媚 夏雨:热烈、粗犷 秋雨:沉静、端庄 冬雨:平静、自然 2.春、夏、秋、冬这四幅雨图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请谈谈你的看法。【提示:可以从修辞运用、语言表达、感情意境等任一方面畅所欲言】 明确:示例一:我最喜欢春雨图。“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水珠写活了,人格化了。把花苞滴下来的水珠子与少女的眼泪作比,说它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使本来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人的神态和情感,写得形象生动。 示例二:我最喜欢春雨图。“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一幅图加以赏析描述,教师点评。) 3.请同学们齐读第一和最后两段,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尾呼应。结尾的“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再次强调了雨“美”和自己对雨的喜爱,表达对雨的渴望和爱恋之情。 4.辨析“雨的四季”和“四季的雨”有何不同。 明确:“四季的雨”单纯强调一个“雨”字,显得呆板、生硬,而“雨的四季”充满灵动,把“雨”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课堂小结】 多美的文字啊!在作者笔下没有五官的树生机盎然,没有情感的花意态娇羞,没有声音的小草沙沙作响,没有味道的空气四溢芳香。这种美源于自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秀美的文字向我们讲述着雨的四季。它们被作者饱含温情乃至热情的情感化、人格化了,一支神来之笔点染了四季,一支升花之笔写活了万物。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生活,同样也会发现“美”就在我们身边!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第4课。 【板书设计】 赞雨 绘雨 春雨图——美丽、娇媚 夏雨图——热烈、粗犷 秋雨图——端庄、沉静 冬雨图——平静、赞美 喜雨 由衷喜爱 热情赞美 雨的四季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16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四首诗。 2.了解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和四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重点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2.品味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一、《观沧海》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昌,并以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遗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写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文体知识】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新课讲授】 (一) 整体感知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碣石(jié) 澹(dàn) 竦峙(sǒng zhì) 萧瑟(sè) 2.节奏。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释义。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 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二)问题探究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具体分析。 明确:写景的前六句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惊人的力量;接下来的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暗含诗人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万物一样统一天下的胸襟。虚实相间,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明确: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与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4.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5.本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明确:《观沧海》是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观沧海 前两句:交代时间、地点 第3—8句:实景(动静结合) 第9—12句:虚景 最后两句:附文 【板书设计】 统一北方 建功立业 (虚实结合)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导入新课】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待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事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王昌龄的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题解。 闻,指听说。左迁,(指)降职。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二)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两句抒情。作者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 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包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写作特色】 试举例说明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明确:诗人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既写了景,又以“子规啼”暗点自己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课堂小结】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一、二题。 2.预习《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 【板书设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首句写景点时令——飘零之感 次句叙事表惊悉——迁谪之远 对遭遇同情 对官场憎恶 后两句抒情表牵挂——情深意长 第二课时 三、《次北固山下》 【导入新课】 古代的交通是很不发达的,因此,流落他乡或在外谋职的人是很难定期回家的,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表达思乡之苦就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下,唐代诗人王湾的诗歌《次北固山下》,来共同感受一下作者那种浓浓的乡愁。 【作者简介】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年)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文名,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题解。 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2.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释义。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二)问题探究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明确:首联:写旅途中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青山”指北固山,“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尾联:照应首句,表现了诗人淡淡的思乡愁绪。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居他乡,久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明确: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3.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找一幅长江下游的图片给学生看看,或者背诵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望天门山》,然后指出诗人此刻所在的具体位置。) 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 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即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从而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绿水前 观景 思乡:乡书 归雁 思乡之情 潮平岸阔 风正帆悬 海日残夜 江春旧年 四、《天净沙•秋思》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首小令,凡是接触过一点古代文学的人,几乎都能够背诵。文人雅士更是由衷地喜爱,称之为“千古绝句”,奉为“秋思之祖”。国学大师王国维盛赞它“纯属天籁”。它就是《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一生著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马丹阳》《黄粱梦》等,并写有小令、套数二百余首,经后人辑入《东篱乐府》。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题解。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秋思》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2.全篇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 第二层(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第二层作铺垫。 【诗词赏析】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吹得落叶纷飞;古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 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但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之处。 【中心思想】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课堂小结】 同学们,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作连绵的群山,那诗歌就是群山之峰。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诵其中一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养修。虽然本课所学的四首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现在我们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我国的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光彩夺目,我们可用此法去自学一些名篇,继承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诵读诗歌,背诵并默写。 3.预习第5课。 【板书设计】 写景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凄凉 冷清 抒情 夕阳西下 断肠人 在天涯 羁旅之思 游子之悲 天净沙·秋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亲情之爱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对课文情感的把握,激发学生的情感,训练学生语音技能,包括重音、停连、语气与节奏。 2、利用对细节的分析,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 3、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在第一单元学习景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 5、通过对作品构思技巧的学习,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 6、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析,学会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 7、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 材 分 析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重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学情分析 本单元为写人记事诗文,学生有较为切实的生活体验,应注重分析与感染教育,主要通过诵读来达到此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 1、分析细节,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 2、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 3、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挖掘文章深意,品味作品语言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时要点 利用“三读一批注”自主完成对《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的学习 教学方法 三读一批注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一、 二、 三、 导入:以家庭生活导入,并阅读单元导读 引领学生复习“三读一批注”各环节及方法,重点补充词义与语境的关系。 巡视并督促,并要求学生完成或掌握如下内容: 纷说、阅读 再现 批注 加入课前口语训练 可以举例示范 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测 1、字词:憔悴、膳、瘫痪、侍弄、捶打、絮叨、诀别、戚、分歧、取决、一霎、粼粼、各得其所、蒂、梗、匿笑、菡萏、攲斜、沐浴、祷告、姊妹、徘徊、荫蔽 2、掌握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情感、文章结构、主旨。 3、对四篇文章进行个性化批注。 板书设计 一读:读顺1、标注自然段落 2、阅读课文,圈点勾画生字、生词,并在练 习本上对生字字形进行掌握。 3、利用工具书、课下注解对生词进行理解、 掌握。 二读:读懂 仔细阅读课文,把握作品主要内容、作者情 感、文章结构、文章主旨。 三读:读精 反复阅读课文,对文章中修辞句、主旨句、 难于理解的句子、描写句、议论句、中心句、 哲理句、独句段、抒情句、开头、结尾、富 有表现力的句、词进行品析,还可以把你的 疑问提出来,并鼓励有创造性的批注。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时要点 检测并归纳批注情况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一、 二、 三、 四、 检查批注,进行点评 互助解决生字字形、词语理解 以多媒体对字词进行检测 批注结果展示 《秋天的怀念》 主旨:对母亲的爱与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全方位挥撒得淋漓尽致,表现了母爱的无私,理解与伟大。 主要内容: 听评 互动 在练习本上完成 展示并更正 可以补充介绍作者 史铁生 泰戈尔 主要是写自从作者的腿瘫痪以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却默默地忍受,不但不责骂他,反而以一颗慈善、宽容的心来关爱他、照顾他。每当作者摔东西时,母亲没有办法,只好自己躲在角落哭,因为母亲恨铁不成钢又不忍心伤害他的自尊心。后来,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他去看花,结果花没看,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他了。可是母亲临走前,还记挂着作者。 情感:对少不更事的追悔,对母亲的怀念,对母爱的赞美。 结构: 1-2,母亲强忍疼痛,激励安慰因双腿瘫痪而暴怒绝望的儿子。 3-6秋日的一天,已重病缠身的母亲为宽慰儿子,和儿子约定去北海看花,但未能实现,临终的母亲对子女无比牵挂。 7在母亲去世后又一个秋日,作者与他的妹妹一起去北海看了菊花,表达了对母亲的无比怀念。 《散步》 主旨: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经过,表现出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可多解) 主要内容:一家人在初春散步 可是出现了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的分歧 “我”爱幼更敬老母亲听从儿子更爱孙子展现了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的画面。 情感: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 结构:第一部分(1、2段),交代散步的地点、人物和散步的缘由。 第二部分(3~8段),写散步的过程: 第一层(3~5段),写田野的春色和一家人散步的乐趣。 第二层(6~8段),写散步中的波澜和解决的办法。 《金色花》 主旨:表达母爱。 主要内容:通过对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表达动人的母爱和童真。 情感:表达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结构:第一部分(1~4段),“我”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部分(5~6段),“我”在妈妈读诗时,将影子投射在书页上。 第三部分(7~9段),“我”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原形。 《荷叶母亲》 主旨:表达母爱。 主要内容:通过写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热爱。 情感:表达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 结构:第一部分(1——3)写我回忆我和祖父一起赏莲。 第二部分(4——9)写现在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还有我的感受 板书设计 字词检测 批注结果展示 (以上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出现) 课时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时要点 利用《秋天的怀念》一课,学习品味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批注法、朗读法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一、 二、 三、 介绍“细节描写”,举适当事例,最好是生活中的事例。 找出本文细节描写,体会作品深意,及细节描写作用。 巡视、更正 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 体会 勾画,评价 可采取范读、让学生自己读,指名读,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语调或高或低,语速或慢或急,声音或大或小,在读中感受母爱的伟大、无私,把自己这种感受读出来,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也学习作者这种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节描写,进行朗读指导。 批注要点: 1、抓住动词,如文中的“挡、躲、扑、抓、忍、”等字词,来感受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是担忧、是细心。(母亲挡在窗前,是要挡住儿子看到落叶想要死的心。一个“躲”字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片理解。母亲扑下去的一定是儿子想要去死的念头;抓住的是儿子想要死的念头,她想抓住儿子,怕他轻生;忍住儿子的抱怨;忍住儿子的病痛给自己的双重打击;更忍住病入膏肓的实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告诉儿子要“好好活”。)突破难点,从而感受母亲的深沉无私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 2、抓语言,如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表面上写的是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实际上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先自己好好活着。对于母亲这些话外话的意思,“我”因为自己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想过,直到后来妹妹告诉我,我才知道。再如: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解读:母亲的一生最牵挂的就是“我”和妹妹,她在生命的最终,“呼吸困难”、“昏迷” 学生说说课文的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动,把感受读出来。” 可以进行朗读训练指导 四、 的时候,她想到了只有“我”和妹妹,于是,一幅伟大母亲的图画就这样赫然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总结:细节描写作用 1.反应人物的某种心态,突出人物的性格; 2.使情节生动细致; 3推动情节发展,为下一个情节的铺垫。 板书设计 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细节描写作用: 1.反应人物的某种心态,突出人物的性格; 2.使情节生动细致; 3推动情节发展,为下一个情节做铺垫。 课时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时要点 1、通过对《散步》中人物的描写,学习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2、在第一单元学习景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散步》一文,继续学习景物描写的作用。 3、通过对《散步》一文的主题挖掘,学会多角度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方法 勾画法、探究法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一、 二、 三、 介绍分析人物的方法 分析《散步》中人物形象 讨论并展示 勾画《散步》一文中景物描写,与前一单元写景文中景物描写进行比较,体会写法的不同,并谈一谈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生命 。 体会 分别圈点勾画《散步》一课中“母亲、儿子、妻子、我”四人的语句,并分析人物形象。 讨论、展示 勾画并体会,批注,总结规律。 四、 通过初春景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召唤,暗示母亲熬过严冬,将会获得新的活力。同时为散步做垫底。景物描写,烘托散步心情,设置散步背景。深化中心。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儿子要走小路的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母亲对孙子的理解和疼爱。 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分析主题 你认为《散步》的主题是什么?找出本文能体现主旨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总结主题: 1、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的氛围。 2、本文营造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 3、本语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4、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 5、本文蕴含着“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感悟。 勾画,分析 讨论,从内容、启示、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 分析人物的方法: 1、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侧而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4、要抓住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去体会人物形象。 母亲: 顺从 善解人意 儿子: 活泼可爱 聪慧机灵 妻子: 贤惠 我: 颇有担当、体贴孝顺、深沉稳重 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 三、烘托人物心情; 四、展示人物性格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课时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时要点 对比阅读两首散文诗,通过对作品构思技巧的学习,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 对比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一、 二、 三、 四、 介绍散文诗及两位作者 再现《金色花》、《荷叶母亲》两文二读成果,对比二者的异同。教师引导比较点。 展示研讨成果 相同点: 主 题:表达母爱 表现手法:运用象征手法。(金色花:孩子的天真;荷叶:母爱厚重) 语言风格:清新雅致(金活泼、口语化;荷典雅、书面化) 不同点: 构思:金以儿童口吻和心理,通过特有的奇思妙想,表达母爱和童真;荷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抒对母亲的感情。金为虚拟情境;荷为真实情境。金中母亲形象为具体、鲜活;荷中母亲运用象征。 构思启示 教师总结:学会从小事入手揭示生活哲理的方法。 体会 再现内容,思考对比。 展示 纷说、体会 板书设计 相同点: 主 题:表达母爱 表现手法:运用象征手法。(金色花:孩子的天真;荷叶:母爱厚重) 语言风格:清新雅致(金活泼、口语化;荷典雅、书面化) 不同点: 构思:金以儿童口吻和心理,通过特有的奇思妙想,表达母爱和童真; 荷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直抒对母亲的感情。金为虚拟情境;荷为真实情境。 金中母亲形象为具体、鲜活;荷中母亲运用象征。 课时 第六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时要点 1、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朗读文言文能力。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接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读法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一、 二、 明确文言文学习方法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明确句读,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3、借助工具书、注解,以直译为主,翻译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掌握文章内容。 4、掌握文章结构、写法。 5、明确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以《咏雪》为例,引导学习 1、介绍作家作品。 2、学生试读,教师正音正字,纠正句读。 3、反复诵读,初步理解内容。 4、翻译课文。 翻译原则:增、删、留、调、补、换。 5、掌握文章结构、写法。(细节描写) 6、明确本文内涵及现实意义。 问题: (1)本文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在情趣。 “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家其乐融融;“公欣然”“大笑乐”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情感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2)“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 前一个注重形似,后一个注重神似。(可作比喻修辞运用的补充)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 识记 试读 诵读 师生共译 思考、回答 读出情感 三、 四、 自主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每一环节教师检测。 补充敬辞与谦辞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 板书设计 文言文学习方法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明确句读,初步理解文章大意。 3、借助工具书、注解,以直译为主,翻译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掌握文章内容。 4、掌握文章结构、写法。 5、明确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翻译原则:增、删、留、调、补、换 撒盐空中差可拟 形似 未若柳絮因风起 神似 课时 第七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时要点 群文阅读 教学方法 三读一批注法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一、 二、 督促学生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小红门》、《我的母亲》三篇文章,进行摘抄。选择一篇进行三读一批注。 教师进行检查。 阅读《世说新语》选段,激发阅读兴趣 自主阅读,进行批注 阅读,说出大意 板书设计 本课无 课时 第八、九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课时要点 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事情说清楚的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 一、 回忆、练习 二、 三、 四、 结合《秋天的怀念》一课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认识细节的表现力。并结合写作实践一进行训练。 理清《散步》思路,明确记事的六要素。 构思训练 1、确定内容 2、厘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确定简单提纲,以问题驱动的方式丰富内容。 完成作文“那一次,我真 ” 回忆 训练 当堂完成作文 板书设计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每个人都从成长中走来,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但每个人的经历并不相同,因而拥有不同的成长体验,本单元的课文给正漫步在成长道路上的我们以莫大的鼓舞、激励、启迪和警示。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单元的几位作家,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2. 准确读写本单元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3. 深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学习研读、揣摩、赏析含义深刻且富于情感的精彩语句,了解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 2. 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和多角度理解。 【教学指导】 1.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 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深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课时 《再塑生命的人》 1课时 《窃读记》 1课时 《<论语>十二章》 2课时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38—43页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3.揣摩本文的语言。 4.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品味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种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今天我们来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童年的记忆。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品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中。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文题解读】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课文标题用“从……到……”两个介词有以下的含义: 1.“百草园”“三味书屋”点明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很明显就是把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2.全文叙写了作者童年两处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记叙百草园的生活;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 3.表明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新课讲授】 (一)疏通字词 缠络(chán) 豁(huò) 觅食(mì ) 渊博(yuān) 确凿(záo ) 菜畦(qí) 桑椹(shèn) 油蛉 (líng) 攒(cuán ) 斑蝥(máo ) 珊瑚(shān) 蟋蟀(shuài ) 敛(liǎn) 脑髓(suǐ) 人迹罕至(hǎn) 竹筛(shāi) 秕谷(bǐ) 系(jì) 传授(shòu) 书塾(shú) 宿儒(rú) 蝉蜕(tuì ) 厥土(jué) 窦(dòu) 人声鼎沸(dǐng) 拗(ǎo) 倜傥(tì tǎng) 金叵罗(pǒ) 盔甲(kuī ) 绣像(xiù ) 锡箔(xī bó) (二)整体感知 1.指定学生朗读全文。 2.(让学生思考问题)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部分的起止句和过渡段。 明确:课文第1至8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有趣生活;第9段是过渡段,第10至24段写的是作者回忆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 (三)研读赏析 1.请学生朗读第1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课文的第1段写出了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了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 (2)你怎样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逝,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引出一个“线索”——“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课文的第1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出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 2.请学生朗读第2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明确: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2)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 明确:莱畦,石井栏。 (3)为什么说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明确: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4)作者是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的? 明确:鲁迅先生用色彩绚丽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写的是春季;“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这样写了春、夏、秋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从而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 (5)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表现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明确:本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6)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景物写得这样精彩? 明确: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时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作者能把百草园的景物写得这样精彩。 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课文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 (2)课文第4段写了一什么故事?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明确: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 (3)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 明确: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的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练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 4.让学生齐读课文第7、8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这两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了雪地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 (2)让学生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并分析这些动词的表现作用。 明确: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以及对捕鸟的喜爱。 (3)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明确: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作者虽然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实际、具体。 4.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1)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现了儿童的什么心理? 明确: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 (2)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什么感情? 明确: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流露出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在这里“我”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在这里“我”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 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第2段。 2.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0、11段,思考以下问题: (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为什么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 明确:从一间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鲁迅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怀念。 (2)“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 明确: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三味书屋给作者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黑油的竹门”,它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2段至末尾。(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个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 (教师提示:对第21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读应该是这样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3.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情况? 明确: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情况:①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②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③逃课到小园中去玩被先生批评。④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⑤课上的意外收获——“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 4.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 明确:第一个是问“怪哉”是怎么回事。先生说“不知道!”,而且脸上有些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他)决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这是对压制学生求知欲的不满。进了三味书屋就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少年鲁迅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这在老师的眼里简直是旁门左道,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第二个是读书的内容和形式。老师“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读的又是什么内容呢?有的宣传“仁”这个虚伪的封建道德;有的低级趣味地取笑别人;有的宣传迷信风水;有的拼凑起讲古代税法的话;这些令人难懂而又无用的书,读不成句,读错了也没有人纠正,只有死记硬背。学生怎能感兴趣呢?这和百草园中生动活泼的生活真是大相径庭! 5.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他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鲁迅对先生主要是敬慕,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鲁迅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顽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6.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呢? 明确: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儿的成绩却不少了”——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 7.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什么关系? 明确: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枯燥无味,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8.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①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百草园的生活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 生活乐趣;而三味书屋的生活则妨碍了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②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快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③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快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课堂小结】 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儿童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 预习第10课。 3.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的校园里肯定更是一片欣欣向荣,请以“春回校园”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景物描写,同时运用联想手法,写出人的活动,以展现校园里春的气息。 【板书设计】 欢乐有趣 对比 枯燥无味 百草园 有趣的景色(欣赏) 神奇的故事(神秘) 捕鸟的乐趣(惊喜) 三味书屋 陈设行礼(威严) 提问受斥(严厉) 读书生活(枯燥) 园中玩耍(自由) 偷偷画画(珍惜) 10*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48页 【教学目标】 1.积累“疲惫不堪、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等词语。 2.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3.培养学生筛选、整理、概括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文字,在文字中寻找问题、找到答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2.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 游戏规则: 全班都不要发出声音,第1、3、5、7组同学闭上眼睛,邻桌同学在其手上书写,让其辨认,并书写到纸上。 要写的字是:五彩缤纷。 教师:请大家讲一下做这个游戏的感受。(无助、单调、黑暗) 我们今天要来认识一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女性,首先我们来看下其他人对她的评价。 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美国著名作家) 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在她的生活和生活乐趣中,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永远不能遗忘的一课——我们都希望这部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让她的精神在越来越广的范围内传播。 ——罗斯福夫人 她自己则这样说: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光明,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成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海伦·凯勒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盲聋哑人。主要著作有《我生活的故事》《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相关背景】 一岁半,海伦·凯勒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7岁,海伦·凯勒考进了美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新课讲授】 (一) 整体感知 1.掌握下列读音和词语释义。 (1)掌握下列读音。 搓捻(cuō niǎn) 怦怦(pēng) 脾(pí)气 譬如(pì) 感慨(kǎi) 捡起(jiǎn) 绽开(zhàn) 争执(zhí) 惭愧(kuì) 悔恨(huǐ) 激荡(dàng) 奥秘(ào) 拼凑(còu) 企盼(qǐ) 灵魂(hún) 截然不同(jié) 疲倦不堪(juàn) 混为一谈(hùn) (2)掌握下列词语的释义。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食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以及她高超的教育艺术。 (1)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明确: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 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 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我”认识事物的? 明确: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3)当“我”“杯”“水”不分时,莎莉文老师用什么方法来引导“我”认识水的?当时“我”的感受如何?请将“我”的感受从文中画出。 明确: 带“我”到井房让“我”亲身感受水。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明确:莎莉文老师用“水”打开了海伦·凯勒智慧和情感的大门。“水”使海伦·凯勒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妙的感受。 期待着我们的老师能像莎莉文老师一样,采用多种方法,用爱心启迪我们的智慧和情感。 (5)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二部分(第6—13段):写莎莉文老师教育“我”,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事物都有名称。 (二)问题探究 1.本文文字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话为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说说为什么作者什么也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如此美的世界。 明确:心中有爱,我们应该珍惜自己一双明亮的眼睛,用心去感受我们看到的世界。 2. 莎莉文老师走进海伦·凯勒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用一个比喻句写出来。 明确: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我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我从黑暗引向光明。 3.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海伦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明确: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 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4.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 明确:“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 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 自然,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 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这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课堂小结】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真诚地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给海伦·凯勒写一封信。 3.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4.预习第11课。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莎莉文教“我”认识事物——爱心博大 教育有方 海伦·凯勒 热爱生活 敏而好学 坚韧不拔 主观努力 共创奇迹 11* 窃读记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3页 【教学目标】 1.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机会,奋发向上。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2.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窃”时心里会怎么想?请你打开课本第11课,看看是什么原因促使了林海音这样去“窃读”的?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苗栗人,作家。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有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等,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等,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 【相关背景】 林海音,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坂,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在北京度过的25年时间,被林海音称作“金色年代”,影响了她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中具有浓厚的北平味。林海音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该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后来被拍成电影,也改编成儿童绘本。 【新课讲授】 (一) 整体感知 1.题解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窃”字在本文中的含义。 明确:窃:①偷。②比喻用户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占据。③偷偷地。④谦辞,用于称自己的行为,表示私自、私下。在本文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 3.“窃读”的含义: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1)分析文中详写的主要事例。 由题目可知,本文是作者林海音回忆自己小时候“窃读”中发生的一些事,其中具体详细地写了两件事。学生迅速浏览,要求: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② 再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当时作者的心理(心情)。 明确:①因“窃读”而被赶出了书店。——孤独无助 ②得到店员的关心帮助,读完了一本好书。——感动、感激 (2)学习文中略写的内容——“我”“窃读”的方法。 这两次详细描写的事例也告诉大家,“窃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成功地“窃读”,还得掌握一些方法。文中也简略地记叙了一系列方法,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些“窃读”的方法。 明确:①发现“窃读”这一好方法。②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③装作其他顾客的家属。 ④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留在书店。⑤用花生米充饥。⑥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 小结: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去读书。 (二) 问题探究 1.指定一名学生读第11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1)体会“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 (2)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2.默读第12—29段,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受。 (1)“我希望到顾客正多着的书店”是什么滋味? 明确: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他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2)“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明确: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有时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3)“最令人开心的还是下雨天”是什么滋味? 明确: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皱眉头,望街心。 (4)“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明确:作者读书读得饿了,累了,腿酸了,也“舍不得放弃任何可捉住的窃读机会”。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可见作者为读书付出之多。 (5)“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是什么滋味? 明确: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 (6)作者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明确:作者身体上已经很疲惫了,却感到“浑身都松快了”,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身体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人物描写方法】 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1. 注意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师板书:心理描写) 明确:①刚进书店时回想、安心和担忧几种不同心情的转换。 ②下雨时作者非常高兴,却“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得喊着:‘大些!再大些!’”表现了作者实际上高兴却又装着不高兴的复杂心情。 ③“我也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袋中有钱该多么好……” 2. 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教师板书:动作描写) 明确:(1)①跨进店门,我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②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真是像个小偷似的。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小女儿。③我的腿真够酸了,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持另一条腿,有时忘形地撅着屁股依赖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这三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急切渴望。 (2)“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读书的满足与快乐。 【课堂小结】 1.总结并分析人物形象。 请学生根据以上记叙与描写,分析概括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我”是一个家庭贫困却酷爱阅读的学生。 2.简述“窃读”的收获。 明确:课文中虽然只是记录了林海音在少年时期读书的一小段经历,但她对读书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这也为她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 2.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记录自己的一次读书经历。 3.预习第12课。 【板书设计】 窃读记 放学之后 窃读经历 贪婪的读者 藏身于大人之中 借雨天读书 吞下所有智慧 感受独特 滋味复杂 经历艰辛与惧怕 收获知识和快乐 夜晚降临——离开书店,浑身松快 12 《论语》十二章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55—57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 2.积累文言词汇。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4.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批判吸收儒家哲学思想。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以及相关句子的含义。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归纳每则语录的中心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 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 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 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作品简介】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 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人物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齐读。 3.理解课文。 (1)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 说:同“悦”,愉快。 朋:志同道合的人。 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 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才德的人吗?” (2)第二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吾:我。 日:每天。 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替。 谋:谋划。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②小组合作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 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 (3)第三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耳顺:对此与多种解释,通常认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逾:越过。 矩:法度。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 了解并顺应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可以顺从意愿,又不会越过法度。” (4)第四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温:温习。 故:学过的知识。 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为:做。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第五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感到迷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而不学习,就会 疑惑。” (6) 第六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 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一) 问题探究 1. 第一章讲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 学习方法(第一句)、学习的乐趣(第二句)、为人态度(第三句)。 2.学习第二章,思考如下问题。 (1)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哪方面的道理? 明确:本章强调治学的人必须重视品德修养。 (2)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明确:替人谋划事情、与朋友交往、温习知识。 (3)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明确: 忠(尽心力)、信(诚信)、习(温习)。 3.学习第三章,思考如下问题。 (1)从第三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明确:分为三个阶段:①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阶段。②五十岁、六十岁:安心立命阶段。③七十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 (2)第三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3)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明确: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4)我们从第三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4.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讲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 5.第五章主要阐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6.第六章主要赞扬了颜回的什么精神? 明确:本章赞扬了颜回坚持学习而贫贱不移的精神。 【课堂小结】 本课的前六章分别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阐述,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课后作业】 1. 复习、背诵前六章。 1. 预习后面六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 第七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知:知道。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者:代词,……的人。 好:喜爱,爱好。 乐:以……为快乐。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快 乐的人。” 2. 第八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述而》)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饭疏食:吃粗粮。饭,吃。疏食,粗粮。 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曲肱:弯着胳膊。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乐:乐趣。 义:正当手段。 于:介词,对,对于。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 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 第九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三人:几个人。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从:跟从,学习。 不善者:不好的方面,缺点。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 针对他的缺点(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4.第十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川:河流。 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舍:停留,止息。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5.第十一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三军:指军队。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夺:改变。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6. 第十二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①结合注释,把握重点字词。 博:广泛。 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定。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救,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仁:仁德。 ②小组合作翻译。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发问请教,多考虑当前的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 问题探究 1.学习第七章,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七章阐述了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明确:以学习为快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2)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顶真。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2.第八章讲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这章讲人的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 3.第九章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 明确: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4. 学习第十章,思考如下问题。 (1)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2)第十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5.第十一章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6.第十二章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课堂小结】 本文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有的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有的谈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复习并背诵整篇课文。 3.搜集、整理《论语》的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成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道德修养 认真 谦虚 仁义 坚强 第四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体验和思考,还有个人修身经验的总结。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教学目标】 1. 规范书写、积累、掌握和运用常用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读出语气。 3. 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重点难点】 1. 阅读课文时,能抓住关键的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 2. 在阅读过程中能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感悟和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自相对照反思,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3. 学会利用网络、书籍来搜集、整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 尝试组织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教学指导】 1.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和特点。 【课时安排】 《纪念白求恩》 2课时 《植树的牧羊人》 2课时 《走一步,再走一步》 1课时 《诫子书》 2课时 13 纪念白求恩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3.理解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白求恩的精神。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板书题目)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所写的,写于1939年12月21日。 【作者简介】 毛泽东(198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其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白求恩简介】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援助抗日战争。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他于1939年11月在河北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新课讲授】 (一)字词积累 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派遣 纯粹 晋察冀 鄙薄 殖民 见异思迁 精益求精 (二)整体感知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请学生回答。 1.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根据重点句归纳出各段的要点。 讨论并归纳:第1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4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各段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明确:这四个要点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三)课文精析 1.学习课文的第1段。 (1)开头两句的记叙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介绍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先概括简叙白求恩的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这几句记叙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没有了事实依据。 (3) 有人认为,白求恩的事迹非常感人,应该详细地叙述他为中国的抗战所做的事,不应仅用一句话概括。你怎样理解? 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悼念白求恩、赞扬白求恩,不是记叙白求恩的事迹,如果详写,文章的写作目的就变了。另外,白求恩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不必详写。 (4)这段文字可分为几层?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 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 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5)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6)引用“列宁主义认为……世界革命才能胜利”一段话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这一精神的重要意义。 2.学习课文的第2段。 给第2段分层,概括每层的意思。 明确:第2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①-②句):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二层(第③-⑦句):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 第三层(第⑧-⑩句):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课堂小结】 纵观全文,结构上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形式。文章概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在议论文中,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有“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写一段文字,赞扬某个人。 3.预习本课的第3、4段。 【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赞扬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纪念白求恩》的前两段,归纳了各段的内容要点,了解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纪念白求恩》。 【新课讲授】 (一)课文精析 1.学习课文的第3段。 (1)第3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3段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2)本段中运用了不少成语,请找出来,说说运用成语的好处。 明确:如:精益求精、见异思迁等。好处:成语言简意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注意积累并准确地运用) 2. 学习课文的第4段。 (1) 第4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2) 找学生朗读本段,然后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第一层(前四句):叙述与白求恩同志的交往。 第二层(后四句):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3)学生朗读本段,体会在叙述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只”表达了遗憾之情。“仅”表达了歉疚和痛惜的心情。又用沉痛的语气直抒自己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心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朗读应体现作者的感情,语气要平缓,略带沉重。 (4)第4段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为什么单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明确:这是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有这种精神,才有其他精神,这也是对三种精神的总结。 (5)作者在结尾用了什么句式来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高尚”“纯粹”“有道德”“ 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分别指什么? 明确:排比句式。“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兴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6)运用排比句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五个句子言之有序,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铿锵有力,既热情赞美了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民学习的热情。 (二)问题探究 1.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明确:第2、3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 白求恩 “不少人”和“一些人” 对工作 极端负责任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 对人民 极端的热忱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 精益求精 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 对比手法的好处是:正反对比,鲜明有力。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中心。 2.第2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白求恩的?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明确:“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是侧面介绍。 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3. 为什么把写白求恩的精神放在第1段,而把写其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3段? 明确:一个专心业务、精研技术的人,如果没有进步的政治思想,他可以为反动的压迫者、剥削者服务,评价一个人,思想道德标准应该是放在首位的,而白求恩是共产主义战士,他把他高明的医术和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进行解放斗争的中国人民。白求恩的这种国际主义精神特别值得我们肯定与赞美,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文章首先把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提出来,接着再指出他的积极工作、热爱同志、热爱人民的共产主义品德,所有这些都是通过他精湛的医术在具体的医疗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把专心业务、精研技术放在第3段来阐述。 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明确:(1)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4)最后是准确而灵活的遣词造句。细读本文,可以发现作者的遣词造句准确而又灵活。例如:作者三次提到白求恩的人生态度,第2段说的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而在第1段说的是“毫无利己的动机”,第4段说的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相同的意思,不同的表达,却又不能互换。 5.概括文章主旨。 明确:作者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且把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三个方面,赋予白求恩精神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 【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运用对比的手法,既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品质,又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语言朴实、准确、精炼,感情真挚感人,极有号召力。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背诵课文第4段。 3.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写一个片段。 4.预习第14课。 【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正面侧面相结合 对比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侧面)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正面) 赞美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不少的人、一些人 白求恩 14 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74—78页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 3.理解本文的主题,体会牧羊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本文的主题,体会牧羊人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一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费雷德里克·贝克制作成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部作品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学习的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 【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 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1895年出生于法国南部马诺斯克小镇,他从小家境贫寒,16岁辍学到当地一家小银行谋生,20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了和平的信念。1921年,他开始创作写诗,1929年,发表《山岗》并获奖。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再次应征入伍,因发表反战文章和散发反战小册子等行为,同年9月在马赛被捕。经纪德等作家的营救,不久被释放。他再次复员回到故乡马诺斯克继续写作。1951年,他最重要的作品《屋顶上的轻骑兵》发表。1953年,获摩纳哥文学大奖。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成电影。 【相关背景】 这篇小说的原文题目为《这植树的人,还种植着希望与幸福》。据绘本最后一页的作者简介,这部短篇原是让·乔诺在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编辑被这个故事所打动,由此派人调查,结果发现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牧羊人,于是退回了稿子。1954年,小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有人还在好奇故事的真实性。让·乔诺回信说,写的是故事,布菲是虚构的。 【新课讲授】 (一)字词积累 慷慨无私 帐篷 废墟 干涸 坍塌 缝隙 刨根问底 酬劳 沉默寡言 山毛榉 敬佩 琢磨 微薄 不毛之地 呼啸 富饶 溜达 戳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 明确:本文记叙了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写的。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就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 2. 理清故事情节,划分结构层次。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独自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住在结实的石房子里,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 房屋倒塌、泉眼干涸、狂风呼啸着、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 再见牧羊人 身体还很硬朗,他不再放羊,添置了蜂箱,改养蜜蜂了。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山毛榉、白桦树。 一片灰灰的薄雾,一大片茂密的橡树,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在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最后一次相见 他已经87岁了。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风穿过树林的响声,昔日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干涸的地里冒出了泉水,乡村里飘荡着孩子们的笑声。 (三)课文精析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的第1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 (2)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种了多少年的树? 明确:文中的“1913年”“1920年”“1945年”,从前至后总共三十多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2.学生默读“我”初遇牧羊人的部分。 (1)找出描写高原的语句。这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属于环境描写。作用: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作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2)作者远远望见牧羊人时用什么来形容他?牧羊人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 明确:“我以为是一棵枯树”“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安静,忠厚,不张扬”。 (3)全班学生齐读课文的第4至7段。 思考:这四段写了什么内容?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描写了牧羊人给我打水喝,石房子的室内的环境及挑选橡子的细节,寥寥几笔就将牧羊人的生活描述出来。这四段是从正面直接地刻画牧羊人的形象,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细心认真、有耐心、热爱生活、积极生活、坚韧执着、勤劳的人。 3.学生默读“我”再见牧羊人的部分。 (1)作者再次来到高原,看到高原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2)牧羊人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不再放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他除了种橡树,还种山毛榉、白桦树。原因:因为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谷底比较湿润,适合种白桦树。 (3)“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这句话中的“这”指什么?“奇迹”指什么? 明确:“这”指在曾经干旱的地方看到了溪水,“奇迹”指牧羊人长年累月地植树,改变了这里原来很差的生态环境,使干旱荒凉的地方变成了郁郁葱葱、富饶丰美、充满生机的地方。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田园的故事,这是作者“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也是我们听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观赏动画短片《植树的男人》,写一篇观后感,或根据课文写写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初遇牧羊人: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 再见牧羊人: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林,茂盛、挺拔;看到了溪水 最后一次见牧羊人:飘着香气的微风,传来风穿过树林的响声,建起了干净的农舍,流淌着泉水,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植树的牧羊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植树的牧羊人》的前三部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看看作者最后一次见到牧羊人是怎样的情景。 【新课讲授】 (一)课文精析 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1)1945年,作者再次来到高原,看到高原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这里变得富饶,建起了干净的农舍,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2)课文的最后一段也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与第1段前后呼应。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明确:本文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以“我”作为见证人,通过“我”的所见所感,概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在荒漠中种出了大片的树林,把荒原变成了绿洲的故事,启示人们:只要有梦想,并坚定不移地实践,就能够获得成功。 (二)问题探究 1.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材料的详略的? 明确:关于作者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再次见面时所看到的巨大变化和最后一次见面的感受的内容,作者写得很详细。而1920年后“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他,寥寥几句,写得简略之极。文章材料的详略,是按照表现人物的需要合理安排的。 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有怎样的寓意? 明确:这句话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对他的印象,作者用“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暗示了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滋润和富饶。 3.作者说“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你认为第几段中的描述最能印证“最了不起的奇迹” ?请在原文中画出来。 明确:第20段。 4.请你在文中找出作者赞美牧羊人的语句,说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等。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牧羊人的无比敬佩之情。 (三)品析语言 1.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明确: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被废弃的荒凉的村庄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像地毯一样覆盖着的景象了。 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明确: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四)拓展延伸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的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试着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课堂小结】 孤独的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心血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上,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一定可以创造奇迹,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 【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 预习第15课。 【板书设计】 略写:1920年后作者几乎每年都去看望他 最后一次见面的感受 再见牧羊人 初遇牧羊人 植树的牧羊人 荒漠 绿洲 详写 (线索) 15*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导航 【教学內容】 课本第80—83页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3.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重点难点】 1.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解决困难的方法。 2.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总是想象着飞机座舱被炮弹集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莫顿·亨特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这并不困难。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侦察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位英勇的飞行员是谁吗?(莫顿·亨特)他小时候到底经历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相信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文题解读】 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困难,勇敢些!“走一步”,把困难踩在脚下;“再走一步”,继续战胜困难,终将成功。题目是作者对自己小时候学到的经验的形象化总结,具有象征意义,既是文中情节发展的高潮,又是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形象概括。“走一步”是起点,“再走一步”是发展和深入,具有强调作用。题目告诉我们,无论是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化大为小,一点一点解决,就会变难为易,闯过难关,取得最后的胜利。 【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曾发表百余篇短文,并著有《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心理学的故事》等作品,是文化学术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 【新课讲授】 (一) 字词积累 灼 扒 趴 酷热 厌倦 附和 突兀 嘲笑 怦怦 晕眩 哭泣 呻吟 恍惚 暮色 安慰 凌乱 惊讶 畏惧 参差不齐 哄堂大笑 惊慌失措 (二) 朗读训练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 (三)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出与记叙文六要素相对应的内容。 明确:(1)时间:七月里的一个酷热的日子。 (2)地点:悬崖上。 (3)人物:“我”和五个小伙伴、爸爸。 (4)起因:“酷热”“厌倦”“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5)经过:冒险、脱险。 (6)结果: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2.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明确:文章共2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17段):冒险。写“我”跟着小伙伴们爬上了岩壁上的小山道,上下不得。 第二部分(第18—28段):脱险。写“我”在父亲的鼓励之下,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了小山道。 第三部分(第29段):感悟。写由小时候爬山的事感悟出的人生道理。 (四)问题探究 1.从文中可以得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明确:孱弱多病,常受到妈妈“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的警告(或“乖、懦弱、胆怯”)。 2.从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理状态的词语和句子。 明确:晕眩、我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哭泣、呻吟、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一动也不动、无法思考。 3.这些语句描写出“我”当时的一种什么状态、心理? 明确:有被抛弃的委屈、有受嘲笑的屈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然而最强烈的是恐惧感。 4.文中“我听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一句,为何不直接写“我”哭了? 明确:一是真实的需要,“我”太害怕了以致连自己哭了也不知道;二是写法的需要,这样写更能将“我”当时的恐惧心理描写得真切、生动。 5.分析“我”爬下悬崖时心理的变化过程。 明确:最初:毫无信心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随后:信心大增 “我做到了”。 最后:激动抽泣。 6.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抱“我”下来呢?“爸爸”这一形象在“我”成长过程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善于从心理上帮助孩子成长的父亲。课文中的爸爸眼看孩子在悬崖上动弹不得,完全可以直接爬上去抱孩子下来,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虽然孩子安全了,但孩子的能力不能得到丝毫的提高,而且今后会更加自卑和胆怯。因此爸爸有意引导孩子自己克服困难,并以鼓励的口吻,从心理上给孩子以支持,引导孩子大胆尝试,教给孩子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得到成功的快乐体验,使孩子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增强了勇气和信心。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起人生向导的作用。 【写作特色】 1. 以小见大,富含哲理。 文章记叙了作者八岁时爬悬崖遇险后经父亲帮助而脱险的全部经历。这件事在如今看来微不足道,但它对“我”人生的启示意义却十分深远,即面对困难时不要产生畏惧心理,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把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文章同时也启发人们在生活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感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生活中总结经验和智慧,这些经过思考所悟出的道理将会成为一笔让自己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2. 巧用伏笔,叙事周密。 本文脉络清晰,分为冒险、脱险、人生感悟三个部分。文中处处巧用伏笔,前后照应,叙事周密。如前面交代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巧设伏笔,后面才有别的孩子都爬上去了,唯独“我”卡在中间,上不去又下不来的情节。又如对悬崖的描写,既说明其险,又为“我”因胆怯而不能攀爬作了必要的交代,记叙周密,笔笔都见匠心。这样的前面埋下伏笔、后面进行照应的写法,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天衣无缝。 3. 心理描写,细腻传神。 当“我”爬上小山道时,“感到阵阵晕眩”;当爸爸指导“我”下悬崖时,“我”觉得“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成功走了第一步后,“我”有了点儿信心;又走了一步后自信心更强了等,这些心理描写极为细腻,为表现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中心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如“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以诙谐之笔写出了“我”的胆小恐惧。 【课堂小结】 本文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这篇课文,特别是“只管迈出第一步”这一句,说的是困难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个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就不难克服了。这篇课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一笔精神财富。 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课后作业】 本文在心理上的描写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脱险”部分,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把作者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精彩。请同学们模仿着写一篇运用心理描写的小作文,例如发试卷前的心理,来学校报到前的心理等,写在随笔本上。 【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爬悬崖的经历 人生启示 “我”的心理变化 父亲的指导 毫无信心 走一步 (详) 有了信心 信心增强 再走一步(略) 只管迈出第一步,站稳脚跟之后,再迈另一步,直到达到预期的目标。 产生成就感 16 诫子书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页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3.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对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任蜀国丞相,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被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著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悼周瑜》《隆中对》《诫子书》等。 【新课讲授】 (一)初读课文 1.题解。 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读音。 (2)注意词句停顿。 3.教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指定学生诵读,其他学生纠正,后齐读。) 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5.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二)精读,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同桌之间相互翻译,相互纠正。 3.指定学生进行翻译,其他学生纠正,教师明确。 4.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翻译。 (1)词语:夫 静 以 淡泊 无以 明志 致远 广才 淫慢 励精 险躁 治性 驰 枯落 接世 穷庐 (2)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三)研读,赏析文章 故事引子: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孙诸葛尚均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颂。 由此引申: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明确: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本文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明确:淡泊、立志、惜时。(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①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明确: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明确: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5)概括本文的主旨。 明确:《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6)按照板书提示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自背、互背、齐背) (7)问题引申:联系现实生活,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 (提示:结合自身品性、周围事例及社会贪污腐败现象 、“八荣八耻”精神,自由交流感想,指定代表发言。) (四)朗读,积累词句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请你推荐给大家。(自己思考,小组交流,个人回答。) 明确: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①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②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为中华之崛起奉献了毕生精力。 警句推荐: ①淡泊: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 ②立志: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③惜时: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止不动。(席勒) (2)积累文章或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写在读书笔记上。 【课堂小结】 《诫子书》的作者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 【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成语或典故。 2.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3.背诵课文。 4.预习第17课。 【板书设计】 诫子书 中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治学(静)——正面 修身(躁)——反面 成才应具备的条件:淡泊、立志、惜时 第五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成员”。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始终面对着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本单元课文就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的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也有的表现了与动物的矛盾冲突。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让我们更加尊重动物、善待生命。 【教学目标】 1.积累本单元的文学常识。 2.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3.领会和概括文章表达的基本情感语主张。 4.了解作者表达感情的主要方法,将读与写结合起来。 5.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 1.欣赏优美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情感。 2.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3.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指导】 1.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 主动阅读文本,反复诵读课文。 3.深入思考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与动物如何相处、共存的严肃命题,树立起建设美好地球家 园的责任意识。 【课时安排】 《猫》 2课时 《鸟》 1课时 《动物笑谈》 1课时 《狼》 2课时 17 猫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96-101页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等词语。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3.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4.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5.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文字,在文学中寻找问题、找到答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猫》中写“我”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加点字词的读音。 污涩(sè) 怂恿(sǒng yŏng)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jiè) 怅然(chàng) 诅骂(zǔ) 妄下断语(wàng) 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结合下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隔壁要来的 舅舅家抱来的 张妈捡来的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 浑身黄色,很可爱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后来毛被烧脱了几块,更难看 性情 活泼 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 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 宠物 宠物 若有若无 不大喜欢 结局 病死 丢失 打跑而死 (二)问题探究 1.三只猫的结局如何?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明确:第一只猫:病死。第二只猫:丢失。第三只猫:打跑而死。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 “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 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 的。 2.文章生动地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明确:(1)句子: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分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了小猫的形态。“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 (2)句子: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分析:“一二个小时”表明时间之长,即使如此,“我”也是“微笑着”度过的。本句直接抒发愉悦之情,对小猫的喜爱溢于言表。 (3)句子: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分析:乱跑,爬树,捉蝴蝶等行为,直接写出了第二只小猫的活泼。 3.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第三只猫的不幸是什么?(跳读第17-29段) 明确: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4.“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明确:“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5.谁是咬死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明确:凶恶的黑猫。“逃”:做贼心虚。“衔着”:铁证如山。 6.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明确:第一只猫:快乐 难过、酸辛。 第二只猫:愉悦 怅然、愤恨。 第三只猫:厌恶 悔恨、自责。 【课堂小结】 两个月后,第三只猫悲苦地死去。这真是一只“可怜猫”,它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它被人遗弃,无家可归,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活得可怜(不好看,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那样喜欢顽游,不被注意;春天来了,它仍不活泼, 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不去捉鼠),去得更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一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课后作业】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冤枉动物或别人,或被人冤枉的经历?请简单写下来,并写出你现在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猫》课文内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本文的写作特色。 【新课讲授】 (一)问题探究 1.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明确: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遭冷遇,而第三只猫遭受冷遇,是酿成它的悲剧的直接原因。 2.下面的两个句子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明确: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 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愿意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明确: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3.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 明确:第二只猫是宠物,如果它咬死芙蓉鸟,当然也觉心疼,但会把责任归咎于张妈不小心,至于猫呢,还会觉得它越来越能了。 4.品味下列语句。 (1)“三妹常常取了……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扑”字妙在何处? 明确:这一句用一“扑”字不仅塑造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唤起了我们的想象—小猫逗玩的动态、情态如在眼前。作者喜爱的感情也因此表露无遗。 (2)“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对黑猫怎样的感情?句中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这一句表示黑猫是咬死芙蓉鸟的真凶,作者自然对它愤恨、气恼。句中“逃”“衔着”最具表现力,“逃”表现黑猫做贼心虚,“衔着”表明铁证如山。 (3)“想到它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将“我”的 “暴怒”“虐待”比喻为“刺我的良心的针”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我”的极度愧疚之情,用“针”形容造成的痛苦之大。 5.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为了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首尾呼应的特点。 (二)写作特色 1.描写生动,抒情真挚。 本文描写很生动,能够抓住特点作恰当的细节描写,无论是猫的各种形态还是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抒情也很真挚,三次养猫,结局不同,心情也不同,或“难过”“酸辛”,或“怅然”“愤恨”,或追悔莫及,抒情笔墨虽有浓淡,然而情态毕现,都很有感染力。 2. 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养猫是本文记叙的中心。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作品首尾的呼应和文中伏笔的设置,使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而严谨。 3. 以小见大,主题深刻。 通过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来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是本文最大的亮点。文章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在讲述三只猫的不幸命运,实质上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文中猫的不幸命运,其实正是旧中国众多贫苦者、弱小者不幸命运的写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侮辱和蹂躏随时随地都可能降临,根本没有办法逃脱,也就是说,他们的悲剧是必然的。正如文中的张妈,猫被无辜痛打后尚能悲鸣,而她对主人的无端怪罪只能默默无言,连辩护的权利都没有,作者把这一深刻的主题通过三只猫的遭遇表现出来,可谓匠心独具。 【课堂小结】 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好恶带着某种私心和偏见,违背客观实际情况去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偏差,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课后作业】 1.做课后相关练习。 2.预习第18课。 【板书设计】 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酸辛、难过(首次养猫) 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怅然、愤恨(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平白无故蒙冤屈→暴怒、愧疚(永不养猫) 拒绝主观臆断 18 鸟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2-106页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鸟的特点。 3.找出相关句子,明白作者爱鸟体现在哪些方面。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诗歌中鸟的形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生机勃勃。刚刚我们看到了古人诗歌中鸟的形象,今天我们来学习今人笔下的鸟。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秋实。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后与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写批评文章和新诗。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1949年定居台湾。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相关背景】 《鸟》收录在梁实秋著名散文作品集《雅舍小品》的第一集中。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同年7月28日,北平陷落,梁实秋因为担心自己之前的政论会招致日军的迫害,与家人商议后独自去往重庆后方,直到1943年才得以与家人团聚。《雅舍小品》是梁实秋1939年在四川重庆北碚雅舍所写的小品文的结集。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请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掌握下列字词读音和词语释义。 (1)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羽翮( hé ) 蜷伏(quán) 瞵视(lín) 抟(tuán) 鸟啭(zhuàn) 曳着(yè) 长喙(huì) 斑斓(lán) 丰腴(yú) 秾纤(nóng xiān) 倏地(shū) 伫立(zhù) 釉绿(yòu) 鸢鹰 (yuān) 筵席(yán) 踞立(jù) 跼蹐(jú jí) 感喟(kuì) 戟张(jǐ) 褴褛(lán lǚ) 窗棂(líng) 鸱枭(chī xiāo) (2)掌握下列词语的释义。 瞵视:瞪眼注视。瞵,瞪着眼睛看。 昂藏:形容仪表雄伟。 丰腴:(身体)丰满。 秾纤合度:胖瘦合适。秾,丰满、肥胖。纤,瘦小、瘦弱。合度,适宜 倏地:迅速地。 客愁:旅人怀乡的愁思。 跼蹐缩缩:因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踞蹐,局促、拘束。缩缩,畏缩的样子。 感喟:感叹。喟,叹气。 褴褛:形容(衣服)破烂。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 (1) 作者写了有关鸟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表现自己对鸟的喜爱? 明确:①笼中鸟羽翮不整、蜷伏不动的样子,我感到苦闷。②清脆嘹亮、圆润和谐的鸟鸣声,我感到喜悦。③俊俏优美、玲珑饱满的模样,我感到快乐。④杜鹃鸟豪横无情、鸠占鹊巢的劣行,我感到坦然。⑤风中鸟战栗抖擞、孤苦伶仃的境遇,我感到苦闷。 (2)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部分(第3-5段):写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第6-7段):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 (二) 问题探究 1.作者写了哪些鸟? 明确:鸟并不限于某一鸟,有笼中鸟杜鹃、白鹭、鸢鹰、麻雀、喜鹊、寒鸦、鸱枭等,有家养的,有野外的,更多的是“不知名的小鸟”。 2.请同学们轻声散读课文,整理出描写鸟的声音、外形的词语。这些词语在词性和词语的 感情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声音:清脆、嘹亮、圆润、和谐。外形:俊俏、玲珑饱满、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轻灵。 都是褒义词,都是表现作者喜爱、赞美之情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鸟的浓浓的喜爱之情。 3.课文前4段写作者对鸟的喜爱,为何后面两段却写了“悲苦”“伤感”之情?这两种矛盾的感情出现在同一篇课文里是否不太协调? 明确:如果说前面四段是真实而生动地体现了作者“喜爱着鸟的可爱”的话,那么后面两段却是诉说了作者“悲苦着鸟的悲苦”,同样反映了作者对鸟的关爱,这种爱比前面四段可能要显得更深刻、更丰富。 4.第5段中“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原因:作者爱鸟只爱其声音形体,并非受人们赋予鸟身上的各种文化意蕴的影响。 含义:指历代诗文在杜鹃、夜莺、云雀等身上长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蕴。 5.最后一段说“自从离开四川以后”,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荡”的鸟儿,听不到“悦耳的鸟鸣”了,字里行间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对鸟类自由、活泼、俊俏的尽情赞美。 6.作者想要借鸟抒发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课堂小结】 人和世间万物都属于自然,地球是人和一切生灵的共同家园。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别忘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爱护一切生灵。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地球才生机勃勃,地球才风情万种,才姿态万千!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笼中鸟”让人触目惊心,以“笼中鸟”的口吻写一段话。 3.请你拟写一条爱鸟护鸟的宣传语。 【板书设计】 苦闷 处境:蜷伏 无法高飞 清脆、嘹亮 交响乐 鸟 鸣 欣赏 喜爱 哀 乐 (对比) 凄绝、酸楚 我爱鸟(文眼) 鸟的形体:优美俊俏 悲哀 一只鸟的死去 悲苦 孤苦伶仃 寒鸦鼓噪 鸱枭怪叫 囚在笼里 生存状态 19* 动物笑谈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7—11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通过作者风趣诙谐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作为科学工作者的敬业态度。 3.理解大皇冠鹦鹉“可可”与人建立的亲密关系。 4.了解劳伦兹对生命的尊重以及他对动物行为科学工作的执着与热爱。 【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根据史料记载,所罗门王能够和鸟兽虫鱼交谈,因为他有一枚魔戒。本文的作者也能够跟动物交谈,但是他不需要借助魔戒,那么他是如何跟动物交谈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 【作者简介】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一个魔戒,所罗门王戴着它,就能够听懂鸟兽鱼虫的语言。生物学家劳伦兹愿意相信这个传说,他将给世人“谈谈动物的私生活”看成自己的责任,于是他写了一系列科普作品,《所罗门王的指环》是最受欢迎的一部,课文《动物笑谈》恰是其中一个精彩的片段。 1. 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 明确:因为作者怪诞的实验行为经常让人难以理解,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的专业素养。 2. 课文写了和黄冠大鹦鹉“可可”有关的哪几件趣事? 明确:写了黄冠大鹦鹉“可可”的三件趣事:①“可可”迷路。②“可可”咬掉“我”父亲的扣子。③“可可”把“我”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 (二)问题探究 1.新出生的小水鸭有什么本能?为了让小水鸭跟着“我”走,“我”是怎样做鸭妈妈的? 明确:和小鸭子一样,匍匐着、蹲着走,还要不停地像母鸭一样叫唤。 2.劳伦兹对动物的关爱获得了大大超出他预料的收获,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明确: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毋庸置疑的真理。而劳伦兹对动物的付出不是简单的时间和体力的付出,其背后是一颗对世间万物博爱的心灵,是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理解和敬畏,劳伦兹用他的仁慈和诚实换得了动物们全身心的信赖。其实地球上的动物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人,人类用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回报人类,当我们再抱怨其他生命或自然带给我们的不幸时,想一想劳伦兹的付出和我们自己的行为,怎样更好地生存的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3.说说劳伦兹作品的语言特点。 明确:亲切自然,充满了爱心。劳伦兹将自己与动物之间的研究与被研究、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变成了“亲子关系”,于是他笔下流淌的不只是文字,还有爱与亲情。 【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饱含深情而又生动活泼,科学严谨而又不乏幽默,作者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就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反复朗读、反复品味去领悟本文的精髓。 【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水鸭子实验和黄冠大鹦鹉“可可”的趣事这两件事,讲述了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探求科学真理常常不顾自己的尊严与动物打成一片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作为科学工作者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文章语言诙谐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有人说,劳伦兹就像老顽童,可以一边学鸭子叫一边带着小鸭子走,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劳伦兹有了怎样的认识和评价? 3.与同学们讨论应该怎样具体生动地描写动物的行为,然后写一写。 【板书设计】 水鸭子实验 “我”—学鹦鹉叫 人们—定在那里 动物笑谈 “我”—暗自得意 人们—脸色煞白 忘我的工作精神 极高的专业素养 提出问题 细致观察 猜想假设 实验证实 实验结果 黄冠大鹦鹉“可可” 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对“我”依恋 迷路 咬掉父亲的扣子 将母亲的毛线缠在树上 20 狼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4—115页 【教学目标】 1.诵读文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复述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了解狼阴险狡诈的本质,学习屠户运用智慧与狼搏斗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3.了解狼阴险狡诈的本质,学习屠户运用智慧与狼搏斗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家境贫困。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底层人民生活,并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作品简介】 《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品集。“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四百九十一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新课讲授】 整体感知 1. 朗读。 (1) 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生疏的字词。 (3) 学生齐读,要求能准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全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采用勾画圈点法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字词或重点语句。) 2. 译读。 (1) 学生结合注释、查阅工具书,自读自译。疑难问题可与同学交流,也可问老师,还可勾画出等待集体解决。 (2) 集体交流疑难问题。 (3) 检测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情况。 (4) 教师指名学生翻译重点语句,教师指出问题并做正确解释。 (5) 教师选择一名或几名学生,朗读并翻译全文。(教师可引导学生翻译) 3. 理解。 (1) 在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学生可分小组讨论) 明确: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说明了狼再狡猾也斗不过人,告诫人们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后定能取得胜利。 4. 研讨与练习。 教师提出有关课文理解的几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1) 课文写两只狼和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从课文中找出较量双方各自占据的不同的客观条件,并加以分析。 提示:从时间、地点、力量悬殊以及物资等几方面加以考虑、分析。 (2) 双方在主观态度上采取了什么方式进行较量?(从课文中找出,加以分析。) 提示:①屠投以骨,再投骨,直至骨尽;两狼并驱如故,缀行甚远。②屠奔倚积薪下,弛担持刀;狼前后夹击,欲致人于死地。 (3) 双方的较量可谓斗智斗勇,看看人和狼的“智”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说说理由。 提示:从人懂得借助外在条件,变被动为主动以及化整为零,一一击破的方式克敌制胜;狼懂得以分散注意力、前后夹击等方式战胜对方这些方面去考虑、去分析。 (4) 双方较量的后果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课后作业】 1. 搜集有关狼的成语或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2. 思考狼被杀的原因,以及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狼》的课文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来从细节角度赏析本文,学习蒲松龄的文言小说的写作方法。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1.狼的贪婪和狡猾分别表现在哪里? 明确:“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等语句,刻画出狼的贪婪、凶残、得寸进尺的本性;“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将隧入”等语句,刻画出狼的狡猾、阴险。 2.文章是如何刻画屠户形象的?(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方面进行分析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 明确:(1)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 (2)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护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大获全胜。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的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 明确: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又愚蠢的特点。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缀行甚远”,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而对屠户“奔倚”“持刀”,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盖以诱敌”,一狼则绕道背后,“已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见它们的狡猾。 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狡诈透出了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一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这则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文中写到的这两只狼能施展诡计,前后夹击,显现了它们的贪婪、阴险、狡诈。尽管如此,它们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被识破、被歼灭的。 【写作特色】 本文篇幅较短,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一个屠户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故事的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要明白: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 4.狼很狡猾,可最终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板书设计】 狼 议论:止增笑耳 叙事 两狼 屠户 遇狼→开端←缀行甚远 惧狼→发展←一止一从 御狼→再发展←眈眈相向 杀狼→高潮和结局←两狼毙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第六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主题分析】 想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乘着想象的翅膀,我们可以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广大的世界。本单元的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体裁多样,但它们有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的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文章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目的是通过这些富于想象力的故事,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引导我们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2. 能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题,对文章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3. 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4. 培养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注意思考这类文章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培养高尚的情操。 【重点难点】 1. 培养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仔细品读课文中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揣摩精彩语句的巧妙。 2. 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3. 用课内学习的方法和获得的体验扩展课外阅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这类文章对自己的启发意义。 【教学指导】 1. 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 进行一次课后小型的课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课时安排】 《皇帝的新装》 2课时 《诗二首》 2课时 《女娲造人》 1课时 《寓言四则》 2课时 21 皇帝的新装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0—124页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 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5.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 6.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的艺术特点和描写手法。 2.理解文章的意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无数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那里充满了幻想和神奇,童话如同星辰在我们儿时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辉,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心醉的。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文体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通常离奇曲折,引人入胜,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鱼虫,花草树木,整个自然界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时代背景】 18世纪末代19世纪初 ,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揭露了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新课讲授】 (一) 字词积累 炫耀 称职 愚蠢 滑稽 狡猾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二) 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教师纠正学生读音中的错误。 2.教师指出文中需要认读和掌握的重要字词。 3.再度课文,学生就课文的内容谈自己的理解。 (三)整体感知 1.本文课文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从题目看,你认为中心词是什么? 明确:新装。 2.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主线) 明确: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围绕这条主线作者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新装的态度如何? 明确: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小孩揭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 皇帝 小孩 爱 揭 新装 做 看 骗子 大臣 4.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有个皇帝喜欢穿新装,有两个骗子自称会做奇异的新装,皇帝上当,要骗子为他做新装。后来,皇帝和大臣去看新装,他们因为虚伪、愚蠢而赞美并不存在的新装。最后皇帝穿着并不存在的新装去参加游行大典,最后骗局被一个小孩子揭穿。 5.这篇文章共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 明确: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皇帝爱新装成癖,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笔。第二部分(第2—4段):写骗子开始“做”新装。第三部分(第5— 22段):写君臣看织布,全面展现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第四部分(第23—32段):写皇帝“穿”新装游行。第五部分(第33—36段):写揭穿新装的骗局。 (四) 问题探究 你认为文中的皇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明确:①一个愚蠢的皇帝。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布料,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②一个爱美的皇帝。他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穿得漂亮。③一个昏庸的皇帝。他身为皇帝,不去关心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想着如何穿得漂亮,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大臣们的谎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没有头脑。可见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④一个无能的皇帝。他认为最诚实的老大臣,却向他说假话,可见这个老大臣是不诚实的。他连自己最信任的大臣都没有认清,可见他是十分无能的。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该童话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阅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皇帝的新装》,了解了安徒生和他的童话,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这篇文章。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赏析句子】 1.“‘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这几句话可以看出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明确: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二分” 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 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2.“‘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这句话中小孩子的喊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的性格?“爸爸”为什么称孩子的是声音为“天真”的声音? 明确:小孩是一个未经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因此,他的喊声表现出单纯,无私无畏。而“爸爸”的话是为了对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饰。 3.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你觉得皇帝、骗子、大臣、小孩,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昏庸、愚蠢、阿谀逢迎、虚伪、自欺欺。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 孩子: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4.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这些大人们居然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 明确: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而小孩没有受污浊的世风熏染,还保持着一颗纯真、无邪、无私无畏的心,他敢于说真话。 5.当皇帝听到老百姓的议论之后为什么有点发抖,可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明确: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在事实面前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和维护皇帝的尊严,从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6.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情节的? 明确: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写作特色】 1.想象手法的运用。 运用想象的手法表现中心意思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穷奢极欲、不理朝政的昏君,被安徒生想象成一个嗜新衣成癖,竟然“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怪人;两个骗子设下的骗局,也被安徒生想象得非常奇特;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从朝廷大臣到普通老百姓,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面对这个骗局,他们的心理活动、言谈举止,作者想象得更是既丰富又严密;至于童话的结尾,那个内心极度恐慌但又装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的皇帝,作者的想象又是那么合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2.夸张手法的运用。 本文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事物引向极端,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夸张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所描绘的事物加以夸大。本文正是以皇帝的昏庸、虚伪和愚蠢,老大臣和官员们的腐朽愚昧、溜须拍马这些“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夸张的,因此就有了让人信服的效果。皇帝、老大臣和官员们的丑恶表演虽然十分荒唐可笑,但只要想想他们的本质特点,就会觉得这些表演完全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规律。作者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无情鞭挞和辛辣嘲讽。 【课堂小结】 《皇帝的新装》是一场欺人的闹剧,在嘲讽讥笑过后,留给我们的是严肃的思考。人性中的那份脆弱的易受社会浸染的纯美,如诚信无私,该如何去呵护,去坚守。我们应思考如何才能使心灵的家园永远灿烂无畏。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讨论文章是如何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的,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3.展开想象,续写课文。 【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故事情节线索:爱新装 做新装 看新装 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 (缘由) (发生) (发展) (高潮、结局) (骗子行骗 皇帝受骗 大臣助骗 百姓传骗 小孩揭骗) 大臣助骗 (虚伪自私,阿谀逢迎) 骗子行骗(阴险狡猾,投其所好) 百姓传骗(胆小怕事) 骗 皇帝受骗(虚荣昏庸愚蠢) 小孩揭骗 (天真烂漫,无私无畏) 22 诗二首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6—127页 【教学目标】 1.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诗中的生字生词;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2.通过创设情境、反复朗读,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大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鼓励学生处处留心观察,展开想象,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1.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句,把握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培养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第一课时 天上的街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在夏夜乘凉的时候遥望满天星斗,星空总让我们感觉无比广阔和神秘,引发我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流传过不少美丽的神话传说,有我们所熟悉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一定想知道,牛郎织女正在天上做些什么呢?就让我们跟着现代诗人郭沫若一起来遨游天上的街市。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文体知识】 诗歌中的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联想是诗歌艺术的一种技巧。诗人艾青在《诗论》中曾说:“联想是由事物唤起的类似的记忆;联想是经验与经验的呼应。” 想象是指诗人凭借记忆进行回顾或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借助联想,可跨越时间与空间,增加诗歌内蕴,丰富诗歌思想与情感。借助瑰丽想象,同样可构筑诗歌意蕴,同时还会触动读者,使读者产生无限联想。 【时代背景】 上个世纪初,我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 呼唤人们追求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未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鼓励人们执着地寻求光明和理想,郭沫若写下了这首诗。 【新课讲授】 (一) 朗读课文 1. 教师范读。 2. 学生正确、清楚地自由诵读,老师作诵读指导。 明确:这首诗是比较成熟的现代格律诗,很适合朗读,朗读时要分清节奏,念准字音,读出感情。 (1) 这首诗呈现出恬静、明丽、清新的画面,美好、恬静、自在是诗的感情基调,全诗充满幻想色彩浓重的儿歌风味。朗读时节奏不宜太强,音响不宜太重,速度不宜过快,可以轻松、柔和、舒缓一点。 (2) 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通过停顿表现出来的。停顿没有固定的格式。设计停顿时,一要表达的意思清楚正确,不能把句子读破,二要有利于正确体现作者感情;同时,要从全诗着眼,使语句协调上口。 (3) 重音:在朗读时,对某些起强调作用的词语加重语气。 3.学生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二)整体感知 1.诗人所想象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明确:光明、美丽、富足、幸福、自由的世界。 2.天上的街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三)解读全诗 1.讲解第一节诗。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 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找同学来说说。 明确:街灯联想到明星。明星联想到街灯。 (3) 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明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 。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2. 讲解第二、三、四节诗。 (1) 第二节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而现实又是怎样的? 明确:街市:繁荣、光明、富裕。现实:荒凉、黑暗、贫穷。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第三节描写的街市是怎样的?现实又是怎样的? 明确:街市:自由。现实:不自由。两者形成对比,抒发作者的痛苦与悲愤及对自由的向往。 (3) 写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明确: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 诗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定然是不甚宽广”“定然在天街闲游”中都用“定然”一词,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作者坚信这样的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5)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一句中“朵”作为流星的量词,有什么妙处? 明确:“朵”,本来形容花,这里形容流星像花儿一样璀璨美丽。 【课堂小结】 《天上的街市》是一曲清朗隽美的夜歌。诗作意境优美,不仅诗如图画,而且诗情深沉、画意含蕴。诗人憧憬天上的街市实际上就是憧憬自己幸福的理想境界。大胆的想象、奇特的构思,这正是诗人浪漫主义的才情的体现。 【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月亮的传说。 2. 默写《天上的街市》。 3. 预习《太阳船》。 【板书设计】 街灯——明星——街灯 第1节 恰当的联想 陈列物品 稀世珍品 第2—4节 丰富的想象 街市 自由往来 含蓄 贫穷 牛郎织女 美好理想——人间 黑暗 幸福美满 反衬 痛苦 第二课时 太阳船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7页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通过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水平。 2.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满天星斗”的《天上的街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镀金”的《太阳船》。 【作者简介】 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台湾现代诗人,著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 【新课讲授】 (一) 朗读课文 1. 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2. 老师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3. 学生再读。 (二)整体感知 1.《太阳船》描写了太阳一天怎样运行的情景?请结合课文当中的诗句说一说。 明确:早晨太阳升起,“镀金”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洒下万丈光芒;穿然后写太阳在太空穿行,又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写出阳光渐暗,“驶向另一个港湾”。“另一个”是相对于前面的“停靠于云的海岸”而言;“焚起了大火“是指落日的余晖,“溅起了银星千颗”指夜幕降临,星光灿烂。 2.《太阳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对太阳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光明和幸福的渴望之情。 (三)问题探究 1.这首诗热情赞颂了太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太阳的颜色有怎样的变化? 明确: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早晨—金色;太阳升高到日落前—白色,日落时分—红色。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明确:当太阳升高以后,太阳没有了任何阻挡,发出了万丈光芒。 (2)“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 明确: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诗句。 “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明确:用“白银”比喻阳光,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用“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给人以美感及想象的空间。 4.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寄托自己什么情感呢?说一说你的理解。 明确:寄托自己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对故乡与大陆的思念。 【课堂小结】 《太阳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太阳一天运行的情景,通过对太阳热情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之情。 【课后作业】 诗人吴望尧把太阳想象成一艘“镀金的巨船”,你会把太阳想象成什么?仰望星空,你又会有什么新奇的联想和想象?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日落 焚大火霞光满天 星光灿烂 划来巨船 扯下帆 穿光波靠云岸 成批的白银 太阳升起 太阳运行 阳光灿烂 太阳船 23* 女娲造人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9—131页 【学习目标】 1.复述女娲造人的经过,理解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类母亲女娲看到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 3.了解本则神话敬畏自然、感恩母亲的传统情怀。 4.进一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2.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但你可曾想过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对呀,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每个孩子都是从他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呀。”那么,世界上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人类的祖先一直在探寻,而在中国流传下来的故事,就是《女娲造人》。 【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本名袁圣时,笔名丙生、高标、袁展等,生于四川新都人。袁珂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后撰写了《古神话选释》《中国神话史》《神话论文集》《山海经校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国民族神话词典》《神异篇》《巴蜀神话》。 【文体知识】 中国古代神话是远古先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其产生表现了古代先民反抗自然的愿望和对理想的追求,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主要特点有:内容丰富、故事短小。 神话一般分为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三种类型。“开辟神话”反映的是原始人的宇宙观,用以解释天地是如何形成的,人类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如《女娲造人》。“自然神话” 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如《精卫填海》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虫鱼鸟兽等自然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做了很美丽的解释。“英雄神话”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原始人类把本部落里具有发明创造才能的人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象,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新课讲授】 (一) 字词积累 荒凉 寂寞 莽莽 蓬勃 澄澈 掺和 气概 泥潭 绵延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二) 朗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音语音、语调的变化,熟悉课文情节。 2. 指定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点评。 (三)整体感知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呢? 明确:①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③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2.女娲用了几种方法创造出人类? 明确:三种。用黄泥揉团成泥人;用枯藤挥洒泥点,甩出小人;男女配合,创造后人。 3.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①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②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四)问题探究 1.女娲造人这篇文章哪些方面写的好? 明确:①全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这些想象以现实为基础,又充满了神奇色彩,表达了人们对人类起源的探究热情,以及对人—这一聪明、美丽的生物的赞叹。②文中通过对女娲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女娲的智慧与仁爱。③生动有趣的情节,通俗自然的语言,神奇丰富的想象,这些都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引人入胜。 2.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塑造了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明确:大胆奇特的想象,成就了女娲抟土成人、洒泥成人的神力;而合情合理的想象,赋予了女娲聪明勤劳、有喜有悲的人性。这样才使得女娲的形象,既神奇又符合人类社会的情理。所以想象要大胆奇特,却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不受限制,还要合情合理。 3.本文处处洋溢着因人类诞生而产生的喜悦感,找出具有喜悦感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明确: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创造人类成功之后的喜悦之情。 这种喜悦之情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 从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中也可以表现出她对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如“女娲对于她的作品,感到很满意”“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等。这种喜悦的感受来自对生命的创造和生命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课堂小结】 无论是今天学习的美丽的神话还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争鸣,都是一串串不同时代的人们探寻生命问题的足迹。它让我们体验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使我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独特而美好。也许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让我们珍爱生命,努力拼搏,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生命,让我们美丽的生命绽放出应有的色彩。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 3.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4.发挥想象,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己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 【板书设计】 勤劳 智慧 伟大 揉泥成团造人 挥藤洒泥造人 女娲造人 造人原因:荒凉寂寞,添点生气 造人过程、方法 繁衍生存:男女配合 24 寓言四则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2—133页 【教学目标】 1.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分析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通过阅读寓言,从不用的角度灵活理解寓意,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的人格。 【重点难点】 1.分析故事情节。 2.联系生活经验,多角度概括寓意。 第一课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文体知识】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寓言篇幅大多简短,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作品简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在明代传入中国。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明确: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当时的心理。 明确: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 意地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的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明确:不一样。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心世界:嘲笑宙斯雕 像价格低,暗想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现。 4.赫耳墨斯的雕像是什么价格?这则寓言的有何寓意? 明确:不要钱,如果买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他的雕像可以白送。以神喻人,讽刺爱慕虚 荣、妄自尊大的人。 5.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又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明确:智者胜,骄者败。 6《蚊子与狮子》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骄兵必败,讽刺能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7.这两则寓言有何共同之处? 明确:①写法上,都是通过叙述故事揭示寓意。②内容上,赫耳墨斯和蚊子的共同弱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在权力或荣誉面前不能正确看待自己。 (二)问题探究 1.你还能换个角度说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的其他寓意吗? 明确:①过高地看待自己,往往失望更大。②轻视别人的人往往也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③要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价值。④不被人重视的人不一定没有价值。⑤多听取别人的意见才会更好地了解自己。⑥人要谦逊,但不等于不自信。⑦生活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2.你还能换个角度说出《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的寓意吗? 明确:①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③一时的胜利不能说明什么,得意于一时的胜利往往会导致最终的失败。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⑤笑到最后的人才笑得最好。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⑦胜利时要有危机感。 【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白送”之后,他的心情、神态是怎样的?又会说些什么来掩饰难堪和尴尬? (2)狮子败给了一个无名小卒,你打算怎样去安慰他?狮子知道蚊子死在蜘蛛手上,会怎么想? 【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尔墨斯 雕像者 三问 宙斯雕像 一个银元(确数) 自己雕像 三答 白送(不值钱) 本想 更受尊重 结果 讽刺 更贵一点(概数) 赫拉雕像 盲目自大者 不被重视 寓意:以神喻人,讽刺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 弱 狮子 强 蜘蛛 宣战、交战、吹喇叭、唱凯歌 被俘、叹息、被黏住、被消灭 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得意忘形,丧失警惕 智者必胜 骄兵必败 寓意:讽刺能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第二课时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伊索寓言》中的两篇,这节课我们学习两篇我国古代的两则寓言小故事:《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 【作品简介】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的传世巨著,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一百六十篇,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著作,又名《吕览》。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列子(本人与弟子)著有《列子》,对后代的哲学、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那时,由于人们习惯在有学问的人姓氏后面加一个“子”字,表示尊敬,所以列御寇又称为“列子”。《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唐玄宗于天宝年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列子一生安于贫寒,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列子》属于早期黄老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播放朗读音频,注意正音和语感,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溉(gài) 汲(jí) 中(zhòng)伤 躇(chú)步 跐(cǐ) 蹈(dǎo) 舍(shì)然 杞(qǐ)人忧天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 3.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溉汲”“国人”“积气”“中伤”“躇步跐蹈”“舍然”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老师加以点拨。 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亡(wú):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受伤。 积块:聚积的土块。 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舍然:释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二)问题探究 1. 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是什么意思? 明确: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2.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明确: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 《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4.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因为他没有乐观的心理,不懂一些常识。讽刺了对不必要的事而担心的人。 5.“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明确: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6. 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明确: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担心。 7. 从《杞人忧天》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知识拓展】 1.《穿井得一人》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危害是什么? 明确:以讹传讹。 2.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明确: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3.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明确: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4.现实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问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对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人生乐在豁达。 【课堂小结】 《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更不能以讹传讹。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对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人生乐在豁达。是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课后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 2.搜集中外的其他寓言,做成卡片与其他同学分享。 3.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发现或心得吗?试着将它们写成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开端——穿井得一人 发展——以讹传讹 穿井得一人 结局——真相大白 故事发展——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故事起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杞人忧天 故事结尾——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