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5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3山中避雨(第二课时)教案3
课题 3、山中避雨 第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整体理解本文记叙的线索,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 品味平易而生动的语言。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 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体会“乐以教和”的主旨。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乐以教和”的主旨。 教学难点 感受文中浓浓的诗意。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补充 第二课时 四、 精彩片段品析。 播放《梅花三弄》 教师范读课文第4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下列问题: 用横线画出优美的语句或你认为用得很恰当的词,并说明它的好处。 范读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提出来,在班内一起讨论。 1、“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为什么“很欢喜”? 2、两个女孩为什么说:“你会拉的?你会拉的?”若改为“你会拉吗?你会拉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你会拉的?你会拉的?”能充分表现出两女孩想听“我”拉琴的急切心情,若改了,表达效果就减弱了。 3、作者在写自己拉琴时,为什么要插入自己以前学拉琴的经过呢? 明确:为后面“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做了铺垫,也说明了“我”拉琴拉得特别好的原因。 4、“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句中“闹”能否换为“变”?“温暖”有何妙处? 明确:“闹”点明了音乐的魅力,写出了当时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 “温暖”既写环境的温暖,又写作者内心的温暖,表达了他的欣喜之情。 5、怎么理解“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明确:作者在山中避雨时,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而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所以他认为“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品析完精彩片段后,让学生有重点的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片段,根据以上品析片段的方法,进行自我评析。 五、 体会“运用比较,突出主题”的方法。 1 1、“运用比较,突出主题”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启发:本文多处运用了“比较”,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吗? 探究明确:①将作者平时与这次对音乐的不同感受作比较。 ②将两女孩前后不同的心境作比较。 ③将胡琴与钢琴、小提琴的不同特点作比较。 ④将“三家村”的前后气氛进行比较。 2、同桌互相讨论:“比较”在本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比较”是为“乐以教和”这一中心服务的,“比较”能更有利于突出“今日般的音乐趣味”,强调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六、 感受文中闪烁的多种美。 让学生细读课文,发现、感受文中的美。 先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进行点拨。 ①音乐美:那伴着雨声的《梅花三弄》,那雨窗下悠悠的琴声,那伴着琴声的《渔光曲》,构成了独有的音乐美。 ②绘画美:那雨中静静的小茶店,那拉琴的作者,唱歌的女孩……有屋,有景,有人,不正构成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水彩画”吗? 鼓励学生描绘一下这幅图画。 ③和谐美:小茶店内听歌、唱歌的人,除作者和两个女孩外,都是山村中一些年青人,大家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了一起,体现出和谐之美。 ④ 真挚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 ⑤氛围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 ⑥自然美:这次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环境与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种自然之美。 丰子恺不愧为文学家、画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处处闪烁着多种美的色彩。 同学们也要学会用自己的眼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美,用自己的手去创造美! 七、 拓展深化,布置作业。 音乐可以调节心绪、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和谐相处。你是否有过难忘的欣赏音乐的经历?请以“音乐”为话题,谈一下你对音乐的感受。 作业 请以“音乐”为话题,谈一下你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札记 1查看更多