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教案新版 人教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2.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 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 4.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实验完毕后放归自然。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3.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强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教学难点 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2.控制变量,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从个体水平上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进行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1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方法。 2.已有技能:学生已经学习了科学的观察以及调查的方法与技能,为第一个探究实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知识内容不难,基于认知发展理论,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以资料分析、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片等方式,对自然界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组织好第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寻找实验材料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经验作出假设,初步学会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手段,配合图片、文字资料分析,结合生活经验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六、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金鱼若干条、秒表、计时器、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2.教学图片 (1)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的照片、熊猫吃竹子及鱼缸内的金鱼图片; (2)阔叶林与针叶林、植物向光性、向水性、白天和黑夜环境下的猫头鹰图片; (3)牛吃草、蛇捕食青蛙、黄顶菊、袋鼠竞争、白蚁合作、小丑鱼和海葵、菟丝子与玉米的图片; 11 (4)莲叶、生长在山石上的松树、仙人掌、家鸽、沼泽中行走的丹顶鹤、虎、鹰、鸟类迁徙、虎豹隐藏于植物中、草原上及雪地上的雷鸟、竹节虫、桦斑蝶幼虫、竹节虫被捕食、已经换上白色羽毛的雷鸟在草原上的图片; (5)蚯蚓、过度放牧、沙地上种植植物、森林、地衣、鬼针草、蜣螂、北极熊站在冰块上的图片。 3.文字资料:黄顶菊入侵、白蚁的分工、蜣螂拯救澳大利亚草原。 二、学生准备 课前观察金鱼的生活环境,记录捞金鱼的环境。 11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 【展示】 学生在校园内进行调查的照片 通过上节课的调查,我们知道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环境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将了解生物圈。 观看照片,回忆外出调查时的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学生自己进行调查的照片调动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新知一:什么是环境 【提问】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该地区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展示】鱼缸内的金鱼图片 【提问】环境仅仅是指生物生活的地方吗?什么是环境? 新知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指导学生观察书P13 图1-12 【提问】在这片麦田中,对小麦生长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请将这些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分为两类。 通过观察大熊猫、鱼生活的图片回答问题。 分析归纳出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阳光、温度、水、土壤、老鼠、蚯蚓、七星瓢虫等。 通过讨论、合作,将上述因素分为两类。 通过贴近生活的简单事例明确环境的概念。 锻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信息的能力。 11 介绍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新知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提问】阳光、温度、水、土壤对小麦的生长有何影响? 【提问】其他植物的生长会受到这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吗? 【提问】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例子吗?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回答:有阳光小麦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甚至死亡,小麦的生长需要水、土壤中所含有的小麦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等。 回答:会。比如家庭种植的一些观赏植物也需要阳光、温度、水、土壤等。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生活中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实例。 利用第一章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 通过设置具有难度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新知。第一个问题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即可解答,接着将问题从小麦扩大到植物的范畴,再扩大到生物的范畴,逐渐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11 展示图片补充介绍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活、分布,以及对动物的影响。 【出示图片】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图片,植物向光性、向水性的图片,白天和黑夜环境下的猫头鹰的图片。 【提问】在河流中生长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 【小结】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具有影响。 新知四: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提问】图中影响小麦生长的还有老鼠、蚯蚓等生物因素,这些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如何互相影响呢? 观看图片、倾听、分析。 温度因素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阳光、水、肥料影响了植物的生长方向。 温度和光照影响了猫头鹰的生活。 一般不能,盐度也是影响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 观察图片,分析图中出现的各种生物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 回答:蚜虫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吸收、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等。 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对“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理解。 利用生活经验解决相关问题。 11 教师对学生分析出的关系给出生物学名词。 【提问】生物与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还有其他关系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展示图片,根据学生回答加以补充。引导学生梳理生物之间的关系。 【观察图片】及【资料分析】 牛吃草、蛇捕食青蛙 生物入侵:黄顶菊 袋鼠竞争 白蚁分工合作 小丑鱼和海葵 菟丝子与玉米 【提问】生物与生物的关系中,最常见的是哪种关系? 【小结】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也有影响。 新知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那么生物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呢? 【资料分析】指导学生阅读书P17资料分析,回答讨论题。 竞争关系、捕食关系 学生思考生活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的例子,举例说出生物之间的关系。 归纳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动物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共生关系 寄生关系 思考并回答:捕食关系。 思考并回答:生物需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 阅读教材上的资料分析,回答讨论题。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物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及教师出示的图片理清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构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活具有影响”这一概念。 通过大量的图片加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渗透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思想。 11 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提问】你还能举出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 【展示图片】对学生介绍的事例进行补充。介绍生物在不同方面对环境的适应。 1.生理适应 出示莲叶、生长在山石上的松树、仙人掌、家鸽、沼泽中行走的丹顶鹤、虎、鹰的图片。 骆驼通过减少排尿和排汗适应缺水环境,骆驼刺发达的根系深入地下吸收水分。 海豹厚厚的皮下脂肪能够抵御严寒。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 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分析莲适应水中生活、松树适应干旱贫瘠的岩石、仙人掌适应干旱环境、家鸽适于飞行、丹顶鹤适于沼泽、虎、鹰适于捕食的生理特征。 锻炼学生观察图片、阅读资料、提取信息和分析的能力。 通过生活实例加深对“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理解。 学生通过以往 11 2.行为适应:出示鸟类迁徙图。 3.形态适应:出示拟态、警戒色、保护色的图片(虎豹隐藏于植物中、草原上及雪地上的雷鸟、竹节虫、桦斑蝶幼虫) 【提问】生物能完全适应它生活的环境吗? 【展示】竹节虫被捕食、已经换上白色羽毛的雷鸟在草原上的图片,介绍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小结】生物只有不断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 新知六: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提问】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生物会不会影响环境呢? 【展示】蚯蚓的图片,请学生分析蚯蚓是如何给环境带来影响的。 提示学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 【展示】过度放牧的图片 分析出鸟类能通过迁徙适应环境。 区分保护色和拟态。说出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的作用。 思考、回答:不能。 观看图片、倾听,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绝对的。 思考、判断。 通过讨论,分析出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等。 过度放牧使得土地沙化。 的学习,对生物需要适应环境有初步的了解,教师从三个角度有条理地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生物对不同环境的多样的适应方式。 通过雷鸟和竹节虫的实例,使学生明白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只有不断适应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 提示学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11 【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请学生分析绿色植物是如何给环境带来影响的。 【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吗? 展示图片,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介绍。 【出示图片】及【资料分析】 出示地衣的图片,介绍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的。 出示鬼针草粘在人衣服上的图片。 出示资料:蜣螂拯救澳大利亚草原 【小结】生物的生活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影响大气成分,促进了水循环等。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知道的生活影响环境的事例。 观看图片、分析资料。 微生物能影响藻类生长。 人类活动能影响植物分布。 蜣螂能处理粪便,拯救了澳大利亚的环境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生物影响环境的理解。 通过分析得出动物、植物、微生物都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课堂小结 【提问】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总结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总结】人类是生物圈的一份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身。 归纳总结得出: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 总结归纳,巩固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上P18练习1~3。 11 通过设置了难度梯度的习题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布置作业 思考如何进行“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阳光、温度、水等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理适应 2.行为适应 3.形态适应 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