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该诗认为“此河”修建的最主要意义在于( ) A.巩固了统治 B.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C.有利于周边农田灌溉 D.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2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里所描绘的盛世局面出现于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宋太祖 3.(2分)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匈奴族 D.女真族 4.(2分)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能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5.(2分)“做人莫将军,做铁莫做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宋朝实行了什么政策( ) A.重文轻武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战 D.重武轻文 6.(2分)《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第21页(共21页) 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 7.(2分)下列能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D.苏湖熟,天下足 8.(2分)“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词中描绘的是(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康熙帝 9.(2分)《台湾通史》记载:“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材料中的“贵国”和“余”分别是( ) A.金国、岳飞 B.俄国、康熙帝 C.俄国、乾隆帝 D.荷兰、郑成功 10.(2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北宋 D.清朝 11.(2分)“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该记载实质上反映了(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C.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 12.(2分)“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材料见证了( ) 第21页(共21页) A.黄巢起义 B.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C.李自成起义 D.册封达赖和班禅 13.(2分)乾隆时,内阁学士胡忠藻因其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导致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这反映了统治者( ) A.制造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军机处 D.设置厂卫制度 14.(2分)被西方研究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的作者是( ) A.杜甫 B.苏轼 C.宋应星 D.吴承恩 15.(2分)下列描写封建家族衰亡、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的著作是(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16.(2分)下列属于清朝巩固西北边疆措施的是( ) A.组织雅克萨之战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置台湾府 D.设置驻藏大臣 17.(2分)清初统治者为恢复经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措施是( ) 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建立行省制度 C.推行重商政策 D.推行垦荒政策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 18.(10分)中国人民在古代史上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代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面的甲、乙、丙三则材料分别见证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第21页(共21页) 甲: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乙: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丙: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脱脱《金史》) ②据材料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丁: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左后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根《新工具论》) (2)材料戊反映了我国哪一科技巨著的成书过程?该著作有什么历史地位?据下列史料总结作者的优秀科学品质。 戊: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藁(稿)易而成书,曰……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张廷玉《明史》)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人民在古代史上创造了辉煌科技成就的认识。 19.(8分)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对历史史实进行观察、分析,才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和认识。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据图甲、图乙,写出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目的地。 ②杰出历史人物的活动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图甲和图乙中历史人物的活动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第21页(共21页) (2)①写出图丙历史活动的主要目的和发生的朝代名称。 ②发生在特定时空里的历史事件影响着历史进程。简述图丙历史活动的主要影响。 (3)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这一政策给中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4)上述历史事件的影响对我们今天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 20.(8分)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文化遗产承载历史,见证历史。读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①写出图甲中历史遗产的东西起止点。其修筑的目的是什么? ②图乙中城市的核心是什么?其设计者是谁?写出以该城为都城的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名称(两例)。 第21页(共21页)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据材料丙说出将中国戏曲文化推向巅峰的是什么剧种?在该剧种形成过程中的最重要事件是什么?它大致形成于哪一皇帝时期? 丙: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后,四大徽班相继进京,在京师长期演出中,不断吸取其他地方戏曲声腔,丰富提高自己,最终于道光年间形成以徽调二黄,汉调西皮为基础的京剧……将中国戏曲文化推向了巅峰。(张妍、牛贯杰《清史事务讲》) (3)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第21页(共21页)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分)“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该诗认为“此河”修建的最主要意义在于( ) A.巩固了统治 B.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C.有利于周边农田灌溉 D.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大运河相关知识,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但隋场帝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灾难,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大运河相关知识,识记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 2.(2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里所描绘的盛世局面出现于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宋太祖 【分析】本题考查开元盛世,知道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开元”可知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C。 第21页(共21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3.(2分)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匈奴族 D.女真族 【分析】本题考查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宁。 【解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反映的是南宋抗金将领岳飞打败金军,收回失地的决心。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率领岳家军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因此词中的“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女真族。 故选:D。 【点评】本题以金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2分)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能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知道辽在北宋的东北方,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 【解答】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辽在北宋的东北方,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5.(2分)“做人莫将军,做铁莫做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宋朝实行了什么政策( ) 第21页(共21页) A.重文轻武 B.重农抑商 C.奖励耕战 D.重武轻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史实。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解答】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北宋有谚语曰:“做人莫将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重文轻武,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史实。 6.(2分)《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朱元璋加强皇权。朱元璋即位后,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并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明太祖还设立了锦衣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解答】“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稳固统治。明朝时期,明太祖为了强化封建皇权,稳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故选:A。 第21页(共21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君主权力加强的表现及影响。 7.(2分)下列能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D.苏湖熟,天下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的掌握,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解答】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重心南移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8.(2分)“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词中描绘的是( )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康熙帝 【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戚继光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解答】材料中“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的“戚少保”指的是戚继光;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第21页(共21页) 故选:B。 【点评】掌握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及意义。 9.(2分)《台湾通史》记载:“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材料中的“贵国”和“余”分别是( ) A.金国、岳飞 B.俄国、康熙帝 C.俄国、乾隆帝 D.荷兰、郑成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题干关键信息“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距,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解答】“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是郑成功告荷兰总督的书信,材料中的“贵国”和“余”分别是荷兰、郑成功。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郑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包围了赤嵌楼和和台湾城。在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10.(2分)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北宋 D.清朝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措施。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元朝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理。 【解答】元朝疆域广大,元朝时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管理,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元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第21页(共21页) 11.(2分)“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该记载实质上反映了( ) A.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皇帝权力受到削弱 C.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设置影响。题干关键信息“…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 【解答】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于皇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据“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记载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2.(2分)“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材料见证了( ) A.黄巢起义 B.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C.李自成起义 D.册封达赖和班禅 【分析】本题考查李自成起义的相关史实。题干关键信息“闯王”。 【解答】 第21页(共21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谣中的“闯王”指的是李自成。他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他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钱粮。起义军英勇善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1644年,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灭亡后,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兵入关,夹攻李自成的军队,最后导致李自成起义军失败。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李自成起义的相关知识。 13.(2分)乾隆时,内阁学士胡忠藻因其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导致胡忠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这反映了统治者( ) A.制造文字狱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军机处 D.设置厂卫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字狱。文字狱的兴起,其实质是清朝民族矛盾加深的结果,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重要表现。 【解答】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格控制知识分子。康雍乾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曲解,借题发挥,制造了大批冤狱,被称为文字狱。材料中反映的就是当时的事例。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字狱,分析题意,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4.(2分)被西方研究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的作者是( ) A.杜甫 B.苏轼 C.宋应星 D.吴承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第21页(共21页) 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被西方研究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天工开物》,其作者是宋应星。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 15.(2分)下列描写封建家族衰亡、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历史命运的著作是( )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分析】本题考查《红楼梦》的相关史实。题干关键信息“描写封建家族衰亡、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历史命运”。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历史命运。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红楼梦》的相关知识。 16.(2分)下列属于清朝巩固西北边疆措施的是( ) A.组织雅克萨之战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置台湾府 D.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清朝巩固西北边疆措施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解答】乾隆帝时,1757年维吾尔族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叛乱,1785年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B符合题意。 故选:B。 第21页(共21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17.(2分)清初统治者为恢复经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措施是( ) A.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建立行省制度 C.推行重商政策 D.推行垦荒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清初统治者为恢复经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解答】清朝前期统治者重视农业,清朝一统全国后,社会安定,人口的快速增长需要扩大耕地。清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到乾隆帝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清朝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 18.(10分)中国人民在古代史上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代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面的甲、乙、丙三则材料分别见证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甲: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乙: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朱彧《萍洲可谈》) 丙: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脱脱《金史》) ②据材料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发明”的历史意义。 第21页(共21页) 丁: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左后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根《新工具论》) (2)材料戊反映了我国哪一科技巨著的成书过程?该著作有什么历史地位?据下列史料总结作者的优秀科学品质。 戊: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藁(稿)易而成书,曰……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张廷玉《明史》)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人民在古代史上创造了辉煌科技成就的认识。 【分析】本题以中国人民在古代史上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为切入点,以五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我国四大发明以及意义、明朝科技成就,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代表。 ①据材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材料见证了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据材料“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材料见证了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北宋时期,我国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据材料“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丙材料见证了我国古代火药的发明。 ②据材料丁“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左后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的效率,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到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成为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重要条件,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的基础。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后传欧洲,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第21页(共21页) (2)据材料关键信息“时珍病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戊反映了我国《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在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制作都作了说明,并且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的丰富总结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具有坚忍不拔、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的优秀科学品质。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古代劳动人类创造了辉煌科技成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辉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我国四大发明以及意义、明朝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19.(8分)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对历史史实进行观察、分析,才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和认识。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据图甲、图乙,写出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目的地。 ②杰出历史人物的活动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图甲和图乙中历史人物的活动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2)①写出图丙历史活动的主要目的和发生的朝代名称。 第21页(共21页) ②发生在特定时空里的历史事件影响着历史进程。简述图丙历史活动的主要影响。 (3)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这一政策给中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4)上述历史事件的影响对我们今天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启示?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对外政策。唐朝、明朝实施开放的对外政策,清朝开始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伍于世界。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目的地分别是日本和天竺(印度)。图甲和图乙中历史人物的活动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开放的对外政策。 (2)图丙历史活动是郑和下西洋。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南洋做出了贡献。 (3)梁启超说: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这一现象的再现。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第21页(共21页) (4)综合上述材料,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的关系为:对外开放,国运昌盛;政策封闭,国运衰落等。 故答案为: (1)①日本和天竺;②开放。 (2)①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明朝;②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后,我国有更多的人去南洋做工和经商,他们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对开发南洋做出了贡献。 (3)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4)对外开放,国运昌盛;政策封闭,国运衰落等。 【点评】掌握我国古代对外政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20.(8分)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文化遗产承载历史,见证历史。读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①写出图甲中历史遗产的东西起止点。其修筑的目的是什么? ②图乙中城市的核心是什么?其设计者是谁?写出以该城为都城的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名称(两例)。 第21页(共21页)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据材料丙说出将中国戏曲文化推向巅峰的是什么剧种?在该剧种形成过程中的最重要事件是什么?它大致形成于哪一皇帝时期? 丙: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后,四大徽班相继进京,在京师长期演出中,不断吸取其他地方戏曲声腔,丰富提高自己,最终于道光年间形成以徽调二黄,汉调西皮为基础的京剧……将中国戏曲文化推向了巅峰。(张妍、牛贯杰《清史事务讲》) (3)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分析】本题考查明长城、北京城、京剧的形成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①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其修筑的目的是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②图乙中城市的核心是紫禁城,其设计者是蒯祥,以该城为都城的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名称有元朝、明朝和清朝。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据材料丙“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后,四大徽班相继进京,在京师长期演出中,不断吸取其他地方戏曲声腔,丰富提高自己,最终于道光年间形成以徽调二黄,汉调西皮为基础的京剧……将中国戏曲文化推向了巅峰”可知,将中国戏曲文化推向巅峰的是京剧,在该剧种形成过程中的最重要事件是徽班进京,它大致形成于乾隆皇帝时期。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 故答案为: (1)①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②紫禁城;蒯祥;元朝、明朝和清朝。 (2)京剧;徽班进京;乾隆皇帝。 (3)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明长城、北京城、京剧的形成等相关史实。 第21页(共21页)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8 14:00:49;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21页(共21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